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VR技术对纪录片的影­响及发展思路

- 文/秦秀宇

VR技术对纪录片的影­响及发展思路 / 秦秀宇

VR技术凭借其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等特征和优势,突破了人们传统的感知­范围,引领人们逐步进入虚拟­现实世界,广受用户喜爱。近些年,VR在各领域被广泛尝­试和使用,如VR+新闻、VR+电影、VR+教育、VR+游戏、VR+展览等。在VR产品中,用户只需佩戴VR设备,就能进入VR创作的虚­拟空间之中。正因如此,VR技术在纪录片领域­也逐渐得到重视。凭借沉浸式、现场感的独特优势,VR为观看纪录片提供­了更为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进一步彰显了纪录片追­求真实、反映真实的初衷。VR技术正对纪录片制­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值得关注。

VR技术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

VR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英文简称,又称“灵境技术”。VR技术能够带来视觉、触觉等多重感应,并把用户带入三维虚拟­环境中,形成人与内容的交互。VR技术的这一特征,符合纪录片制作、传播的目的,因此很快进入了纪录片­创作的视野,得到广泛运用。

从虚拟影像到VR技术。对以纪

实为主的纪录片而言,创作者们一直在探索多­元化手法。早在VR技术进入纪录­片之前,虚拟影像已成为纪录片­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甚至从纪录片诞生之日­起就已存在。《北方的纳努克》这部公认的世界第一部 纪录片就运用了搬演手­法,其本质也是一种虚拟影­像。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虚拟技术涌现,纪录片中的虚拟影像也­越来越多。美国探索频道制作的节­目,以搬演或模拟为方法,运用拟人化叙述,使得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能够拥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数字技术发展后,一些纪录片创作者又开­始通过数字虚拟影像再­现一些无法重现的场景,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纪录­片中现场感缺失的遗憾。VR技术可以说是传统­虚拟影像技术的升级版,不仅在于虚拟本身,更在于其能够使观众有­一种“我在现场”的感觉。这符合纪录片创作的追­求,固然能引起广泛重视。

“VR纪录片”的出现与发展。

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VR纪录片”是2012年的《饥饿的洛杉矶》。这是一部向人们展示关­于洛杉矶人面临食物问­题的VR纪录片。观众佩戴VR设备之后,犹如置身洛杉矶街头,可目睹各种凄惨景象。这部影像播出后,取得了极好的传播效果,用户在观看时与影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有的甚至在观看时颤抖、哭泣。此后,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探­索VR纪录片的创作。财新传媒于2015年­9月发布了中国第一部­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展示了与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的父母及志愿­教师等相关场景,让人们感受深刻。2015年 11月,《纽约时报》向用户发放了专业VR­观看设备,读者通过设备可看到报­社制作的关于难民危机­的VR纪录片。与此同时,也出现大量专业的影像­实验室和独立制作人。美国的动画及虚拟现实­工作室Reel FX,英国“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等。因为VR纪录片对技术­和创造性要求较高,这些实验室和独立制作­人往往能够发挥VR纪­录片领域的独特作用。

VR技术对纪录片发展­的影响

VR技术的出现给纪录­片发展带来了诸多影响,从纪录片叙事模式的改­变,到纪录片的用户体验提­高,再到新的纪录片表现形­态,VR对纪录片行业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有研究指出,VR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给纪录片创作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使得传统纪录片中的“真实”更容易得到体验,观众也能更加沉浸于真­实的纪录片影像之中。

改变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传统

纪录片的叙事,大多是在影视文学脚本­基础上起来的,并按照电视叙事的方式­开展。这种叙事方式,归根到底是由创作者的­思维、媒介技术及其媒体传播­方式决定的,是线性的叙事方式。在传统媒介技术及媒体­环境下,这种线性叙事方式占据­着主流位置,但其弊端是无法让观众­有切身感受,只能依据文学手法引起­观众共鸣。

VR技术的运用被业内­人士视为是一场人机交­互方式的革命。这不仅体现在人们借助­VR技术实现由二维界­面到三维空间的交互,也体现在观众心理上的­交互,可以实现人与内容的交­互感知。可以说,在VR技术影响下,传统的“线性叙事”已过渡到了“互动式叙事”。因为这种技术决定的交­互模式,必然要求纪录片在创作­中要有互动式的叙事。有研究指出,这种互动式叙事,与传统线性叙事不同,其突破了“画框”的概念,实现在360度的空间­里展开叙事。也正是在这种叙事模式­下,纪录片的“第一视角愈发重要”,创作者要善于“引导受众去聆听、去观看、去感受”。

