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束腰型膜片联轴器刚度­阻尼仿真与试验分析

- 洪 运 王 旦 农 苏 朱如鹏 陈蔚芳2100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电学院, 江苏 南京

An⁃摘要 膜片联轴器的刚度、阻尼特性是分析含膜片­联轴器传动系统振动特­性的基础。基于sys有限元仿真­软件,考虑接触非线性及大变­形效应,仿真分析了膜片联轴器­扭转、轴向、角向和径向静刚度特性­以及扭转和轴向动力学­特性;分析了膜片螺栓孔分布­圆直径、螺栓孔径、膜片最小宽度和膜片厚­度等膜片结构参数对静­刚度的影响;进行静态、动态扭转和轴向拉伸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膜片螺栓孔分布圆直径­与膜片厚度对膜片各向­刚度影响较大,可通过类椭圆函数1建­立膜片联轴器动力学模­型,求解获得膜片振动 周期内非线性刚度及等­效阻尼系数变化。关键词 膜片联轴器 有限元 刚度 阻尼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tiffness and Damping of the Waist Type Diaphragm Coupling

Hong Yun Wang Dan Nong Su Zhu Rupeng Chen Weifa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

Abstract The stiffness and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aphragm coupling are the basis for analyzing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fting system with the diaphragm coupling. Based on Ansys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software, considerin­g contact nonlineari­ty and large deformatio­n effects, this study simulates and ana⁃ lyzes the torsional, axial, angular and radial static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s and torsional and axial dynamic char⁃ acteristic­s of the diaphragm coupling,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diaphragm structur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diameter of the bolt hole distributi­on circle, the diameter of the bolt hole, the minimum width of the dia⁃ phragm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diaphragm on the static stiffness. Finally, static, dynamic torsion and axial ten⁃ sion tests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ameter of the bolt hole distributi­on circl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diaphragm have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anisotropi­c stiffness of the diaphragm.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diaphragm coupling can be better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quasi elliptic function. The nonlinear stiffness and the equivalent damping coefficien­t changes in a period of the diaphragm vibration can be obtained.

Key words Diaphragm coupling Finite element Stiffness Damping

0 引言

膜片联轴器是一种高性­能金属元件挠性联轴器,由法兰、螺栓、膜片组、衬套和自锁螺母等构成。相较于非金属弹性元件­联轴器和刚性联轴器,膜片联轴器可通过金属­膜片的变形来补偿传动­系统的轴向、角向、径向等不对中安装误差,且具有性能稳定、传递转矩大、使用寿命长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1],广泛使用在各类汽轮机­组、风力发电机组以及航空­传动系统等传动系统中[2-3]。膜片形状主要有圆

环型、轮幅型、连杆型、多边型和束腰型。其中,束腰型膜片由于具有更­好柔性、去除多余质量、接近等强度、应力水平低等特点,应用更为广泛。

膜片联轴器的动力学参­数以及安装情况直接影­响轴系的动力学特性,进而影响轴系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因此,研究膜片联轴器的刚度­与阻尼特性是设计联轴­器结构及分析含膜片联­轴器轴系动力学特性的­基础。国内外学者对膜片联轴­器已经进行了内容丰富­的研究。刘子良等[4]推导了四螺栓膜片联轴

器的横向刚度,认为双膜片组联轴器刚­度呈周期性波动。汪中厚等[5]根据联轴器刚度计算模­型,推导了橡胶块、膜片部件对联轴器径向、轴向刚度影响程度的计­算公式。刘景明等[6]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圆环式­膜片联轴器扭转刚度的­影响,分析出关键的结构参数。范祥等[7]研究了膜片受载张口对­膜片联轴器周向刚度的­影响,建立了膜片弓起Red­mond[ 8]时扭转刚度的力学模型。 研究了不对中对膜片联­轴器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认为不对中问题会导致­振动问题,需要尽可能减小初始不­对中量。Stocco [9]

等 设计了一种能够承受因­轴向力产生的线性Do­bre [10]及非线性变形的柔性膜­片联轴器。 等 认为弹性联轴器对补偿­轴向偏移有一定作用,轴向和角向位移载荷会­对结构强度产生相应的­影响。

目前,膜片联轴器在国内大型­机械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生产制造主要依赖­于经验,对其性能及关键参数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膜片结构参数对联轴器­刚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刚­度、阻尼的建模还鲜见于文­献,有较大的研究需求和研­究空间。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膜片联轴器刚度、阻尼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1 膜片联轴器静刚度仿真­计算

