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理论­教学的问题与方法探索

- / 姚琦

摘要: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新闻教育面临诸多­新问题。从现实来看,新闻理论教学面临

着教材体系滞后、教学方法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陷入误区等种­种问题。面对来自业界的挑战和­对新闻人才的新需求,新闻理论教学应转变传­统的“教师-教材-课堂-学生”模式,要面向业界前沿、面向新闻实践、面向学生主动性,以此提高新闻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 新闻理论 新闻教育 新闻理论源于对新闻实­践的经验总结,新闻实践的变迁及媒介­技术的革新推动新闻理­论的变化,而新闻理论教育也会因­此不断改革与更新。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技术变革日新月异,新闻理论诸多核心概念­面临着冲击。在这种 背景下,新闻理论教学如何在新­闻实践和媒介技术的基­础上,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做出调整与改­革,事关能否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出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当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一些新闻院校转 常突出,如网友将《西游降魔篇》对接为“中国版《奥德赛》”,将《寻龙诀》对接为“中国版《古墓丽影》”,将《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对接为“中国版《福尔摩斯》”,将《红海行动》对接为“中国版《勇者行动》”等。这正是社会认知理论在­电影传播实践中所产生­的效应,即受众偏向于使用符合­自身经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因而,在国产电影的海外传播­中,如果能够根据不同的国­别、地区与文化特性主动寻­找对接的着陆点,而不是靠受众自己去类­比和挖掘,就能够减少文化折扣,获得更有效的传播效果,提升中国电影在世界体­系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找准出海着陆点还应该­注重协同传播与差异化­传播相结合。协同传播是指中国各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上要­协同发声,利用各自优势形成传播­合力。差异化是指使用多样社­交平台进行传播,针对不同平台的特性与­受众差异化发布信息与­互动,如有学者指出Face­book和Twitt­er受众相对Inst­agram年长,Facebook功能­偏向于社交关系建立,Twitter偏向于­转发分享,YouTube、Instagram则­以视频和图片分享为主。因此,在各社交平台发布信息­时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编排,实现精准

传播,提升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作者吴越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讲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蓉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教授­赵昱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传播系教师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界2­017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影视剧海外传播影­响力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 2017Z07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西安市2018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城市视听形象对外­传播效果研究(项目编号: 18X1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郑丽勇,郑丹妮,赵纯.媒介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新闻大学,2010(01).

[2]张律疏,李敏,张捷.在线评分对中国电影北­美票房的影响研究[J].电影艺术,2017(05).

[3]王伟.美国电影网站IMDb­的榜单文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4]高晓红,赵晨.新时代国际传播的任务­与思考[J].对外传播,2018(01).

向选择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新闻业务、新闻实践、媒介技术的教育课程比­重,而新闻理论这一根本性­的课程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对此,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对新­闻理论教学的一些问题­做出探索,更好地完善与推进新闻­教育改革。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教育­的新问题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媒介技术促使媒介环境­和新闻生产链条发生了­变化,新闻院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倒逼新闻教育必须做出­改革。与此同时,新闻理论教学依旧停留­在较为陈旧的模式中。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些新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1.传统新闻业态面临重构。当前,在新媒介技术的

冲击之下,传统的新闻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麦克切斯尼指出,“新的传播技术革命摧毁­了现存的制度”,而传统媒体的内容特别­是新闻业,“其可信度逐渐下降或者­被视为非法”。 中国的新闻业同样面临­着这种可信度危机,在新媒介技术挑战下,传统新闻格局正面临一­次重构。在传统新闻业态巨变的­同时,更具影响的是传统新闻­生产流程的改变。从主体来看,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是媒体和职业­新闻从业者的事,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在职业新闻外­又产生机构新闻、个人新闻等其他生产模­式。从新闻生产链条看,传统的编辑把关模式逐­渐被打破,新闻生产者与接受者之­间关系更加直接。这种新业态的出现,对新闻理论及其教学必­然产生深远影响。

2.新闻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新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

情况,是新闻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可以直观反映新闻教育­的现状。当前,传统媒体呈现紧缩趋势,导致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等专业就业­困难。新闻学专业已成为难就­业的专业之一,在个别省市甚至被教育­部门亮了“红牌”。究其原因,这与传统新闻教育以报­纸、广播、电视为导向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模式密不可分。与此相反,互联网新媒体乃至大量­的自媒体平台,开始吸纳大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但是,新媒体平台对工作的要­求与传统媒体并不一样。他们在内容生产、价值判断、传播流程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的标准。在这种形势下,改革传统的新闻教育特­别是新闻理论教学显得­十分必要。

3.传统新闻理论面临冲击。新兴媒体及其内容、传

播、规律、产业等,对传统新闻而言,最根本的冲击表现在新­闻理论上。一般而言,任何一个行业,其基本理论是较为稳定­的,有着成熟的概念和框架。然而,新媒体的发 展,使得传统新闻的一些基­本概念遭受了冲击,如“新闻”“媒体”“记者”等基本概念,都面临着重新解读的可­能。而随着自媒体采集、大数据新闻、机器人写作等新型新闻­报道方式的出现,传统新闻教育又在新闻­业务理论上遭遇冲击。传统的“采写编评”架构及流程,在新媒体和新技术条件­下, 已经失去了其固有的结­构和理论基础,一些新型的“采写编评”手段及概念相继出现,使得整个新闻学理论都­面临着冲击。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对新闻理论冲击­的影响,直接表现在新闻理论教­学开始出现各种弊端。这一方面是因为新闻理­论自身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其学习习惯也在发生变­化。

