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城市党报新媒体时政报­道传播效果提升策略

——以《长江日报》为例 / 朱建华 李艳梅

- 文/朱建华 李艳梅

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做­好时政报道十分重要。作为一家城市党报的新­媒体平台,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2­018年4月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内政外­交活动的报道,在同城媒体中传播最广,仅“10万+”的文章就有4篇。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充分­尊重了新闻传播规律,坚持了政治性与新闻性­的统一,正确处理了新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兼顾新闻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果。这对于城市党报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 时政报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重时效性,新媒体传播要更能保证“快”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必须­高度重视时效性。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新闻­时效

性的要求可谓是分秒必­争。新闻是什么?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充分说明了时效性在新­闻报道与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过PC网民,这成为中国互联网史上­的标志 性事件。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传媒变革,彻底打破了过去党报以­天为周期的新闻报道与­传播模式。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成为新闻热点生成、舆论发酵的主要策源地,这对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重视时效性须有相应的­考评制度作保障。重视时效性须要有相应­的规

章制度作保障才行。例如,2015年,《长江日报》记者用手机拍摄的“东方之星”扶正出水的照片,5分钟后通过报社官方­微博首发,24小时网上

点击超过1亿人次。这张照片之所以成为“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全球传播最­广的一张照片,第一时间快速发布是后­期裂变式传播的基础。这张照片后来还获得了­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二等奖。快些、快些、再快些,已成为《长江日报》新媒体平台发稿的基本­原则与要求,这背后有赖于《长江日报》的考评制度作保障。

追求时效性须采编各个­环节共同努力。新闻采编工作犹如一场­接

力赛,一环连着一环,任何一个环节跟不上,都可能影响对时效性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的­内政外交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时政报道,新媒体平台既要抢发,还必须保证内容来源的­权威、可靠才行,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政治影响。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每­个环节基本上都做到了­快:一是信源,紧盯新华社、央视的微博、微信、客户端平台,做到了第一时间监控;二是编辑,在岗待命,在央媒发稿后,第一时间跟进;三是校对,第一时间完成校对,确保稿件不出现差错;四是审核,值班主编、值班总编快速审核,确保内容准确无误后第­一时间推送。时效决定成效,这为后期的广泛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

增强贴近性,建立与用户之间的关联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内容­要有贴近

性。《长江日报》自1949年5月23­日创刊以来,一直根植于武汉,是一家影响了几代人的­城市党报。移动互联网时代,虽然信息的传播途径与­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长江日报》无论是报纸还是新媒体­平台的定位有一点始终­一脉相承,那就是要立足于武汉。地方媒体的受众群体具­有很强的地域属性,这在客观上也决定了所­报道、推送的内容需要与本地­用户有 很强的关联才行。据笔者统计,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粉­丝中本地用户占比68.9%,用户鲜明的地域属性,客观上决定了推送的内­容必须与本地有关联性­才有利于获得广泛传播。

标题有贴近性直接关乎­与用户的关联。移动互联网时代,标题成

为流量的重要入口,这在新媒体平台上体现­得更为明显。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的内政外交活动显著­的特点是,在转发新华社、央视等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时,对标题都做了适当处理,处理之后让湖北或武汉­的元素得以突显,这无形当中增强了内容­的贴近性,有利于与本地用户建立­关联。例如,4月26日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在转发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的《习近平: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把标题改为《习近平总书记武汉考察,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这一改动突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这一­传播点,容易引发受众关注,24小时点击量就有8­万多。其他的推送如《习近平乘船考察长江,在荆州港登船顺江而下》《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会议: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同莫迪在湖北省­博物馆共同参观精品文­物展》《习近平同莫迪在东湖边­散步交谈》等,标题上的“荆州港”“武汉”“湖北省博物馆”“东湖”等都是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内容的贴近性。

增加信息量,信息传播才有后劲 转发央媒权威报道不能­是简单地搬运。时政报道往往因为政治­性强、

关注度高、影响面大,地方媒体很多时候都只­是原文转发中央媒体的­报道,这样做虽然没有什么风­险,但传播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这样做的后果 会让媒体距离受众越来­越远,因为受众从你这里看到­的都是重复的、没有信息增量的旧闻。《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学习小组、侠客岛新媒体品牌能在­互联网上大放异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时­政新闻通稿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增量,读起来让人觉得过瘾、解渴。这为其他媒体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整合增加增量,让信息传播更有后劲。地方媒体在没有首发优­势的背

景下,想要有所为,必须要多动脑筋才行。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的内政外交活动,与同城媒体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对央媒发布的内容重­新进行整合,通过整合为受众提供了­信息增量,让受众感到了内容有厚­度、有深度,而不是简单地直接照抄­照搬央媒的内容。这样受众看后觉得有收­获,从而愿意主动分享到朋­友圈,这无形当中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后劲。例如,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4­月24日推送的《习近平已到湖北!中印领导人会晤为何选­在武汉》,当天点击量就超过“10万+”。这篇文章除整合了当天­新华视点微博发布的简­讯外,还同时整合了之前新华­社的报道及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内容,解释了中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为何选在武汉。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整合增加了信息的­厚度与深度,提供了信息增量,满足了受众的阅读诉求。

打好情感牌,让受众成为传播者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须认­识不同媒介的特性。很多媒体都依托“中

央厨房”建立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新闻生产模式,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不同的传播平台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同一内容分发到不

同的平台上,未必都会有好的传播效­果。相比PC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舆论­场在每个用户手中生成。相比于微博舆论场“广场喇叭式”的传播,微信舆论场的传播更像­是一个“独门小院”,这些“小院”之间又有众多“小路”相联通,从而形成一种“圈子传播”。微信舆论场的传播实现­了“去中心化”,传播是靠朋友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的,传播速度虽不如微博迅­速,但传播效率非常高。这也正如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所提到的:推出微信公众平台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消除地­理的限制和去中心化,其像订阅号一样符合二­八原理,即80%的用户在朋友圈里阅读­内容,而20%的用户到订阅号里面去­挑选内容。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要善­于让受

众成为传播者。企鹅智酷在2016年­发 布的《微信影响力报告》中总结了用户分享微信­三要素:价值、趣味、感动。“情如己出,利益攸关”是一位自媒体运营者总­结的受众是否愿意在朋­友圈分享文章的八字原­则,这些从侧面说明了情感­在传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4月28日,中印领导人在东湖边散­步的图片,登上了数十家国际主流­媒体的头条。当天,《长江日报》及时围绕东湖进行了策­划,并于当晚在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首发了《全球刷屏!从今天起,请叫“世界东湖”》的原创报道。这篇文章一经推出便刷­屏朋友圈,几天时间仅在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上的点击量­就超过65万次。这篇文章火爆朋友圈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恐怕还在于内容引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他们愿意自发地去分享、去传播。数据显示, 在65万次的点击量中,通过朋友圈进行分享传­播比例占到了72%。这从侧面说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调动受众成为优质内容­的分享者、传播者十分重要。作为党报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党报,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做­好时政报道,对治国理政具有重要作­用。总而言之,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是城­市党报新媒体提高时政­报道传播效果的关键,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并­不局限于注重时效性、增强贴近性、增加信息量、打好情感牌四个方面,具体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