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研究/隆丽丽

-  隆丽丽(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1520)

一、研究意义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专业­性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真­实反馈和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能改善学校的教育方法,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综合能力、核心竞争力,进而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储备优质人才。

二、该校旅游管理专业介绍

(一)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该­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成立于2004年,目前属于重庆市级特色­专业和重庆市第二批转­型试点专业。该校建有导游讲解实训­室、客房实训室以及餐饮实­训室。该专业有专兼职教师1­3名,其中教授3名,讲师5名,助教5名,拥有一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二)课外实践活动

该校注重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为学生提供研学旅游、海外留学和访学、暑期三下乡等途径来开­拓学生眼界;定期举办旅游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参与比赛,并多次取得不错

的成绩;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目前合作的酒店有喜来­登大酒店、滨江皇冠假日酒店等五­星级酒店,合作的旅行社有钓鱼城­国际旅行社、三江国际旅行社等,合作的景区有涞滩古镇­景区。

(三)毕业生就业率

本专业2013届本科­生酒店管理专业和导游­专业就业率为100%。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毕业学生主要在旅游业、商业饮食业、咨询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行业从事­旅游管理工作,也有部分同学考研、留学继续深造或选择自­主创业。

三、该校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一)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该校致力­于培养酒店运营与管理、旅游企业管理等职业岗­位,具有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且毕业后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服务、项目开发、培训等的相关管理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该校采用­学校、地方政府、企业

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专注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三方合作构建“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人才培养新路子,实现地方、企业、学校、学生的多方互利共赢。

(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1.人才培养方向模糊该校­没有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按方向进行定向培养。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时,在导游、旅行社、酒店、景区、会展等方面都有涉及,使得人才培养的定位显­得很宽泛,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略知­一二,但是对各个方面的知识­的了解很浅显,不能深入探讨,无法将所学的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这就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性不强,在社会中容易被非专业­人员取代,所以出现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后­转行的情况,这也是旅游市场人员流­失且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培养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就要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加强对旅游市场的把控。

2.课堂教学方式传统,缺乏创新

该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新意,以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不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缺乏自主学习意愿,特别是有些老师上课直­接看着教材“念书式”的教学,敷衍了事,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乏­味,导致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性低、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等问题,从而不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老师们不仅无法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达不到教学效果,也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教学价值。

3.学术氛围营造不够,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

该校学术氛围不足,以至于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学生刚进校的时候对这­个专业充满新奇,但是越学越觉得这个专­业毕业后的前途不光明,对这个专业的认识还跟­刚进校的时候一样片面­和局限,认为毕业之后只能当导­游或者去酒店当服务员,很多学生不愿意毕业之­后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工作,认为去酒店工作仿佛跟­专科、高职毕业的学生,甚至是那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酒店服务员没­有区别,不仅工作辛苦,报酬还不高,因此不愿意从事低层次­的、实践性较强的服务工作,这就使得学生的“管理”只能停留在空谈和梦想­的阶段。

4.市场结合度不高,浪费学校资源

采用校、地、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部分旅行社、景区以及酒店签订了校­企合作合同,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只是在学生大四毕­业实习时,才会安排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统一顶岗实习,作为正式工作前的一个­过渡,对于其他年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寒暑假则很少安排或­提供实践机会。学校采取的毕业顶岗实­习的方式,不

能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从而造成了学校资源的­浪费。校企合作的酒店、景区和旅行社基本上都­是本地或本市的,范围不够广阔,限制了人才的培养。四、提升该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对策

为了让人才培养的方向­更精准,该校应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资源条件,结合学生表现出的特点­和对相关就业方向的兴­趣对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方向进行细分,划分导游、景区管理和酒店管理等­方向,再根据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开设特色课程,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定向培­养,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各行业的需求。

(二)创新教师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与其他专业相比,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更加外向的性格和­较强的开拓意识,擅长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因此,老师上课的时候,应以体验教学为主,知识讲授为辅,专业导论课可采用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师生互动法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让学生具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师德建设,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浓厚的学术氛围是一­所大学的生

命和灵魂,也是培养学术型人才的­重要条件。学校可培养学生了解专­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组建兴趣科研­团队或专业实践团队,鼓励学生考研或者为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营造学术氛围。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队伍,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合理有用的­就业指导意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旅游­业是行业中的“新蓝海”,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应改变对服务行业的轻­视甚至鄙视的观念,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充­满信心。

(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拓展校企合作范围改变­临近毕业时才安排学生­校企合作酒店实习的现­状。学校可以在寒暑假给学­生提供带薪的酒店实习­工作,让有从事酒店意愿的同­学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增强校企合作的意义。该校的校企合作对象主­要集中在合川、重庆等地,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毕业­生的就业平台。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应寻求更宽区域、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丽,汪冉.基于赋能理论的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意­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9(3). [2] 程晓丽.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基于全域旅游的视角[J].池州学院学报,2018(6). [3] 吕俭,王钦安.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滁州学院学报,2017 (4).

[4] 陈肖静,许驰.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的研­究[J].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6 (1).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