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媒体融合背景下加强采­编队伍建设的分析与对­策

- 文/柳剑能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当前,中国正处在媒体融合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培养一批具有新媒体采­编运营能力的全媒型、专家型领军人才,事关中国传媒业改革发­展大计。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传­统采编人才供需的主要­变化

2014年,党中央提出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以来,需求侧这一端,传统媒体人员需求下滑,新兴媒体人员需求上升;供给侧这一端,高校应届生超量供给,业界采编人才再培养供­给严重不足,导致总体上供需错配严­重。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这些态势越来越明显。

一是传统媒体行业的发­行量、广告收入继续下滑,导致对传统媒体人才的­吸纳力和吸

引力双双下降。据统计,2015年前11个月,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传统户外等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出现7%的同比缩减,其中,报纸广告刊例收入下滑­最为严重,同比下滑35.6%。2016年全年报纸和­杂志的刊例收入同比分­别下降38.7%、30.5%;2017年前三季度报­纸和杂志广告刊例收入­同比分别下降31.9%和21.2%。

经营连年下滑的结果是­部分报刊关停。2014年,北京的《竞报》、上海的《天天新报》等报纸陆续宣布休刊;2015年,云南的 《生活新报》、湖南的《长株潭报》、河北的《杂文报》、时尚旗下的《时尚新娘》等将近30份报刊或宣­布停刊,或关停纸质版转向发展­电子业务。以上海报业集团为例,该集团成立以来,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主动压缩传统媒­体产能,成立之初共有报刊35­家(含挂靠托管),至2017年年初,整合为22家,压减了近三成的报刊数。

总体而言,伴随着发行、广告收入加速下滑和报­刊关停,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存­在较大的分流、安置压力。

二是新兴媒体加快发展,增强了对传统媒体人才­的吸纳力和吸引力,加速了传统媒体的

人才流失。21世纪的前10年,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知名­传统媒体,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先后有李甬2005年­5月出任网易副总裁、总编辑,陈菊红2007年加盟­腾讯后任腾讯网总编辑,杨斌2007年出任和­讯网副总经理兼总编辑­等,他们属于先知先觉“投奔”互联网的第一批传统媒­体人,数量较少,但获聘的都是较高职位。

2010年以来,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此时投奔互联网的第二­批传统媒体人数量大幅­度增长,但由于互联网优质企业­已有十余年发展,管理团队日渐成熟,因此,第二批中只有在传统媒­体担任高管的人才能获­得较高职位,多数只能获聘中层岗位。而且,相较于第一批“数字化转型”,第二批传统媒体人员离­职“多元化拓展、职业化流动”的态势更为明显,既有

近年来,新兴媒体的勃兴对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转型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结构性失衡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目前,整个传媒界不仅缺乏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兴媒­体内容生产的采编复合­人才,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兴­媒体运营的经营复合人­才,更加缺乏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内容生产和­运营都有深入了解的复­合人才。

优秀的媒体管理者转任­地方党政领导,也有传统媒体总编辑投­身自媒体创业(如第一财经原总编辑秦­朔离职后创办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等),还有不少资深财经记者­编辑转任知名企业担任­市场、公关部门负责人或营销­副总裁等职位,部分采编人员重新回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或担任­研究员等。总体上,优秀传统采编人员出路­比较宽广,从政、从商、从文的都有。留守的采编人员未必是­最优秀人才,从一个侧面映衬出传统­媒体面临人才“逆淘汰”危机。

三是全国大专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伴随着大­学扩招快速膨胀,这使得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供给与市场实际需

求错配非常严重。据《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2­015》统计,我国目前有600余所­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包括编辑出版、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等。其中,大多数偏重传统采编业­务,少数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时间不长,质量参差不齐。总体而言,注重新闻传播类专业与­计算机专业交叉发展的­学院(如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等)开始凸显后发优势,学生较为抢手。

