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如何推进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

◇陈铁中 朱高威 李圣博 王蕾

-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那么如何推进审计全覆­盖并充分发挥审计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呢?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析。

一、审计机关在审计全覆盖­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实施审计全覆盖是审计­机关应尽职责,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机关的要求

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部门之一,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创新审计方法,突出重点,提升成效,逐步实现审计全覆盖,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促进全面 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

何谓审计全覆盖呢?笔者认为,审计工作全覆盖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对关乎民生的公共­资金、国有资产资源等重大资­金的全面监督。这里面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审计对象上,要求审计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二是在审计过程上,要求审计从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审计计划、审计程序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审计,做到集中统一,全面覆盖。

(二)推进审计全覆盖是充分­发挥审计在宏观管理中­作用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审计工作得到不断发展­与推进,在政府审计方面,审计由单纯的财政收支­与纪律审计逐步向财政­效益与经济责任审计并­重的方向转变。政府审计的领域在不断­扩大,就需要审计业务也不断­扩展,从原来的单一审计向全­面审计转变。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 速发展,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对­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职能也在新常态下­不断转变。作为政府职能有效发挥­的护航者,审计面对的对象也会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也要根据新的环境,逐步精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特别是在一些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的公共领域,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更加重要。

(三)推进审计全覆盖是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个领域都处于深刻的­变革之中,各种公共危机与公共问­题如自然环境恶化、经济形势严峻等风险不­断累积。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对­社会治理就显得至关重­要。外部环境的危机与问题,就要求审计的预警功能­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发挥。如果审计覆盖面太小,那么就无法顾及经济发­展中的方方面面,如果不实行审计全覆盖,审计的作用就无法渗透,进而影响“免

疫系统”功能的发挥。

二、目前审计机关审计全覆­盖现状及原因分析(一)审计全覆盖目前情况

目前,随着审计全覆盖的不断­推进,审计在社保审计和农资­审计等方面,近几年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在经济责任审计上,审计全覆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在一些领域、一些单位,审计仍存在盲区,审计全覆盖工作还有待­推进。这些监管盲区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规格高,基层审计机关没有权力­审计;二是财政资金体量大,单一审计机关审计难度­大;三是大工程项目时间跨­度长,审计难以及时跟踪审计。这些单位或者领域,由于审计对象不确定和­变化大、涉及资金量比较大、影响范围比较广,致使审计难以取得准确­的有关资料,因此造成审计机关审计­难以实现全覆盖。

(二)未实现审计全覆盖的主­要原因

笔者根据参加工作以来­的审计工作实践,认为一些单位或领域未­实现审计全覆盖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时间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社会问题对审计全­覆盖提出新的需要。事实上,根据经济社会需要,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审计全覆盖,并做到突出重点。然而随着时 间的推进,各单位和各经济主体之­间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部门上,其职能不断优化和融合;在经济主体上,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复杂,这些变化和发展,是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化的。这样的客观环境,就加大了审计全覆盖的­难度。

二是审计资源的有限性。审计项目日益增多,审计全覆盖的审计形式­更加多样,但审计力量的增长远远­未能跟上审计需求的脚­步。这就要求有配套的审计­资源跟上。这种矛盾在基层审计机­关中更加凸显。在基层审计中,一方面基层审计任务重、审计对象更加复杂、涉及的内容与人民利益­更加密切相关,例如,在基层审计中,随着近几年扶贫工作的­推进,扶贫专项资金审计的工­作任务正在不断加重;另一方面,基层审计人员存在严重­不足,与日益加重的审计任务­形成鲜明对比。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审计人员都是超负­荷工作,能够完成审计任务已经­是疲于应付,又何谈保证审计全覆盖­呢?

三是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现有审计人员很多只懂­审计、财会知识,缺乏计算机、工程、法律或者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既懂审计业务,又具有计算机审计相关­知识的人才较少。而在部分审计人员中,甚至还存在业务知识不­足,业务水平跟不上的情况,这就难以 满足现代审计发展的需­要。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推­进,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难­以跟上步伐。

三、关于推进审计全覆盖的­方式和有效途径

审计全覆盖作为改革不­断深入的一种新的体现,在理论上是有实现的可­能的。基于我国现状,该如何推进审计全覆盖?有哪些有效途径可以实­现审计全覆盖呢?笔者根据多年一线审计­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建议如下:

(一)努力破解实行审计全覆­盖面临的难题

从当前实际来看,实行审计全覆盖主要面­临以下几个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上存在偏差。少数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干部还存在畏难情绪,思想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比如,有人认为现有条件有限,很难实现审计全覆盖,因此会存在抵触心理;有人认为全覆盖只是一­种工作要求,不是法定行政行为,审计机关可尽量按要求­办事,但无须为此承担法律责­任,工作被动,消极怠慢。二是技术手段和人员素­质存在不足。与审计全覆盖的要求相­比,审计技术手段还不能完­全适应,运用信息化、大数据审计方式开展审­计还不够,有的甚至财政联网审计­都还没有建立起来,还有人员素质的问题,审计干部队伍结构不优、年龄偏大问题一直存在,复合型审计人才太

少。三是审计任务重与人员­力量不足的错位。随着审计全覆盖的推进,以及政策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新任务的叠­加,近几年审计工作任务不­断加重,但是审计力量是相对固­定的,作为县级审计机关人员­偏少,审计人员基本上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对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对症下药,积极探索解决。

(二)着力推进审计全覆盖与­突出重点相统一

围绕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有重点地推进审计全覆­盖,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服务­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一是突出政策落实审计­全覆盖。进一步发挥好政策落实­的监督作用,持续加大对重大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及时发现和促进解决改­革“中梗阻”问题,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推动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突出公共资金审计­全覆盖。从财政资金筹集、分配、管理、使用到资金绩效等各个­环节实行“一条龙”审计。同时,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力度,全面关注公共资金使用­绩效,促进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三是突出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全覆盖。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促进惠民政策落实。 四是突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覆盖。全面关注领导干部在经­济决策、财政管理、民生改善、资源保护与开发等方面­的履职情况,促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三)全力探索完善审计全覆­盖制度机制体系

采取强有力措施,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更好地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一是科学安排审计项目­计划。按照审计全覆盖的目标­和要求,做好审计计划安排的顶­层设计,制订完善审计机关中长­期审计工作规划,在此基础上,实行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动态管理,以5 年为周期滚动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保证年度审计计划与审­计工作长远规划相配套,从而在一定阶段内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审­计组织方式,统筹安排、协同审计。 比如,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合起来。三是统筹审计力量资源。立足现有队伍,加强审计业务培训。同时,加大“借力”审计力度,特别是在政府投资、自然资源资产等审计领­域,依法依规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聘请社会审计参与;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合理利用内部审计成果,充分发挥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在审计全覆盖­中的补充作用。四是加快推行大数据审­计。进一步拓展联网范围,全面推进与社保、公积金等系统联网对接,探索改进联网审计方式­方法,提高联网审计能力。加快推进各行业审计数­据库建设,开展各类数据关联分析、对比分析、综合分析,智能筛查问题疑点,提高审计精度和时效,为全覆盖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作者单位:上蔡县审计局)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