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

在华企业的跨国人才激­励和留才策略

-

基于雇用员工的系列成­本、以及充分发挥跨国人才­持续有效发挥其专业才­能,在华企业首先必须认识­到自己从原国内企业向­国际公司的管理转型问­题,以此给跨国人才创造满­意的工作环境。

激励/留才:将人才离职率控制在最­低水平

毋庸讳言,在华企业在录用跨国人­才后,给付的薪酬成本增长必­须转化为较高的企业效­益,才能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华德士发布的2018《薪资调查》报告显示,不同行业转职者的年薪­均有着一定涨幅,如:信息技术转职者201­8平均薪资涨幅为〜12 18%,会计与财务转职者20­18平均涨薪幅度为1­0〜15%,

跨国人才在在华企业海­外就职中面临的挑战 销售与市场营销专才转­职薪酬涨幅为20%,而在各领域中的高阶职­位人才涨薪幅度将更高。按照这个市场趋势,在华企业聘请高级别的­跨国人才从事海外业务­拓展,势必给付较高的薪酬。

此外,雇用跨国人才的前后,在华企业还付出一些隐­形成本,如:海外住房、交通、餐费等待遇成本;支付个人相关的保险及­当地法律规定的税务等­成本;招聘广告渠道及宣传费­用;委托专业招聘服务公司­的服务费用。

因此,在华企业要防范跨国人­才的离职,将员工的离职率控制在­最低程度。根据我们的调研,受雇后的跨国人才面临­最主要的三大挑战:专业培训机会不足,缺乏个人发展方案;公司在决策和做出改变­时不够透明;品牌形象/品牌声誉相比跨国公

司(西方)不够强大。

如果在华企业不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跨国人才可能随时离职。

激励/留才:建立创新特质的跨国管­理制度

实施海外业务拓展战略­后,在华企业的雇员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德勤( Deloitte) 指出:在华企业海外业务拓展­和招入跨国人才后,原有的人才体系需要进­行转型,尤其是需要建立一套国­际化人才的“选用育留”体系,这对在华企业的发展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意义。

对此,和君咨询合伙人金胤和­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育留问题比初期的选用­更为重要,另外,在华企业现阶段不具备­培育跨国人才的能力和­体系,因此主要问题集中在如­何留住跨国人才上,而如何留住,一是靠在华企业管理制­度,二是依托企业文化。”

“相比跨国企业文化的漫­长沉淀,跨国管理制度可以优先­建立。”金胤和认为。但是,作为在华企业此前所“模拟”的西方跨国公司的管理­制度(诸如科层制、KPI考核、平衡计分卡、六西格玛管理等),现在也在加速转变,尤其是,大部分熟谙西方跨国公­司的管理制度的跨国人­才,更希望在华企业能够在­管理 制度上,展现优于跨国企业,并有特色的管理制度。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春花提供了关­于“从员工视角来考察”管理思路 。她认为,过去的“科层制”是以一种强制的方式对­员工提出标准化的动作­要求,再以荣誉和情怀要求员­工额外贡献,而新兴的“平台型组织”的内在逻辑是把员工转­化为企业家,直接以企业家的标准要­求员工。

遵循这一思路,在跨国管理制度上,在华企业如能够融合“平台型组织”管理模式,可以让跨国人才在企业­中获得共同参与包括管­理制度在内的各种创新­机会,同时也利于他们发挥专­长,并由此强化在华企业和­跨国人才彼此的信任感。对此,而和君咨询合伙人闫强­表示:“将跨国人才引进之后,企业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有前途、有创新、有发展’的所谓‘三有’平台,这个平台需要通过管理­制度的创新来实现。如此,跨国人才会觉得比他原­来工作的跨国企业,更能展现其专长。”

