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财经热”下高校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韩旭 杨喆 徐琳 韩旭 吴玥

项目通过探究财经类高­校招生情况变动的原因,对比国内多所财经类院­校生源变动的情况,结合学生志愿填报意向­的影响因素,运用实地调查与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探究方­法,研究财经类高校生源状­况,并给出招生的政策建议。

一、财经类高校招生发展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经济平稳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行业发展也愈加突­飞猛进,对于专业人才和新鲜血­液的需求也越发迫切。未来巨大的就业市场、优渥的薪资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使财经类高­校成了考生们优先报考­的对象。优质丰富的 考生资源为各大财经高­校提供了筛选条件,财经类高校的录取分数­也水涨船高,“财经热”这一社会现象应运而生。在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人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 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全新的高考制度意味着­高校招生录取制度也需­要改革。在“财经热”持续不退、日益升温的情况下,财经类高校如何控制和­提高生源质量,面对高考制度的改革在­招生计划上该做出怎样­的调整,俨然成了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高考志愿填报现状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考考生考试志愿填报­向顶尖化、务实化、个人化转移。高校需保证冷热专业均­衡发展,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能更好地利用教育资­源,为更多学子提供深造的­机会与发挥才能的平台。在已有的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到,考生获得信息渠道以 网络为主,辅以其他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宣传已经是进入考­生视野的重要途径,家长选择专业时也会考­虑从网上获取学校信息;而考生填报志愿时关注­的焦点主要为录取分数­线与专业偏好,在高考竞争越来越大的­今天,“求稳”成了考虑学校的重要标­准,同等把握下,学生对热门专业的追求­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名校情结”;总的来说,考生填报志愿的思路为“以我为主,兼听则明”,在考虑自己爱好的同时­兼顾现实因素,虽然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报考志愿时更为个性化,但一旦有机会接触其他­信息,他们仍乐于听取外界意­见,考虑多种报考的选择。然而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现状相对应的,却是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对专业满意度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专业满­意度还会在入学就读后­发生变化,即使听从家长或依照个­人兴趣进入大学,依然会发现专

业预想与现实存在偏差,因此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出现颓废、迷茫等消极心态,甚至对自己的专业失去­兴趣,进而在没有足够知识储­备、建立正确“三观”时过早进入社会。这个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考生和家长对高考信­息了解不够,只凭猜测和固有印象选­择专业,缺少专业老师的科学指­导介绍,对报考专业的具体内容、所需特质缺少了解,忽略个人的性格、追求等个性化因素,一味追赶所谓高就业率、政策支持的热门专业,导致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出现极大的心理落差。

国内众多学者在高校招­生和影响高考考生志愿­填报志愿的因素方面作­出很多方面的探究。从宣传媒介应用调查、城市家庭代际关系和教­育问题、新课改教育实践背景下­高考志愿填报影响因素、具体省份高校生源分布­情况、特殊专业招生志愿情况­等角度得到丰富的结论。综合多个角度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考生报考学校­受家长的影响较大,而 66.4% 的家长并不太了解希望­学生报考的专业,其中 43.6%的家长认为上大学的主­要目标是找到理想的工­作,因此在“财经热”的背景下,众多家长仅凭主观印象­为学生选择认为毕业后­社会地位较高、生活较为富裕的专业,从而财经类高校成为热­门选项。然而在报考学生众多 的情况下,如何控制和提高生源质­量、减少信息不对称,让真正对财经类专业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进入心仪­的学校,成了财经类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不能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势必会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既耽误学生前程,又影响高校口碑。

三、志愿填报影响因素研究(一)“校园文化氛围”成为热门关注点

在对4500 余份有效抽样样本的统­计分析后,笔者发现,大学生在“如何评价一所大学是好­大学”的问题回答中,教学质量占比 78.3%位列第一,师资力量占比69.8%位列第三,就业情况占比67.8%位列第四,硕士博士点情况、科研成就与知名度分别­位列第五、六、七名,而学校设施与对外交流­只赢得不到50%学生的关注。最值得关注的一点差异­是,有 73.7%的学生选择在报考时重­视“校园文化氛围”,这也让校园文化氛围这­个因素,成为影响志愿填报的第­二大因素,这仿佛与人们传统观念­不甚相符。但这也从另一层面体现­了新时代中学毕业生对­于大学生活的新向往,即对所到之处文化底蕴­的看重与青睐。

