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创意中插”广告:网络影视剧广告的新路­径 / 宋戈 张毓祺

- 文/宋 戈 张毓祺

摘要:广告在将网络影视剧内­容吸引力变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传统贴片广告和植­入广告难以满足当前网­络影视剧的广告需求,一种更符合网生代观众­需求的新形态广告——创意中插广告受到影视­剧制作者、广告商和观众三方的欢­迎。文章通过对当前收视率­高、口碑较好的网络影视剧­创意中插入的广告进行­分析,思考创意中插广告存在­的问题以及网络影视剧­广告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网络影视剧 “创意中插”广告 “网生代”受众 观剧体验

视频网站既是大众传播­媒介也是商业媒介,需要通过商业手段获取­利润。传播政治经济学学者达­拉斯·斯麦兹(Dallas Smythe)在其受众商品论中提出,“大众媒介通过提供言论、信息或思想,刺激受众的胃口,从而吸引他们聚集和参­与到自己的节目、版面中,接近和赞许广告商的信­息,进而培养受众对广告商­信息的好感”。作为视频网站吸引受众­和广告商的重要内容载­体,网络影视剧对广告的需­求不言而喻,广告是其将内容吸引力­转化为商业价值的重要­环节。伴随着网络影视剧的发­展,广告从照搬传统影视剧­中贴片广告的1.0时代,过渡到以植入广告为主­的2.0时代,最终来到了当前以“创意中插”播广告为核心的3.0时代。

“创意中插”广告又称“小剧场”广告,是伴随网络影视剧发展­应运而生的广告新形式,它以情节简单的情景短­剧为基本形式,保留了网络剧本身的场­景和剧中原有角色,时长30到40秒。短剧以温情、搞笑、洗脑等方式进行产品卖­点的宣传,让观众轻松记忆产品功­能特点,借以推出商品。

一、“创意中插”广告发展背后的动力

1.不断演化的网络影视剧­形态对广告的新需求。早 期的网络影视剧一般是­将电视台播放的黄金档­剧集照搬到网络平台上。黄金档剧集老少皆宜,是电视台黄金档播出的­合家欢剧集,由电视台先播,互联网后播,或网台同步播出,唯一的内容变现手段就­是广告。黄金档剧集之后出现了­仅在视频网站播放的网­络剧集。网络剧集在类型、题材、制作上均有所突破和创­新,主要观众是年龄较小的­垂直用户,通过付费会员购买实现­内容变现。

2017年4月,优酷春集提出“超级剧集”这一概念,它是指综合具备大IP、明星班底、电影级品质这三大要素­的精品剧集。超级剧集以消费能力较­高的中青年为目标用户,通常由互联网先播,电视台后播,或纯网络播出,其商业模式也更为丰富,可以通过广告、付费会员购买、衍生品等方式进行内容­变现。超级剧集代表网络影视­剧的发展趋势,这也对广告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让VIP会员收看,能完整传递产品信息,也能很好地“包装”自己,不会让观众感觉被冒犯,但贴片广告和植入广告­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一方面,作为视频网站打造品牌­影响力和吸引流量的重­要手段,超级剧集一般不会向非­VIP会员的观众提供­完整的剧集内容,特别是在剧集刚开始播­出的阶段。虽然视频网站通过VI­P会员付费制度赚取了­一部分利润,但VIP会员拥有的另­一项特权“免看广告”却损伤

了贴片硬广带来的收益。将超级剧集归为VIP­会员特权产品,体现了超级剧集以消费­能力较高的城市中青年­为目标受众的特点,但这部分观众通常拥有­较好的媒介素养,对广告的警惕心和抵触­情绪更强烈,普通的植入广告有时太­隐晦,宣传效果较弱,有时又太明显,与剧情、场景产生冲突,引起观众反感,如《盗墓笔记》中多次出现在古色古香­的小楼中的巨型成人等­身加多宝饮料罐就非常­吸引眼球,但也成该片的一个槽点,受到观众指责。另一方面,由传统贴片广告发展而­来的弹幕贴通常出现在­画面左下角,并附带品牌LOGO或­品牌元素。然而,年轻观众追剧时往往不­会一直紧盯剧集画面,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在双­屏(手机、电脑)甚至三屏(手机、电脑、电视)上,弹幕贴仅有图标闪现而­没有声音提示,停留时间较短,位置不够醒目,容易被人忽视。被视为植入广告改进版­的彩蛋式广告,插播于剧集内容结束之­后,片尾曲和演员表之前,长度在10秒左右,由剧中原有角色演绎。但受其位置的限制,大部分观众都会勾选自­动跳过片头、片尾,或者手动切换至下一集,广告曝光率较低,且较短的长度难以完整­传达产品信息。这两种广告形式虽然在­传统广告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都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播效果有限。

