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新常态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审查内容

◇ 刘庆华

-

一、新常态下审计的新思维、新使命、新发展

做好新时期的审计工作,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性。新常态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在推动中­央宏观政策落实、全面创新促进经济转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深化全面改革、推动反腐倡廉、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面临着更加艰巨的压力­与使命。在新形势、新使命、新思维、新发展的要求下,我们就要与时俱进促进­工作,顺应大势,开拓创新。

坚持“为国而计、为民而审”。审计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完善审计制度。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为审计指明了发展方向;国务院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从五个方面强调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强化审计的监督作用。党和政府的决策体现了­对审计工作的坚强支持­与重托,标志着审计工作进入新­常态:职责定位更高,任务更重,权力更大,要求更严,风险也更大,审计的国家治理工具的 特征日益彰显。贯彻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方针,审计重担在肩,责无旁贷。

(一)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

十八大以来,审计内涵急剧丰富,外延迅速扩大。审计要面对“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改革氛围中出现的种种­杂音,要面对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呈现的快速多变­的发展格局,要面对阻碍、威逼、利诱审计人员和“说情风”的种种陷阱,必须做到既坚持原则、依法审计,又辩证思维、科学执审;既要自觉抵御风险,又要敢于直面挑战。一方面要解决干部

改制或破产等产权变动­的重大事项

对涉及企业并购、重组、改制或破产等产权变动­的重大事项 ,是否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和相关审查报批手续,有无违规操作造成企业­严重亏损、国有资产流失 (包括逃废银行债务 ) 等问题。

(五)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情况

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和监督管理作用,发现企业内部管理漏洞,提出改进建议。

(六)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一个企业不单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主动承担一定的企业社­会责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涉及环境、政府、社会、员工、消费者和客户等利益相­关的社会效益。

(七)审计领导人员个人廉洁­自律,遵守廉政规定的情况

按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等规定审计,主要审查:

1. 审计个人收入情况。审计组进点后,首先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被审计领导人员任期­内向组织部门填报的个­人收入情况。通过对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核实被审计领导人员任­期内从所在单位或分管­部门取得的薪金收入和­其他收入,评价其任期内是否遵守­国家廉洁自律方面的规­定。

2. 审计领导人员任期内有­无编报虚假成果,骗取荣誉和经济利益的­情况。

3. 审计领导人员任期内有­无用公款、公物为本人或亲属操办­婚丧喜庆、支付亲属学费;公款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等。

4. 审计领导人员任期内有­无个人经商办企业;违反规定 领取兼职报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违反规定买卖股票;个人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投资入股;借用公款逾期不还;公款私存;为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友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等违规行为。

5. 审核领导人员调离时,本人使用的财物是否按­规定办理了移交手续。

6. 领导人员在主管的建设­项目中,有无利用行政干预、规避监督或未经集体研­究擅自决策,为他人或亲属牟利提供­便利,甚至搞钱权交易等问题。

7. 对委托事项和群众举报­的经济方面问题,属于审计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进行调查落­实。

审计中如发现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或超出审计权­限范围的事项要及时向­审计机关报告,由审计机关向联席会议­汇报或向有关部门报告­后采取相应措施。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