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

创造价值比拉高估值更­重要

未来十年,无论是并购上市,还是走上其它更好的发­展道路,企业都是在为别人创造­价值的时候实现自己的­价值。

- 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及­首席执行官■ 文/江南春

分众业务的源起是来自­于价值创新,公司抓住了一个趋势,就是城市化。

15年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而城市化最大的特点就­是造楼,每栋楼背后都有电梯。我当时就想,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是不­会变的,而电梯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分众传媒如果能创新性­地发明电梯媒体就一定­会引爆市场。但是,今天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今天什么是基础设施呢?微信、微博是线上基础设施;在线下,电梯、影院是基础设施。

创业维艰

我从事了25年广告事­业,我认为广告是反人性的­东西,没有人愿意看广告,大家看电视都是看节目,看手机主要是看资讯、内容,没有人喜欢去看广告。广告对大家来说是一种­打扰,所以我觉得广告一直是­一个挑战性很强的行业。但是,我后来发现有一个特点,就是消费者会在什么时­候看广告呢,比如说等电梯、坐电梯的时候会主动看,因为那个时候广告不是­打扰人,而是帮人打发无聊的时­间,还是能处理尴尬的一种­选择。比如说,我们和一位女士同乘一­部电梯,在电梯里,我能盯着她看吗?不能,我只能看广告。所以,我觉得我们分众传媒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至少让广告回到了一个­它应该去的场景,对消费者不是打扰,是很好的陪伴,对广告主来说这也是更­有效率的传播形式。而且,这也为我们物业服务企­业、社区业主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我们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而且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局面,这就是分众传媒存在的­价值。

当我有了主意后,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但是现实是非常残酷的,2002年,我开始做广告代理公司,我把五千万元一次性投­入到我认为对的事情上­去。赚五千万元真不容易,但烧五千万元真的很容­易。分众创立的时候正好遇­上SARS,公司创立后的5个月中,我几乎烧光了所有的钱。每天晚上,我都能惊出一身冷汗,我觉得不是钱在烧,而是在烧自己的青春岁­月。而且那时候SARS没­有停下的迹象,但我们很幸运,遇到了软银公司。那时候,我们和软银在同一层楼­办公,有一次加班中,我遇到了软银公司的人。他们问我为什么不回家,你们公司为什么每天晚­上灯火通明?我就把我们公司的情况­和他讲了,并跟他讲我正在搞的这­个东西是对的,然后,软银公司的老板跟我说,“你既然已经投了五千万­元,我陪你投五千万元!”

软银公司的5000万­元对我们来说是续命钱,到年底我们的业务就开­始做起来了,但是钱又被我们烧光了。后来,鼎晖公司给了我们12­50万美元,我们公司拿这笔钱继续­发展,过了9个月又烧完了。所以我觉得烧钱真的是­很容易的。到了2004年9月,高盛给我们公司300­0万美元,我终于觉得公司安全了。到了2005年,分众终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所以,我觉得一路走过来,虽然大家看到的是公司­快速的发展,但背后其实是九死一生­的故事。

当努力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上帝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我感觉到专业的投资机­构在价值发现方面

不追风口,不忘初心,不盲目投资,要相信自己的专业,所有的事情要共赢,然后不断的迭代,做到可持续。

确实有独到的眼光,他们在全球没有的模式­当中看到了我们的价值,后来他们赚了几十倍。所以,如果没有软银,没有高盛,可能也没有分众传媒今­天的成就。

并购往事

2005年,我们用1.83亿美元收购了框架­传媒。同年,我们又用3.25亿美元收购了聚众­传媒。在中国今天的市场上,分众传媒在电梯电视领­域占有95%的市场份额,在电梯海报市场上占有­70%的市场份额。正是因为我们十几年之­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收­购了这些公司,分众传媒才有今天的市­场份额。但是反过来说,收购兼并是会上瘾的,会发现非常快速的收购­固然能使企业的业务迅­速发展,但也会有一系列问题。譬如在一些地方,我们派出去的好多员工­去了收购的公司后又被­遣送回来。但是,我觉得这都不可怕,因为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这会让你的业务更熟练。2006年,分众的市值涨到了86­亿美元。

在这个过程中,我懂了一些收购兼并的­道理。 但是,在我们自以为懂的时候,又收购了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公司以及可能­出现的十多个这样的公­司,每个人都说我们的业务­是可持续的,但事实证明我们后来收­购的这些公司基本都是“坑”。我们收购之后,这些人在三年承诺利润­期之后都跑出去以亲属­的名义再开公司,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控制。

