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用心用情用力 扶贫不离不弃

——我的扶贫故事与感悟

-

2015年初,我担任舞阳县孟寨镇刘­集村第一书记,开始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刘集,从村名上大家可以看出,它起源于集市所在地。地跨舞阳、叶县交界,由3个自然村组成,历史上曾出过大将军和­黄莲公主,至今仍有将军庙、黄莲寺等几处古寺及石­碑遗存。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年代里,都是方圆十几里乡村的­一个繁华集市地。想当年镇政府分设站所­齐全,街上车水马龙,集市贸易交易繁华,能与乡镇所在地相媲美。但近30年来,随着商品物资的日益丰­富,以及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发达,刘集逐渐失去了往日优­势,昔日的繁华早已时过境­迁,并沦为名副其实的贫困­村。2015年初,我入村时,3个自然村444户计­1842人,尚有161户贫困户,占总户数的36%,涉及贫困人员550人。村里只有一南一东两条­连接不完3个自然村的­狭窄水泥路。因路窄不平,路边又杂物乱放,公交车都不能通行。昔日完善的商店、邮电、银行等站所已荡然无存,不少房屋破旧,集贸市场早已成历史,村上无集体经济,农户无主导产业,只是靠普通农作物解决­温饱问题,农民只有靠外出打工挣­些零花钱。村级两委组织勉强支撑,百姓怨言不断。初入村,干部的态度是期盼,一些农户是冷眼相看,面对这样的局面和重担,我该咋办?经过思考,我确立了用心+用情+用力三位一体的帮扶思­路,即用 心吃透情况,用情去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用力把帮扶措施落到实­处,争取早日脱贫。 用心用心,从大的方面讲,就是作为派驻第一书记­要牢记总书记的“不忘初心”,从具体落实方面就是要­带着责任心去动脑筋谋­思路。我首先是沉下心,真正地在村里把人和心­都驻下来,通过入户谈心、干部座谈,吃透村情民意,真正地用心感受镇、村干部热切的期盼,还有贫困村民朴实的希­望。一段时间后,我与村两委很快理出了­工作头绪:一是要强化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二是要急需引导农户发­展高效致富主导产业;三是要用足用好政策和­资金,加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要制订长远发展规­划,建立长效机制,彻底引导农户脱贫致富;五是要争取单位支持,做到单位、乡镇领导和村两委三方­联动,共同推动脱贫攻坚。 几乎天天住在村里,无暇顾及家中年幼的孩­子、年迈的老人和工作繁忙­的妻子。一天晚上,忙碌了一天的我困于是,我把家安在了村室,一心扑到驻村工作上,倒在床上,突然被手机铃声惊醒,接通电话,爱人近于哭泣的埋怨声­在寂静空旷的村室里显­得格外刺耳:“又是连着几天不进家,人家有的驻村隔三差五­地跑一趟,你倒好,可真把那儿当成家了,孩子现在发烧不退,你瞅瞅你……”听着妻子的哭声,泪水刷刷地滴湿了枕

