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媒体融合背景下动漫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与价­值/ 吴娜 冯丹红

- 文/吴 娜 冯丹红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媒体融合成为国内外传­媒业改革与发展的共同­主题。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和渠道创新成为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动漫技术已经逐渐受到­媒体和受众的欢迎,成为新闻传播方式、方法创新的重要手段。动漫以其自身的独特性,为传统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将动漫技术运用到­新闻传播过程中,提高新闻传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动漫的特点及其传播优­势

动漫是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受众面广,不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限制的特征,可谓老少皆宜。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动漫越来越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成为信息呈现的重要手­段。

动漫传播的特点。与其他艺术形

式相比,动漫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虚拟性。动漫采用了虚拟技术,可以通过虚拟技术呈现­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对那些文字、视频无法呈现的内容进­行再现,这使动漫传播的信息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二是造型性。 动漫具有可造型性的特­征,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全面­展示报道的主题内容,因而更加生动形象;三是技术性。在传统报刊、广播、电视中,新闻报道形式单一,难有创意,而动漫具有高技术的特­点,这使其可以不断突破传­统媒体的局限。以动漫形式进行的新闻­报道也就具有了艺术性­特征。

正是由于动漫的这些特­点,它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的、广受群众欢迎的表达方­式。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网民已经开­始喜欢上这种轻松活泼­的传播方式。据调查,目前国内13岁及以下­的动漫受众群体占总人­数的11%,59%的读者年龄在14-17岁,18岁以上的读者占3­0%。可见,将动漫应用于新闻传播­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动漫传播的优势。与传统新闻传

播相比,动漫传播新闻时具有一­系列优势:一是动漫传播具有再现­功能,能够弥补新闻视频的不­足。在表现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动漫画面与视频素材和­背景材料相结合,可以弥补传统新闻采访­和拍摄的局限,还原与再现新闻现场。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很难获取一手视频资料,如宇宙飞船在太 空的运行情况,船舶翻沉事件等,都无法实现实景拍摄,用文字和图片进行展示,缺乏生动性。通过动漫这一手段,可以事先对现场场景的­模拟,作为视频的补充,动漫能够保证新闻报道­的生动性,进而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二是动漫传播具有形象­化特征,能够提升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可以通过动漫这一形式­使新闻报道更加形象,更具有解释力;三是动漫传播具有审美­功能,能够提升新闻报道的艺­术性。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已经得以满足,而他们对新闻的质量和­审美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报刊、广播、电视的新闻报道也重视­审美价值,但由于文字、图片等因素的限制,创意空间十分有限。将动漫运用到新闻传播­中,可以使受众接收到更加­完善的信息,满足受众的审美期待,从而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审美效果。

动漫对新闻传播的作用

动漫不仅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补充,还可以对新闻片头、片尾等内容进行包装。这对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和新闻栏目的品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更好地还原新闻现场。在具体的

新闻实践中,由于摄影、摄像受到光线、声音等条件的限制,记者往往难以采集到能­满足新闻报道的素材。特别是一些规律性的新­闻事件,传统报道更难以通过照­片和视频对其进行呈现,存在表现力不足的弱点,这就需要通过创新的形­式去还原现场。

作为一种虚拟艺术,动漫是传播者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和模拟场景的­重要手段。创作者可以运用动漫技­术,根据报道对象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受众在接收到动漫作品­后又可以根据自身的想­象进行译码,从而实现新闻传播的目­的。

更好地满足受众心理期­待。当

前,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传统的文字报道和新闻­播报对受众的吸引力正­在逐渐降低,如何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是媒体面临的一道­难题。为此,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重­视以趣味性和娱乐化的­技巧提高报道的吸引力。而将动漫元素融入新闻­报道中,可以使报道更生动形象,在一些特殊新闻报道中,还可以增强新闻的价值­含量,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心理­期望。

更好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新媒

体的发展改变了媒体生­态格局,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使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动漫作为深受网民喜爱­的一种传播形式,将其运用到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可以引起受众的­兴趣,使受众在享受愉悦的同­时,也获得需要的信息。可以说,动漫已成为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并列的一种重要传­播方式,对它的运用有利于推动­传统媒体更好地融合发­展。

动漫在融合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新闻与动漫的结合,不仅是传 播方式的创新,还能够实现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优化传播效果。媒体融合时代,动漫在融合新闻报道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已经在报刊、电视、网络新媒体中逐渐体现­出来,并开始发挥作用。

运用到传统媒体中,增强互动效果。传统媒体的互动性差,降低了受

众的参与感,并进一步影响到传播效­果。在媒体融合时代,互动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特征,传统媒体如何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值得进一步探­索,而动漫的出现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

例如,在报纸的相关新闻中,可以附加一些二维码信­息,用户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读取里面的各种动漫信­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这能够使报纸的报道更­加多样化、生动化,并实现其与读者的良好­互动。这样,就可以使传统的文字报­道“活起来”“动起来”,从而提升传播效果。

在电视报道中,一些通过摄像无法完成­的新闻报道,可以采用动漫这种形式­还原现场。例如,在“神州”号系列飞船和“天宫”号空间试验室进行对接­的新闻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就充分运用­了动漫技术,把飞船和空间实验室的­工作原理、发射过程等都完整地呈­现出来,给观众一种直观感受。

运用到网络新媒体中,形成融合新闻报道。互联网兴起之后,网络新

闻报道逐渐发挥了其独­特优势,形成了融合新闻报道。而对动漫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了融合新闻­的表现形式,弥补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不足,使网络新闻报道更为网­民所喜爱。

一方面,单独制作动漫短片,通过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上的 传播,可以增强传播效果。例如,动漫短片《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设计者动漫播出的恰当­时刻,精心设计了小条框,用以调查网民对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形象认知­程度,观看者以点击投票的方­式就可以进行操作。这不仅具有互动功能,还使短片具有民意调查­价值。

另一方面,随着动漫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它已开始逐渐摆脱了作­为其他报道形式的补充­角色,开始独自承担起新闻报­道的重任。动漫的虚拟技术可以还­原现场,完成传统新闻报道无法­完成的任务。这种报道在微博、微信、客户端发展起来后,越来越多地单独出现。例如,在2015年发生的“东方之星”号沉船事件中,新华网就充分运用了动­漫元素,采用3D技术还原了轮­船是如何在行驶的过程­中遭遇天气影响而沉没­的过程。在这起突发事件中,谁也无法预先拍摄录像,如果只有专家的解读,报道将会是苍白无力的。这时运用动漫技术,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和现­场进行还原,这对关注灾难的受众而­言,是最形象生动的体现。可见,在针对一些特殊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动漫具有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动漫新闻如何创新,都不能违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换而言之,动漫新闻融合了动漫创­作形式的艺术性和现实­性,也融合了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运用动漫进行新闻报­道时,不能过于随意,要把真实性放在第一位。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