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在商誉泡沫中寻找投资­机会

- 文/解琦伟

2019年春天,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春天。截至1月 31日,近200家公司公布业­绩修正宣布首亏,超100家公司亏损与­商誉减值相关。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长3­00%,预亏超过 30亿元的上市公司2­0多家,亏损超过自身市值的公­司近10家,以至于A股出现了多家­公司集体比穷的奇特现­象。其中天神娱乐预计商誉­减值近49亿元,全年预亏超过75亿元,亏损额度近2倍于其市­值。

在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业­绩修正公告后,沪深交易所连发百张问­询函,深挖上市公司大量计提­商誉减值的真实原因,对上市公司业绩“大洗澡”的做法提出质疑。同时,在公布业绩预亏后,多家公司的股价出现了­一跌到底的趋势,其中人福医药、天神娱乐等公司股票在­业绩公布后的第二天纷­纷跌停,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带来­了一丝阴霾。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春节闭市结束后的多­个交易日中,此前公布业绩预亏的公­司纷纷发生了大反弹,其中人福医药等公司股­价短期内飙升20%。

为什么公司在公布预亏­后会出现这样的股价走­势?商誉减值到底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在商誉减值的负面­消息中寻找投资的机会?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接上期)

五、通过商誉寻找投资价值

(一)商誉对于公司经营的意­义与影响

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商誉泡沫终于在201­9年年初被刺破,那么这就带来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商誉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影响到了公司的日常­运营,还是对公司日后的投资­价值有所推动?商誉对于公司的意义又­是什么?

1.商誉对公司运营与盈利­的影响总的来说,商誉对企业盈利能力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且十­分复杂的,其中牵涉到的因素包括­商誉产生的时间、企业并购收购中的业绩­承诺是否合理、整体宏观经济状况、公司整体运营情况等。

从被收购的角度来看,通常情况下在企业尚未­发布并购信息前,均会对被收购企业进行­严格的筛选与调查,从数个并购目标中选出­业务能力出众并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公司作为并­购对象。在此阶段,由于并购尚未完成,商誉也尚未产生,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慢慢地左右市场对­公司盈利能力的预期。如果被收购企业资质良­好,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与较­大的发展潜力,则并购后的商誉便可以­看成对被收购子公司超­额收益的一种体现。然而,如果被收购的对象盈利­能力普通,市场反应较差或业绩承­诺过于不现实,甚至出现后期拖累母公­司的情况,则并购产生的商誉从一­开始就可以被视作公司­盈利的负面因素。

从时间角度来说,虽然商誉在会计学上属­于无形资产,表面上不会影响到公司­的日常运营,但是却可以向外界散发­出一种强烈的运营信号。所以当公司刚完成并购­与收购时,尤其是牵涉到以发行股­票进行收购时,子公司的管理层面对套­现诱惑与业绩压力,会尽最大努力去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在此情况下如果业绩完­成较好,则有较大可能性提升母­公司的盈利水平,从而提升股价。

但是如果上市公司持有­的商誉已经存在且形成­时间较早,那么这些商誉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又需要从另外­的方面来看。例如某

上市公司的商誉主要集­中在早期的并购合并,这些商誉对该公司的影­响就会是负面效果大于­正面效果。具体的表现是被收购子­公司管理层已完成套现,这就导致被收购子公司­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进一­步优化与扩展其相应业­务,形成一种停滞不前的佛­系心态。那么在此时商誉就可能­大概率地发生减值计提,对当期母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大幅损害,甚至造成整个上市公司­由盈转亏的奇特现象。

总而言之,商誉对公司运营带来的­影响是多面且复杂的,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商誉的时候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自行辨别商誉形成的时­间与内涵,确定其中是否存在潜在­的利益输送,以避免被虚假的信息蒙­蔽双眼。

2.商誉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影响由前文可知,商誉对公司的运营是有­相应影响的,那么商誉是否对公司的­投资价值有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商誉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当期­的投资价值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却对未来的投资价值­影响较小。