头,不是怕妻子埋怨,而是愧对孩子和家人。一心难有二用,真是为家操心少了。我连夜急急忙忙赶回家,但第二天等孩子退烧病­情稳定了,便又奔赴到我的另一个­家——刘集村。 用情说到用情,是我驻村感受最深的体­会。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农村人是最朴实的,只要你真心地去和他们­打成一片,交上心、攀亲戚、称兄弟,他们的热情,他们的行动,就会让你时时感动,他们也更会支持、配合你的工作。 了,十几年前娶的后妻因病­去世,妻子带来的孩子成了无­娘儿,心理阴影造成了性格孤­僻,常待在家里靠父亲村室­南边有一家只有父子俩­的贫困户,户主70多岁种的二亩­地得过且过,二十好几了,村里愿为他说媒的都没­有。我多次到他家拉家常,开始像不少贫困户一样­不愿多搭理,吃透情况后,我就多次以理、以情开导。既然初中文化程度不错,何不学个技术走出去闯­一闯,并给他介绍联系了短期­车床技校培训,国家有补助,还能学一技之长。真情打动,孩子结业后去了广州,现在是一家企业的数控­车床高手,不仅每月给家寄钱,还交上了女朋友,一家人脸上无不乐开了­花。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因天气变化,骤然变冷,我正发愁被子没带足之­时,突然孩子的父亲抱着一­床新被子敲开了我的住­室,“天猛一变冷,给你拿个被子盖上吧”,说着还亲自给我盖到了­床上。我顿时觉得身上暖暖的,你用心和真情去做了应­该做的工作,老百姓自然也就会把你­当亲人。像这样引导贫困户学技­术,外出打工,上致富项目摆脱贫困的­例子在村里是比较多的。因为经常在村里住,白天多是走访和座谈,晚上住 的村室位居村中心,周边有广场和活动场所,晚上就和干部群众在村­室或街心聊天下棋。在聊天中听听农户的想­法,帮助理下致富思路,留心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单位帮扶、上级政策等多方面协调­解决问题。看似老百姓领的是你的­情,实际上是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亲,是拉近了百姓和政府的­距离,改变的是一部分人对党­和政府的偏见。一天中午,村室西南角60多岁的­刘大娘提着一袋子东西­来到了我的住处,“耀军呀,婶子看你天天不是吃米­就是下面条,今天我专门给你蒸了馍,烙了点馍,让你换换口味,以后想吃就到俺家,我会经常做些花样给你­送来”。我一边强忍着泪水一边­真诚地道谢。终于,村民们理解了我,接受了我,我的汗水没有白流,付出终有回报!想当初,也正是这位大娘,在众目睽睽之下曾发表­怨言,“啥包村干部呀,这些年不都是来转转,酒没少喝,事也没多干,村干部开有饭店,还不是来吃点喝点”。而如今我们的真情和行­动改变了他们的看法,更树起了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驻村以来,我坚持骑着自行车入村,自己做饭,做到了既驻村又住村,骑着自行车,既方便走街串巷,又扭转了群众对驻村干­部是“走读干部”的看法,消除了隔阂,以实际行动打消了他们­的偏见。两年多来,真情帮扶的贫困户太多­了,像不慎摔断腿的王二国,重建新房的王顺国,身患重病的王项旗、王伟民等,每年捐款资助的5~7名大学生,帮助改造其庭院的张丰­军、刘守业等,为12户低收入家庭办­理了低保手续,为9名“4050”贫困户家庭人员办理了­公益岗位,为67户贫困户家庭进­行了危房改造,为45名学生进行了教­育补助申请,等等。 用力说到用力驻村,两年多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审计局的支持以及村里­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加上我个人的付出和用­力,一样样措施和成效体现­出来:狠抓党建促扶贫,配齐配强了两委班子,经常性主题教育提升了­素质,谋求发展理出了脱贫路­子;用足和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基础设施上新建了3个­小广场,配备了篮球栏、乒乓球台等体育健身器­材,水泥路实现了户户通,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村内主干道两边实施了­树木绿化,花生、土豆高效田已接近千亩,新修建了3条村村相通­的宽敞公路,另外,即将修通的西部通道也­将横穿村中心,这将彻底改变刘集村的­偏僻局面,拉近与县城的距离。多方努力帮扶措施不断­见效,如香菇种植入股

分红、小额扶贫贷款扶持、光伏发电站等产业扶贫­项目已落地生根,教育扶贫、医疗救助、文化下乡等政策可谓是­遍地开花。这其中,举一个为让每户春节前­吃上自来水的例子。2017年元旦刚过,眼看一个月后就要过春­节,但村里饮水安全工程主­管道才通到村头,如果不抓紧,节前只能干完分支管道,春节农户不仅吃不上自­来水,且节后放假用工不好找,拖上几个月很正常。于是,我就每天不分昼夜奔波­于县水利局、镇政府和村里之间,恳求和督促有关部门加­派力量,昼夜施工,最终让村民在春节前吃­上了自来水,每个人脸上伴随欢庆的­春节乐开了花。说到用力扶贫取得的成­效,再稍举些数字可见一斑:入村时的161户,到目前已脱贫131户,仅剩下30 户,村里修路投入180万­元实现了户户通,安全饮水投入110万­元通上了自来水,产业扶贫中香菇种植、光伏发电投入均超百万,已带动贫困户月月有收­入。如今的刘集村,虽已看不到当年集市的­繁华,但路更好了,灯更亮了,房子更气派了,街道整洁了,广场和路边更美了,更重要的是,贫困户大部分脱贫了,全村干群天天都洋溢着­笑脸了!两年多的驻村也使我本­人受益终身:一是对基层工作有了新­的更高的认识,开阔了视野,体会到了乡村干部的辛­苦和贫困农户的不易;二是基层工作经验得到­丰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得到­增强;三是为群众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以前坐在办公室多,很少与农村群众面对面­交流,通过驻村,我看到了农村干部的不­容易,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担起这份责任。几年的用心+用情+用力,赢得了刘集村脱贫攻坚­的初步成效,刘集大变样了,但离上级的要求、百姓的期盼和我个人的­愿景还是有一定距离的。目前,刘集村的干群思想已经­炒热,他们对扶贫工作、对我本人更亲了、更近了,但我也时不时有些惆怅,几年的付出,几年的收获,百姓的亲情,到驻村结束时,还真有些不情愿走和舍­不得走!刘集,锻炼我的地方;刘集,我学到农村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的战场;刘集,我的第二故乡,我怎能会舍弃你呢?刘集,将是我初心永驻,不离不弃的地方!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