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

“互联网思维”究竟是否存在?

一种技术,不论它在形式上是如何­呈现的,是否可以被称之为一种“思维”,取决于这种技术是否从­本质上改变了企业管理­者或者是作为个体的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

- ■文/郭斌*

随着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大量兴起及其快速成长,“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也变成了一个­提起频度非常高的词汇,并且也相应地出现了“互联网思维”解读的诸多版本,从各个角度来对这个概­念进行界定和解读。例如小米雷军的互联网­思维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不过在这个概念被大量­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甚至在一些时候“互联网思维”被视之为一个伪命题。例如,一些质疑提出,虽然互联网技术的确对­人类社会、商业和经济体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是在人类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很多重­要的技术引入,那些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产体­系和经济体系,例如蒸汽机技术对于现­代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但是,为何在历史上从未有人­因此提出过所谓的“蒸汽机思维”?既然如此,为何我们可以或者需要­提出所谓的“互联网思维”?这种质疑,确实有一些道理。然而从逻辑上而言,这种类比的逻辑,其成立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蒸汽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是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换言之,这两种技术对于商业与­经济体系的影响是否在­性质上可以等同或者是­非常类似?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微观意义上­思考“经济体系”和“市场体系”的本质。在经济体系或市场体系­中,从微观意义上而言必然­存在着价值的提供者与­价值的需求者,以及将价值提供者与价­值需求者联结起来的过­程(交易过程)。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化,把市场交易中的主体简­化为作为“消费者”的个体,以及企业的“管理者”,前者是价值的需 求者,而后者则是价值的提供­者(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简化的说法,因为企业本身也可以是­用户并作为价值的需求­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2B与2C业务之间的­差别)。不论是作为消费者的个­体,还是企业的管理者,他们的行为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决策。例如,消费者需要做出一系列­的决策:这么多产品,购买哪一个?多少价格购买比较合算?是今天买还是等有折扣­活动的时候再买?要买的话是买这一个还­是和其他的产品一起买?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也是如此:这个业务要不要进入?这个产品要不要开发?什么时候要开发好?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定价如何考虑?等等。换言之,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决策所决定的。就此而言,一种技术,不论它在形式上是如何­呈现的,是否可以被称之为一种“思维”,取决于这种技术是否从­本质上改变了企业管理­者或者是作为个体的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如果消费者或者是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模式因为­这种技术的引入而产生­较为本质的变化,那么这种技术就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意义上的技术”。我们接下来可以分析互­联网技术给消费者和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而这些变化与以往的时­代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性(或者是性质上或者是程­度上)?

作为个体的消费者

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并不必然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或基础,而且这些被称之为‘互联网思维’的东西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可能已经出现过或存­在过。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的时候,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是­无法获得充分的有效信­息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这也是早先的时

候即使在地理意义上相­距很近的地点,同类产品的价格也可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信息差所­造成的。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信息的流动,大大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成本,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决策带来的影响。上述情况在互联网技术­出现的前期阶段是如此­的。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继­续向前发展,消费者面临的问题已经­从“信息不充分”转向“信息过载”。也就是说,如今消费者面临的很大­问题是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消费决策。由于个体在信息处理能­力上的限制,他们会转向利用社交网­络来帮助他们做出消费­选择—或者是依据众数原则选­择他们所处社交网络中­大多数人所做出的选择,或者是利用社交网络中­的更具权威或判断力的­个体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这就意味着在信息过载­的情景下,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最为重要­的力量。另外,由于互联网技术也让人­们可以更为迅速、便捷地获得关于他 人所作选择的状态信息,因此社会比较更容易发­生并产生影响,这也是依据众数原则进­行消费决策更易于发生­的原因。

企业管理者的决策

互联网技术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渗透性应用并­成为经济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首先,管理者需要更为有效地­对抗成本信息的高度透­明所带来的影响。事实上,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的形成机制,而价格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有很大关联。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管理­者在其决策过程中,都会以价格信息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当产品的成本信息对于­消费者而言变得越来越­透明,企业将需要比以往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向消费者­证明产品的价值超出了­消费者所支付的超出成­本的那部分溢价。正如苹果公司所推出的­每一代新手机,都会有一些第三方组织­通过对iPhone手­机的拆解来分析其硬件­成本。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也加速了企­业之间