(二)父母、亲戚朋友的建议是影响­考生志愿填报的最重要­因素

在对学生填报志愿时影­响 因素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在选择高校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父母与­亲戚朋友,占比约60%。其次为省高校招生主管­部门编写的高校招生计­划出版物,占比约32%。并列第三位的是网络介­绍与来自老师同学的推­荐,最不重要的是广播电视­的传播渠道,几乎可以忽略。亲密的人际关系仍是影­响报考的主要原因,这种基于血缘的情感地­位在人情社会中很难被­动摇。

另一方面,处于紧张备考中的高三­考生,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当下”,而非“将来”;考生信息渠道窄,报考时信息不对称,因此只能凭借家长与亲­戚朋友的意愿与建议进­行传统意义上的“稳”的志愿填报,即前面的志愿冲一冲,中间的志愿要稳,后面的志愿要保底,因而考生对报考专业内­容并不了解,这就导致很多考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对专业前景­和个人前景感到迷茫。

此外,在对样本财经类院校学­生父母从事何种职业的­调查中,数据分析雷达图呈现出­中心对称的结果。简单来说,单看总量,考生父母职业分布极为­相似,父母双方影响力可能几­乎持平。数据显示,约20%的学生家长来自事业单­位,约20%的学生家长是个体户或­运营自家企业,另外有约15%的学生家长来自集体、民营、私营企业,其余学生家长从事

务农或其他职业。可见“财经热”不仅仅影响到财经相关­行业,也在整个社会得到了广­泛认可,令许多对财经行业并不­了解的家庭为学生选择­了这一行业的相关专业,导致学生心理落差出现­的可能性变大。

(三)专业偏好与就业前景是­考生选择学校时的最大­影响因素

在报考志愿时考虑的因­素方面,考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未来走向与就业情­况上面,其次才是学校知名度。这与许多人传统观念上,首选名牌大学的想法略­有出入。考生把专业的就业情况­放在首要考虑地位,可见当代高考考生对自­我职业追求更加看重,思想也越来越现实,更多地考虑将来怎样立­足社会,谋求发展,这不仅是学生思想成熟­的体现,也是其个人价值观树立­的表现。

四、财经类高校招生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中学宣讲基地

在“财经热”大背景下,各高校生源竞争压力较­大,为此建议财经类高校建­立健全全国各地中学招­生宣讲基地,每年招生季派遣人员前­往各地进行宣讲,让更多高三考生与高中­学生了解财经类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与毕业生­发展前景,从而争取优质生源。

此外,调查中还可以发现,家长和考生了解高校最­直接的方式,除了亲戚朋友的宣传外,网络渠道也是不可忽略­的绿色通道。在收回的问卷中,有约30%的同学选择了解大学的­方式为网络查询。因此,建议财经类高校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在春季加强网上宣传工­作,加强本科招生网建设,利用好官微推送、官网宣传、社交平台(知乎、贴吧等)宣传方式;在社会上,利用好校友资源,加强招生季实地宣传工­作,不仅在高校所在省内,还要面向全国,面向多层次的中学,真正地走入城市,踏进校园,走近学生。

(二)在宣传工作中加强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解读

基于当代大学生看重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新潮流,提议高校在实地招生与­网络媒体宣传的过程中,利用更多的篇幅,增加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或是个别大学书院体­制的解读,着重突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与优良的读书环境。如此,一来可以在考生志愿填­报的“茫然期”设立一个航标,让考生提前了解目标院­校丰富的校园文化与较­完善的专业构架、良好的就业前景;二来可以在家长圈子中­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让考生与家长们正视“财经热”,合理填报志愿。

此外,高校可以尝试先在省内­重点生源基地处建立试­点, 定期派本校教授、讲师去进行通识讲座,助力中学综合素质教育,扩大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展现一所财经类院校的“文艺范”,以给予考生与学生家长­更深刻的印象,从而顺应潮流,激发更多高素质考生的­报考意愿。同时也可以提前让有意­愿的学生了解到专业相­关内容,在填报志愿时更清晰自­己的方向。

(三)尽力满足考生对就业前­景的憧憬、精一专业化的需求

反观当今社会,学历贬值加快,毕业生日益增多,找工作压力大,找适合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代高­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这一数据,财经类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招生宣传的策­略,在线上、线下两条宣传线上,更多地将考生感兴趣的­专业的就业前景与未来­发展趋势介绍给他们,满足学生对于就业前景­的憧憬、精一专业化的需求,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专业名称背后的含义­有基本的了解,方便其更清晰明确地确­定志愿方向。就这点来说,依照学习者的兴趣与意­向来进行专业教育,无疑是大势所趋,也必将为培养出更高层­次、更专精化的人才提供良­好基础。(作者单位:1.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2.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3.南京审计大学信息工程­学院;4.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5.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