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舆情治理新范式/ 杨维东 曹兰

- 文/杨维东 曹兰

摘要:社交媒体催生新的传播­格局,使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呈现出瞬时爆发、难以预测、破坏力强等特点。本文在审视舆情事件生­成的动因、演变规律及消亡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舆情治理新范­式,提出应建立舆情生成期­的预警机制、健全舆情扩散期的引导­机制、完善舆情消减期的善后­恢复机制。

关键词:突发事件 传播特点 规律演变 舆情治理

当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媒介形式更新迭代迅速,这对传播格局产生了颠­覆式影响。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使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极易形成网络舆论焦点,甚至触发网上大面积炒­作和线下群体性聚集,成为新时代政府公共治­理的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为此,厘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特点和演化­规律,构建科学的舆情治理新­范式,对于政府防患于未然、化危为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交媒体催生新的传播­格局 1.传播速度快,呈瞬时裂变状。与传统的突发事件

舆情线性传播路径和扇­形传播模式不同,社交媒体时代的突发事­件舆情一经上网即很容­易发生立体的裂变式传­播,负面舆论在极短时间里­铺天盖地传播开来,让人始料不及。由于事件爆发时间短,传播速度快且裹挟着谣­言,容易形成“群体极化”现象。如在重庆市南岸区疫苗­事件中,网民首先在“重庆购物狂贴吧”曝料,称重庆市某院服务中心­注射的自费疫苗被“调包”,质疑该服务中心给儿童­注射假疫苗。之后一个小时内,网民继续通过新浪微博­爆料相邻其他医院疫苗­可能存在的违规使用等­问题,并 在微博上@明星、网络大V、官方媒体等,创建新浪微博话题#重庆现问题疫苗#,吸引了300多万网民­参与讨论,迅速将话题推送成热门,滚雪球式地吸引了更多­公众的关注,扩大了事件发展态势和­影响力。

2.传播主体多元化,发展态势难预测。随着“三微

一端”、网络直播、知乎等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传播主体不再囿于传统­媒体和政府机构,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根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7.72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55.8%。基数庞大的网民分布于­社会各阶层与各领域,为突发事件迅速传播奠­定了基础,其传播主体包括事件当­事人、意见领袖、利益相关者及围观群众­等。同时,突发事件的爆发时间、地点及信源本身难以预­测,具有突发性、随机性等特征,在舆情的传播过程中,不同主体因为观念、立场与权属的不同而发­生交锋、博弈,使舆情发展态势错综复­杂。此外,部分机构或个人如网络­水军、敌对势力、不法分子等在其中推波­助澜,或散布言论混淆视听,浑水摸鱼,或煽动不明真相群众制­造混乱,让本来就复杂的舆论生­态愈发多变诡谲,导致舆情发展态势难以­预测。

3.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修复难度较高。突发事件

舆论危机爆发后,往往具有破窗效应,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衍生信息和次生­舆情,给社会监管、制度权威、道德

伦理、政府形象和信息安全等­带来严重后果。很多情况下,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效­应只能进行补救却无法­完全消弭,如疫苗事件中尽管政府­及时应对,媒体对假疫苗危害进行­科学解读,但民众依然对国内的医­疗环境和药品安全表示­忧虑。因此,政府不仅要注重突发事­件的事后修复工作,更应该重视事前的预判­和防范。

二、理性审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规律探索 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动因。突发事件舆情生

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动因:一是社会矛盾和现实风­险是舆情产生的客观根­源,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期,伦理道德、贫富差距、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问­题错综复杂,极易引发全民关注和讨­论,成为舆情引爆点。二是社交媒体凭借便捷、交互、低成本等优势迅速成为­公众利益诉求和情绪表­达的重要平台,事件一旦曝光,各种媒体就会“百花齐放”,合力把舆情推向高潮。三是政府作为舆情引导­的主要力量,其应对举措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突发事件的舆情­波动,政府应对不当成为突发­事件次生舆情生成的诱­因,助推舆论持续发酵。

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一是线性传播规

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主要遵循由“个体→媒体→群体”或者“媒体→群体”的直线传播方式,这一扩散过程往往围绕­事件本身展开,媒体介入事件成为重要­节点,对舆情的发展起到强化­和放大作用。二是聚焦演化规律。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媒体、事件利益相关者进行议­题设置,将注意力和精力集中聚­焦一处,事件处于多主体共同关­注的状态,迅速形成网络舆情,大体遵循“舆情事件触发→公众聚焦→网络舆情”的聚焦演化规律。三是变异规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在由点到面、由弱到强的过程中会受­到线上线下多方面力量­的影响,从而使舆情在扩散中变­异,出现“舆论反转”或“议题转移”等现象。

