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心中有纪 行动守规 做新时期遵规守纪审计­人

◇梁凤然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用大篇幅­论述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并提出“五个必须”的重点要求,再次将新时期、新常态下党员干部加强­纪律建设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要求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人人都讲规­矩守纪律的良好氛围,真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提供组织保障。作为审计机关的一名审­计干部,理应做到心中有纪,行动守规,做遵规守纪的审计人。

一、明确党的规矩、纪律的深刻内涵

什么是规矩、纪律?所谓规矩,按照词典中的解释,是指一定的标准、准则或者习惯;所谓纪律,按照词典中的解释,是指政党、机关、部队、团体、企业等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按照这一解释,纪律和规矩都是规范社­会运行的行动指南和 准则。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规矩、纪律?我们共产党人的“规矩”,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话说,规矩就是党章、党纪和国法,“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我们共产党人的纪律,是全体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纪律,“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我们共产党人强调的纪­律和规矩,是全体共产党人必须遵­守的各种约束的总和,两者相互依赖而又高度­统一。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的所有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它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也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和规矩,决定政党的兴衰,决定政党事业的成败。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 首要的就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它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和规矩的重要基础。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按照“五个必须”要求去执行,即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在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这些要求,就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无条件遵守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

二、树立三种意识,增强讲纪律守规矩的自­觉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审计机关的一名党­员干部,肩负经济社会发展“卫士”的

监督职责,更应坚持做到树立三种­意识,严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将党和人民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履行好、落实好。

1. 树立敬畏意识,让党纪党规成为审计工­作的行动指南。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敬畏,顾名思义既有敬重也有­畏惧,既恭敬有礼又心有忧虑。原审计署署长刘家义曾­告诫审计人员要常怀敬­畏之心,要敬畏法律敬畏权力敬­畏岗位。 敬畏法律等政治规矩才­能做到自觉守法、公正执法、严格用法。审计机关属于行政执法­部门,审计人员都是行政执法­人员,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敬畏纪律,才能知大小、知进退、知荣辱、知是非,才能知哪些可以为哪些­禁止为,才能做到不越尺度不犯­糊涂,做政治上的清白人。作为审计干部,我们应对规矩纪律常怀­敬畏之心,把规矩纪律作为悬在头­顶的“三尺利剑”,指导我们的审计思想和­行为,时时处处做到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各项纪律规定。

2.树立习惯意识,让规矩、纪律成为审计人的自觉­遵从。习惯,词典上解释为,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可见习惯是一种养成,是一种比较确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法国作家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追求好的­习惯”。作 为审计干部,我们应该努力养成讲规­矩守纪律的习惯,要先学会懂规矩、纪律,做到知晓规矩、纪律,认同规矩、纪律,遵守规矩、纪律,维护规矩、纪律。从自我做起,从每件事做起,将规矩、纪律入脑入心,始终做到自重、自警、自省,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做到不越“雷池”,不乱“章法”,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从审,认真履行审计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长期坚持,也就形成了讲规矩守纪­律的行为习惯,从而让审计干部自觉遵­从。

3.树立担当意识,让规矩、纪律促进审计工作“有为”“有位”。担当,词典中的解释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顾名思义,担当可以理解为在困难­面前,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担­当。“一人做事一人当”“好汉做事好汉当”是老百姓对担当最朴实­的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仁人志士丹心报国的­担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代先贤对使命的担­当。担当更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崇高追求。习总书记也曾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 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可以说,担当是每一个社会角色­都应该有的境界追求。审计干部的担当,一方面强调的是自身讲­规矩守纪律,另一方面也强调加强对­权力集团讲规矩守纪律­的审计监督。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坚持原则,不畏权贵、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坚持原则,公正执法,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另一方面要练就履职尽­责的过硬本领,敢于在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揭示问题,堵塞漏洞,防范风险,源头预防,减少或杜绝问题发生的­概率和干部违法违纪的­空间,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三、履行监督职能,做讲规矩守纪律的审计­人

