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以“工匠精神”引领新闻人才队伍建设 / 沈珠楹

- 文/沈珠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媒介融合是传媒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是新老媒体间的技术交­底,人才的跨界匹配,更是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这对新闻人才素质和技­术提出更加综合、更加全面、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虽源于手工制造业,但其蕴含的职业精神值­得各行各业倡导,尤其要成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坐标。

“工匠精神”是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突出重围”之利器

“工匠精神”契合了媒介融合的职业­要求。从本质上讲,“工匠精 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敬业是其重要内涵,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爱岗敬业,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实现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精神产品的需要无疑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现代传媒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就要自觉扛起“解决精神产品生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受­群众欢迎产品”的职责使命,从而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受众能够获取海量的新­闻信息,但其中也充斥着很多的­虚假内容。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热­爱新闻事业、忠于新闻职守,始终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要求,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融­合变革。“没有正确的政治认识,等于航海的船没有了指­南针”。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人才只有愿意为新闻事­业奉献才能、智慧、青春乃至生命,才会增强政治觉悟与新­闻敏感性,才会提升过滤虚假信息、提取真实信息的能力,才会更好适应融媒发展­需要。 “工匠精神”契合了媒介融合 的时代要求。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 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不可否认,现在传统媒体的读者在­流失、广告在流失、影响力在流失,但传统媒体有着特殊的­舆论宣传引导功能,在任何语境下,这个功能都不会削弱。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发­扬工匠精神,保持足够的专注和定力,保持并发展传统媒体的­特殊优势。同时,在媒体传播格局发生剧­变,传统媒体赢利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坚守主业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延伸拓展传­媒产业链。互联网时代所呈现的扁­平化、多节点的网状经济特点,为“外来者”“陌生者”闯入提供了机会,使闯入者有可能“从生变熟”“从无到有”。 “工匠精神”契合了媒介融合的内容­要求。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 精致化的人生态度。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将自­己制造的产品视为自己­生命的作品,因此就会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永远不会满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新闻信息资讯不再是稀­缺产品,内容传播机构也不再是­稀缺资源,互联网新媒体、自媒体、网络大V大咖不断

涌现,在这样的挑战下,新闻内容生产必须要从“人无我有”向“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转变,打造品质报业,树立精益求精的传媒品­牌价值形象。而且,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不能仅满足于­提升写作与采编技巧,必须集采访、写作、编辑、摄影摄像、视频剪辑以及各种网络­编辑功能于一身,只有“多面手”“全能型”新闻人才才能生产出全­媒体新闻精品。 “工匠精神”契合了媒介融合的技术­要求。“工匠精神”强调执着、 坚持、专注,但并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也要求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也就是既要对职业有敬­畏、对质量够精准,又要追求突破、追求革新。媒介融合光有内容远远­不够,技术才是关键。科技革命、互联网和信息科技飞速­发展,加快了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媒介融合带来新闻编辑­生产和传播发生重大变­化,比如“游戏、虚拟现实、可穿戴技术与新闻融合”“自动化新闻”“播客革命”“社交媒体掀起新浪潮”等。这就要求新闻人才具备­互联网创新思维和技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融合,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种媒­体形态就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而要实施全媒体传播策­略,实现多屏多终端传播,不断扩大传统主流媒体­的主流影响力。

以“工匠精神”引领新闻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导向

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的“工匠精神”落实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就是要“创优”。而且,“工匠精神”不等同于“工匠”,不仅仅适用于采编一线,还需要贯穿经营、发行、管理、服务等“全流程”,否则“只见 树木不见森林”,势必影响“工匠精神”价值的发挥,必须实现在新闻全领域、全过程贯穿“工匠精神”的目标导向。 融合强优。着眼于“打造新闻

精品、推动新闻惠民”,立足品质立报,围绕中央、省市委中心工作,优化整合内容资源,深化构建网上网下、官方民间舆论场,创新主题报道,创新新闻品牌,创新舆论引导,唱响“好声音”,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坚持融合优报,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以新理念打造新平台,强化互联网思维,把融合作为“催化剂”,在“融”中求突破,在“合”中再创业,再造新时代党报传播新­优势。在主题上比创新、品牌上比影响、传播上比实效,让更多的主题报道创新­推出、更多的新闻品牌持续打­响、更多的舆论引导扎实有­效。 经营争优。着眼于“产业转型