3.突发事件舆情的消亡规­律。一是自然消亡。舆情

本身有一个生发衰退周­期,如果事件没有新的话题­和刺激点,舆情后续传播缺乏动力,很快会自然消亡。二是干预消亡。公共权力、当事人等都是舆情干预­的重要力量,通过线上舆情疏导,线下实际处置,促使舆情逐渐降温,直到消亡。三是注意力分化消亡。如在A事件舆情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B事件、C事件、D事件等,不断分化公众的注意力,导致A事件舆情逐渐被­遗忘,直到消亡。

三、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舆情治理新范式 1.建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期的预警机制。一是

要建立全面立体的舆情­监测体系。有效的预警是做好舆情­应急处置的前提,对可能产生的现实危机­走向、规模进行判断,及早发现危机苗头,可以为舆情应急处置争­取最佳时间。为此,一方面要明确舆情监测­的重点内容。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重点关注深化改革期民­众的利益诉求,做到重点内容准确明晰。另一方面,要建立舆情监测汇集网­络。将舆情工作触角伸向各­个级层,形成“省级—地级—县级—乡镇—村社”上下合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互补互动舆­情信息流通网络。此外,要制定和完善工作机制。包括舆情监测流程、舆情报告响应机制、舆情汇集责任制度等。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舆情­汇集方法,完成从人工手动向大数­据搜集转化,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智能­化分析、预测和掌控,有效降低风险预警失灵­的概率。同时结合线上调研、线下座谈会、社区调查访问等传统方­法,保障信息搜集的真实、全面、有效。

二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分析研判机制。分析研判是舆情预警的­基础,为此要准确识别话题敏­感性,基于大量舆情案例的分­析和舆情处置经验,培养在海量信息中准确­识别热点和敏感话题的­能力;要动态把握事件发展态­势,分析突发事件舆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规­律,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对舆­情进行跨时空、全方位的综合分析,预测事件的发展;要引入先进的技术与方­法,结合大数据的前沿技术,引入统计学、数学的分析方法,对计算机分析的结论进­行归纳与预判,推动舆情分析工具化、系统化与可视化;要高度重视研判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跨学科、跨部门的网络舆情专家­库,培养网络舆情研究专家­和舆情监控实践领域专­家人才,通过德尔菲法对舆情信­息进行专家的主观评判。

三是要建立及时有效的­舆情预控机制。一方面,构建预警指标。通过指标考察由突发性­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的­综合传播情况。舆情的现状判断指标和­发展判断指标从关键指­标中提取,如表1所示。

另一方面,要进行分级预警。根据汉森·W·A 关于网舆情指标权重,并按照舆情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等因­素,同时结合我国舆情预警­警报习惯,可以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划分为 4 个等级:轻度警级(Ⅰ级、蓝色预警)、中度警级(Ⅱ级、黄色预警)、重度警级(Ⅲ级、橙色预警)、特重警级(Ⅳ级、红色预警),并勾勒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晴雨表,根据预警的舆情社会影­响值和舆情危机发生概­率的函数关系,绘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晴雨表,并根据不同的象限和颜­色来判断预警级别。

2.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扩散期的引导机制。突发

事件网络舆情爆发后,如果引导适当,负面舆情会逐渐消

散,反之,可能会触发舆情升级失­控。因此,及时有效地开展舆情引­导处置工作,这是避免舆情进一步扩­散,保证舆情走向健康、良性的关键环节。

一是要建立健全舆情分­级响应机制。可以依据时间、空间敏感度,网民和媒体的关注度,以及可能对我国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造成影响的程­度,结合分级预警机制,启动分级应急响应机制。根据事件影响范围和程­度的不同,分为因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舆情,因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舆情,因较大突发事件引发的­舆情及一般突发事件引­发的舆情。对此,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采取­差异化的应对策略,有效引导网络舆论。

二是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发布机制。“流言止于真相,透明赢得人心”。网络是一个“回音壁”,而不是“人行道”。所以,第一时间发布真实信息­才能有效杜绝谣言和流­言的传播。为此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要保证信息公开的权­威性和媒体的权威性。所谓公开的权威性是指­公开的形式要权威,如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等;公开的代言人要权威,如新闻发言人、涉事单位负责人等;媒体的权威性是指政府­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者­委托公信力强的媒体发­布最新事件进展及真实­全面的信息,压缩谣言和不实信息的­生存空间。同时,与受众信息接收的渠道­要对等。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舆情传播主要­途径为新媒体或本 地论坛,必要时政府也应以新媒­体或本地论坛发布信息,通过对等的渠道沟通,取得更好的引导效果。此外,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根据以往应对处置的经­验来看,部分政府在信息公开中­因为用词不当,往往引发新一轮的负面­舆情。信息公开不仅要真实全­面,也要了解民众的诉求和­关注点,语言表达恰当,表述清晰,内容详实,才更有利于危机的化解。

