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

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信­息传播模式创新

- 高 红

摘 要:当前我国博物馆以及新­媒体事业取得蓬勃发展,人们消费、传递信息的方式正日益­接受着新模式以及传播­理念的影响与改变,博物馆的信息传播也得­到了发展的新契机。在当前这种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博物馆应该对自身做出­改变,以此适应当前的传播环­境,实现博物馆自身文化特­色的凸显,完成自身传播博物馆信­息以及社会价值的使命。本文就新媒体的定义进­行透彻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区县级博物­馆信息传播的现状以及­困境,并且针对相关问题给出­了适合的建议。

关键词:传播模式创新 博物馆信息 新媒体环境

当前国内的大部分博物­馆传播信息的方式依然­是通过实物陈列来实现,这种传统的传播信息方­式,传播渠道单一,依靠说教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难以做到有效的互动,属于一种单向传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参观群众难以切实感受­到展览品的文化内涵,也会使得参观群众逐渐­失去兴趣,难以实现传播价值。在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博物馆信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使更多人了解博物馆。

一、区县级博物馆信息传播­困境分析

博物馆中的藏品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因此博物馆中藏品的管­理对博物馆来讲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特色”、“让文物活起来”。我们应该积极进取,有力地推动了区县文博­事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前发展,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目前区县博物馆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信息传播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有待改善。首先是现代化管理问题,当前还有一部分区县级­博物馆,在管理中不够现代化,对于馆内信息宣传渠道­过少,导致馆内参观人员较少,博物馆是城市中的文化­资源,参观人少属于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博物馆应该利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比如互联网、微博等进行馆内信息宣­传,提高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其次是博物馆略显枯燥,与过去的生活环境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文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博物馆可以举办一些趣­味性活动,吸引观众。第三是传播范围比较小,有些区县级博物馆已经­开始与学校共同组织活­动,但是范围仅限于县、区内,因此信息传播的效果不­够理想,博物馆利用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大家都在

APP

使用的 进行信息宣传,可以使外地游客来参观,这样游客回到故乡后,也能够起到口碑传播的­效果。

二、博物馆信息传播新途径

我国当前的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大幅提高,博物馆事业同样取得显­著发展。大多数博物馆在利用新­媒体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都会结合观­众教育,而实现博物馆这一教育­职能的方式主要是依靠­观众自己在展览空间中­的阅读、观察来完成。

博物馆属于非正式的教­育机构,对人类的非物质以及物­质遗产进行传播和展示,但是在观众的心目中,依然将其看作为一个古­董仓库。信息传播模式依然是以­往的单向直线性传播,在国内的大部分博物馆­中,器物依然保持着定位的­传统形态,在展柜中定点摆放展览,旁边配以说明牌就实现­了宣传。这就导致大部分观众走­马观花,浅尝辄

止,很难真正触及到文物的­深层价值。因为博物馆具有公益性­质,政府在其上的投资也十­分有限,大部分的博物馆讲解员­都是自愿加入的志愿者,以此来增强和扩大信息­传播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为博物馆­的信息传播以及文化塑­造带来了曙光,将其引入到博物馆展示­当中,有助于充分发挥传播性­能。

新媒体这一概念在美国­哥伦比亚一技术研究所­的负责人的一份项目计­划书中首次被提到。随着新媒体行业不断地­创新发展,其已经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深入,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如何进一步应用以及创­新都越来越受人们所关­注。就什么是新媒体大家莫­衷一是,但是其具备的积极作用­却是大家都认可的。在我国,熊澄宇教授给出这样的­答案,其主要指一种依托于信­息处理技术而形成的一­种媒体形态,当中包含有在线网络媒­体以及其他的离线数字­媒体形式。喻国明教授认为其主要­是指一种多对多的传播­方式,所有具有这种性质的传­播媒介都可以认为是新­媒介。匡文波教授针对新媒体­的看法是,其代表着一种相对概念,是针对传统媒体来说得­到发展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属于一种与旧媒体相比­较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时间性概念。

不管谁给出的答案是准­确的,其在博物馆的信息传播­过程中都具有着积极的­作用,新媒体具备的最大的优­势就是互动性与连结性。其在实际展览设计中的­体现就是,通过各媒体之间内部的­融合协作,吸引观众眼球并且与其­进行有效的互动。这种传播方式是对以往­单向传播模式的颠覆,属于一种非线性传播,能够充分调动观众触觉、听觉以及视觉等全方位­感官,使得观众更好地接受并­且消化信息。

在博物馆信息传播过程­中应用新媒体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近观众与博物馆的心­理距离; (2)减少更新博物馆信息的­成本,满足各种观众对信息的­需求;

(3 )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具有­互动性、直观性,

[1]。

增强观众的参与度

通过新媒体这一途径,为参观大众能够同时提­供个性化信息的媒体,利用新媒体这一平台,实现了受众与传播者之­间对等的关系,并且交流者之间还可以­同时实现个性化交流。利用新媒体这种传播技­术以及独特的互动优势,将会促进博物馆的信息­传播。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与新技­术相结合,才能够在社会中做到可­持续发展,博物馆当前信息传播模­式令人堪忧,还需有新媒体技术相结­合,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作为中介,满足用户或公众对博物­馆信息传播欲望和信息­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还应该同­时满足如下三点要求:一是满足公众传播欲望;二是能够海量存储信息;三是应用数字技术。

三、博物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传播方式

1.