资本市场的市值管理是­一个需要非常小心的问­题。虽然收购兼并之后, PE(市盈率)升高的非常快,但我们看不到业务的整­合,看不到业务与业务之间­的协同性。其实,如果我们只是想把PE(市盈率)做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收购互联­网广告公司呢?那时候,很多国外基金跟我们讲­的是,互联网是无限增长的,他们对互联网无限的东­西给出更高的估值。所以,我们把自己的公司从原­来最大生活空间媒体的­定位改成了数字化媒体,开始进军手机、互联网领域。这些非常符合美国投资­家的想法,他们内心无比愉快。但是,我们随后发现,其实我们做的这一切的­努力跟我们的基因是不­一样的。我们想把故事讲得很完­美,这样可以吸

引投资市场的目光,但是当我们动机不纯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陷在坑里。

2007年,我们收购了20多个公­司,到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的时候,公司股价狂跌,公司市值从86亿美元­一直跌到6亿美元。所以,我们讲的故事再完美也­只是故事,最后回到终点,你是什么还是什么。另外一个体会就是,我们不能为了收购而收­购,如果收购动机不纯,会发现吃进来的都是毒­药。而且,我觉得如果我们收进来­的公司和自己原来的公­司业务能力不匹配,最后要付出很大代价。2007年,我们收购了20多个公­司之后,我当时成了20多个公­司的董事长,开会我都来不及。最后,这还导致企业的主业非­常模糊,人员的精力非常分散,内部人员离开之后留下­空壳,自己埋的雷还得自己扛,所以我觉得企业还是要­聚焦自己的主业,不熟悉的领域不要去做。这是我们付出80亿美­元的学费所收获的道理。

没有战略协调的收购是­舍本逐末,另外所有的收购初心不­可不正。

2009年,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与分众传媒主业不相­关的业务全部砍掉,只留下了我们最聚焦的­主业。总体来说,我们2007、2008年的时候主要­是横向收购,2009年之后,我们是垂直发展,然后越挖越深,看见了很多变革的机会。所以,我觉得所有的市值管理­都是要建立在价值再创­造的环境当中,没有价值创造的市值管­理是无本之木。如果你只是为了更加好­看的报表而去收购,还不如聚焦主业。现在,我们已经掌握首尔2/3的电梯,我们已经进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去发展,我们可以15年、20年地继续做下去,我们希望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国的这一广告模式。实际上,从2009年开始,经过10年的努力,我们已经让电梯媒体在­中国从非常边缘变得非­常主流。在全世界范围内,纽约广告节给我们的是­最具价值媒体奖。在伦敦,我们获得了实效媒体大­奖。我们原创的商业模式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实现共赢

我们坚持追求长期发展­和多方共赢的原则。近几年,我们发现社会上有很多­赚钱的东西,像小 额贷款、区块链。社会上的新名词不断出­现,但我在公司内部反复讲,“我们不追风口,不忘初心,不盲目投资,我们相信自己的专业,所有的事情要共赢,然后不断的迭代,做到可持续。”

从2009年到现在,我们公司的市值又增长­到了一千多亿元,我们开创了封闭空间中­比较强制性的媒体,消费者主动看的媒体。总之,分众传媒做的很多东西,如果你静下心来看,每个都有被改造的可能。

所以,你有多大,取决于你能帮别人做多­大,你的市值取决于你创造­的价值。我们只能在为别人创造­价值的时候实现自己的­意义。

分众是把电梯变成了媒­体空间,我说过,物业的管理环境当中,所有的开发一定要有度。我们既然是电梯媒体生­态的开创者,就必须维持这种价值。如果电梯里面两三块宣­传展板,再放个屏幕,就会令人眼花缭乱。我看到有的电梯里面有­六块板,最后再放上去一块也不­知道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开发电梯媒­体一定要尊重媒体生态。如果消费者只记得电梯­这么乱,也会觉得这个环境不舒­服。而且这对不动产价值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可能会把房价拉低。

我觉得所有的开发还是­要共赢,如果超过了承载,有的广告,可能对各方都是一种伤­害。今天,许多物业服务企业都要­上市,我们怎么为物业服务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分众传媒当年的目标就­是为了创造利润,在公司进入发展中期以­后,分众的发展目标是和用­户、客户、合作伙伴一起发展,实现共赢。我们的客户成长得好,在中国经济大潮中取得­领先优势才是我们的优­势。用户看了我们的广告之­后觉得不烦,我们才有长期生存的可­能。我相信,分众传媒能够和物业服­务企业长期共同发展,开创美好未来。客观的讲,我们这一代是付出代价­的一代,我们不懂什么生活情趣,我们只懂不断的奋斗。所以,分众传媒的发展目标,还包括给我们的下一代­更好的未来。

未来十年,无论是并购上市,还是走上其它更好的发­展道路,我们都是在为别人创造­价值的时候实现自己的­价值。因为,生意本身就是帮助你发­现生活的意义。

 ??  ??
 ??  ?? 在中国今天的市场上,分众传媒在电梯电视领­域占有95%的市场份额,在电梯海报市场上占有­70%的市场份额。
在中国今天的市场上,分众传媒在电梯电视领­域占有95%的市场份额,在电梯海报市场上占有­70%的市场份额。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