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保险业现“执行悬赏保险” 解决法院判决执行难

◇ 刘宁

-

官司打赢了,但需要依法还钱的人及­其名下财产却玩起了失­踪,面对案件执行陷入僵局­的你该怎么办?刚刚在陕西省落地的“执行悬赏保险”,或许是一条不错的“找人、找钱”新路径。

记者从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获悉,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法院­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汉中分公司­签署执行悬赏保险合作­协议。

啥是执行悬赏保险

简单来讲,申请执行人购买执行悬­赏保险后,可以自愿推出悬赏金,而有效举报“老赖”人、财线索的悬赏金,则由保险公司买单。

“执行悬赏保险,是引入第三方解决‘执行难’的一项新举措,也是进一步拓展法院查­人、找物渠道的新尝试。” 汉台区人民法院何玉宁­院长介绍说,近年来由于财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部分被执行­人刻意躲避执行、恶意隐匿财产,加上每年新收执行案又­不断增加,有相当数量的执行案得­不到有效执行。这些案件中,“人难 找”“物难寻”是法院执行难的主要因­素。2017 年5 月1 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悬赏执行的各项­细则。根据该制度规范,推出执行悬赏保险悬赏­举报,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对隐藏、转移财产的被执行人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有助于遏制其逃债行为,督促其主动履行还款义­务,为解决执行难开辟了新­途径。

保费仅为赏金一成

对于参与各方来说,执行悬赏保险可谓是多­赢的选择:申请执行人通过悬赏保­险可降低执行成本,仅需交纳悬赏金额10% 的保费,即可调动社会力量寻找­执行线索;法院通过执行悬赏保险­可缩小“老赖”生存空间,让“老赖”无处可逃;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介­入执行悬赏工作,既可以提高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减少申请执行人的诉求­与执行难之间的矛盾,更有利于维护司法权威。

从具体费用看,该保险收费标准及赔偿­标准主要有两种 情况:一是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即申请人自定悬赏比例,收费为最高悬赏金额1­0%,也就是所交的保险费;二是提供被执行人下落­线索,即申请人自定悬赏金额,收费也是悬赏金额的1­0%。

悬赏程序分五步走

执行悬赏险落地陕西的­消息一出,想必会吸引来不少正苦­于合法资金追讨不回的­申请执行人的目光,一些有能力、有渠道的“能人”也会跃跃欲试。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发布悬赏,又怎样参与悬赏?

目前的悬赏流程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申请执行人向法院提出­悬赏申请;法院审查后,同意申请执行人悬赏申­请;申请执行人向保险公司­购买执行悬赏保险;法院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发布悬赏公告;在一年保险期内,举报人举报信息经执行­法院查证属实并执行到­位,举报人可获得悬赏公告­公布的奖金,该奖金由保险公司支付。

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对被执行人财产举报的­范围是: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资产状况,

比如土地、房屋、车辆、船舶、机器设备、库存商品、产品原材料等;债权投资联营收益以及­与他人共有财产;有证据证明属于被执行­人的隐形财产以及与他­人共有财产情况;有证 据证明属于被执行人的­隐形财产或其他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是私营个体合­伙组织的业主,合伙人以及自然人的个­人家庭财产情况;法律规定的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对被执行人财产的举报­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果举报人通过非法或­不正当手段获取财产线­索,违反了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均不可获得赏金。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