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

简述《宝贤堂法帖》文物价值

- 孙芙蓉

要:永祚寺俗称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摘 年),是太原的标志性建筑。寺内现存的《宝贤堂集古法帖》和《古宝贤堂法帖》分别为明代弘治二年(1489

年)晋世子朱奇源集刻,和清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太原知府李清钥从李氏­家藏法书中选镌而成,20 80

世纪 年代从傅公祠迁置于永­祚寺碑廊。本文以二部法帖为例,通过校勘诗文刊本、先贤手迹和散佚书论,阐述了二帖的文献价值,并从二帖的异同对比说­明了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宝贤堂集古法帖》《古宝贤堂法帖》 异同 文献价值 书法价值

太原永祚寺内保存的宝­贤堂丛帖石刻共有二种,其一为明弘治二年(1489

年),晋府世子朱奇源奉其父­晋庄王朱钟弦之命,以宋《淳化阁帖》、《大观帖》、《宝晋斋帖》等为底本,在太原集刻的大型丛帖《宝贤堂集古法帖》,即《大宝贤堂(法帖)》;其二为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太原知府李清钥从李氏­家藏法书中选镌而成的《古宝贤堂法帖》,即《小宝贤堂(法帖)》。上述两种丛帖是先贤馈­赠的国之魄宝,是中华文化永续传承的­历史见证,两种丛帖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文献价值

二帖均以汇集先贤法书­为宗旨,反映其时其人丰采,记录了前人手迹,反映了各时期书法艺术­成就,同时,各法书也为后世的文字­学、文献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对后世研究文字学、文献学和古代文化诸方­面都有极大的价值。

古人凡入帖的内容,往往是书札、诗文、吊问之属,可供欣赏清玩。文人兴之所至,逸笔遄飞,书体自然奔放,百态横生。睹先贤墨迹,犹见其人之高致,然而就在这古人的手书­中却得以保留了当时的­文字资料,以之校勘古籍、订正文字,较传世刊印之书更为确­切。以下以例说明。

1.

诗文刊本校勘古人诗文­在流传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版本的不同,产生文字的差异,后世者往往莫衷一是,不知何者为正,对于这样的问题,最有权威的校勘, 莫过于去古未远的前贤­墨迹,这也是史料学中的“唯远”原则。

如:《初拓宝贤堂帖》(《宝贤堂集古法帖》)中收录的宋太宗御笔崔­颢诗《登黄鹤楼》,此诗在流传中一直存在­异文。康熙年间成书的《全唐诗》(扬州诗局本)中有“昔人已乘黄鹤去,兹地空余黄鹤楼”,而帖本则为“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从诗意上看,白云黄鹤有色彩,且不重复,故“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此句应为正本。此外,《全唐诗·登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在帖本中则为“日暮江山何处在”,对比上下句,“乡关”更符合诗的意境,但是此处的“江山”远较“乡关”大气磅礴,似可理解为宋太宗有意­改之,体现出宋太宗不同的胸­襟和眼界。此外,帖本中的“春草萋萋”,亦与传世诗作中的“芳草青青”略有差异。

另有《全唐诗》(版本同前)唐人张继《重经巴丘》中的“日泛仙舟醉碧澜”,而帖本中为“常泛仙舟醉碧澜”,从诗意上讲,“常泛”比较客观,“日泛”则过于绝对。且“日”是入声,“常”为平声,从平仄角度看,“常泛仙舟醉碧澜”更为合理。该诗传世刊本的“往事冥微梦一般”,与帖本中的“往事微茫梦一般”也略有不同,从词义上讲,“冥微”生涩,而“微茫”却平实易解,且“冥”属上声(仄声)字,该句为“仄仄仄平仄仄平”,近孤平,是不对的。这足以说明早期法书胜­于传世刊本的地方。

2.

先贤手迹遗存《宝贤堂集古法帖》中收集有包括东汉才女­蔡

文姬,魏晋、十六国时期谢安、桓温、杜预、山涛等人法书,在《淳化阁帖》、《绛帖》等刻石散佚的今天,《宝贤堂集古法帖》刻石对于保存先贤法书­真迹显得尤为珍贵。同样,《古宝贤堂法帖》中还收录有包括《宝贤堂集古法帖》集刻人朱奇源等明清文­人的法书。因此,可以说二种《宝贤堂帖》均保存了先贤珍贵的手­迹。

如东汉才女蔡文姬,虽说她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但人们大多只知道她写­过《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却极少了解她的书法。在《宝贤堂集古法帖》卷第一中就收录了有她“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的名句,这对我们研究蔡文姬及­汉代历史来说,是一段弥足珍贵的材料。

3.

散佚书论留存宝贤堂帖­的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但长久以来人们只把它­视作书法作品,这是极其狭隘的,如《初拓古宝贤堂法帖》序言末有载:“初拓本付出版社出版,此实为书法界的一大快­事”,这个评价远不足以说明­此帖出版的文化价值,因为从书学的角度,此帖绝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临习的范本,其内容中还包含有很多­可供学术研究的珍贵资­料。

《初拓古宝贤堂法帖》在收录的诸多名家墨迹­后均附有精辟论断,且大多出自历代名家,又并不多见于其他著录,因而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如黄庭坚所书《赠刘子三竹赋》之后,有赵孟頫跋语:

“昔米南宫谓‘东坡画字,山谷描字’,后人递以斯言为二公之­优劣。殊不知米老当日之意特­为二公运笔迟缓而发耳。今观于山谷之书,纵横流丽,亘绝古今,其得意之际,即公颠翁犹当避席,况其下耶。此正公诗中所云:‘文湖州之用章,有成竹于胸中’者也。”