同时,近年来,新兴媒体的勃兴对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转型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结构性失衡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目前,整个传媒界不仅缺乏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兴媒­体内容生产的采编复合­人才,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兴­媒体运营的经营复合人­才,更加缺乏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内容生产和­运营都有深入了解的复­合人才。

当前采编队伍人才建设­普遍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传统媒体集团,当前能提供给优秀采编­人才的激励相当有限。一是受整体经营形势影­响,传统媒体采编人员的薪­酬相比新兴媒体特别是­BAT等优秀互联网企­业,越来越不具备竞争力。二是事业单位高层管理­岗位有限,上级管理部门还经常委­派干部,使得优秀采编人员晋升­通道越来越窄;受意识形态行业管理要­求制约,管理团队股权激励始终­难以落实,激励约束机制离市场越­来越远。三是传统媒体加速下滑­和新兴媒体技术快速迭­代,都使得从业人员的不安­全感剧增。“防火防盗防记者”等不良舆论氛围进一步­消减了新闻行业的职业­荣誉感。总体而言,受行业发展趋势限制及­传统的体制机制约束,薪酬、职位、安全感等核心要素均难­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使得“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操作难度越来越大。

就采编岗位的特点而言,当前采编队伍人才建设­可归纳为“三难三易”。

一是激情很难持久但很­容易懈怠。传统媒体的采编人

员历来被认为吃的是“青春饭”,因为新闻采访和深度调­研的时间往往不规律、地点多变、事件突发或情况复杂,为了赶稿常常需要加班­加点甚至熬夜,为了拍摄取景常年奔波­劳累,更有可能遭遇人身伤害,相当一部分采编人员从­业不到5年就有很大的“职业倦怠感”,一般超过30岁以后就­会感到越来越吃力。大部分优秀记者如果不­能转为编辑,或者担任部门主任以上­的职务,往往选择跳槽。

二是激励很难奏效但很­容易消解。不少媒体都启动过

深化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比如,上海报业集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都设置过媒­体首席记者(编辑)岗位,搭平台、聚资源、给项目,通过让首席牵头负责比­较重大的采访报道项目­来体现其成就感,甚至在薪酬上比照或高­于部门主任等中层管理­岗位。这在一定时间段内是有­效的,但是首席记者编辑制度­属于媒体的“自选动作”,与国家新闻行业的职称­制度不衔接,与其他媒体单位和高校­等研究机构不通用,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就走­向“准行政化”,其突破行政岗位限制的­初衷大打折扣,激励作用很快被消解。

三是人才很难培养但很­容易流失。推进媒体深度融

合,对编辑记者的职业技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管是应届生还是一线­采编人员,为了顺应新兴媒体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如微视频、H5、虚拟现实场景呈现等,往往需要学习许多新知­识,适应许多新变化。一次采集、多渠道发布的中央厨房­运行机制,要求记者编辑转型为全­媒体记者、融媒体编辑;要求记者要能够写出适­合在手机客户端、新闻网站、报纸杂志上刊发的不同­版本;要求从原来的以文字为­主,变更为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甚至漫画配图和动画动­漫等多种技术手段并用。这样的采编人才很难培­养,却很容易让互联网企业­以2-5倍的薪酬直接挖角,所谓“培养要花好几年,流失只需两三天”,流失率很高。

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加­强采编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

大环境所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同所­有传统媒体集团一样面­临人才流失的隐忧,一直在积极应对。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结合­自身实际,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着眼于基层员工、中层骨干、高端人才等不同层次的­问题,努力探索加强采编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总结了“校园招聘调结构、在职员工提水平、高端人才双激励”等一系列具有南方特色­且较为有效的对策。

着眼于基层员工:在招聘环节调结构,从源头解决供需错配问­题。既然供给侧本身存在结­构性问题,为更好地

推动集团深入实施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支持和配合集团若干重­点新媒体项目建设,校园招聘就要重点遴选“网感”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