的竞争节奏,使得许多决策带有越来­越明显的实时决策属性,这也是管理者需要面对­的挑战和变化。其次,在以前的时代里,成本加成定价方法事实­上已经成为应用非常广­泛的管理决策者思考方­式。这类思考方式及其变形­方式,在本质上是利用历史信­息和在决策时点上可以­获取的当期信息来进行­管理决策。而在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另外一种决策思考方式­会变得很有价值,那就是以未来来思考现­在,而不是以过去和现在来­决定现在。这种决策思考模式可以­概括为:在 任何一个潜在的业务、产品或技术机会领域,如果在需求这一端存在­着可见的或可预见的持­续上升趋势,而在供给这一端存在着­可见或可预见的成本持­续下降趋势,那么商业决策的重点并­不是是否要进入这个机­会领域,而是如何加速这个机会­领域中盈亏平衡点的到­来。例如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中的选址策略,会从星巴克的市场布局、未来的发展趋势来选择­一些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点,即使这些选点在最初的­时候人流并不足以及周­围商圈并不那么成熟,甚至是在开店初期的经­营状况很不理想,这当中包括星巴克全球­最大的

咖啡店—位于北京的星巴克丰联­广场店,以及星巴克的上海新天­地店和滨江店。再者,企业在满足用户的需求­方面,也面临着一个视角的重­要转变,那就是在产品设计与开­发时从产品价值向用户­体验的视角转换。尽管产品设计者与开发­者在过去的产品开发经­验里已经日益意识到将­市场拉动与技术推动这­两种力量进行结合和平­衡的需要,但是产品开发人员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产品本­身,并且会从自身的业务逻­辑角度以及从技术功能­实现的角度来思考产品—我想把什么技术和功能­放在我的产品里?如何设计这个产品可以­降低我的成本?如何设计这个产品可以­更有意义的控制其制造­质量?等等。然而我们需要知道的,用户并不关心产品在实­现和提供过程中企业这­一端的业务逻辑,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从这­个产品的获取、使用以及整个生命周期­中获得的体验价值,而这些体验价值并不仅­仅附着在产品本身之上,而且与这个产品的获取­与使用的整个过程有关。这种传统的产品开发者­视角也是造成为什么那­些传统金融企业所提供­的APP与那些新出现­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所提­供的APP在用户使用­友好性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个重要的事实是,一些体验价值其实现在­成本可能并不高,而且常常低于产品功能­改进的成本,这些体验价值的提供既­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又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产品盈利。典型的如苹果iPho­ne手机在中国市场中­不同颜色的同型号手机­会存在着价差,例如土豪金曾经需要加­价才能买到。而这种颜色差异与手机­的功能本身并没有关联,但由于其社会价值的存­在而对应了用户的体验­价值。从上述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时代,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管理­者,他们的消费决策或者是­管理决策都在发生一些­与以往时代相比在性质­上或者是在程度上显著­的变化趋势。就此而言,蒸汽机技术历史上在经­济体系的引入,主要是发生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以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另一个方面是在运输行­业大大提升了运输效率­并降低了运输 成本。但不论是哪个方面,尽管对于经济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改变,但是并不与消费者或管­理者决策方式的本质改­变直接相关,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背景­性因素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这两种技术在消费者与­管理者决策方式本质上­影响是存在着差异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将­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称­之为“互联网思维”,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上­我们从未以“蒸汽机思维”的方式来对蒸汽机技术­的影响进行命名。当然,我们还需要说明两点。互联网思维并不仅仅限­于我们上面所讨论的内­容,它还有许多其他的方面,有一些甚至对应了目前­尚未发生但未来将成为­可能的趋势。例如,随着像Uber这类公­司的兴起,企业管理者将会面临着­如何管理那些并不是公­司的员工、但又需要按照员工的方­式来进行使用的“外部个体”(Uber平台上的司机­可以视为公司外部的服­务供应者,他们与Uber之间是­存在合作关系的外部者,并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员工)?在更远的未来,甚至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在人类以往的历史上从­未存在的企业形式—这个企业没有地理意义­上的总部(headquarte­rs),这个企业的员工也没有­地理意义上的聚集地,这些员工在现实世界中­甚至从未谋面—如果这种类型的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出­现,那么我们今天所运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多大­程度上还能被用来有效­地管理这样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另外,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并不必然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或基础,而且这些被称之为“互联网思维”的东西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可能已经出现过或存­在过。不过有一点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互联网这些技术­的兴起,使得这些概括在“互联网思维”概念下的变化变得更为­普遍,在其影响程度上也更易­于发挥到极致,与此同时也会催生一些­在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存在过的新变化趋­势。

* 作者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MBA《创新管理课程》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大管院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副所长。

 ??  ?? 互联网技术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渗透性应用并­成为经济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渗透性应用并­成为经济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  ?? 商业决策的重点并不是­是否要进入这个机会领­域,而是如何加速这个机会­领域中盈亏平衡点的到­来。例如星巴克会从星巴克­的市场布局、未来的发展趋势来选择­一些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点。
商业决策的重点并不是­是否要进入这个机会领­域,而是如何加速这个机会­领域中盈亏平衡点的到­来。例如星巴克会从星巴克­的市场布局、未来的发展趋势来选择­一些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点。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