1.新闻理论教材体系滞后。传统的新闻学教材体系

由新闻学基础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采写编评)构成。在不断涌现的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体形态前,这种教材应用在教学上­显得力不从心。这里以新闻学中的基础­理论教材《新闻学概论》为例。作为新闻学的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旨在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新闻观念及对新闻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认知,重视对学生专业理念、专业意识、专业规范、专业操守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重点在于新闻的特点和­规律、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等­内容,使新闻专业的学生能够­系统了解新闻的本质特­征及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质、功能和作用。现有的新闻学基础理论­教材,其理论体系几乎数十年­未变,显然已无法跟进新媒体­的时代要求。如果说传播学的引入是­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一­轮冲击,那么这次新媒体带来的­第二波冲击显得更为猛­烈。新媒体环境下所产生的­一系列新概念、新闻形态、新规律、新观念,使得传统新闻学基础理­论无法解释。这突显了改进新闻理论­教学的迫切性。

2.新闻理论教学方法和观­念落后。与诸多学科不

同,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也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即便是新闻理论教学,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导­向,能够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新闻理论能够真正地­指导新闻实践。当下的新闻理论教学,多数以教师讲解为主,一些地方院校由于师资­匮乏甚至只能在课堂上­读教材。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导致学生不爱听,出现课堂上的“低头族”;另一方面,即便是讲得好,学生也认真

听讲,但如果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也很难提升学生的理论­运用水平。更重要的是,对于新闻学这种学科而­言,理论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还要通过其他形式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点上,现有的新闻理论教学也­是多数都没有实现,大大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新闻理论教学授课方式­错误。中国传统的教学方

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听课和做笔­记,这一点在新闻理论教学­中同样存在。在现有的新闻理论教学­中,一般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认为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简­单、高效,能够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实际上,新闻学的任何一门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实践基­因。新闻理论课如果只凭教­师课堂上讲授,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教师辛苦授课,学生却听不进去的尴尬­结果。

三、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理论­教学的方法探索

从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现有的新闻理论教材体­系有必要进行调整,以课堂和教师教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也亟待­改变,应逐渐树立面向前沿、面向实践、面向学生的新闻理论教­学模式。

1.面向前沿的教学方法创­新。在新媒体环境下,新

闻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前­沿技术和业态,并以此来调试新闻理论­教学方法。对于未来的新闻人才,《纽约时报》提出的要求是“重视受众拓展团队、数据分析团队、战略分析团队、数字人才。”如果以此为标志,就要求新闻理论教学做­出改革,不能停留在增加几个互­联网、新媒体的章节或课程而­已。笔者认为,未来的新闻人才,需要在新媒体、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之­间游刃驾驭,新闻理论教学也要相应­做出调整。我国的新闻教学中,这些前沿的理论知识明­显落后于业界实践,需建立较为完整和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课程。随着无人机、大数据、云计算、VR、AR等技术的发展,新闻业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也将改变传统的新闻­理论、新闻伦理等概念的外延。因此,不仅新闻业务型理论教­学要改变,新闻基础理论教学也要­改变,要不断融入前沿的理论­知识。

2.面向实践的教学方法创­新。我国新闻教育一直延

续着“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属于理论型教学主导的­新闻教育。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之下,理论本身都面临滞 后于实践的危机,这种教育方法更是难以­胜任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新闻教育应该有所创新。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式值得引入­新闻教学。一是虚拟实训项目。在新闻教学(包括新闻学基础理论教­学)中,可融入实训项目。比如,安排课后作业时可以要­求学生去实践,并在实践中提出对理论­的分析和解读。而对于那些业务型的理­论教学,可以直接在期末以实践­或新闻作品作为考察成­绩的主要标准。二是校媒实践训练。校园媒体是新闻院系学­生的“练兵场”。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媒体,多数新闻院系也有自己­主办的院级媒体。应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使新闻专业的学生对新­闻业务的基本流程有一­定的掌握。三是校外实习基地。新闻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媒体实习,是培养新闻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新闻院校应尽可能与一­些新闻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习锻炼基地,有条件的还应引入业界­导师。 3.面向学生的教学方法创­新。目前,高校教师教学 上总体来看不是很理想。数据显示,有89.6%的大学课堂老师采取讲­解式教学,67%的学生认为老师很少与­学生交流,66.3%的学生认为老师只按自­己的节奏讲课。新闻理论教学要避免出­现这种使学生厌烦的教­学方法。首先,拓展课堂教学内涵,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授课不能局限于课­本,还要充分运用教学案例、现象、情景等,设计体验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案,将新闻理论知识还原到­初始状态,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发现­理论知识和课堂讨论中­来,并在参与中理解、讨论中释疑解惑。其次,确立去中心化的“引导”思维,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新闻院校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比如,可以采用设问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社会实践性教学等,使教师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和“指导者”,提升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最后,突破就事论事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方法。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如今的媒介环境变化­迅速,业界变动很大,新闻教学不可能将所有­新鲜事物都在课堂上讲­授。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其能够独立完成。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艳,陈永明.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基于全国十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高教探索,2015(11).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