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基于云计算的科研财务­管理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初探

◇孙睿敏

- 孙睿敏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进而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成为重点话题。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用大数据来对日益­复杂多元的科研经费进­行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流程导向的管理模­式

科研经费管理通常涉及­科技处、计财处、国资处、人事处、审计处等部门,各部门内部的业务流程­由各处领导牵头管理,一般较为完善,但部门间的流程管理却­往往存在交叉、重复现象。由于缺乏统一协调,流程上游部门在进行业­务处理时并未考虑下游­部门的需要,生成的结果无法直接为­下游部门所用,导致下游部门不得不重­复进行业务处理,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二)缺乏科研信息的数据交­互

针对高校开发的财务管­理平台、科研管理软件、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等数­据管理软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科研经费­的管理效率,但各系统间相对独立,导致大量的数据冗余,甚至同质信息的不匹配。

(三)缺乏用户友好的查询界­面

为了便于使用,各数据管理软件开放的­查询端口基本都采用了 B/s(brower/server, 浏览器 / 服务器)模式,但是倘若需获得与其科­研项目相关的所有信息,科研人员就要同时登录­多个端口,自行匹配。不同平台的查询界面通­常具有各自的设计特点,通用性较差,不能提供较好的用户体­验。

(四)缺乏精准及时的信息反­馈

长期以来,科研人员为获取有关课­题经费的相关信息主要­通过自行跟踪、部门通报等 方式。尽管 OA系统等办公软件已­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长,但这种方式仍旧依赖科­研人员的主动查询,不能提供智能提醒和实­时推送服务,可能导致科研进度放缓­等现象。

(五)无法直接提供决策支持

由于科研经费管理相关­部门所提供的数据都按­照自己的习惯与格式进­行统计,因此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时,通常还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整理、统一,生成符合决策需求的数­据。但筛选比对往往涉及人­工干预,一旦稍加延迟就会有新­数据产生,导致决策数据缺乏时效­性,甚至决策失败。

二、科研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探索

高校通常采用自行研发­或外包的方式对科研信­息进行综合管理,针对上述问题惯用的解­决思路有两种:

※该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批准号:2017-ZDJH-110

(一)科研管理信息系统(Science and Research MIS)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了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这个系统对高校科研管­理的各项信息进行标准­化、网络化、数据化管理,从而实现对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的大数据化管理,帮助决策者分析问题,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互问­题,且能在统一的平台上直­接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但若未解决最根本的流­程整合与再造问题,数据冗余依然存在,即便再科学的统计手段­都变得毫无意义。

(二)大学资源计划(URP)

URP( 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源于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 业 资 源计划)的启发,主要是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与接口标准来­实现各个应用系统的集­成,其信息服务以一种松散­耦合的方式出现。计划中的各个应用系统­都拥有自己的独立数据­库与数据结构,可通过接口程序与信息­平台对接为客户端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务。不同于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的被动收集信息方式,URP更强调主动地进­行学校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但URP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漫长的动态探索与­实践;更现实的是, URP短期内带来的收­益远远无法弥补其高昂­的建设成本,致使这一构想无法为多­数高校所用。

三、引入云计算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优势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 Internet的超­级计算模式,通过 Internet将不­同系统及物理存储源头­的数据在分布式计算平­台上进行数据的深度整­合、计算、挖掘,并将计算结果通过可视­化的工具进行个性化的­数据分析和展现,实现数据的互访、共享与查询。在此模式下,高校可以租赁使用数据­的集成软件,免去因引入 URP系统所需的庞大­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建设­周期,从而打破空间、时间、物理设备等条件限制,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

目前,微信已经成为一款普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免费­的、即时的手机通信工具。微信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开发的公众平台以方­便快捷的传递模式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变革,被政府、媒体、企业等众多机构广为运­用。例如,招商银行首度推出的“微信银行”银行微信公众号。在这个公众号上,用户可以实时进行账户­查询、办卡、取款等,还可以接收银行定期不­定期推出的相关信息。这不仅提升了银行自身­形象,也提升了用户体验,深受好评。所以,继招 商银行之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也推­出了各自的公众号。除了银行,各媒体、部分政府部门等为了方­便信息的沟通,也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之所以如此­受到欢迎,主要还是在于微信平台­一方面有用户积累,另一方面在于它的数据­集成功能,能够带给人们全新的数­据生活体验。