1. 1 有限元模型建立

膜片联轴器主要由膜片­组、紧固件及输入、输Ansys出法兰构­成。本文基于 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膜片联轴器整体仿­真模型。为得到较好的网格质量、提高仿真效率,简化了螺栓、螺母的建模,将螺栓、螺母部件六角头简化为­圆柱头。采用多区网格划分方法­划分法兰座、膜片、螺栓以及凸缘衬套为六­面体单元,并通过面网格细化部件­间的接触圆柱表面;采用扫掠网格划分法划­分螺母、球面垫圈和衬套等标准­圆柱形特征部件为六面­体单元;为较好仿真模拟膜片的­弯曲变形,膜片单元中每个膜片使­用两层单元。为了获得更好的收敛性,对膜片间的接触对进行­了相同尺寸的网格划分。有限元建模、网格划1(a) 1(b)分及膜片结构参数示意­分别如图 、图 所示。1膜片联轴器基本参数­如表 所示。2

膜片联轴器接触设置如­图 所示。螺母与衬套表面因预紧­力作用而保持相对位置­不变;螺母与螺栓建模不考虑­螺纹影响,且不发生相互滑移;垫片与凸缘衬套实际装­配关系为过盈配合。因此,将上述接触表面间的接­触关系设为绑定接触。其余部件间的接触大多­为圆柱面接触,需考虑接触变形问题,无法简化为线性接触,因此,设定为有摩擦或无摩

[11],

擦非线性接触。金属间界面摩擦参考文­献 无润0. 15~0. 2,滑不锈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 有润滑不锈0. 1~0. 12钢材质之间摩擦因­数为 。膜片采用表面覆盖有低­摩擦因数的涂层来减小­接触摩擦力,膜片间0. 12,的摩擦因数取 其他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因数0. 15取 。膜片承受载荷作用主要­以弯曲变形为主, 0. 1,初始设置膜片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刚度系数为 进一步调节膜片间节点­穿透系数、网格质量等,使膜片应力、支反力等结果达到收敛,则此时相关参数设置较­为合理。图2 膜片联轴器接触设置

Fig. 2 Contact setting of the diaphragm coupling 1. 2 静刚度仿真结果膜片联­轴器各向刚度仿真的约­束及边界条件加

3 z载点如图 所示。全局坐标位于膜片组垂­直于 轴方1 2,向上的中心面处。设立远程控制点 和控制点 两点均与全局坐标点重­合。从动法兰内圆柱面空间­自

1 2由度与控制点 相耦合,主动法兰圆柱面与控制­点相耦合,且圆柱面设定为刚体,忽略其变形影响。

图3 膜片联轴器静刚度仿真­约束及边界条件

Fig. 3 Simulation constraint­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static stiffness of the diaphragm coupling

扭转、轴向、角向及径向刚度仿真时,对远程1 6控制点 施加点约束,约束其空间 自由度。对远程2控制点 分别施加转矩、轴向位移、角向弯曲角度以及径向­位移载荷,约束其他方向自由度。施加外载荷前,对螺栓施加给定预紧力。

由于膜片联轴器两侧交­错安装,旋转过程中膜片段所在­位置发生变化。联轴器角向偏角载荷产­生4的支反力矩在旋转­过程中是波动的。图 给出了角向刚度在旋转­周期内取得最大值以及­最小值的两个特Rot Rot殊位置, x和 y分别表示膜片联轴器­绕x轴偏1转和绕y轴­偏转。同时,径向刚度在 个旋转周期内也具有交­变特性,考虑大变形效应,径向刚度值在- y、 y轴位移方向也存在偏­差。

( a)绕x轴偏转 ( b)绕y轴偏转图4 膜片联轴器角向偏转特­殊位置

Fig. 4 Special positions of the angular deflection of the diaphragm coupling

为尽可能逼近真实静刚­度值,用每个载荷间隔内的平­均刚度值等效替代当前­对应总累计载荷下的静­刚100 N·m度值。其中,转矩增量为 、轴向位移增量为0. 2 mm 0. 05°、角向偏角增量为 、径向位移增量为0. 02 mm 5。得到各向静刚度仿真结­果如图 所示。5 ①根据图 得出结论: 转矩较小时,螺栓预紧力提供的摩擦­力矩平衡转矩,转角较小,膜片联轴器的扭转刚度­随着传递转矩呈非线性­增长;随着传递转矩( d)径向刚度

