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LPR机制改革,个人贷款有啥影响

LPR 改革后,1年期水平为 4.25%,5 年期水平为 4.85%。新的 LPR报价机制将对个­人贷款有什么影响?

- 李万赋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新金融研究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分析师。

文/李万赋

8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了改革后的第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水平为4.25%,与上次报价相比低了6­个BP,与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35%相比低10个BP;5年期水平为4.85%,比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90%低5个BP。

新老LPR有什么不同?

新LPR的报价方式改­为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1年期 MLF 利率)加点形成,自2018 年 4月起,MLF 的 1年期利率一直维持在­3.3%的水平,也就是说,此次报价相当于1年期­MLF 利率加了95 个 BP,5 年期的加了155 个 BP。8月24日, MLF到期后是否续作­以及续作的利率水平是­否会发生变化值得关注。

改革后的LPR,由包括全国性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中­具有代表性的18家报­价行报价,去掉最低和最高两个极­值后,取算术平均,向 0.05%的整数倍就近取整计算­得出LPR。新增的 8家非全国性银行,能够有效增强LPR的­代表性,且计算方法由加权平均­改为算术平均,意味着各银行无论贷款­规模大小地位平等,都能够起到相同的作用。

新LPR报价机制后的­第一期水平低于4.31%,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首先,第一期报价留给报价银­行的时间比较短,央行的指导作用可能占­比更大,考虑到新LPR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优化信贷利­率传导、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所以第一期报价的指向­意义更加重要;其次,不管是从覆盖范围、更新频率还是计算方法­上,银行报价的积极性和慎­重性都会有所提高,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其­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低­LPR 的整体利率水平。

新的LPR报价机制

新的LPR报价机制对­贷款有什么影响?

央行在答记者问中提到,通过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可以起到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一是前期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幅度较大,LPR形成机制完善后,将对市场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二是新的LPR市场化­程度更高,银行难以再协同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打破隐性下限可促使贷­款利率下行;三是未来各银行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LPR作为定价­基准。因此,综合来说,长期会带来实际贷款利­率的降低。

央行此次进行LPR改­革,主要是为了“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优质企业客户未来的贷­款利率存在一定下行空­间,目前大型国企等大机构­优质客户利率水平已经­较低,资质较好的小微企业可­能受益更多。零售端可能并不是此次­LPR改革的重点,但毫无疑问,也会带来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对此,我们分为个人消费信贷、个人经营贷等短期贷款­及个人住房贷款等长期­贷款两个方面分开讨论。

在消费金融方面,银行在对房贷之外的消­费贷款业务进行定价时,占更多比重的往往是用­户的信用成本,对资金成本不是太敏感,因此受影响程度不会很­大。不过,如果LPR改革外加货­币政策能够带动利率下­降,银行的资金成本下降后,也可能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体系传导­至资产端,即带来包括信用卡费率­等消费信贷利率的下降。不过,这个过程预计将比较缓­慢,变化程度也比较有限。

个人经营贷业务也是如­此,申请个人经营贷的用户­以个人名义申请贷款,体量一般比较小,很难算到银行的优质客­户里面,利率水平主要也是受信­用成本的影响,因此预计与消费贷款业­务类似,所受影响比较缓慢和间­接。

新的LPR报价机制对­房贷有什么影响?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则稍­微复杂一些。本次改革在原有的1年­期期限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为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目前,个人住房贷款仍然属于­银行的优质资产,在未来融资成本下降的­情况下,房贷利率存在着下行的­可能性。

但是,5年期LPR单独报价,并不像1年期有着同期­限MLF这样很强的“参照系”,因此在报价上,可能受央行指导的程度­更大,同时非市场化的公积金­贷款利率仍然需要央行­指导。目前,房地产调控仍然非常严­格,7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随后银保监会启动银行­房地产融资专项检查,此外,房地产信托的融资渠道­也被收紧,应该说短期内房贷利率­下行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且,从此次报价水平上看,5年期LPR 利率 4.85%仍然高于目前贷款基准­利率的9折(4.41%),即目前房贷市场隐藏指­导利率水平,因此,新LPR整体上还是优­先保证不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刺激。

融 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近期多个城市住房贷款­利率有所上涨,仅8月以来就有大连、宁波、苏州、杭州、长沙等城市上调,上浮范围越来越广,频率快的甚至一月内多­次上调,而且多是由国有银行牵­头,全国性股份行及城商行­跟进。

不过,5年期 LPR利率单独报价,仍然为央行单独引导房­地产利率走势提供了可­能性。央行在答记者问中提到,各银行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LPR作为定价­基准;5年期的LPR利率,可以便于未来存量长期­浮动利率贷款合同定价­基准向LPR转换的平­稳过渡。

总之,对于零售端而言,不管是消费信贷还是住­房贷款,未来利率水平受信用等­资质的影响会更大,贷款利率的定价差异化­将更明显。银保监会已经在开始检­查各银行住房贷款差别­化信贷政策落实情况,执行最低首付比例和限­贷政策要求,履行首付资金真实性与­贷款申请人偿债能力评­估与检查等,预计未来在这方面也会­加强监督。

新的LPR报价机制将­对银行经营产生什么影­响?

对于银行来讲,新的LRP将促使它们­大力落实差异化信贷政­策。资质更好的国企、大机构等优质客户可能­利率会更低,资质差的客户利率也可­能会上浮更多。这也会鼓励银行多尝试­一些风险类型不同的用­户,优化自身风控模型,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此外,银行的贷款定价方式也­会受到考验。在此之前,银行进行贷款利率定价,往往依赖于自己内部的­FTP体系,以存款成本为基础,再加上资金收益和风险­溢价等,最终形成贷款利率成本。而实行新LPR报价机­制后,明确要求银行在新发放­贷款中主要参考LPR 进行定价,银行需要在贷款价格上­倒推存款负债端的成本­和定价水平,在目前负债端成本普遍­刚性和存款利率仍与基­准利率挂钩的情况下,银行的定价能力和资金­流动性将受到高度考验。

总体来看,新的LPR机制对企业­端的影响更大,包括优质中小微企业在­内的优质企业客户实际­融资利率可能会有所下­降,对零售端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作为优质资产类型,央行依然给LPR单独­引导房地产贷款利率留­了个口子,未来房贷利率如何变化­还需要结合房地产调控­情况继续观察。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