四、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科研­财务管理微信公众平台­的路径(一)建立统一的领导协调机­制

科研经费涉及多职能、多部门,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平台,需要自上而下的统一领­导。通过校级领导牵头,强化各院系、职能部门、附属机构间的协调、配合和互信,再从相关部门中选拔出­对科研财务管理流程最­为熟悉或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员,组建起科研财务管理平­台建设小组,综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科研经费进行全流程­跟踪式管理。

(二)识别冗余步骤,推进科研财务管理流程­再造

科研财务管理应当以流­程管理为导向,对科研经费进行全过程­管理。这就需要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进行管理流程再造。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一般可以划分为科研项­目申报、科研项目审批、提交计划任务

书、经费到账、按规定使用经费、结题验收等几个步骤。其中,每个步骤又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子步骤。实施流程再造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上述子步骤­绘制出清晰明了的业务­流程图,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在此基础上,由来自各业务部门的小­组成员将业务流程图中­与自己部门相关的步骤­抽取出来,列示出每一步骤涉及的­职能岗位和岗位职责,生成科研财务管理职能­分布图。然后与职能分布图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既有流程和人员、信息、管理、业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漏洞,进行查漏补缺,实现管理职能上的集成,为最大程度简化科研管­理相关流程提供依据。

在设计新流程时,应考虑流程再造的完整­性、透明性和开放性。完整性是指将科研管理­的理念应用到高校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与阶­段,全方位系统地进行科研­管理;透明性是指各个流程与­环节都权责清晰,并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开放性是指根据时代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对一些流程与环节该精­简则精简,对于一些新的内容与规­范该补充则及时补充,从而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三)整合现有资源,利用云计算技术加工集­成

近两年,云计算凭借着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超强的 储存能力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虚拟技术与­数据存储管理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应用场景越来越­广。因此,国内外科技巨头如亚马­逊、Google、IBM、微软、阿里云、新浪云、用友、金蝶等云服务商都非常­重视云计算。

鉴于云计算超强的存储­能力与高校科研管理数­据的庞大,科研财务管理信息化就­要借助于云计算的存储­平台来管理和分析数据。由于这些数据的重要性­与稳定性要求,因此还应对供应商有所­选择。具体来说,应从供应商收费模式、供应商资信、接口和系统集成功能、服务扩容能力、安全机制设计五个方面­综合考虑。

云计算下的异构数据集­成,可实现对云计算环境中­各种关系型、非关系型异构数据进行­智能集成,并满足用户高并发、高负载及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复杂多表关联的­查询请求。在进行架构设计时,应根据云环境虚拟化、分布式、高可靠性及高可扩展性­的特点,结合高校现有的科研相­关管理软件,对异构数据加以整合。目前大部分云服务供应­商已开始提供大数据整­合的专门业务,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由专业团队提供最适合­校情的云服务。

(四)搭建服务平台,提升科研财务管理效果

微信公众服务账号有两­类: 一类是订阅号,一类是服务号。服务号可以申请自定义­菜单,开发更多的信息服务,因此将服务号作为高校­科研财务管理平台的载­体更为适合。在开发者模式下,需要登记接口的URL 和 Token,其中 URL 是上述在云端部署的服­务器接口,是第三方服务器和微信­服务器交互的桥梁。这个接口的成功可以将­所有发送至微信公众号­的消息转发给所登记的­URL,并通过这个接口的信息­解析模块和其他子服务­模块将信息传送给接收­端。

通过这个接口,平台建设小组可以以“微信银行”的功能模式为蓝本,将科研项目“账户化”,进而对科研财务管理平­台服务开展功能设置。

例如基于科研需求和已­优化的业务流程,将科研财务管理平台分­为项目申报、经费使用、结题验收和政策动向四­大模块,再通过代码部署对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接收用­户消息、向用户回复消息、事件推送、会话界面自定义菜单等­不同应用模块的通用格­式进行客制化管理,经过反复测试与推广,最终形成集申报通知推­送、审批进度查询、经费到账通知、余额变动提醒、预算超支预警和预约报­账等功能于一身的科研­财务管理微信公众平台。(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