图5 膜片联轴器静刚度仿真­结果

Fig. 5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static stiffness of the diaphragm coupling的增­大,膜片和螺栓同时发生变­形,以抵抗转矩作用,联轴器扭转静刚度呈非­线性下降趋势;之后由于传递转矩过大,受压段膜片发生屈曲失­稳,导致膜片②联轴器扭转刚度快速下­降直至平稳。 膜片联轴器的轴向刚度­随轴向位移的增大呈“指数型”增长趋势。轴向位移较小时,联轴器受拉刚度大于受­压刚度;位移逐渐增大时,联轴器受压刚度大于受­拉刚度,且两③者差距逐渐增大。 膜片联轴器的角向刚度­随角向不对量的增大呈­非线性先减后增趋势。两个特殊位置的

膜片联轴器角向刚度表­现为:绕图4中y轴的刚度值- ④较大,绕 y轴的刚度较小。 膜片联轴器的径向刚度­随径向位移增大呈非线­性下降趋势。随着径向位移增大,受压段膜片易出现屈曲­变形,联轴器径向刚度快速下­降。其中,沿y轴正方向偏移时,膜片最容易发生屈曲失­稳,导致径向刚度下降最快。1. 3 膜片结构参数对静刚度­影响

基于上述有限元模型,分别调整膜片最小宽度­10~16 mm) 90~110 mm) ( 、螺栓孔分布圆直径( 、膜片

0. 35~0. 55 mm) 9~13 mm)厚度( 以及膜片螺栓孔径( 这4个膜片主要结构尺­寸参数,分析膜片结构尺寸参数­对膜片各向静刚度的影­响。

考虑到膜片不同结构尺­寸值差距较大,为更好地显示不同结构­参数变化对联轴器单向­静刚度的影响,采用平均刚度表征联轴­器静刚度,并对膜片结构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膜片结构参数对膜­片6静刚度的影响,如图 所示。

( d)径向刚度图6 膜片结构参数对静刚度­的影响

Fig. 6 Influence of diaphragm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the static stiffness 6 ①

根据图 得出结论: 增大膜片螺栓孔分布圆­直径,膜片联轴器扭转刚度提­高,而轴向、角向和径向刚度均降低。这表明增大膜片螺栓孔­分布圆直径可提②高联轴器承扭能力,同时提高其补偿能力。 增大膜片厚度,膜片扭转和径向刚度先­增后减。因为膜片联轴器整体刚­度还需考虑螺栓等部件­变形,膜片厚度过大,考虑大变形效应,螺栓剪切变形严重,所以联轴器整体刚度反­而下降。而轴向以及角向刚度随­着膜片厚度增大而非线­性增大,表明增大膜片厚度,联轴器③不对中补偿能力降低。 增大膜片最小宽度值,膜片联轴器扭转、角向以及径向静刚度均­增大,轴向刚度④呈先增后减趋势,但整体变化较小。 增大膜片螺栓孔径,联轴器扭转、角向以及径向刚度均增­大。而联轴器轴向刚度随膜­片螺栓孔径的增大而减­小,整体变化也较小。总体上看,改变膜片分布圆直径以­及膜片厚度对联轴器静­刚度影响较大。2 动态刚度及等效阻尼系­数仿真计算2. 1 扭转及轴向瞬态动力学­仿真结果M ( t) =将转矩和轴向位移载荷­条件分布设置为sin ( ωt) ( t) = sin ( ωt) M 和D D 的正弦激励力,得到

A A ( t) ( t)不同幅值、频率下转矩M 与转角φ 、轴向支反( t) ( t) 7力F 与轴向位移D 的迟滞回线,分别如图 、8图 所示。

a) ( 不同转矩幅值正弦激励­下迟滞回线

b) ( 不同轴向位移幅值正弦­激励下迟滞回线7图 不同激励幅值下迟滞回­线

Fig. 7 Hysteresis loops under different excitation amplitudes

8图 不同激励频率下迟滞回­线

Fig. 8 Hysteresis loop under different excitation frequencie­s 7由图 可以看出,膜片联轴器在扭转正弦­振动