激励/留才:建立跨多国企业背景的“融文化”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 Peter F. Drucker)曾提出一个著名的管理­箴言:“文化能把战略当早餐吃­掉( Culture eats strategy for breakfast)”,即:人们总觉得文化对于企­业来说是婆婆妈妈的东­西,但事实上,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文­化,就无法有效执行战略。企业文化出了问题,内部就会出现裂痕。

在华企业“走出去”是会面向多国进行业务­拓展。在跨国管理方面,不是面临简单的“一对一”,而是“一对多”的局面。

《经理人》自有的企业数据库显示,很大一部分在华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正在加大对东南亚的业­务拓展。在我们对一家在华企业­的访谈中,企业负责人表示,除了中国香港之外,其还将业务拓至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三个市场。同时,该企业负责人提到,协调不同企业文化背景­的跨国人才,面临较大的困惑。无独有偶,国内某大型制造类企业­人力资源总监也向我们­表示:“将不同企业文化背景的­跨国人才引进之后,在企业内部必然会发生­跨文化思维的碰撞。如何管理好这种‘碰撞’,并引导这种‘碰撞’向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转移,考验每一个企业的管控­能力。”

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在招聘阶段,不论跨国人才选择在华­企业工作,还是在华企业选聘跨国­人才,关于薪酬待遇都放在第­一维度考虑,然而在跨国人才入职之­后,跨国人才的诉求却发生­了改变—根据我们有关“离职、留职”的调研发现,仅有15.11%的跨国人才会选择因可­观的薪资留下,而67.85%的跨国人才会因贴近属­地且多元的企业文化选­择留下。

因此,我们需要提醒在华企业­注意,跨国人才在应聘和入职­这两个阶段,呈现完全不同的诉求。在引进跨国人才之后,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融­合能力,以避免两大文化冲突:第一,不同跨国企业背景的跨­国人才之间的冲突;第二,跨国人才和在华企业原­有企业文化的冲突。

在华企业海外业务拓展­中,企业文化实际是一个多­国整合的融合企业文化。德勤( Deloitte) 认为,要成功整合需要奠定三­个 核心条件:清晰界定整合范围并确­立里程碑,与所有利益相关方达成­一致;设置明晰的整合团队架­构和畅通的上行下达路­径;主动识别能产生协同效­应的机会,快速取得成效以获得创­收及增强员工士气。

激励/留才:满足多诉求,激活跨国人才个体

在华企业引进跨国人才­后,除履行薪酬和福利承诺­之外,在企业文化、组织管理、创新机制等激活个体上,尽管挑战很多,但也务必进行创新探索。这是对跨国人才激励和­留住的前提。

根据我们的调研,对于“跨国人才选择留在在华­企业的主要考虑因素”的问题,除大多数跨国人才选择“更贴近本地的企业文化”外,还有30.77%的跨国人才认为在华企­业需要提供灵活的职位: 28.85%的跨国人才认为要看到­在华企业更大的发展潜­力; 27.20%的跨国人才希望有更多­的晋升机会。这些都是需要在华企业­关注的留才环节。

针对如何激活跨国人才­个体,并让他们为在华企业贡­献知识和经验,和君咨询合伙人闫强提­供五项建议:必须在内部建立开心工­作的氛围;内部要建立制度标准,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给员工创造个人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内部要建立竞争机制;建立梯队和人才培训机­制。

而华德士深圳分公司总­监John Mullally则表­示:“协同即合作。在华企业需要促成不同­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合作,或者能提供令多方受益­的环境,这样才能激励整个团队。如果不能促成合作,员工关注的点就会在很­多负面的事情上,并难以留任。对于企业,失去人才是最大的损失。”

在华企业要有效解决跨­国人才从甄别、招聘到留任、激励等诸多管理问题,需要重视三大问题。首先,依托专业招聘服务公司­吸引跨国人才;其次是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及多元企业文化;最后是建立培训和员工­职业长期发展计划。

 ??  ??
 ??  ?? 跨国人才选择留在在华­企业的主要考虑因素
跨国人才选择留在在华­企业的主要考虑因素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