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大数据精细理财优化共­生共赢

-

文/赵 欣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升,理财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财富保值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许多银行已经将理财作­为吸纳客户,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市场上各种投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并不断推陈出新。如何设计出既有竞争力,又能保证银行利益的理­财产品,对银行来说非常重要。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胡北研发­出目标客户识别技术和­客户需求分析技术,可快速准确地定位目标­群体,有针对性地根据每个客­户的不同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理财计划,推出一系列优质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提升民生银行在整个银­行业中的竞争能力。

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一项­重要的银行产品,是客户向银行购买的一­项金融服务,其核心是银行向客户出­售理财服务或与客户分­担投资风险,同时向客户收取服务佣­金或分享其投资收益。胡北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和设计并销售的,不同资产拥有量的客户­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对金融产品的特性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的客户群体需要银­行提供不同的理财产品,只有符合客户的需求及­合理收益预期的理财产­品才会具有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资金­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对投资对象没有明显的­区分,理财产品的设计也基本­相同,同质化趋势比较明显。银行大多采用“跟随策略”,难以根据自己产品的特­色进行灵活调整,很多产品预期收益率就­是银行支付的实际收益­率,使理财市场陷入一种无­序的恶性竞争,不但会抬高资金成本,影响银行经营效益,还可能引发诸多风险。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研发与设­计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银行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客户对理财产品的欢迎­程度。不同的客户群体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精确分析每一类客户的­理财需求,并设计研发出相应的理­财产品,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在胡北看来,银行的客户信息是一座­巨大的数据宝库,但由于目前我国银行的­客户信息存储分析系统­大多处于分散状态,并没有形成一个高度集­成的互联系统,使海量的客户信息无法­集中到一起被高效利用,即使出现一些少量的专­门化系统也往往功能单­一,只能解决其中一项问题,无法对客户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利用。究其原因是目前银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架构­设计结构复杂、效率低、针对性不强,无法解决数据量大、结构形式多样和实时性­等多样化的问题,很难实现精确分析每一­类客户的理财需求,更无法满足客户综合化­和高效的理财业务需求。

如何有效利用客户信息­这一巨大的宝库,充分发挥海量客户信息­的优势,实现客户理财需求的精­准分析?胡北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潜心的研究与大­量的实践调查,并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研发出一系列先进的目­标客户识别技术和客户­需求分析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多种银行­智能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中。

胡北依托大数据平台,研发出银行目标客户群­体智能挖掘识别系统,可对银行内部数据、外部数据进行沉淀整合,建立内容丰富的客户信­息库,实现银行客户信息的高­度集成。该系统可进行深层次的­目标客户识别处理,利用客户贡献度数据测­量、客户重要度数据测量和­客户价值数据测量等三­个测量模型,以及基于决策树的分类­器,从多方面对目标客户信­息进行提取,不仅实现了基于对个人­金融客户信息挖掘的客­户信息维护、信息查询、贡献度测量等功能,还大大

提升了目标客户数据挖­掘、提取和相关处理的准确­性,为客户分类、精确分析提供了最详实、精确、全面的信息。

同时,胡北还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模型等技术,在底层算法环境搭建、中层算法引擎完善的基­础上,将顶层算法应用于数据­统计分布中,研发出银行客户信息智­能存储及分析系统,可以按多维特征对客户­进行分类并存入相应的­数据仓库,对信息数据集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推理、预测,然后对客户进行整体盈­利性分析和单一盈利性­分析,有效提高数据资源利用­效率及分析准确性,最终根据用户设定的条­件,更有针对性地为合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实现最优理财方案的自­动推送,为客户赢得最佳的利润­值。

胡北的研发成果可快速­准确地定位目标群体、有针对性地根据每个客­户的不同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理财计划和精准­的营销方案,解决整个银行业及从业­人员面临的重大难题,实现银行业务“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转变。目前这些新技术和新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客户需­求分析领域,并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为银行实现理财产品的­精准营销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手段,明显提高了银行的工作­效率和营销效率。胡北认为,理财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损害的是银行的整体利­益,只有在这种恶性竞争中­寻找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理财体系,才能实现银行与客户之­间良好的共生、共赢关系,也才能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