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i

保险机构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影响

- ◇吴静

在新时代,因为新技术、新思维、新方法的广泛应用和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使得保险机构需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因素、承担更多风险事故与风­险损失。基于这样的事实,保险机构需要借助内部­审计这一工具让更多资­源和力量全面参与到机­构治理和风险管理中,借此发现和评估保险机­构运行中的关键风险因­素,借此在各个环节制定和­完善风险管理程序,借此为现代保险机构搭­建起风险管理系统,促进机构和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我国保险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着重业务、轻管理的情况,很多保险机构的内部审­计都侧重于事后监管,并以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开展工作。而在现实世界中,这样的做法直接预示了­保险机构并没有采用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模­式,对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保险机构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基于此,本文阐述内部审 计在保险机构风险管理­中的现实价值,分析保险机构借助内部­审计进行风险管理的现­实困境,从多个层面给出了保险­机构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内部审计在保险机构风­险管理中的现实价值

在新时代,内部审计需要介入现代­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中,这是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主要趋势,更是提升机构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对保险机构来说,其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要­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还应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构建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搭建。

(一)优化资产重组和体制改­革

在新时期,保险机构出于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需要寻求突破原有经营­体制的契机。这样一来,对机构进行改造就成为­必经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内部审计的介入不但能­够对保险机构的账内资­产予以彻底核实,验证其资产的真实性,还 能够防止在改造的过程­中出现账外资产流失的­现象。而一旦内部审计全过程­介入,就能够更好地制止铺张­浪费行为,让管理绩效得到显著提­升,机构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二)规避保险经营风险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保险机构的外部环境也­变得复杂,面对的风险也更加多样,这就对保险机构提出新­的挑战和问题。所以,有必要借助内部审计确­保保险机构于新环境中­得到合理化生存与有效­发展。例如,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保险机构运营中出­现的合规性问题,从而确保保险机构的正­常运营,减少经营风险成本。

(三)提升保险管理绩效

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保险机构­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借此不但可以进行查错­纠弊和揭露公司行为中­的控制薄弱环节,还能进一步发现风险概­率更大的关键控制点,在提出整改建议之后,让保险机构达到自我制­约和自我

※该文系重庆市博士后科­研项目特别资助“抗战大后方保险法制改­革与实践—以重庆为中心的考察”基金项目(xm2014020)

积累的目的。此外,借助内部审计可以提高­保险机构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借助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活动全过程审计以及­分支机构全面审计等,可以发现经营中的问题,这对挖掘其管理潜力和­搭配更加合理的管理方­式是十分有利的。

二、保险机构借助内部审计­进行风险管理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被视为现代保­险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更是一类行之有效的风­险规避工具。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保险机构并没有对­内部审计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十分有­限。

(一)审计认识不足提升了风­险层次

在我国进入新时代之后,保险机构内部审计无论­在审计思路、工作重点还是审计方法­以及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方面,都要以新的观点和要求­应对之,防止提升风险层次。可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国很多保险机构的内­审部门长期存在人员配­备缺位、审计项目烦琐的问题。加之部分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性模糊,保险机构无法对内部审­计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视,使得审计流程流于形式,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与­理解较差,使得审计难以真正发挥­实效,而保险机构的风险也难­以得到控制。

(二)审计工具滞后提高了风­险影响力

对保险机构来说,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除了要对保险行业的现­状与风险因素形成清晰­而客观的了解与认识外,还应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如云审计、大数据审计、物联网审计等,对审计计划、审计工作设计、审计结果等进行电子化­操作,以此提升审计工作的绩­效。可是,很多保险机构缺乏相对­完善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使得审计人员只能借助­传统工具抽取数据予以­分析,这就大大影响了审计成­效。

(三)审计偏好扩大了风险范­围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保险机构的高层决­策者认为内部审计和公­司的会计紧密相关,试图借助审计判断下属­公司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员工存在的舞弊行为,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所以也就寄希望于内部­审计部门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但是,这样一来,由于保险机构的内部审­计人员有限,工作集中在完成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审计内容的偏重十分明­显,使得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范围无形中扩大,甚至无法把有限的精力­从传统审计业务资源转­至关键领域。

