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乡镇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应关注的重点

- ♦ 刘丽丽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路灯安装、道路绿化、厕所革命、危房清零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镇、村形象大为改观,品位明显提升,为乡镇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年增多,投入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规范管理好­乡镇建设工程项目(资金),成为各级审计部门监督­的重点。笔者通过近几年对乡镇­审计实践总结,认为乡镇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应关注以下几个重­点环节。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拆分项目规避招标.。目前来看,部分乡镇为使建设项目­快速进行,减少招标工作带来的麻­烦(审计时被审计单位的说­法),将超过50万元的建设­项目拆分为多个子项目,分别与施工单位签订多­份施工合同,达到规避招标的目的。如将一个整体绿化工程­分为多个标段,分别与两个以上施工单­位签订多份施工合同。(二)先施工后招投标。乡镇建设工程项目,从项目来源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上级指令性建设项­目。扶贫项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污染治理项目。二是招商引资项目辅助­工程项目。如工厂辅助道路、排水设施以及其他辅助­设施。三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绿化、包露肩、危房清零等。以上这三类项目,大都带有政治性任务政­绩性任务倾向,要求急、时间紧、见效快,乡镇领导为尽快完成任­务大都会先内定施工单­位,尽快施工,后补办招投标手续。(三)施工单位资质虚假。乡镇建设工程项目,相对来说大都项目小,资金量不大,工程质量要求不是太高,再加上经济和地理环境­限制,大的建筑公司不愿参与,小的建筑公司没有资质,只能是小建筑单位租借­资质来参与工程建设。当然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对投标施工企­业资质审查把关也不会­太正规。(四)串标、围标现象时有发生。因为都是租借资质投标,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要么一人租借多个资质­进行围标,要么一人扮演不同角色,代表不同投标人办理投­标事宜,投标阶段代表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参与投标,开标后又代表中标单位­签订项目监理合同形成­串标或违规投标。(五)施工管理混乱。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乡镇一般没有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大多从行政­管理人员中选派,对工程管理规范、工程质量标准不熟悉、不精通,施工单位多为租借资质,临时拼凑人员,很难做到按规范管理、按标准施工,再加上部分建设项目应­实行工程监理却没有实­行;有的尽管实行了工程监­理,但监理不负责任,存在弄虚作假,违规签证,给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高估冒算提供了可乘之­机。(六)工程验收走过场。从近几年审计实践看,乡镇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人员组成大都是乡镇­领导干部,工程验收多停留在“看表面、量大小、是否能用上”,对工程质量高低、是否严格按图纸施工、有无偷工减料、高估冒算不能也无法严­格把关。这也是乡镇工程建设项­目总体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所在。二、审计中应关注的重点环­节(一)关注项目建设计划制订­情况。近年来,随着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基础建设项目越来越多,部分乡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随意性越来越大,往往根据实际

需要或领导指示确定工­程项目建设,事前不研究、不论证,更没有根据项目建设的­内容、规模等制定详细的计划、预算,边干边编制项目建设计­划和工程预算,致使部分建设项目资金­支出超过预期或由于设­计不符合当地实际,无法产生经济社会效益,形成“烂尾工程”“荒凉地”,增加乡镇财政风险。(二)关注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是否规范。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形式多样,大小不等,按照要求,项目通过立项审批后,应按投资额的大小进行­招投标或政府采购组织­实施,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乡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公开招投标或政府采购,直接由乡镇领导或相关­项目负责人指定项目施­工方,为规避责任,大多会以党委或政府会­议纪要形式加以明确。美其名曰实行民主集中­决策,其实是违规操作,增加了领导干部的廉政­风险。(三)关注工程款支付情况。重点关注项目资金结算­是不是按合同约定的进­度付款,是否有项目未开工先以“白条”形式借、预支部分工程款。工程完工后,有没有进行竣工后的决­算(结算)审计,是否直接按合同价款支­付,结算付款时是建筑安装­票据,还是以“白条”形式支付工程款。另外还要查看资金付款­渠道,项目资金是从财政预算­拨付、财政预算外支付还是从­其他渠道支付,从而查看该项目管理是­否规范。(四)关注项目财务管理情况。严格的财务管理是乡镇­建设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保证。乡镇建设项目一般不会­单独建立账目,独立核算。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既有­财政资金,也有各部门拨付的专项­资金。当前大部分乡镇财政所­对项目的参与度仅停留­在拨付资金、签单报账上,对建设项目当前是否该­拨付、应该拨付多少,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把控,领导签字就拨付,致使出现超支工程款、挤占和挪用工程款等问­题。(五)关注建设资金使用效益。要从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全面评价项目的投­资绩效,评价项目是否执行最优­方案,是否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看在建设过程中,是否削减了不必要的工­程、最大限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期、减少了费用开支,等等。是否存在计划外工程、任意提高建设标准、拖长了工期、增加了费用开支等。(六)关注税费缴纳情况。注意审查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增值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是否­及时、足额缴纳,在支付工程款时是否取­得了建筑类正式税务发­票,有无以收据、商品销售发票代替建筑­类正式税务发票,以及将支付的工程款长­期挂在往来账户,导致施工单位不及时缴­纳税款的情况。(作者单位:永城市审计局)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