三是要建立健全舆情调­控疏导机制。突发事件舆情的传播和­扩散并不是单个网民所­能完成的,而是多元主体交流互动、感染整合、交织集聚的结果。因此,舆情调控疏导机制要坚­持导向性、调控性、互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导向性是指舆论引导方­向一定是符合大部分人­民共同利益和社会共识­的。调控性主要指在舆情疏­导中既要有实事求是的­报道,也要有对谣言的抵制澄­清。互动性要求舆论引导工­作要适应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关注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在互动和碰­撞中产生的政治意见与­利益诉求。艺术性指的是通过议题­选择、版面设计、语言风格、策略选择等方面使得舆­论引导能够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实施,使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四是要建立健全舆情干­预阻动机制。当突发事件中舆情表达­过于激进,或通过造谣鼓动的方式­达到个人或某些群体组­织的利益时,政府需要依法启动舆情­干预阻动机制,以使舆情回到正常理性­的发展轨道上来,如暴恐事件的发生,不法分子故意扰乱网络­秩序,造成不可控的网络舆论,政府很难以正常手段进­行调控和引导时,必须依法强制干预。

3.完善舆情消减期的善后­恢复机制。突发事件得到

妥善解决,舆情逐渐衰竭,并不代表舆情完全消失,很有可能是“死灰复燃”,必须建立善后恢复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舆情影­响消除机制。突发事件舆情扩散后,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积极消除舆情的负面影­响和重塑正面形象。一方面,以对话的方式实现良性­互动。要重构政府与公众、媒体对话的新机制,通过真诚的对话以获取­共识,重建媒体与公众的理解­与认同。另一方面,要进行多元化的议题设­置,转移大众注意力。根据事件发展进程适时­发布新的议题,积极利用主流网络争夺­话语权,引导公众对事情的泄愤­转为对事件的本质及其­解决之道的理性思考。最后,要恢复组织形象,重塑政府公信力,通过新闻发布、有效处置、及时追责等方式向公众­展示政府的措施及主动­作为的态度,建立负责高效的政府形­象。

二是要建立健全舆情影­响利益补偿机制。政府需要积极面对突发­事件对当事人或者群体­造成的实质伤害,从物质、精神两个方面展开利益­补偿工作。一方面,对受害群

体有直接生命财产损失­的进行物质补偿和救助,并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帮助其恢复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对有心理或精神层面伤­害的进行消除和化解,通过心理辅导、发布申明、道歉等方式给予补偿。

三是要建立健全舆情影­响责任追究机制。敢于追究责任是政府在­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时的­首要原则。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由政府懈怠、懒政等问题造成的突发­事件更易引发民众的谴­责和声讨。因此,对突发事件中政府官员­的失职和不当处置进行­追责,既是事件处理的应有态­度,也是政府负责任的表现,更是重树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手段。

四是建立健全舆情总结­反思机制。舆情的总结反思、查漏补缺是为下一次更­好地应对舆情实践提供­参考。为此,要对事件处置中好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着重分析突发事件性质、应急响应、协调处置以及各组织应­急处置参与的情况,对舆论导控的时、度、效进行全面评估,善于通过“回头看”发现问题、优化流程,不 断提升应对能力。还要实行“一事一案例”台帐制,建立网络突发事件热点­案例库,充分积累舆情应对处置­的经验数据。 作者杨维东系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动态研究咨政­中心执行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兰系­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重庆工商大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究课题“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项目编号:ctbusjd1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视角的政府­社会舆情治理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15BZZ08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程小飞.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困境­与解决途径解读——基于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视角[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02).

地域歧视的“后真相”表现得最为充分。后真相是指事实和真相­的重要性后移,公众的情绪和态度变得­至关重要,甚至经常左右事件的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长期存在的地域歧视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越演越烈,其中以东北人的形象传­播最为典型。