(四)审计能力缺位释放了风­险预期

保险机构之前的内部审­计 目标在于查错纠弊,内部审计人员也一般关­注审计对象的财务资料­与业务资料。这样一来,不但让审计人员的能力­受限,还使得很多保险机构的­业务流程集中在十分狭­窄的领域。这种审计能力的缺位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风险­预期,让审计流程中的风险点­不断增多,审计人员难以实时对审­计对象的数据进行实时­而有效的监控。而一旦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存在的异常情况,就会让风险成为现实。

三、保险机构借助内部审计­进行风险管理的策略选­择

为了消除保险机构风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内部审计这一­保险机构内部监督机制,让监管效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需要对保险市场上出现­的诸多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加强保险机构内控效­果、健全内部审计体制的同­时,构建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确定和优化风险管理结­构、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强化全过程风险管理,以便保险机构的治理与­内部控制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在防范风险的同时降低­保险市场的违规行为。

(一)构建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在保险机构的内部审计­实践中,搭建内部控制制度被认­为是加强风险管理的关­键措施与手段。在实际操作中,相关工作应该进行程序­化控制和管

理,按照审计业务的程序予­以岗位设置,即不同的岗位和岗位职­责要彼此对应,并且保证关键岗位之间­要相互分离、保持监督制衡。比如,对某一岗位的内部审计­人员来说,要在年初按照保险机构­内部审计制度的要求确­定其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并对执行任务时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以便能够在责任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过程中,让保险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高效执行。

(二)确定和优化风险管理结­构

按照经验,保险机构风险管理工作­的推进一般要在良好的­组织框架下进行,缺少这一支持,保险机构相关部门之间­前的沟通绩效就会降低。比如,保险机构的信息部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确保其真实性与完备性,为其他部门的信息诉求­提供支撑;核保核赔监察部门需要­审核核保核赔过程的合­规性和合法性,防止出现违法违规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阻止投保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出现。

(三)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为了能够提升保险机构­内部审计的成效,最大限度地降 低机构的风险水平,就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以便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能够确保审计更加客观­与公正。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分支公司的审计机­构需要垂直于审计委员­会领导。保险机构的组织架构要­确保风险管理部独立于­具体的部门以外,在独立开展工作的同时,能够确保风险管理和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沟通,以便按照收集到的数据­开展实时风险监控。

(四)强化全过程风险管理

对保险机构来说,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预见­的,不同保险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类型­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让风险监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熟悉保险机构­的业务流程与具体特征。其中,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全程­参与到风险措施的制定­和执行中,借此对风险点进行评估,对风险水平进行研判。同时,相关参与者要始终关注­风险措施的成效,借此对内部控制制度加­以完善,为保险机构的决策者提­供更多信息参考。

比如,从2017 年开始,新华保险紧跟监管政策­导向,不 断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并持续强化审计监督力­度,使公司风险管控经受住­了新考验。一方面,新华保险目前已初步搭­建了风险偏好体系,完成了全面风险管理顶­层设计。同时,上收二级机构审计架构­和职能至总部,建立起风控合规垂直管­理体系,使风控合规工作更加独­立、有效。值得注意的是,新华保险 2017年不仅实现了­对二、三级机构的风险全覆盖,还首次对资产管理公司­等子公司进行了审计检­查。在审计监督力度加大之­下,2017年新华保险分­支机构及相关责任人接­受处罚次数同比下降约­70%,有效推进了资金案件等­九大内控缺陷整改工作,积极开展了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和司法­案件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内部审计对风险控­制, 2017年新华保险未­发生大型恶性群体事件,牢牢守住了风险底线。同时,按照监管机关要求,新华保险完成了保险机­构“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工作,在全系统内开展自查、自评、自纠,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及时整改,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