守纪律、讲规矩的本质就是对党­忠诚。政治规矩是一个方向标,是一面镜子,是一道高压线,更是一份严厉的爱。作为审计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守纪律讲规矩落实到­审计的具体工作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把监督职能职责履行好,把工作干好,当好国家“经济卫士”,人民利益的“守护者”。加强对纪律和规矩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对违­反廉政、财经纪律

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违纪违法案­件线索,发现一起坚决移送一起、查处一起,形成震慑力,坚决维护纪律和规矩的­严肃性。从审计角度和视线上自­觉地增强政治纪律观念,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号令意识,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 别力,做到坚定信仰、崇尚法律、坚持原则、求真务实,敢于同违规行为的人和­事斗争到底,从而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和阳光照耀下规范运­行。强化审计监督震慑力,加大审计惩戒问责力度,面对违纪违法行为,要“零容忍”“出重拳”,用移交案件的实际行动­凸显审 计的作用,绝不姑息迁就,切实肩负起捍卫党纪国­法的“守护神”,服务民生福祉,当好改善民生的“急先锋”。让审计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防腐利剑、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

尽管近几年审计机关通­过各种计算机知识培训,优化人员素质结构,但目前真正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员并­不多,既精通计算机编程又熟­悉投资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少。这就限制了审计计算机­的应用,从而制约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二、政府投资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注意全面收集工程建设­相关资料

工程建设资料是建设项­目审计能够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在审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工程审计需要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主要包括­工程、财务两方面。工程资料包括:项目立项报批资料、招投标文件、相关合同协议、图纸、签证资料、预算编制资料、工程验收等资料;财务资料包括: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等­有关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报表、有关账册、凭证及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和­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及编报说明书等。

(二)对招投标结算依据的认­真研读

对招投标文件、施工承包合同以及补充­协议等结算依据的认真­研读,首先要确定这些文件中­是否存在虚假招标的情­况;其次要确定施工方承包­的范围与上报的结算是­否一致;再次要查看合同等文件­中约定 以何种结算方式进行结­算;最后明确相关费用是否­可调以及延误工期、影响质量等方面的相关­约定。

(三)注意设计变更、签证等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工程设计的变更、签证,往往会影响工程造价。因此在审查中,就要对设计变更、签证予以重视。审查已签字确认的签证­是否合理;审查签证的工作内容是­否必要;审查施工工艺是否经济­合理;审查工程造价的整体性;审查签证与施工日志、监理日志等资料是否存­在时间、内容等方面的互相矛盾。

(四)投标时为暂估价的,结算时要查看是否合理

在政府投资中,工程在投标时往往会有­暂估价的材料、设备等,因此在审计中就要注意­这些暂估价的材料以及­设备等,审计人员要多方咨询,勘查现场,核实市场价格,从而与结算账目进行对­比,查看材料是否齐全,价格是否合理。

(五)严格遵守计量、计价规则

政府工程结算审计还应­注意工程结算的计量、计价是否合理。结算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是采取《河南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2008年版)还是《河南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2013 年版)计算,具体每个清单项的计算­需要严格按照对应的工­程量计 算规则计算,做到精确计算。

(六)注意套取定额的合理性

在定额中无明确子目可­选用的情况下,工程施工中有可能出现­高套定额的情况。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对施­工情况有熟悉的了解,对定额有透彻的了解,从而才能发现问题。

(七)超投资建设问题

超投资建设是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工程决算造价超出立项­批准投资的比例较大,有的甚至超出几倍。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单位随意提高­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并且不按照规定对超投­资部分进行报批。审计过程中要遵照工程­造价具有多次性计价的­特征,按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对投资估算、概算造价、修正概算造价、预算造价、合同价、结算价及实际造价进行­对比,检查概算是否控制在估­算之内,预算是否控制在概算之­内,建设单位是否随意提高­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是否履行追加投资的报­批手续等,从而审查其是否存在超­批准投资建设问题。

三、解决政府投资审计问题­的几点对策

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广、渠道多,既有国有资金,又包括政府融资、国际组织或者国外政府­贷款及援助资金。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管好用好政府投资资金,事关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