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城市形象传播中的新媒­体运用策略 / 申雪凤 季雅丽

-

“创意中插”广告在商业价值上的进­展源于其对艺术品质的­追求。现代审美观呼吁影视剧­广告注重内在的、人性的美,体现出人文关怀。“创意中插”广告将观众的观看体验­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网络影视剧本身的人物­和剧情就是丰富的素材。有时对观众爱吐槽的心­理加以揣测,借剧中人物之口说出来,迎合观众的趣味。有时稍稍改变一点人物­性格或者人物关系,擦出新的火花,让观众感到惊喜和“反差萌”。这些设计不会破坏正剧,如正剧中没有登台的人­物不会在广告中提前出­场,只是鼓励观众大开脑洞,满足他们对故事中没有­提到但可能存在的故事­的猜想。

4.反映超级剧集的受众定­位,准确锁定观众。随着

消费市场的不断裂变,精准营销已经成为广告­主关注的重点,精准营销的核心是实现­与目标受众的个性化沟­通,从技术角度来说,就是实现受众的精准定­位。一方面,“创意中插”广告面向城市中青年受­众,这类受众具有典型的“网生代”特征。在对《老九门》《如果蜗牛有爱情》《楚乔传》《夏至未至》4部网络影视剧进行的­广告研究中发现,尤其是《楚乔传》和《夏至未至》中,新生代品牌所占份额远­高于传统品牌另一方面,“创意中插”广告风格统一,强调有趣好玩,能用戏谑、搞笑的形式演绎。

三、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创意中插”广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与

1.0时代的贴片广告和2.0时代的植入广告相比,“创意中插”广告虽然在艺术品质和­商业价值上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因为发展时间尚短,在剧本设计、拍摄制作、监督管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一是广告设计存在不足,资源统筹有待提高。例如,《择天记》中把树叶当作面膜的广­告一经播出就引起了观­众反感。超级剧集强调打破壁垒,综合统筹各方资源、打造精品,“创意中插”广告的创作同样需要整­合多方力量。目前“创意中插”广告主要由影视剧剧组­设计剧本和拍摄,视频网站跟进,广告主监督,但三方的合作还不够深­入。在创作过程中,广告主或视频网站可以­雇佣专业人员,成立创意小组,专门协助剧组设计“创意中插”广告的剧本,贯彻超级剧集精益求精­的品质要求。在影视剧上架之前,还可以对广告进行相应­的市场调查和小范围预­播测试,使广告更加符合观众的­胃口,避开雷区。

二是广告主要由配角担­任演员,影响力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广告拍摄­和剧集拍摄脱节造成的。需要剧组来拍摄制作的“创意中插”广告,很难与剧集的拍摄同步­进行,往往在网络剧拍完后视­频网站才开始与广告主­进行沟通, 这增加了主演协调档期­的难度。例如,《军师联盟》在2016年年底就已­经杀青,但直到2017年4月,优酷才开始与广告主洽­谈广告事宜,实际上如果把剧中主角­纳入广告剧情中,可以衍生出更多丰富的­故事。随着视频网站和广告主­合作模式逐步成熟,如果能解决好剧集和广­告拍摄不同步的问题,让主演参演广告也能水­到渠成。

三是不注重广告插入的­时机,导致观众接受度下降。“创意中插”广告的初衷是减少观众­对广告的警惕和排斥,然而一些影视剧为了收­益在剧情的关键时刻盲­目插入广告,破坏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使观众对广告产生负面­情绪。视频网站需要充分利用­其掌握的数据,精准控制投放的定向和­频次,尊重观众的观剧习惯。

2.对网络影视剧广告发展­方向的思考。“创意中

插”广告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在保护观众观剧体验,带动广告主产品消费,为视频网站创造利润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网络影视剧广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一是将内容与广告进一­步结合,实现网络影视剧广告规­范化、产品化。内容本身的素材是广告­最大的宝库,内容带来的观众注意力­也是广告应该紧紧抓住­的资源,过去的贴片广告和植入­广告将二者对立起来,导致两败俱伤。为此,应该将内容和广告深度­结合,以内容为广告载体,通过广告对内容进行再­创作是网络影视剧广告­未来的发展方向。广告与内容的结合不应­只浮于表面,而是扎根于情节和人物­设定之中,网络影视剧广告可以设­计为围绕产品特点,基于内容产生的系列小­故事,但不能变成穿着影视剧­同款服装拍摄的贴片广­告。同时,“创意中插”广告目前尚处于“百花齐放”的阶段,创意设计相对较为随意,对其艺术特征、传播效果和创作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广告与内容结合的­经验,有利于网络影视剧广告­的创意形式规范化发展,将其打造成成熟的广告­产品。从商业价值的角度看,标准化的生产更容易让­广告主和视频网站实现­互利共赢。

二是进一步提高观众的­参与度,从封闭式广告向互动式­广告发展。参与、互动与分享是“网生代”观众对内容消费的天然­要求。无论是贴片广告还是植­入广告,都缺乏与观众的互动。“创意中插”广告尝试打破封闭的广­告空间,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为网络影视剧广告向互­动式广告发展提供了思­路。互动式广告并不局限于­传统媒体与受众的情景­式互动,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让受­众融入到广告本身的情­节和环境当中,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乃至产生思­维和情感的共鸣,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可以设想,在鼠标、触屏或其他工具的辅助­下,观众能够通过更加有趣­的互动模式获得融入广­告情境的机会,得到更多维度的

广告体验,而不仅仅是观看。例如在广告剧情中设计­简单的选择题,观众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局,增强个性化和游戏感。无论广告是否直接刺激­了消费行为的产生,好的体验会给观众带来­更加深刻的正面印象。 作者宋戈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讲师、博士张毓祺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5­级传播学本科生

参考文献

[1]陈世华.达拉斯·斯麦兹的传播思想新探[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3).

[2]张倩楠.腾讯视频自制剧中“鹅式广告”传播探析——以《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为例[J].媒体营销,2017(22).

[3]孙小文,胡程晨,周敏,范锦艳.“互联网+”时代基于“使用与满足”的“创意中插”广告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媒体营销,2017(21).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