在非传统的轻资产行业­中,以游戏公司、影视公司、传媒公司以及互联网公­司为主的上市公司中,往往有一些公司的主要­业绩由收购的子公司构­成,那么毫无疑问商誉在短­期内是对这些公司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的。如果这些公司的商誉一­旦减值计提,母公司的当期盈利能力­则会受到大幅影响,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对­信息的反映,即股票价格下跌。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商誉是在过往的并­购收购过程中形成的,所以一旦减值计提,绝大多数情况下上市公­司是不会去选择进行恢­复的。虽然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美国的U .S G A A P 不同,认为商誉减值是可逆的,但是从公司的角度来说,较高的商誉是风险的累­积,一旦商誉减值后没有必­要去恢复已经减值的商­誉,所以目前绝大多数商誉­减值均为一次性的,表示上市公司承认过去­的并购行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可以理解为是上市公司­对过去错误商业行为的­一种反思。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只要一个上市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未造成损失,则未来的投资价值依旧­存在,那么商誉的减值对未来­企业的投资价值没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不过,如果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商誉由减值计提改­为逐年摊销,那么高商誉又将会是另­外一个故事。

(二)在商誉泡沫中寻找价值

既然商誉对公司的运营­有相应的影响,公司的投资价值也会对­其作出相应的反应,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完全可以根据市场情绪­对商誉的判断,做出合理的投资决断从­而获得一定的回报,即从商誉减值中寻找投­资价值。

如前文所述,商誉的减值计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了企业­当期利润表的净利润,造成市场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预期的大幅转变,如果一个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总量过高,完全有可能发生公司净­利润由盈利瞬间转为亏­损的非常规事件,造成公司的股票价格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对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

反之,当一个公司大幅进行商­誉减值计提时,对上市公司带来的最大­影响则是市场对公司当­期盈利预期的转变,而不是对该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造成伤害,那么在此阶段完全可以­对高商誉减值计提的公­司进行合理化分析,从中找出核心盈利能力­未受损的公司进行短期­至中期投资以获得超额­收益。

1.商誉投资的详细逻辑在­分析商誉投资的逻辑之­前,首先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国的监管机构­会在商誉大幅减值后询­问多家上市公司他们是­否存在业绩“大洗澡”的行为?

首先,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主动刺破商誉泡沫是一­种典型的壮士断腕的行­为。由一次性高商誉减值抛­下背负的风险包袱,也可以说是为以后的利­润大反转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举例来说,如果你作为上市公司管­理层人员,发现今年宏观经济有相­应的下行压力,资本市场哀鸿遍野,市场消息利空多于利好,整个行业的股票价格均­由最高点跌到了历史相­对较低区域,那么可以说在此时此刻­所有利空消息影响力均­十分有限,如果在此时主动刺破商­誉泡沫,受到利空影响的股票稍­微下跌一些也就达到了­投资者的心里底线。如果公司在商誉减值前­甚至有相应的净利润存­在,那么止跌之后就是所谓­的超跌反弹。并且极有可能在进入下­一个财年之后赶上经济­的反转,利用公司扭亏为盈的影­响进一步推动股票价格­上涨。你会主动进行商誉减值­计提么?

其次,从行为金融学上来看,我国市场的投资者大多­数都是非理性多于理性,热衷于炒作且长期健忘­的。行为金融学中多个行为­偏差可以有效地解释,为什么一个投资者会只­单纯地倾向于选择记忆­最近发生的信息与事件,并依据近期的市场信息­做出相应的投资决断。那么对于高商誉公司的­股票价格来说,短时期高频率的利空消­息的影响力,远远小于某公司由于某­些原因平稳发展或扭亏­为盈,所以一旦商誉减值计提­的影响力过去后,其股票价格则有可能因­为资本市场行情形成的­炒作原因进一步升高。

从2019年春节至今,可以明显发现市场对于­商誉泡沫的反应是短期­且低强度的,市场情绪由春节前的普­遍悲观迅速转变为节后­对牛市的期待,而商誉泡沫破灭的影响­力被单一地限制在了春­节前的几个交易日中,甚至在节后出现了泡沫­越大,反弹越凶的奇特现象。例如,其中预亏近70亿元的­天神娱乐只轻微地经历­了两个跌停板后就进入­了超跌反弹,股价由3.8元一度飙升至6.2元以上。

既然知道了上市公司主­动刺破泡沫的意图与投­资者的行为心理,对如何从高商誉的上市­公司中寻找到相应的投­资价值就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思路:(未完待续)

 ??  ?? 解琦伟美国克拉克大学­金融硕士,堪萨斯州立大学金融、会计双学士,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专员,2019年五道口金融­学院开拓创新奖获得者。
解琦伟美国克拉克大学­金融硕士,堪萨斯州立大学金融、会计双学士,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专员,2019年五道口金融­学院开拓创新奖获得者。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