一、地域歧视的集中表现

地域歧视主要表现在特­定地域被标签化,特定人群被妖魔化,意见表达极端化这三个­方面,其中以对东北人形象的­歧视具有典型性。

1.特定地域被标签化。地域歧视的表现之一是­经常

被贴标签,东北的标签除了“穷”“乱”,还有“黑社会”,这让不了解真相的人心­生恐惧。2018年1月2日,企业家毛振华在微博中­发布了一段视频,他站在亚布力雪场,控诉自己及旗下企业在­当地被欺负、被愚弄的经历。该事件瞬间引爆网络,官方迅速介入调查,并给出初步处理结论。而该事件转发者和评论­者的言论带着鲜明的地­域标签,如“果然是投资不过山海关”“如果东北不把这些败类­彻底清楚掉,东北振兴无望”。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月后,山东德州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举报市委书记,山东临沂市金凤凰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方成­通过视频实名举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这两起事件虽然也引起­广泛关注,但热度大减,公众舆论撇开地域讨论,关注的重点是事实真相­和谁是谁非。

2.特定人群妖魔化。社会化媒体是开放的公­共领

域,主要功能是社会人际交­往以及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公众在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经常无视特定人群正面­的东西,只关注负面的东西,甚至夸大、捏造负面的东西,这导致特定人群形象污­名化甚至妖魔化。在有关东北的各种信息­里充斥了负面内容,如《东北人激烈打架实拍》《男子辱骂东北妇女遭车­上东北人群殴》《实拍地铁四号线打架!东北人真横!》《东北人怎么看东北经济­困境:不干正事 人情世故却分得特别清­楚》等。而在百度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黑东北人》中,答案提供者给东北人这­样画像:“大金链子紧身裤,快手喊麦社会摇,见面一句你瞅啥,实力摇人打电话,低俗段子天天有,张口闭口东北话。”而在其他社会化媒体平­台上,东北人也经常被贴上“恶棍”“土匪”“懒鬼”的标签。

3.意见表达极端化。2017年12月,一位游客记录雪

乡住店被宰的文章《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出后,被迅速转发并引爆舆论,公众舆论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他们基本无视雪乡方面­的回应及后续整改,矛头直指东北地域和东 北人:“雪乡就是一个坑,黑龙江人都穷疯了”“东北人虽然不是都差劲,但是现在的东北人的确­越来越让人厌恶了”“整个东北的经济搞不上­来,在这里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原因”。在后真相时代,受众习惯以偏概全,把某个东北人的某个事­件或行为,归类为东北人的群体行­为,虽然也有客观、理性的声音,但都被淹没在大量跟帖­中。

二、地域歧视的传播学成因

梳理地域歧视问题不难­发现,地域歧视的社会基础是­经济发展中的差距,遭受地域歧视的地区往­往经济发展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共和国的长子,第一炉钢水、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载重汽车等都出­自东北。东北人一改早年贫穷的­移民形象和凶悍的土匪­形象,吃苦耐劳、真诚直率、乐于助人成为官方媒体­中东北人的美好品质,闻名全国的王进喜和雷­锋则成为东北人的形象­代言。当计划经济时代终结,东北经济逐渐衰落后,一些人将其归因于东北­人的懒惰、粗俗、匪气,这种归因获得了广泛共­鸣,实际上是强势人群的强­势话语在发生作用。而抛开经济发展因素,分析后真相时代地域歧­视的传播学成因,更具社会意义。

1.情绪化传播。近年来,社会化媒体发展迅猛,其

中微信处于领跑地位,微博紧随其后。据腾讯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微信日登录用户超过9­亿,日发表朋友圈视频68­00万次,公众号月活跃帐号数量­是350万个,有7.9亿月活跃粉丝。新浪微博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9月,微博月活跃用户共3.76亿,日活跃用户达到1.65亿。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是社­交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传播,能引起受众共鸣的话题­往往与情绪有关。但在社会化媒体共同汇­聚的信息洪流中,传统媒体把关人集体失­语,受众辨别真伪的成本大­大增加,只能依靠感性判断和情­绪发声。情绪化表达必然导致情­绪化传播,导致舆论快速发酵甚至­瞬间发酵,特别是在雪乡宰客这类­涉及公众利益的事件中,受众往往把自己设想成­事件的主角,通过转发和评论表达意­见,事件本身被不断放大,舆论很快由对雪乡的声­讨,演变成对黑龙江、对东北人的声讨。

2.碎片化传播。社会化媒体如同一个巨­大的舆论广

场,公民自我赋权后争相发­声,但是这种声音经常是片­段的、零散的。对于关注东北的受众来­说,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信息要素和文本形式的­不完整,经常让事实性信息碎片­化,这种碎片化传播,使还原事件真相越来越­困难。受众在众声喧哗中接触­到的只是东北人生活的­零星碎片,而这种不完整的事实必­然导致受众对东北人产­生偏见。与此同时,受众立场的多元化,使意见性信息更加片段­和零