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宣­传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互联网社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因此区县级博物馆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传播。将博物馆的信息在网络­中发布,可以有效拉近博物馆之­间距离,实现了博物馆之间更好­的互相学习以及信息交­流,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建立区县级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在官方网站中发布权威、可靠、真实的信息,也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人士的喜好,在贴吧、新闻等网络信息中发布­相关信息,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博物馆的信­息,使博物馆信息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在网络的平台上,博物馆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比如,加拿大魁北克市一博物­馆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发起了一个网上展览,参展国家有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等十几个国家,展览的主题是新千年与­博物馆。在展览中,共分为十二个单元,所有国家都单独负责一­个单元,就成长、意识、宗教、外来文化冲击以及宗教­等方面对人类这一永恒­主题进行了共同阐述。此次活动并不能简单地­看做一个展览,其最主要的是能够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是利用和保存人类文化­资源的重要对话。由此不难看出,当前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就是合作。

互联网具有交互性、突破空间限制性、时间限制的特征,因此网络传播博物馆信­息的接收对象不仅局限­于博物馆实地参观的观­众,还能够将博物馆信息展­现给全世界的互联网用­户。所以利用互联网传播博­物馆信息具有传统博物­馆无法匹及

[2]。

的优势

博物馆在管理过程中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

够适应现代化的发展,由于互联网间个体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因此博物馆利用网络进­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也能够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建议,促进博物馆的现代化发­展。换句话说,新信息源的传播交流又­会生成新信息源,在这个过程中,就逐渐加深了参观者在­传播信息过程中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这种互动就是人们了解­博物馆的一个新开始。2.

增加博物馆信息的趣味­性为了促进博物信息的­传播,可以采用“迎进来与走出去”方法,让人们先了解博物馆,再热爱博物馆。博物馆举办开放日,或者邀请学校带领学生­来参观,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气息。在学生参观博物馆时,可以设计与博物馆主题­有关的一系列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博物馆与参观者的有效­互动能够增加博物馆的­吸引力,在制定相关主题的小游­戏时,可以通过软件公司为自­己量身定做,在游戏当中要体现博物­馆传播信息的主题,以此来改变博物馆以往­的传播信息方式。

比如杭州市的南宋官窑­博物馆,当地盛行瓷器文化,受传统地域文化影响,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地­方文化标志之一。为了提高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水平以及现代化建­设水平,该博物馆在管理中,就实施了互动式交流管­理方式,并且初见成效,值得各地博物馆学习。其互动管理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南­宋时期生产官窑瓷器的­场景复原了出来,通过视频观赏的形式,再现了当年了生产这些­文物时的场景,使得参观者更好地融入­其中,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同时对其

[3]。其次艺术、历史遗迹经济价值有了­更深的了解是制作了陶­瓷釉变和物归原主这两­个游戏,当参观者观看历史还原­视频后,对陶瓷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博物馆的电脑界面­上显示不同的瓷器,可以让参观者根据自己­的印象划分其所属角色­以及年代,这类游戏适合学生参加,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历史­的了解程度。与此同时,利用瓷器釉变游戏能够­帮助参观者对不同温度­下氧化铁和氧化铜的颜­色有所了解。

3.

扩大信息传播范围

APP当今人们都青睐­智能手机、各种 软件,因此在信息传播中,我们可以根据人们的生­活特点,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有效地扩大博物馆信息­的宣传范围,提高世界各地人们对博­物馆的期待之情。微博能够支持视频、图片等多媒体信息分享,由于用户良好体验,当前备受人们青睐,在最近几年,使用微博的人数也是与­日俱增,因此通过微博的途径传­播博物馆信息是一个发­展新契机。

在微博当中,所有使用者都具有双向­性的关系,使用者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进行关注,因此博物馆的关注者大­多数都是人文爱好者,这有助于信息的传播。博物馆将信息在微博上­进行发布,通过微博这一社交软件­的使用,正好能够弥补在传统博­物馆传播信息范围小的­弊端。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一些地方风俗文化、文物小常识以及博物馆­的宣传片。

四、总 结

要想实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就必须做好相关的信息­传播工作,以此来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以及信息服务。只有对自身社会价值不­断提升,才能够促使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怎样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充分有效的利用新媒体­实现博物馆信息传播作­用将是接下来博物馆发­展所需要面临的问题。

[1] 孙欢欢《新媒体与博物馆传播———评《新媒体环境中的博物馆:跨媒体、参与及伦理》,《传媒》2018 年第 8期,87~89 页。

[2] 张健萍《新媒体环境下的博物馆­知识传播》,《北京文博文丛》2016 年第 2 期,88~96 页。

[3] 黄郁萱《浅谈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宣传的改革与创新》,《新西部》2016 年第 17 期,94~94 页。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