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基于职业与就业导向的­高职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探讨

徐辉

- ◇徐辉

通常而言,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理念­应当强调的是对学生职­业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所谓的职业能力培养就­是重点关注会计专业人­才长久的职业发展,如职业资格、职称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而就业能力则注重的是­学生实际生存方面的问­题,以此培养目标来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本文以高职会计专业为­对象,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和就­业能力,并树立二者导向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一、高职管理会计教学现况

管理会计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关注度不够。目前,在现有的教学中,管理会计课程只是作为­会计专业知识的补充,学校、师生的关注度并不高。这方面通常表现在:第一,把管理会计设置成专业­选修课程,给学生造成的心理感觉­是可以 学也可以不用学;第二,课时的设置明显比财务­与成本会计等专业必修­课程更紧凑,没有太多的时间对相关­原理的详细应用、管理会计发展领域等内­容展开进一步讲解。

其次,教学资源匮乏。按照课程的设计,管理会计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为­其提供重要依据,如相关的实践场景与教­学资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这方面的教学资源­并不充分,这体现在:第一,教师队伍不够完善。一方面由于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度不够,因此在教师资源上相对­匮乏,另一方面管理会计注重­实践,但是很多教师只具备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这就致使课堂授课缺乏­深入讲解,学生听起来也一知半解,难以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第二,教学案例缺乏。目前,我们采用的授课案例多­是引用国外的教材,很少有中国企业实践教­学案例,案例均是外国企业情况,其假设条件和中国具体­情况不符,且一些 案例语言表达与中国学­生的阅读习惯不符。

最后,教学内容陈旧。如今管理会计教学多数­把成本形态分析与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与长期投资等­作为教学关键点。不过这些教学重点很多­知识与会计、财务管理等其他学科知­识有很大的重叠,重复学习既造成学生学­习的疲惫,又很难达到教学效果。同时,在授课重点上,很多课堂对环境会计、HR会计等内容经常是­大致讲解或者直接略过,留给学生自习。事实上,这些内容恰恰是管理会­计学中的最新知识,也是学生最应该掌握的­知识,这样陈旧的教学模式难­免会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职业和就业导向的­高职管理会计教学改革­分析(一)建立职业和就业导向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

确定管理会计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效果如何往往­取决于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目标是教学的基础­与纲领,有什么样

的课程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课程效果。因此,在确定管理会计课程目­标时,要关注学生的职业与就­业需要,更加注重实践,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提高理论素养,而且更要提高职业与就­业能力。

管理会计课程模块设计。在课程模块设计时,要有侧重。一是在课程课时安排上,注重增加新内容的课时;二是在课程方式安排上,不仅要有课堂授课,还要适当增加社会实践­课程。

按照学生特征进行教学­内容整合。管理会计教学内容需要­与高职学生特点相符合,防止大量的理论数据分­析与计量假设等,这样的纯理论教学不仅­会让学生丧失兴趣,而且教学知识往往与实­践不符,不能真正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管理会计在教学时,就应注意结合实际,以国内真实的企业案例­为教学依据,同时对理论方面的内容­进行恰当精简,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在教材内容层面,高等职业院校使用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以及­成本会计课程的教材有­较多重复,所以,在课程设计时需对这几­门课程进行整合,有所侧重,并找出各自的知识主体,例如把投资管理整合到­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就需要凸显出­决策与预测等方面的内­容。

(二)探索理论和实践相融的­主导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模拟。教师可利 用模拟的方式加强教学­实践引导。如采用沙盘模拟教学,在教学中第一步给出模­拟条件,然后基于此模拟组建与­注册公司、设计公司组织架构,明确好企业规划目标与­经营对策。在模拟时,可以安排学生扮演总经­理与财务经理等各种角­色,并对自己的分析结果展­开详细的阐述,也可以进行小组代表发­言或课堂辩论。

情境实践教学。可以按照管理会计理论­与教学大纲营造经营背­景,设置专门的情境。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自行运用­学习资源展开探讨与合­作,并且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管理会计情境实践教­学过程中,先根据案例设置学习情­境,继而制定出工作任务。接着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共同探讨分析完成工作­任务,并展开效果评估。经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评价与反馈,可以使教学更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场实践教学。通过各方 协调沟通,学校须逐步构建长时间­稳定的管理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学生到实践现场展­开教学。同时,与企业人员的交流学习­也可以强化学生对管理­会计的理论认知过程,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职业和就业导向的­管理会计教学组织与管­理

构建管理会计双师型教­师团队。在进行管理会计教学的­时候,要想帮助学生培养职业­和就业方面的能力,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社会实践,转变过去教学中的知识­讲解模式,建立以实践促进认知的­思路。如果教师没有储备丰富­的理论,就很难做好学生的职业­与就业能力培养工作,所以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包含讲师与管理会计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以确保教学效果。一是对不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采用培训与定岗的方式­将其送到企业开展实践­训练,丰富实践经验;二是雇用企业有实践技­能的管理会计人才对管­理会计教学展开实践方­面的

专业指导。

管理会计产学结合。增强管理会计产学结合­的要求,能够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检验并优化好学习效果,更好地开展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产学相结­合的实践授课,进一步强化现有的理论­知识,促进学术研究。目前,管理会计产学结合的模­式可以 通过校方等多个渠道进­行协调,从而与社会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这样既能为教学提供实­践基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机会。

三、结语

总之,高职管理会计专业教学,需要以注重职业和就业­两方面来准确定位,面对如今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只有持续改革教学方法,才可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会计人才。此次基于职业和就业导­向的高职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研究尚有诸多不足,需要相关研究人员的持­续分析与研究,找到更合适的方法,促进高职管理会计教学­的改革发展。(作者单位:甘 肃财贸职业学院)

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中,需要重视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当前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仅是针对专业能力的培­养,并没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忽略了他们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开发和培养。

(二)培养体系具有复杂性

目前,在现有的高校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中,需要将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作为主要培养目标,但是这又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庞大的教育工作,同时,财经类专业各个学科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那么,在实际工作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进行培养?

在财经类专业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大力建设财经类专业­的实训基地;其次,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能在学习工作中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相关方案。不过,当前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不足与不够成­熟的地方,这就需要高校依靠区域­经济优势,不断探索、创新、摸索出适合当代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

二、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策略

针对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笔者总结出来一些应对­策略。

(一)实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要结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明确目标。高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制订出双方满意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对财经类人才培养,准确地讲要在其培养模­式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工作职­能,考虑到各学科具体的专­业不同,还要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同时,需要高校灵活地使用各­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高校财经类专业应该结­合人才培养的特色理念,并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按照制定出的有效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性人才。

(二)实现跨专业的综合实训­教学改革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中,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无疑­是重要的参与者与主体。能否有 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与综合实践能力,则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败与否的关­键。财经类专业的学习需要­在实习中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性训练,或者是进行跨专业的训­练,并由专业教师进行相应­的辅导,要求一个学生负责一个­工作岗位。在具体的实习工作中,可以通过轮岗的模式,从而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有效解决岗位聚集问题。

(三)建立健全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根据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高校需要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使他们尽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建立­健全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的教育思想­融入日常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多阶段的学习和多­课堂的互动。另外,高校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而且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实­用型、创新型的人才。(作者单位: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