下,迟滞回线形状类似斜椭­圆形态。在未发生较大屈曲变形­情况下,联轴器扭转刚度变化较­小,曲线形状变化较小;在轴向正弦振动下,膜片联轴器轴向刚度随­轴向位移呈指数型变化­趋势,迟滞回线形S状由近似­斜椭圆形态转变为 形态,且越靠近轴向位移零点,阻尼耗能越小。8

由图 可以看出,在扭转及轴向正弦激励­加载下,改变膜片联轴器激励频­率,在单循环周期内的摩擦­耗能基本不变,迟滞回线力或位移响应­极值点1变化较小。这说明膜片联轴器扭转­和轴向振动 周期内,结构阻尼耗能与激励频­率无关;而小激励频率情况下,结构动刚度变化较小。2. 2 动态刚度以及等效阻尼­系数计算

首先,基于迟滞回线求解等效­动态刚度及阻尼系数的­过程,通过函数拟合得到振动­周期内的非线性弹性恢­复力函数以及迟滞非线­性阻尼力函数;其1次,将两者叠加,得到 个周期的非线性迟滞恢­复力函数,基于拟合优度R2值判­定拟合程度;最后,基于拟合得到振动周期­内的非线性弹性恢复力­函数以及迟滞非线性阻­尼力函数,进一步计算等效动刚度­及阻尼系数。2. 2. 1

非线性迟滞恢复力与迟­滞回线ẋ非线性迟滞恢复力是位­移x、速度 、振幅A和频率f的函数,即[12]2996[13]8 ì F ( x, ẋ) = F + F = Σi m k2i A,f)x2i -1 + ï t k c =1 - 1( C(A,f)| ẋ | n( A, f) sgn( ẋ) 1) í = Asin( ωt) = Asin( 2πft) ( ï x ẋ = Aω cos ( ωt) = 2πf A2 - x2 sgn( ẋ ) î

式中, F 为非线性弹性恢复力; F 为迟滞非线性阻k c ) ( )尼力; k2i - 1( A,f 为刚度函数; C A,f 为阻尼函( )数; n A,f 为阻尼成分函数。=0 0< ≤1

当n 时,仅有干摩擦阻尼;当 n 时, >1既有干摩擦阻尼又有­黏性阻尼;当n 时,表示有高阶阻尼[13]7。膜片联轴器摩擦主要为­干摩擦阻尼,但联轴器受载后,膜片间相对接触压力及­相对滑动量呈现非线性­变化。因此,将联轴器干摩擦阻尼力­1等效为黏性阻尼力,通过求解 个周期内阻尼耗能并以­此求解出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来表征膜片联轴器­的9阻尼特性。由图 所示膜片联轴器扭转动­态迟滞回线可知,该回线为对称的类椭圆­曲线。因此,将阻尼1,力以标准椭圆函数拟合,即n取 则阻尼力满足下列公式

= - sgn( ẋ ) ï F c(A,f) A2 x2 2) c ( f)= 2πfC( f)= b( )/ ï c(A, A, A,f a式中, c( A,f )为椭圆短长半轴之比。而椭圆长半轴a即为外­加激励振幅A。9图 迟滞回线

Fig. 9 Hysteresis loop

迟滞回线是以原点为中­心的倾斜椭圆,其面积S 1 9为 个周期内消耗的能量。图 中, F 为最大位移时m 0所受的激励力; A为最大位移; F0为位移为 时所受激励力; a为长半轴的长度; b为短半轴的长度。

轴向振动动态迟滞回线­越靠近位移零点,摩擦作用越小,摩擦阻尼耗能越少。因此,将阻尼力以1)标准椭圆函数拟合与实­际情况不符。为此,在式(迟滞非线性阻尼力项中­引入高阶阻尼的影响,则迟滞非线性阻尼力变­为Σi )| = ẋ | 2i - 1sgn( ẋ ) 3) F m C2i - 1( A,f ( c =1 2. 2. 2

动刚度与等效阻尼系数­在联轴器工程实际中,为方便计算及对比,常将动刚度曲线等效为­频率范围内的某个具体­值,即等效动刚度。等效动刚度计算式为2∫ A dx F 4) = k ( K 0 e A2每个周期消耗的能­量计算公式[12]2996为2∫- ΔU = A dx, ẋ ≥ 0 5) F ( c A等效阻尼系数为ΔU = c ∫ 6) T ẋ2dt ( 0

若迟滞非线性阻尼力曲­线为标准椭圆曲线,则单周期消耗的能量及­等效阻尼系数公式可分­别简化为ΔU = πab ì ï 7) í = b ( c î ï aω 2. 2. 3 扭转动刚度与扭转等效­阻尼系数10 1)~ 3)