升级,跨界多元发展”,立足效益兴报,扎实推进广告、发行、印务等传统产业升级,推动会展、旅游、文化、金融等多元产业跨界发­展,强化“媒体+”“互联网+”理念,以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推动融媒发展从以数量­提升为主要标志的速度­增长转向以质效提升为­目标的高质量发展,努力形成互动共赢的生­态效益,做推动社会效益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报业­生态效益可持续化的探­路者、实践者和示范者,涌现更多更好的“经营大户”“创收模范”“产业标兵”“发展精英”。 管理达优。着眼于“改革创新

驱动,提质增效护航”,立足素质强报,围绕行政、人力资源、财务、技术、后勤等环节领域,加强精细管理和绩效考­核,形成权责清晰、管理有序、科学规范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优化内控流程管理,积极为建立健全 科学高效的自我约束和­监督体系想办法、出点子、求实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立足岗位实际,围绕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资产,在管理中强素质、出形象、增效益。 服务创优。着眼于“效益优先、

客户至上,单位为家、幸福港湾”,以快速满足、个性化满足、高质量满足为导向,立足服务一线、服务经营、服务大局,大力推行“店小二式”代办、“经理人式”跟进、“监护人式”保护、“清单式”减负、“查酒驾式”监管的全程、全天候、全领域服务保障,不断改善服务环境,不断提高业务技能,认真执行服务规范,注重做好服务细节,切实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切实解决窗口营业人员­服务态度“生、冷、硬”,服务行为不规范,解释不到位,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努力实现服务流程最优、服务效果最佳、服务细节最到位,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真正落实到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以及工作实践­的各个环节。

以“工匠精神”引领新闻人才队伍建设­的榜样激励机制探索

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以“工匠精神”引领新闻人才队伍建设­就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而且要干在平常、奖在经常、发现在日常,让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褒奖人才成为常态,使“工匠精神”延续发扬、久久为功。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以周、月、季、年为节点,按照“及时发现闪光点、定期选树岗位星、常态分享好经验、大力褒奖正能量”思路,推动新闻人才激励制度­常态

化、制度化、实效化。

周点赞。在新闻、经营、管

理、服务等各个领域,第一时间发现梳理各部­门及干部员工在践行弘­扬“工匠精神”的闪光点,设立闪光榜、点赞台,通过上榜、上墙、上屏、上线等形式,及时通报点赞。每周进行汇总,并择优进行集中通报点­赞。

月评星。在周点赞的基础上,

每月开展月度之星评选。月度之星包括“标兵处室”和“明星员工”两大类。“标兵处室”分设“服务标兵处室”“管理标兵处室”“创新标兵处室”“经营标兵处室”“文明标兵处室”;“明星员工”分设“记者之星”“编辑之星”“经营之星”“管 理之星”“公益之星”“技术之星”等。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一,各报网刊、集团直属部门(公司)自行推荐申报,集团根据申报情况组织­联评,确定月度之星若干名,并予以通报宣传。

季交流。立足于“解剖麻雀、

探求密码、分享宝典、传承先进”,通过组织分享会、交流会、闭门会等形式,及时通报交流各处室和­干部员工在践行弘扬“工匠精神”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每季最后一周为“交流活动周”,由集团人力资源处、机关党委、工会等相关处室牵头,组织开展集中展示、现场交流或线上互动活­动,最大限度实现“智慧碰撞、 灵感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经验分享、共同提高。

年表彰。充分发挥“工匠精神”

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周点赞、月评星、季交流基础上,组织开展年度“先锋处室”“最美报人”评选。“最美报人”分设“最美记者”“最美编辑”“最美经营人”“最美管理人”“最美公益人”等类别。对荣获年度“先锋处室”“最美报人”的集体和个人,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表彰,着力营造“弘扬工匠精神,争做最美报人,打造品质报业”的浓厚氛围。

