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迈向智媒体,我们看到了光亮

- 文/李 鹏

移动互联网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过渡的这几年,新闻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为震撼的大变革。带着“重新联接世界”的使命,封面新闻客户端(简称“封面新闻”)于2016年5月4日­上线。两年来,封面新闻从1.0测试版迭代到了今天­的4.0版,用户数从0发展到了1­000万,技术也从“因人而异,千人千面”到了“视听读聊全息智媒呈现”。

封面传媒是一家媒体机­构,也是一家科技公司,一直致力于做“AI+媒体”的探索者与实践者。封面新闻上线之初,就把“打造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作为愿景,打造“智媒体”的目标坚定有力,步履铿锵,疾步前行。

人工智能技术在封面新­闻落地生根

过去两年,通过自建技术团队,加上朋友圈小伙伴的大­力帮助,人工智能技术在封面新­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除了个性化推荐算法在­APP上的应用外,封面新闻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第240号员工,每天量产100篇。2017年11

月,在“2017C+移动媒体大会”上,小封机器人成为封面传­媒第240号员工。机器人写作一直是我们­技术研发的重点。从2016年12月发­出首条稿件至今,一年半时间里,小封机器人的写稿能力­越来越成熟,交出了青川地震报道8­秒成稿1300字的答­卷;写稿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全新的4.0版本中,小封机器人的写作技术­将全面提升,每日写稿量将达到10­0篇以上,写稿的领域涉及体育、财经、灾害、生活、娱乐、科技等,既有快讯速报,也有热点资讯。

机器辅助写作,让人更高效。封面新闻用

机器学习技术推动新闻­生产变革。在自主开发的“封巢”智媒体融合系统中,机器辅助写作成为一项­重要功能。小封机器人被植入封巢,成为记者、编辑的写稿助手。它不仅提供了关键词提­取、敏感词检测、文章标签抽取、摘要自动生成、频道归类等功能协助,还会在采编人员写作过­程中给予智能协助,从写作习惯、关联资料推荐、文章核查等环节帮助提­升写作质量和效率。比如,2018年“成都司机苦寻女儿24­年”的报道,通过机器辅助写作的参­与,生产了全网传播超2亿­的爆款。

自动语音合成,MGC全场景沉浸式体­验。

在最新迭代的封面新闻­4.0版中,语音转换技术得到了充­分运用。通过这项技术,每条稿件都有一段自动­语音合成,MGC(机器合成内容)成为封面新闻的基础性­配置。这是封面新闻与科大讯­飞合作的成果,小封机器人负责生成文­章摘要,再通过讯飞的语音合成­技术生成语音新闻概要。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详情­页中的语音播报按钮,进入“听模式”。一键切换,灵动播报即刻响起。由此,封面新闻从2017年­开始探索的“智能听新闻”模式得到全面实现,用户将感受到MGC全­场景沉浸式的使用体验。

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科技让生活更有诗意。人脸识别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这两项人工

智能技术被我们充分运­用到了各种场景中。人脸识别的典型案例是­AI相亲会。2017年“七夕”,封面传媒主办了“AI相亲会”,通过单身男女的照片和­基本资料,小封机器人为他们挑选­最为匹配的相亲对象。图像识别的典型案例是­2017年“十一”黄金周“小冰携手大熊猫邀

带着“重新联接世界”的使命,封面新闻客户端(简称“封面新闻”)于2016年5月4日­上线。两年来,封面新闻从1.0测试版迭代到了今天­的4.0版,用户数从0发展到了1­000万,技术也从“因人而异,千人千面”到了“视听读聊全息智媒呈现”。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