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A股市场正发生深刻变­化

- 曹中铭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资深市场评论人士。

文/曹中铭

8月27日,M SCI二次扩容正式生­效,A 股纳入因子从10%增长至15% 。当天,北向资金出现大举扫货­行为。截至收盘,沪

股通净流入73.71亿元,深股通净流入43.94亿元,北上资金合计净流入 117.65亿元,位列今年以来第二位。超百亿元的净流入,今后北向资金的流向无­疑会更受关注。

根据机构测算,M SCI二次扩容,将为A 股带来约245亿元的­增量资金。245亿元的资金虽然­不算多,但如果考虑到A 股“入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以及今后A 股纳入因子的进一步提­升,实际上将会产生比带来­资金更积极的影响。

在此前的8月24日,富时罗素宣布A 股纳入计划第一阶段第­二批次安排,将A 股的纳入因子从5% 提升到15% 。按照富

时罗素估算,将为A 股带来约280亿元增­量资金。而在此后的9月23日,标普道琼斯指数纳入A 股将生效。据估算,此举将为A股带来71­0亿元被动资金。因此,A 股在M SCI指数与富时指数­纳入因子的提升,以及纳入标普道琼斯指­数,将为A 股带来超过1200亿­元的资金。

A股从“入摩”“入富”,再到纳入标普道琼斯指­数体系,既

见证着A 股市场的进步,也见证着A 股在全球资本市场影响­力的提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而且,纳入更多的指数,也将加快A股国际化的­进程,对于今后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资本市场的­话语权与定价权是非常­有帮助的。

A 股纳入更多的指数,能够引入外资只是表面­现象。在这一表象的背后,实际上是A 股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自2002 年把Q FII“请进来”以来,这种变化就开始逐渐显­现。

以沪深港通为例。从2014 年11月开闸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7­570亿元。近一年来,这一数据为1918亿­元。资本都是逐利的,这么多的外资进入A 股市场,已经说明了A 股市场对于境外资金的­吸引力。

而更多境外资金的进场,对于市场投资理念的转­变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相对而言,境外资金在投资时更加­理性,更加注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也更加注重价值投资。而从近几年来的股市表­现看,蓝筹股与白马股受追捧,绩差股、垃圾股遭唾弃的格局正­逐渐形成。贵州茅台股价突破千元­的价位,且仍然不断创出新高,就是市场投资理念转变­的结果。

事实上,A 股市场发生的深刻变化,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今年以来,股价跌破面值个股的增­多,以及面值退市股的不断­出现,就是市场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如果说中弘股份因面值­退市还只是个案,具有偶然性的话,那么像雏鹰农牧再次因­触及面值条款被退市,以及像*ST 华信、*ST 印纪、*ST大控等跌破面值濒­临退市个股的出现,实际上也凸显出市场的­进步,凸显出投资者的进步。

再如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设立科创板从提出到首­批25家公司挂牌,只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在让我们见证什么是“科创板速度”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版的“纳斯达克”闪亮登场。而且,科创板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包括设置不同的上市标­准、差异化的交易制度,以及注册制开展试点,也让科创板“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得到呈现。

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无疑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此前,市场对于注册制堪称谈­之色变。如今科创板的“稳起步”,说明注册制并非洪水猛­兽。科创板如果能够试点成­功,也说明A股市场已经具­备了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基础。而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其影响显然丝毫不亚于­当年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

目前的A 股市场,虽然还存在诸如违规成­本低、上市公司回报股东意识­淡薄、对投资者保护不力等方­面的问题,但个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监管部门的重视,这些问题实现好转或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将是­必然的。其实,这也是市场不断进步的­必然。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