图 所示为基于式( 式( 对膜片联轴器扭转和轴­向正弦激励仿真迟滞回­线进行非线性最小二

乘拟合的曲线,拟合优度采取R2系数­表征。结果表明,拟合曲线与仿真计算曲­线吻合良好且拟合优度­0. 99均达到 以上,说明拟合模型在求解联­轴器非线性迟滞恢复力­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b) ( 轴向迟滞回线拟合结果

10图 扭转及轴向迟滞回线拟­合结果

Fig. 10 Fitting results of torsional and axial hysteresis loops 4)~ 7),基于式( 式( 计算膜片联轴器的扭转­等效动刚度K 和等效阻尼系数c、轴向等效动刚度K 和et t ea等效阻尼系数c 随激励幅值及频率变化­情况,结果a 2 3分别如表 、表 所示。2

表 不同载荷幅值下扭转和­轴向等效动刚度、等效阻尼系数

3由表 可知: 1)

振动频率远低于共振频­率时,膜片联轴器扭转等效动­刚度与扭转静刚度一致;随着转矩的增大,呈先非线性增长后再减­小的趋势。扭转等效阻尼系数随转­矩变化情况同等效扭转­刚度一致;而轴向等效动刚度也同­轴向静刚度一致,呈非线性指数型增长趋­势。轴向等效阻尼系数随轴­向位移的增大,呈非线性递增趋势。2)

振动频率远低于共振频­率时,膜片联轴器的扭转和轴­向等效动刚度基本不变,而等效阻尼系数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下降趋势变缓。6) 7)该变化结果也符合式( 、式(中等效阻尼系数与激励­频率成反比的特性。3 膜片联轴器刚度、阻尼试验分析3. 1 试验样件与设备

为了验证仿真结果的合­理性,对膜片联轴器开展了静­态扭转、拉伸以及动态扭转、拉伸试验。试11 12验设备与试验件分­别如图 、图 所示。图11 电液伺服扭转疲劳试验­机(左)和动静万能试验机(右)

Fig. 11 Electro-hydraulic servo torsion fatigue testing machine ( left) and dynamic and static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 right) PNW-5

试验装置采用 型电液伺服扭转疲劳试­验PA-100机及 型电液伺服动静万能试­验机。扭转试验±5 000 N∙m,

台最大转矩为 转矩测量精度为示值的±1%, ±50°( ±0. 02°),最大扭转角为 分辨率为 频率0. 001~100 Hz范围为 。轴向拉压试验台试验力­为± 100 kN, 1%, 0. 1~测量误差为示值的 频率范围为

100 Hz( 0. 01 Hz)分辨率为 。

图12 试验件Fig. 12 Test piece 3. 2 静刚度试验3. 2. 1

扭转静刚度试验基于扭­转及拉伸试验台,开展联轴器静态扭转及­拉伸试验。由于根据试验台安装夹­具设计出的法兰与标准­膜片联轴器法兰结构不­同,为验证仿真模型及结构­的正确性,基于试验件形状建立新­的膜片联轴器仿真模型,不改变仿真接触条件,仅改变法13兰结构外­形,如图 所示。仿真载荷及约束条件为­在输入、输出法兰盘端面的面中­心添加远程控制点,仅释放其转动自由度。输出法兰与试验台连接­的螺栓孔设为固定约束。输入法兰与试验台连接­的螺栓孔耦合到面中心­远程控制点,在输入法兰面中心远程­控制点施加转矩。

图13 试验件仿真模型

Fig. 13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test piece

利用扭转试验台进行扭­转静刚度试验验证。在12 2 200 N·m,图 所示扭转主动法兰上缓­慢施加转矩到利用角位­移传感器采集加载过程­中主动法兰盘的转14­角。绘制的转角及扭转刚度­随转矩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由于在试验件与试验台­安装的夹具之间沿周向­存在多处间隙,初始阶段转矩增加,试验转角曲线

φ 转角增量大于仿真转角­曲线φ ,反映到刚度值试验 仿真上,就是试验扭转刚度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情况。随着转矩进一步增大,联轴器各结构件接触变­形产生相应转矩,抵消输入转矩,试验与仿真转角增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扭转迟滞回线拟合结果
a) ( 扭转迟滞回线拟合结果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