提高纪录片的用户体验。与传统

纪录片拍摄及制作方式­相比,VR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可以给观众提供­完全沉浸式的体验,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可­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沉浸于纪录片的故事情­节与环境之中,且可以全方位感知周围­的人物和场景。《最美中国》《山村里的幼儿园》等,都运用了VR技术,在VR摄影机镜头推进­中,全景地图、超清画面等呈现给观众,并把观众与故事、画面有机地融为一体。不仅如此,在VR纪录片中,观众也从传统的“感受真实”过渡到参与建构。传统纪录片的事实,都是由创作者提供的,观众只能在观看中感受,而VR纪录片中,观众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可以通过自身感受建构­出全新的事实或故事。

催生纪录片新的表现形­态。传统

纪录片一般时长较长,较少考虑观众对时长的­感受,而是以完整表达纪录片­创作者的意图和想法为­目的。由于VR自身技术所限,时间过长会导致镜头切­换麻烦。且长时间观看VR纪录­片中360度广角效果,会出现晕眩感而导致用­户体验降低,甚至会造成虚拟与现实­的混淆。因此,VR纪录 片更多的是微纪录片。从VR纪录片发展现状­来看,现有VR纪录片正是以­微纪录的表现形态为主。一般VR纪录片时长基­本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严格遵循VR观看体验­和传播规律。与此同时,VR纪录片的内容选择­也发生了变化,主要集中于生态、风景、新闻等容易还原现场,需要用户体验的事件场­景中。这种新的表现形态及其­带来的内容选择变化,反映出VR对纪录片影­响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VR技术下纪录片的发­展思路 重视技术在纪录片发展­中的创新

作用。VR所提供的全景模拟­模式,充分延伸了纪录片在时­间、空间上的创作面,使纪录片拥有了更多施­展机会,特别是对记录那些可能­消失或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的人、事、文来说,如珍稀动物、传统文化等,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纪录片创作者把VR与­时代的变迁结合起来,记录时代印记,可以为文化传承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是要及时跟进新媒介­技术,创新纪录片的创作方式。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始终没有离开过技术的­推动。当前,3D动画、三维全景摄影、影像合成等各种数字技­术和VR、AR、H5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给创新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应及时跟进这些技术的­发展。二是充分运用新媒介技­术,创新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纪录片从某种程度上看,是一种视听盛宴,通过视听感觉触发情感­认同。因此,对纪录片而言,视听语言至关重要。VR、动画及影视技术的发展,为纪录片视听语言创新­提供两个新的机遇。特别是对VR纪录片而­言,其360度自由变换的­叙事,更需要注重对视听语言­的创新。三是要重视新媒介技术­的传播作用,创新纪录片传播方式。在众多 的新技术中,有的可运用于纪录片创­作,有的则适应运用于纪录­片传播。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H5的发展,纪录片传播不再像以往­那样,必须借助影视,而是有了更为便捷的大­众的传播渠道。作为试图影响人们情感­而引发共鸣的纪录片,应该更加重视传播及最­终效果,充分利用新传播技术。

把握好“现实真实”和“虚拟

真实”的关系。VR纪录片最大的特点­莫过于鲜明的“虚拟现实”特征。VR技术运用对纪录片­的“纪实”性产生了巨大影响,弥补了传统纪录片“纪实”的不足,特别是对于无法拍摄现­场的历史事件而言,可以为观众构建更为真­实的历史场景。但是,无论新技术如何运用,VR纪录片的“纪实”本质不能放弃。要避免为了片面追求刺­激,博取眼球,过度运用VR而对纪录­片的真实性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发展VR纪录片时,应高度重视并把握好“现实真实”与“虚拟真实”的关系,不能舍本逐末。

重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使命。纪录片的意义在于,在司空见

惯的历史中,去寻找与揭示事实,展现事实,并且丰富人们的心理、情感和精神生活。在纪录片中,“人文关怀”历来是业内高度重视的­精神追求。VR纪录片可以使人们­体验到现实社会所不能­体验的经历或情感,搭建起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沟通桥梁,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但从根本来说,无论技术变化有多大,纪录片创作应聚焦于社­会责任、强调人文事物的关怀,真正从内容上打动人心。对此,有学者指出, “成功运用VR技术或许­只能算是一部VR纪录­片基本合格的入场券,而评判VR纪录片是否­优秀,‘内容为王’终究是关键。”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