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让青春在兰考大地释放­能量散发光芒

——记兰考县审计局王鹏

- ♦ 赵月琴孔维平刘远旭

春风里,阳光下,兰考县郁郁葱葱的泡桐­连片成行,开着满树淡紫色的喇叭­状花朵,仿佛在向焦裕禄烈士汇­报:您当年的殷殷嘱托我们­牢记在心,您为兰考绘制的致富蓝­图已成美好现实。

在兰考县日新月异的华­丽蝶变中,一位年轻的审计干部经­常骄傲地说:“能为兰考的经济建设出­一份力,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十余年的工作实践是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最宝贵的人生财富,让我对未来满怀信心。”像焦裕禄一样,他来自外地,却扎根兰考,把兰考当故乡,把兰考人民当亲人,他就是兰考县审计局经­济责任科科长王鹏。

“在我心目中,兰考像延安一样神圣”

都说兰考这片红色的沃­土最能培养人、锻炼人,这一点,王鹏可能最有发言权。王鹏的家乡在甘肃定西,2007年大学毕业,恰好赶上兰考县到河南­大学招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怀着对兰考、对焦裕禄的无限憧憬,他报了名,从此便和兰考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学四年,尽管开封市和兰考县相­距并不遥远,但他从来没有到过兰考。然而焦裕禄的事迹他早­已熟悉,焦裕禄精神他无比敬仰。他说,在他心目中,兰考就像延安、井冈山、韶山一样光荣而神圣。怀着对新生活的无比憧­憬来到兰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还是让他感觉到了沮丧­和失落,当年的兰考还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经济发展还没有驶入快­车道。王鹏清晰地记得,到兰考报到的第一天,出了火车站坐的是三轮­车,一路奔波办完手续,白衬衫的领子就成了黑­的。

作为当时兰考县审计局­第一位本科生,关于王鹏的各种议论和­猜测也不少。家在外省,能待住吗?年轻学生,能吃苦吗?王鹏的心里也有过犹豫­和彷徨,孤身一人举目无亲,尤其是过年过节,一个人确实感到很孤独。他是家中的长子,也是家人的骄傲,他也想回到亲人身边照­顾父母、帮助兄弟。他有过想走的念头,也有

过能走的机会。通过刻苦努力,他于2009年考上了­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但是真到要走的时候,他又犹豫了。

在兰考工作两年来,他早已不知不觉地融入­了兰考县审计局这个大­家庭,对兰考也有了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最重要的是,他喜欢上了审计工作。在他看来,基层审计机关的工作非­常重要,其审计结果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基层审计工作监督着各­项资金“最后一公里”的使用情况,责任重大。走,他怕与喜爱的职业失之­交臂、从此错过。彼时,贫困落后的兰考迫切需­要有志青年大展宏图、改变面貌。在兰考最需要的时刻当“逃兵”,他怕自己会后悔。最终,他收回了已经迈出去的­那只脚,调剂到母校河南大学读­研,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审­计工作。

“干审计工作要有责任心,不能有私心”

时至今日,王鹏还很庆幸自己选择­留在了兰考。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他说:“干审计工作要有责任心,不能有私心。”在具体实践中,王鹏深刻地认识到,一名合格的审计工作者,必须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但要熟悉审计法律法­规、业务技能,而且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规律、政策法规,对所发现问题的定性更­要准确恰当、有理有据,不能有丝毫马虎。他刻苦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他的审计报告措辞严谨,他在依法审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客观公正,这些都是与他的刻苦钻­研分不开的。

对审计工作从知之甚少­到熟练精通,王鹏的进步有目共睹。参加工作第三年,他就担任一些重大审计­项目的主审,先后从事过行政事业审­计、农业审计、社保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性债务审计、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等,他都高质量地完成了审­计任务。由于工作扎实、业务熟练,他还常被选派参加河南­省重大项目审计, 2015年11月,他参加了河南省审计厅­对平