2.“网生代”受众对视频内容的新需­求。“网生

代”受众与“互联网移民”不同,网络空间、数字化产品、虚拟社交贯穿了他们的­成长。“网生代”受众对视频内容的需求­体现出鲜明的特点:一是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信息获取与交流的方式。广泛、迅速、海量的内容催生了一个­注意力稀缺时代,“网生代”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倾­向于碎片化,快节奏、多选择的生活让他们无­暇关注过长的内容。二是“网生代”受众被称为“去电视化”的一代,互联网使用的便捷性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用户的匿名性提供了相­对自由开放的言论场,多元包容的网络精神鼓­励每个人张扬个性,颠覆传统权威。如哔哩哔哩网站上的鬼­畜恶搞视频,《奇葩说》等有趣的、戏谑的、新奇的节目在他们的视­频消费体验中已经司空­见惯。三是参与、互动与社交是“网生代”受众消费网络产品时的­心理需求。通过微信、微博、弹幕等社交媒体和技术­手段分享观点、表达情感、传达自己对视频内容的­补充和再生产,在网络中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可,已经成为“网生代”受众视频消费的一个主­要心理动因。因而在网络影视剧广告­上,冗长的、自说自话式的广告被逐­渐冷落,取而代之的是对能提高­受众参与感、鼓励受众分享的广告的­推崇。

二、“创意中插”广告的新路径 1.点破广告的身份,实现广告与正剧形式上­的分 离。在“创意中插”广告开始前,画面和配乐就会明确

提示观众接下来是广告­时段,如《虎啸龙吟》的“轻松一刻”,《白夜追凶》的“脑洞时间”以及《那年花开月正圆》的“花开时刻”等。在广告结束后也会用短­暂黑屏或者“正片继续”来示意观众。这样的优势在于广告和­正剧在形式上的分离,不会面临植入广告遮遮­掩掩,避免观众吐槽,又想让产品“露脸”的尴尬处境。同时,“大张旗鼓”地提示在形式上刷够了­存在感,既避免了观众无意识的­注意力缺失,也没有损害他们的主动­注意力。“创意中插”广告一般时长为30~40秒,设置在单集剧集播放到­大概一半时的黄金位置,广告剧情完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观众如果想要拖动进度­条快进,很难精准地过滤它。如果想要切换到其他屏­幕,如微博、微信等,也能听到完整的广告剧­情。此外,与正剧的分割给广告更­大的发挥空间,打破了网络影视剧题材­对植入广告的限制,即使在古装剧中宣传现­代产品,“创意中插”广告的使用也有助于减­少穿帮和出戏的风险。

2.强调从内容中衍生广告,提升观众的观剧体验。

“创意中插”广告追求VIP会员也­需要观看的效果,因此非常重视保持影视­剧IP的原汁原味,强调产品和剧集的融合,以免引起观众的反感。一方面,“创意中插”广告尊重剧集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如《虎啸龙吟》剧情发展到魏军征讨姜­维时,手游《率土之滨》的广告情境就重现了众­将讨论取胜良策的一幕。另一方面,“创意中插”广告始终以产品为主角,目的是介绍产品特点,传达品牌理念,如《军师联盟》中伊利牛奶的广告突出­牛奶易于消化的特点,司马孚正因喝了伊利牛­奶,才能躲过政敌的阴谋,成功将新政上达到曹丕­面前;《春风十里不如你》中PPmoney的广­告将APP和男生找女­朋友的需求直接联系起­来,辛夷正因通过PPmo­ney赚到钱,才能给妖刀买昂贵的礼­物。

3.追求艺术与商业的高度­统一,实现三方共赢。与

自我夸大、吹捧优点而忽视消费者­参与意识的广告不同, “创意中插”广告做到了“突出为消费者服务的意­识,在与消费者的审美情感­交汇中宣传、树立自己的形象”,实现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受到观众、广告主和视频网站的欢­迎。例如,《老九门》中关于爱钱进APP的­广告仅播出2期后,消费者对于爱钱进的品­牌了解和认识就从节目­播出前的14%增长到了44%,购买意愿有所增长。在“创意中插”广告受到观众欢迎,刺激观众产品购买和A­PP注册的同时,还为视频网站带来了巨­额利润,如优酷平均一条“创意中插”广告的价格高达150­万元。爱奇艺保底点击量15­亿以上的剧集,单集“创意中插”广告报价在200万元­至250万元。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