此段跋语刊刻上石者,目前仅见两处,其一为《初拓古宝贤堂法帖》,其二为《东平刻石》,足见其珍贵程度,且抛去书法理论价值,其本身就是一篇精妙的­书法作品。

二、《宝贤堂》二帖的异同与书法价值

1.《大、小宝贤堂》之异同《宝贤堂集古法帖》(俗称《大宝贤堂法帖》,以下统称《大宝贤堂》),明代晋藩王世子朱奇源­奉其父晋庄王朱钟铉之­命,于弘治二年(1489

年)以《淳化阁帖》《绛帖》《大观帖》《宝晋斋法帖》为底本,

12又增以晋王府藩邸­所藏荟萃成的丛帖,全帖共

124

卷,汇集自先秦至明代 位书家的墨迹宝翰,初藏于晋王府宝贤堂。

《古宝贤堂法帖》(俗称《小宝贤堂法帖》,以下统称《小宝贤堂》),为太原府知府李清钥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在太原集刻的四卷石刻­丛帖,

21内容自唐宋以降,直至清初,涵盖了 位书家的法书精品。《小宝贤堂》刊刻完成后,因晋世子朱奇源集刻的《宝贤堂集古法帖》曾放置于宝贤亭,遂李清钥将《小宝贤堂》置于此处以此来纪念朱­奇源刊刻《大宝贤堂》之功绩。

《大宝贤堂》自行世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许多人对法帖的学习­与认识,主持刊刻的朱奇源曾自­言:“虽昧于鉴赏,不能尽如古人之用意,然较之诸家亦颇精矣,因命之曰宝贤堂集古法­帖。”此外,清代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傅山评其:“圆秀遒媚,出周、肃上,二王钩勒,犹为精妙。”由此可见,《大宝贤堂》虽为古代法帖的复制品,在反映魏晋笔法方面略­有不足,但其既为王府巨制,又有傅山赞誉,也绝非是《东书堂》《肃帖》等所能比拟。且《大宝贤堂》在传达书家精神和笔趣­上相对准确,更贴近原作。而《小宝贤堂》因其所成年代较晚,在知名度、影响力上远不及《大宝贤堂》。2.《大、小宝贤堂》之艺术价值

傅山在《宝贤堂集古法帖》后跋曰:“古人法书,至淳化大备,其后来模勒,工拙固殊,大率皆本之《淳化》。逮至有明,则有肃藩之《淳化》,仍其旧名,卷次不少变更;周藩之《东书堂》、晋藩之《宝贤堂》,则稍有颠倒增益。今此三本,并行人间,《汴帖》模勒无丰采;《肃帖》丰肥,浓态侧出;晋帖圆秀遒媚,出周、肃上,二王钩勒,犹为精妙。独献之授衣一帖,不及《肃帖》远甚,然肃本此帖亦不及汝刻­也。”据此我们可知,傅山眼中的《宝贤堂集古法帖》较有明以来的其他刻帖,摹勒更为圆秀遒媚,刻工更为精湛。

对《大宝贤堂》的评价我们尚有幸从清­初文人的笔下了解一二,但关于《小宝贤堂》的评价,我们却很难见到相关论­述。为更好地分析二者的艺­术价值,我们从二部刻帖中分别­选取了同作于元祐三年(1088

年)的《薄酒丑妇歌帖》(大宝贤堂)和《刘明仲墨竹赋》(小宝贤堂)来做对比,以期窥知其中一二。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宋四家之一,书法以行、草

见长,并自成一家。

古人作书,因纸张较小而字形不大,故多用笔锋调换而就。黄庭坚的行书多为大字,用笔凝练有力,行笔曲折顿挫,章法极具创意,节奏变化强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图一中的《薄酒丑妇歌帖》与图二中的《刘明仲墨竹赋》皆为元祐三年书就的行­书作品。所不同的是,就碑石尺寸而言,《薄酒丑

0.6 0.4

妇歌帖》横约 米,纵约 米,而《刘明仲墨竹

1 0.35

赋》横约 米,纵约 米,加长的碑石扩大的空间­对刊刻者来说,无疑更易发挥。所以,《刘明仲墨竹赋》相较《薄酒丑妇歌帖》,字型更大,更为舒张。

王府巨制《宝贤堂集古法帖》在傅山眼中的已 是刻工犹为精妙,经过上述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古宝贤堂法帖》的刊刻也是极为传神的,这虽然与刻石尺寸的增­大不无关系,但亦离不开刻工的精湛­技艺与李清钥的悉心监­制。可以说,大、小《宝贤堂》是集古代书法之大成者。

大、小《宝贤堂》几经风雨,迄今留存有始于宋代的《绛帖》刻石、成于明代弘治年间的《宝贤堂集古法帖》刻石、清初补刻的《宝贤堂集古法帖》刻石以及成于清初的《古宝贤堂法帖》刻石,可以说,大、小《宝贤堂》不仅是书法史上的瑰宝,更是祖国文化取之不尽­的宝藏。

参考文献

1.《初拓古宝贤堂法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1月第一次印刷。

2.《宝贤堂集古法帖》,文物出版社,2002 年 3 月,第58 页。

3.《全唐诗》,扬州诗局本。

4. 清乾隆《太原府志》,古迹卷,凤凰出版社,2005年。

5. 永祚寺碑廊现存清傅山­题跋刻石。

(作者工作单位:太原市双塔寺文物保管­所)

 ??  ??
 ??  ?? 图二 《刘明仲墨竹赋》(小宝贤堂)
图二 《刘明仲墨竹赋》(小宝贤堂)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