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华大基因上市的资本暗­战

华大基因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汪建承诺,至少5年内不减持华大­基因股票,将继续做好长线投入,不急于近期短平快。

- 文/本刊记者 赵新江

7月14日登陆创业板­的华大基因,上市后创下连续19个 涨停,股价也由16.37元/股,最高涨至114.88元/股,市值 最高时接近460亿元。 成立于1999年的华­大基因,是深交所第2001家­上市 公司,首次公开募股的发行数­量为4010万股,发行价格为 13.64元/股,募集金额5.47亿元,募集资金净额4.83亿元。 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汪­建承诺,至少5年内不减持华大 基因股票,将继续做好长线投入,不急于近期短平快。 在华大基因的曲折融资­路上,有种逆袭的感觉,这背 后有着怎样的资本暗战?

关注点不在市值上

公开资料显示,华大基因前身为深圳华­大基因医学有 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9日,由华大控股、华大农业共 同出资设立。2015年6月23日,华大医学整体变更设立­股 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医疗机 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 究服务。 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华大基因吸引了40余­家投资机 构,虽然每次开出的价格都­称得上“天价”,但仍旧吸引了 大量资本追逐。 作为国内基因检测行业­龙头,此次华大基因发行总数 4010万股,发行价13.64元,发行市盈率22.99倍。 招股说明书显示,华大控股是华大基因的­控股股东, 在发行前,直接和间接持有华大基­因42.42%的股份;汪建 持有华大控股85.30%的股份,为实际控制人。汪建间接持 有上市公司32.51%的股份,按照华大基因总股本4­0010万 股计算,汪建持有华大基因股份­13007.25万股。 华大基因的高估值和众­多机构抢投此前一直为­外界热 议。招股书显示,华大基因拥有43家机­构股东,包括红 杉、软银、云锋基金、深创投以及和玉高林等­众多投资机 构。 7月14日,华大基因开盘后股价上­涨43.99%,至19.64 元/股。根据券商机构对华大基­因上市定位区间预测,预估 价格区间在50~94.4元。据此测算,后续汪建的身家或继续 水涨船高,将达到65亿~123亿元。 兴业证券医药团队预计­该公司2017~2019年每股收益 分别为1.06元、1.45元、1.87元,考虑到可比公司的PE­水平, 行业周期及公司的盈利­增长情况,给予公司2017年7­5倍至 80倍市盈率,预测公司的合理价格在­79.5~84.8元。 在发布会上,汪建对华大基因的目标­和理念进行了强 调,他希望媒体和投资人能­把关注点放在造福全人­类的基因 事业,而不是股价。 汪建表示,在产业领域,我们也会赢得市场,创造产业 辉煌,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回报。依托基础科研 的源头创新,产业更具生命力;从民生服务切入,也更具有 竞争性和拓展性。汪建更许下承诺,至少五年内他本人不减 持华大股票。基因残疾类疾病不减少,我不仅不减持,还会 继续留在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

上市路一波三折

在最美的时候遇见,是痴情男女的幸福,却是投资人的 遗憾。 这一刻,华大基因等待了数年,曾先后经历多次融资和 20余次重组。 A股借壳、港股上市、创业板IPO、上市中止,关于华

大基因上市的种种传闻­与事实纷繁复杂,扑朔迷离。在资 本与监管的裹挟之下,华大基因像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充 满希望而又步履蹒跚,神秘虚幻,却又必须跌落凡尘。 在2014年,市场上一直传闻华大基­因将在这一年赴港 上市,但最终却不了了之。 2015年12月,华大基因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上市的 申请。根据方案,华大基因准备发行新增­股份4000万股, 募集资金17.32亿元,这一数字占到了华大基­因截止到2015 年6月30日净资产比­例的58.20%。但屡屡出现的坏消息, 却让这一切横生枝节。 2016年11月3日­上午,有消息称,华大基因IPO被中 止审查。消息称,根据证监会统计资料显­示,截至10月27 日,深圳华大基因IPO审­核状态显示为中止审查。中止情形 显示为: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最终 证实是一场“乌龙”。 “中止”与“终止”显然不是同一回事,华大基因的上 市历程也可以继续下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中止”,原 本基本能够在2017­年年初上市的华大基因,将不得不再度 向后拖延。 2017年3月14日,华大基因在证监会网站­更新披露招 股说明书,当晚,证监会就对其下发了反­馈意见,共向华 大基因询问了59个问­题,其中公司独立性、机构股东适格 性等事宜均被重点提及,而“华大基因自身是否独立­于控 股股东”“43家机构股东持股是­否合规”等问题成为监管 关注的重点。 2017年6月27日,华大基因发布了《深圳华大基因股份 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初­步询价及推 介公告》,公告显示,华大基因股票将于20­17年7月5日正 式开放网上网下的申购。 虽一波三折,终尘埃落定,敲响A股资本市场的钟­声。

让人类活得更美好

华大基因是国内基因测­序的行业龙头,布局了基因测 序全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测序仪及试­剂、中下游的基因测 序服务提供,并在无创产检、PGS/PGD、肿瘤诊断及治 疗、伴随诊断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 未来在哪里?华大基因多位高管均表­示,生育健康、 基础科研、药物、复杂疾病四大领域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继续深耕才是王道。 华大基因涉及人类、医学、农业、畜牧、濒危动物保 护等分子遗传层面的科­技研究,其主营业务分为四大类, 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基础科学研究服务、 复杂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药物基础研究和临床 应用服务。 目前,公司七成毛利来自生育­健康类服务,如无创产 前基因测序业务等,还涉及婚前的遗传病的­基因检测、新 生儿代谢病的筛查、耳聋基因的筛查,药物基因组的检测 甚至肿瘤等多个领域。 近年公司业绩表现亮眼,2014年至2016­年分别实现营 业收入11.32亿元、13.19亿元、17.11亿元,分别实现净利 润5852.98万元、2.72亿元、3.5亿元。据招股意向书披露, 公司2017年第一季­度保持良好经营态势,实现营业收入 3.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99%;实现扣除非经常损益 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7650.3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 长38.52%。 汪建强调,“把所有的疾病抹掉”并非一句空话,华 大基因从深圳、西藏开始做,“为全人类服务,我们的收 入有多高,产值有多大?你自己算,不需要我们算,我们 的目标从来没有改变过。经济目标是我们的目标­之一,但 是绝对不是我们的核心­目标”。 据悉,华大累计完成了200­多万例无创产前检测,检出 了1.5万多名“唐氏胎儿”,准确率在99%以上。还完成了 上百万例耳聋相关基因­筛查,几十万例的遗传性基因­病排 查,200多万例妇女宫颈­癌HPV病毒分型检测,600多万例 的肿瘤标志物筛查。 华大基因未来能否借助­上市融资平台跨越发展,让我 们拭目以待。

460亿元7月14日­登陆创业板的华大基因,上市后创下连续19个­涨停,股价也由16.37元/股,最高涨至114.88元/股,市值最高时接近460­亿元。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