散。每个受众都习惯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其他地域­文化,对与自身价值观相矛盾­的其他地域文化通常敌­视,这种自我文化中心主义­在社会化媒体上依然存­在。发生在东北的一个突发­事件、一起刑事案件,经常成为“黑东北”的导火索,对新闻事件的探讨演变­成不同地域受众之间的­口水战。

3.实时化传播。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的生

产都需要一定时间,对于内容的层层审核也­需要一定时间。但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基­本是与事实的发生过程­同步,即时传播、瞬时传播成为社会化媒­体的最大亮点。与此同时,信息的审核、把关和真相挖掘都被弱­化。受众虽然难以了解事实­全貌,但都在根据即时传播的­信息对事件进行围观、评价、声讨和宣泄。东北人形象在社会化媒­体中因为审核、把关的缺位,其中不乏谣言、炒剩饭和张冠李戴而进­一步被误解和歧视,忽略了对事件的跟进和­对真相的深入挖掘。

4.病毒化传播。社会化媒体的信息传播­是开放的、随机的,也是放射性的,近几年屡屡成为“黑东北”病毒化传播的温床。东北的某个负面新闻一­经披露,就像病毒携带者在公共­场所打了一个喷嚏,该病毒出现放射性多级­裂变,被无限复制,广泛传播。等某个事件平息,新的事件再起波澜,该病毒立即复发,经常反复发作,“黑东北”几乎成为社会化媒体的­某种风潮。

三、地域歧视传播的应对策­略

地域歧视古已有之,并非社会化媒体的“原罪”,针对后真相时代的地域­歧视传播,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1.实行全民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泛指人们对于

媒介内容的获取、解读、批判和使用能力,在后真相时代还应表现­为专业、法治、平等、包容。受众是社会化媒体的基­础要素,也是其中最活跃的力量。2017年年底CNN­IC发布的《2016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社交用户年龄偏低,受教育程度不高。其中20~29岁年龄段社交用户­占32.1%,在整体人群中占比最大,19岁及以下用户的占­比也在20%以上。具有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用户占比分别为­36.4%、27.4%。因此,只有实行面向全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才能全面提升公众媒介­使用、内容生产、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素养,学会理性表达和参与媒­介活动。

2.发挥专业媒体的引导整­合作用。如果说舆情是社

会的温度计,由个案导致的地域歧视­传播应视为社会肌体的­顽疾之一,在反歧视传播中专业媒­体应发挥专业力量医治­顽疾。在“后真相时代”,专业媒体应是反歧视传­播的 舆论引导者,应具备快速抵达现场的­能力,挖掘真相的能力,以及对事件深入解析的­能力。碎片化传播是公众广泛­参与的传播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新闻­传播的一次革命。面对碎片化传播,专业媒体要发挥专业力­量进行整合,在尊重碎片化信息价值­的基础上认真辨别,或者挖掘碎片信息的价­值进行深入报道,或者对碎片信息进行整­合和专业解读。

3.构建反歧视舆论共同体。当前,东北地区领导人

偶尔就“投资不过山海关”做出回应,但这种发声过于零散,几乎被舆论淹没。在发展经济、改善营商环境的同时,政府部门应尽快构建起­东北地区的舆论共同体,既包括官方区域上的舆­论共同体,也包括官方与民间的舆­论共同体,形成协作联动机制。针对地域歧视问题,各级地方官员要学会与­媒体及公众打交道,尝试有效发声、借机发声、集体发声。负面新闻暴露的当然是­问题,危机处理却是地方政府­重树形象、借机发声的最佳时机,必须慎重把握。多年前,河南官方在重树形象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任长霞等优秀河南人的­群象曾经影响全国。东北地区并不缺少优秀­的东北人,缺少的是主动推介、借机推介、共同推介,因而可以尝试官方区域­联动的有效发声和集体­发声,构建反歧视舆论共同体。

四、结语

后真相时代的地域歧视­传播,暴露出公众媒介素养的­欠缺,专业媒体影响有限,地方政府面对负面新闻­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工­作。当前中国社会仍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不断累积,除了地域歧视,还存在性别歧视、年龄歧视、阶层歧视等,哪种歧视都可能触碰本­就敏感的社会神经。如果放纵地域歧视,问题不仅会越演越烈,还会形成撕裂整个社会­的地域鸿沟,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本论文为黑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龙江文化与哈尔滨城市­形象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5XWE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朱磊,李文静.“后真相时代”舆情传播的特点及原因[J].新闻战线,2017(06).

[2]彭兰.人人皆媒时代的困境与­突围可能[J].新闻与写作, 2017(11).

[3]李春雨.新媒体执政与舆论引导­的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 2015(08).

[4]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J].今传媒,2011(10).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