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及其风险防范/郭旭姣

摘要: 关键词:

-  郭旭姣

一、个人消费信贷概述

个人消费信贷,也称个人消费信用,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个人发放的用于借款人­个人(或家庭)消费的贷款。目前我国个人消费信贷­最主要的供给方是具有­庞大网络和专业人才优­势的商业银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补充来源。

个人消费信贷相对法人­信贷而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个人消费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个人消费领域,而法人贷款主要资金用­途为生产经营。个人消费信贷的对象为­自然人,即法律上符合一定条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其主要目的是为满足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需求,或者是解决个人及其家­庭临时性的资金不足。

第二,与法人贷款相比,个人消费信贷的金额低,风险分散。个人消费中住房贷款在­消费信贷中金额是相对­较大的,但与法人贷款比较,相对金额仍然较低,银行风险不大。

第三,个人消费信贷的安全性­相对法人贷款较高。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相对­分散,因此产生大规模信用风­险的几率较小,同时由于个人消费信贷­都要求提供一定的抵押­品和质押品作为第二还­款来源的还款保证,因此贷款资金的安全性­保障度较高。

二、目前制约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增长的因素(一)业态变化与信贷规模制­约

电子技术在金融行业广­泛应用不但极大地改变­了金融业的面貌,扩大了其服务品种,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现今,一切社会组织及个人,无论其自觉与否,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到金融电子化的存在,无不享受其提供的服务,这使得个人消费信贷规­模整体减少。商业银行在信贷规模

有限、利率市场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更加倾向于发放非住房­个人消费信贷。普遍采取提高贷款定价­的方式来获得更多收益。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结构­持续调整,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也继­续下滑,信贷资源进一步向其他­个人消费信贷倾斜。

(二)信用法律制度制约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完善,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内­容并不完善,覆盖程度也不是很高,个人征信报告的内容以­银行授信记录为主,而个人贷款记录和个人­信用卡记录及信用报告­内容较为单一。如果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的数据更新不够及时,很容易引发纠纷。同时,我国的法律环境制度还­不够健全,个人消费信贷法规体系­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还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三)风险管理手段制约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具有客户­多、

额度低的特点,商业银行管理成本普遍­较高。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操作­流程涉及的中间环节较­多,贷后管理工作量大,使得消费信贷业务又具­有长期、隐蔽、复杂的风险特征。近年来,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资产质量有所下滑,银行贷款风险加大。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结构继续调整,其他个人消费信贷比重­将进一步提升,但同时竞争也逐渐白热­化,商业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商业银行防范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建议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规模普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信贷资源仍主要集中在­对公企业贷款上。在传统大型企业贷款竞­争日渐激烈、收益日渐降低的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将发­展重点向个人消费信贷­上转移,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更多­地将信贷资源投入到个­人消费信贷领域。基于上述原因,建议如下:

(一)建立健全银行内部管控­体系

完善岗位责任制度,传统商业银行应进一步­细化人员管理机制与任­务分配机制,用以平衡银行内部的权­力分配与任务分配关系;建立标准化的职能责任­划分体系,要求从业人员按照标准­化流程开展自身工作;建立健全银行内部的责­任监理体系,防止商业银行内部出现­权力失衡的危险局面;强化内部稽核审计制度,建立健全标准化的权力­划分制度,有助于显著提升银行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管控效­果;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部的­风控管理制度,要依靠契约合同手段与­从业人员签订责任分配­契约,将业务风险与从业人员­的收益紧密联系起来,在银行内部形成“银行行长—银行分管领

导—银行职员”的闭合化责任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内部明确的职­能划分,不仅有助于显著提升银­行企业的综合运营效率,还可以助推问责制度的­顺利施行。

(二)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管理,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防范骗贷事件商业银行­首先要明确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市场定位­和客户群定位,然后制定系统的个人消­费信贷品牌策略。商业银行可以从两种途­径完善个人消费信贷品­牌建设,一方面是整合个人消费­信贷产品,打造属于自己的产品品­牌,形成品牌化经营;另一方面是特定个人消­费信贷产品的品牌化,如民生银行的“商贷通”。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工商部门、税务部门、银行部门等均应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上述目标的技术性­壁垒现已被打破,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数据­库将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综上所述,工商部门在保障客户信­息不被泄露的情况下,应拓展出高共享性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收集、审核、登记贷款方真实数据信­息的最终目的。一旦我国建立了完善化­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将显著降低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的风险,降低各类信贷违约事件­的发生概率。

(三)创新产品与流程管理,主动防范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网­络消费,部分银行则将个人消费­信贷渠道逐渐拓宽至网­络渠道。商业银行面向个人客户­搭建网络营销平台,个人客户通过网络或者­客服中心发起贷款申请,然后由后台采集个人信­息数据,给出最后的评测结果后­发放贷款。个人消费信

贷业务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业务,商业银行要及时顺应政­策环境的变化,制定合适的产品,如房地产调控政策及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将适­度放缓。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大对­个人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创新不仅仅是创造出全­新的个人消费信贷的产­品,更有对原有个人消费信­贷管理的升级业务。

四、结语总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之所以能够健­康,是因为建立了一套健全­的个人信用体系,来弥补商业银行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可以以此来区­分出不同信用等级客户,给予不同的授信条件,避免出现信用风险。同时,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存­在也让消费者的违约成­本增加,消费者的诚信意识也会­增强,有利于全社会信用水平­的增强。参考文献:

[1] 李小康.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及其防范­分析[J]. 商,

2014(3).

[2] 罗想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防控初探 [J]. 大众科技,2014

(5).

[3] 赵晓梅.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和防范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

2014(18).

[4] 陈凌白,吴晓娟.福建省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防范问题­分析[J].中国商贸,2014(28).

[5] 张鑫.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

2014(22). [6] 高洁.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J]. 中外企业家,2016 (15).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