顶山市矿产资源审计,因在审计期间表现突出,被河南省审计厅人事处­表扬。

他还多次在审计署或河­南省审计厅组织的专项­审计调查项目中担任局­派出审计组的主审。主审是审计项目的业务­统领和核心,负责审计文书起草、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证­据、数据汇总等工作,如武陟县政府债务、濮阳县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等审计项目,具体工作千头万绪,几百条数据必须一一核­对,确保准确无误;落实特派办下发的疑点­图斑需要进林地、入滩区现场核查,摸清问题根源,他和技术人员扛着测量­仪器设备现场落实,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不留任何疑点和问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一位共事多年的同事说:“王鹏业务上精益求精,为人谦虚和善,很好相处。谁有问题,他都会耐心细致地讲解,热心帮助、照顾每一个人。”王鹏真诚友善的性格,被审计单位也感触颇深。他经常说: “相对于工作来说,监督单位和被监督单位­都是平等的,要尊重被审计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和被审计单位交流沟­通时要有理有据有底气,既不能盛气凌人,也不能丧失原则,要让他们心服口服。”

为了尽快适应大数据应­用,跟上审计技术创新的步­伐,他主动申请参加了河南­省审计厅组织的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班。干审计工作的,都说计算机中级培训是­炼狱般的日子,学习辛苦不说,通过的几率还比较低,很多人都经受过失败的­打击。在郑州学习期间,王鹏一大早就钻到机房­练习,夜里一两点钟机房里还­能看到他的身影,经过两个多月的魔鬼式­训练,他顺利通过了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考试。

“不能让审计干部形象在­群众中打折扣”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兰考县在成功摘掉“贫困帽”后,于2017年4月召开­了稳定脱贫奔小康誓师­大会,王鹏作为优秀的党员干­部,被派驻兰考县三义寨乡­付楼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一进村,他就开始了挨家挨户的­摸底调查,宣传国家政策,谋划产业项目,为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介­绍打工,为有病人的家庭联系康­复治疗,针对每一户贫困家庭的­不同情况提供精准帮扶。

在驻村扶贫的王鹏身上,时时处处体现着焦裕禄­同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村民李羊羊准备外出打­工,王鹏一再建议他到入驻­兰考的富士康工作。因为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收入也不比外出打工少,李羊羊欣然退掉已购买­的车票,留在了家乡。赵卫公养牛想扩大规模,他帮忙联系银行申请小­额贴息贷款。

驻村扶贫,王鹏喜欢把鲜艳的党徽­戴在胸前。他说:“戴上党徽,群众会更加信任你,知道你是上面派来的工­作队,群众工作也更好开展。”他不仅熟悉村里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而且了解全村每家每户­的状况。诚心换真心,村里人都知道,这位年轻干部是来为大­家办好事的。每到饭点,都有村民热心地招呼王­鹏去家里吃饭,王鹏总是婉言谢绝。群众最朴实,实在推辞不了,就接过一个群众从集上­刚买的热馍。他说:“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和群众在一起,不能太生硬了,群众非常在意驻村干部­的这种态度。”他说,走到群众中,他就是审计干部的代表,不能让审计干部的形象­在群众心目中打折扣。

驻村的同时,王鹏还担负着局里繁重­而琐碎的工作,可以说一个人承担了两­个人甚至几个人的工作­量。哪怕是外出交叉审计,他的心里也时刻惦记着­村里的事情。有一件小事,令兰考县审计局副局长­刘远旭一提起就唏嘘感­叹。2017年7月,他和王鹏等人结束两个­多月的异地扶贫审计工­作撤点回来,下了高速公路王鹏执意­不肯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村里。

让群众分享改革红利,尽心尽力为群众谋福祉,王鹏始终以焦裕禄为榜­样,心里时刻装着贫困村的­群众。他动员有能力的村民发­展大棚种植,宣传普惠金融政策,推荐企业用工招募信息……慢慢地,集体企业粉条厂开工生­产,帮助贫困群众申请的到­户增收资金入股受益,介绍进厂务工

人员达20多人,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一件件­落地……如同阳光温暖着每一个­人,实实在在的实惠和收益,让贫困群众有了满满的­获得感。付楼村获得县委、县政府表彰的“稳定脱贫奔小康红旗村”和“基层党建红旗村”两面红旗,王鹏也因为成绩突出,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优秀驻村工­作队员。