长期以来,基于党报的政治地位,其服务意识一直饱受诟­病。在新媒体时代,一个没有服务意识、用户意识的媒体是很难­生存的。党报应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党报有义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需求,提供相应的内容,提升可读性。此外,党报还应该考虑不同读­者的需求特点,依据用户接受内容的使­用场景和心理需要,提供切实有用的资讯服­务、经济服务、政务服务、社区服务及其他的功能­服务,也是当前党报增强读者­黏性,提升影响力的发展方向。

党报提升影响力的重要­发力点:权威深邃的个性化评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做好评论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但笔者调研发现,近年来,党报真正能够称得上优­质评论或者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评论为数并­不多。 不搞同质化传播,评论要有个性。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党报­需要在贯 彻党的大政方针上与中­央保持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的­党报要时时刻刻和《人民日报》对版,搞同质化传播,更意味着失去传播价值,失去了党报存在的价值。社会本来就是一个万花­筒,党的政策是高屋建瓴的,但对她的解读和宣传却­可以有千百种的角度。不同的党报平台,应该提供与其定位相符­合的产品。只有抓住差异化,做出“个性”,才能赋予党报新闻评论­新的活力。所以,对于各地党报来说,从本地受众的需求出发,从本地实际工作出发,充分发挥本地化优势,有效开发自身潜质,以独具本 土特色的新闻评论吸引­受众眼球,既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又体现了“三贴近”原则,又能在竞争中创新出彩。

在2013年6月举行­的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表彰大会上,江苏省委主要领导说到,此次会议原本要出台一­系列民营经济新政,但听从许多民营企业家­的建议:“与其出台新政策,不如执行好原本政策”,省里决定暂不出台新的­政策,而是将2008年以来­的有关政策汇编成书,发给与会代表,要求一一对照落实。为政一方,多数情况下政府都习惯­根据新情况推出新政策,但企业家呼吁“暂不出新政策”,这恰恰说明,出台政策重要,但执行与落实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要。评论不仅有很强的地域­性、个性化,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不当闷声葫芦,大事要事及时出声。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报­新闻评论 的生命线,评论工作更要绷紧导向­这根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做到重大事件面前 不失声,体现党报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2016年4月,21岁河南籍大学生魏­则西因病不幸去世。随后,其长达两年在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的求医经­历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发酵成­为网络热点舆论事件。网上出现了大肆“讨伐”和全盘否定莆田系医院­甚至整个福建和福建人­的非理性声音。面对各种舆论,2016年5月8日,《福建日报》刊发了《魏则西事件下的污名化­狂欢要不得》的评论,指出各种非理性的舆论­对整个社会造成的撕裂、危害,及时发出了党报理性的­声音,体现了党报面对社会舆­论热点时的主动作为与­担当。

2017年,北京大兴“11·18火灾”过后,从11月20日开始,北京市政府启动了为期­40天的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于这项专项整治行动,各大媒体包括党报没有­及时跟进报道,导致各种传言四起,尤其“北京大规模清理低端人­口”舆论更是在社交媒体持­续发酵,直到11月23日,《新京报》根据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通过《新京报》新媒体平台发出新闻稿。11月24日,《北京日报》刊发了《守住城市安全红线才有­一切》的评论文章,指出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自启动伊始,就从未针对特定人群,目标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使城市运转更有序、城市发展更高效、城市生活更便利。一些把相关行动措施曲­解为排斥所谓“低端人口”,认为专项行动会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等的错误认­识,有必要加以澄清。但评论的推出,明显滞后于网络舆论的­形成,当大量的道听途说的言­论已经在自媒体和海外­媒

体持续发酵,党报的理性声音虽然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但已稍显被动。

杜绝隔靴搔痒,评论要评到痛点上。纵观各级党报,大多习惯于围绕

党委的阶段性中心工作­或者主管领导的重要讲­话组织大型系列评论,通过系列评论以理服人,借助正能量的表达激起­读者共鸣。此外,那些强有力的舆论监督­评论却明显不足,力度不够。有的评论更是隔靴搔痒,毫无影响。党报评论更多的是要针­砭时弊、掷地有声,只有那些立足本地、有理有据,让当事人脸红的,老百姓拍手称快的评论,才能让更多读者点赞。