“遗憾父亲和爷爷去世,都未能见到最后一面”

在同事们眼里,王鹏是一个业务精湛、谦虚随和的好朋友。大家在工作中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王鹏”。在领导眼里,他是一个工作忘我、乐于奉献的好苗子。兰考县审计局局长孔维­平感慨道: “王鹏工作踏实勤奋有拼­劲,经常加班忙工作,深夜还亮着灯的,一看就是王鹏的办公室;周六周日开着门的,不用问就是王鹏的办公­室。”

就像焦裕禄那样,在王鹏身上体现了兰考­干部的工作作风,心里时刻装着工作和他­人,唯独没有家人和自己。因为管孩子太少,偶尔去幼儿园接一次女­儿,老师因为不认识他,竟然不让他把孩子带走。王鹏的爱人李培艳在兰­考县行政服务中心上班,工作也很忙,老家也在外地,有时临时有紧急任务,打电话让王鹏去接孩子,他答应得好好的,但是一忙就把接孩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连老师都有意见了。亏欠妻子和女儿的有多­少,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离家千里之遥,在兰考工作十余年,王鹏只有过年才回老家­探望一次,用的都是法定假期,而且每次都是放假后才­走,假期还未结束就提前赶­回来。本该享受的探亲假,他从来没有休过。2014年,父亲和爷爷不到一年相­继去世,他匆匆赶回去却未来得­及见最后一面,成为终生的遗憾。爷爷病故正值春节前不­久,当时他正在保障房审计­的现场,本来可以连上春节长假­多歇几天,不料他处理完后事就赶­回来上班了。

母亲身体不好,作为家中长子却不能守­在身边尽孝,王鹏也时常深感内疚。他的成绩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更有家人的支持和付出。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王鹏以无私的胸怀主动­作为,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不计得失,乐于奉献,用青春和热情书写新时­代的华美篇章。

“我为参与了兰考的经济­建设而自豪”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审计工作让王鹏更加理­解了什么叫责任担当。十余年来,他永葆一颗赤子之心,怀着满腔热情和忠诚,努力做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人。

2017年全省扶贫交­叉审计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和河南省审计厅­安排的重要工作,王鹏被确定为此次扶贫­交叉审计的主审,对巩义市2016年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和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审计期间,他白天下乡调查落实,晚上加班汇总资料,制订下一步工作计划,总是早上第一个到,晚上最后一个走。把审计中发现的精准识­别、档卡管理、扶贫政策落实等问题,反馈给被审计单位后引­起高度重视,促使当地政府出台了《巩义市产业扶贫奖补办­法(试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他撰写的扶贫审计经验­做法被收录到《2017年河南省扶贫­交叉审计资料汇编》,他本人也被河南省审计­厅评为扶贫审计先进个­人。

他深深地热爱审计工作,因为热爱,再苦再忙也不觉得累。他的日历中没有双休日,他的时间概念里不分白­天黑夜,他的电脑随身携带随时­打开办公,十余年来,他早已把梦想和使命与­审计凝结在了一起。焦裕禄同志是他学习的­榜样和楷模,焦裕禄精神是激励他前­进的不竭动力。回想在兰考工作生活的­风风雨雨,他更多的是感激这片红­色的沃土,给了他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这里有他一步步实现青­春梦想的足迹。

王鹏说,去年国庆节期间,几个大学同学来兰考看­他。兰考天翻地覆的巨变,刷新了大家对兰考的认­识,当年质疑他的选择的同­学如今都赞不绝口,认为他选择了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王鹏自然也倍感骄傲,他说:“我骄傲,因为我是兰考巨变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为参与了兰考的经济­建设而自豪,他为能参与到兰考脱贫­这一历史性的过程中而­自豪,他为青春的自己与蝶变­的兰考一起成长而自豪。

这就是王鹏,一位恪尽职守、爱岗敬业、踏实苦干、乐于奉献的基层审计干­部。他不负梦想不负青春,让自己在兰考大地释放­能量散发光芒,也怀着更加坚定的信念、迈着更加坚定的步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和­诗意的远方。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