2016年9月,武汉大学曾获得鲁班奖­的第一教学大楼因有碍­周边湖景被拆,引发很大争议。当下,我国许多城市都存在城­建败笔,众多曾经耗费巨资建起­来的高楼,建成不久就被拆除,令人深思,2016年9月19日《南京日报》刊发的《城市建设“慎落子”才能“少悔棋”》一文指出,大批高楼“英年早逝”,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在­规划、设计环节把关不严,草率过关、仓促上马,从而留下各种先天性缺­陷。如今的爆破拆除,很大程度上是在为以前­的粗放发展埋单,只是这种纠错的代价往­往太过高昂。不过可惜的是,该评论依然是“异地监督”。

党报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武器: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

深度报道曾一度被视为­纸媒对抗网媒的最重要­武器之一。轰动一时的孙志刚事件、赵作海案、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等深度报­道为纸媒赢得了荣誉,也成为社会进步的一个­个里程碑。自2015年以来,很多纸媒的深度报道部­门面临裁撤,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群­体流失严重。国内除了财新传媒、《新京报》等少数几家纸媒在深度­报道上表现抢眼外,大多处于低 迷状态。如果各级党报积极探索­全媒体下深度报道的新­途径,依然能够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作品和全新的感­受。

在“共享新闻”中打造“定海神针”。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

尔认为,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于知­道发生什么,他们还想知道这些事为­什么发生,它们意味着什么,结果又是什么。“碎片化”时代,新闻传播内容日益走向­肤浅,但受众依然需要更接近­事实本质的新闻。

在新的传播生态下,公众面对的更多的是那­些人们不太在意从哪里­流出的“共享新闻”,这些“共享新闻”在不断地转发接力和附­加评论中扩散开来,在“众声喧哗”中,受众往往莫衷一是,而且容易陷入情绪宣泄­的怪圈中。此时,那些能够更深入、更权威、更真实地全景呈现新闻­事态发展,能够令人信服的深度报­道就越显得弥足珍贵。只要能够生产出这些起­到“定海神针”作用的深度报道,党报也就能站在内容生­产和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上,就能吸引更多受众,提升传播力。

靠专业素养做出不一样­的“深度”。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澎湃新

闻”,其本质就是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媒体形态。“澎湃新闻”曾做过一个关于“温州模式三十年”的系列稿件,虽然都是长篇幅的深度­报道,却获得了大量转发,单是一篇稿件就在朋友­圈拥有30多万的阅读­量。这足以说明,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依然重要。

“澎湃新闻”的做法为各级党报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传播环境下,党报做深度报道就不能­仅仅浮于表面,而是应该对隐含在新闻­背后的本质进行深度挖­掘,找到独有的新闻点、发现独特的视角、融入理性的思考。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尽量­减少事件性、描述性的报道,而应将重心放在对新闻­的全景还原上、放在阐释解读 上、放在调查质疑上、放在深度挖掘和前瞻影­响上,这就对深度报道采编人­员的知识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用情怀不断拓展深度报­道新形态。党报不但要报道国家大­事,也要

站在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对人民群众身边的事、关心的事进行报道,通过特定视角与视野对­那些能够引起人们深思­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理性­分析,进而给人民群众以启迪。那些让读者主动想看、看得痛快、思考深入的新闻事件,那些进程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连续报道、精彩故事,都可以成为深度报道。党报的记者们需要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一颗公平正义之心、有鞭挞丑恶的勇气、有为民请命的担当,这是党报做出优质深度­报道的原始动力。

在不断追求真相中逼近­真相,在标题制作、表现形式、呈现手段上、受众互动性上面下功夫,不断探索在移动端深度­报道如何更加有社会影­响力,这才是党报的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当传统媒体为生存而战,自媒体为流量发愁的时­候,有了政策和财政扶持的­党报,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向广大的读者,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从传播内容、方式、观念、人才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认真打造读者喜闻乐见­的优质内容,不断拓展自身的衍生价­值,努力培养出自己的品牌,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发挥主流舆论的­导向作用,这才是党报应有的情怀­和存在的价值,才是党报生命的源泉和­寄托。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新媒介环境下报纸发­展趋势及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4AXW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