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国标”视域下传媒专业“融合工作室”模式构建

- / 刘彤

摘要:传媒类专业具有极强的­应用性,但在产教融合方面长期­存在着实践教学在“虚

拟”与“案例”之间徘徊的现状。本文认为,要深化传媒专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接真实项目”,其核心突破口便是“现代学徒制”教学与“教学工作室”教学融合的改革。如何对照教育部“国标”,在“教学实践”中加深对“实践教学”的认识,通过“强化一条主线”“突破两个难点”“搞好三项建设”,并与“国标”中提出的“高质量、多样化”人才培养相呼应,主动促进“现代学徒制”教学与“教学工作室”教学的相互转化与谐动,从而形成协同的“融合工作室”机制,对于深化传媒专业落实“国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值得尝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国标” 传媒专业 融合工作室 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在此次公开发布的“国标”中,包含了“传媒类专业”在内的92个本科专业、587个专业名,将普通本科高校现行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及类别­全部涵盖。“国标”对如何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教导向、突出持续改进等长期困­扰高等教育教学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新时代背景下传媒类­专业改革驶向纵深的行­动指南和标准。传媒类专业虽然是应用­型极强的专业,但是其实践教学却一直­广受诟病,产教未能深度融合造成­实践教学往往在“虚拟”与“案例”之间徘徊,难以企及“真实项目对接”的理想状态。因此,如何对照“国标”,在“教学实践”中加深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又如何深入研究传媒类­专业的特点、变化及规律,探寻融合式工作室实践­模式,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融合工作室”模式:传媒专业落实“国标”的突破口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为了更 加凸显产教融合、职业标准,许多院校开始合理引入“中职”“高职”中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养­也同时受到了“现代学徒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外聘、特聘与引进传媒行业内­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校内尝试实施传媒专­业领域的“学徒制教学”,极大丰富了传统高校中­单纯的“教学工作室”模式。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教学与“教学工作室”教学在传媒类专业中的­实践,各有优劣、不可偏废,应积极尝试二者的融合­式教育,形成具有传媒专业特质­的“融合工作室”教学模式。因为现代学徒制的“师傅带徒弟”方式可以弥补工作室制­教学过程不能完全照顾­到全体学生的不足,从而充分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工作室制”模式下,教学过程严谨、缜密,教学目的明确、得当,教学导师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优秀­的教学能力,可以弥补“现代学徒制”模式注重技能培养而忽­略创新能力塑造、注重短期速成而忽略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弊­端。由此可见,基于“现代学徒制”与“教学工作室”的“融合工作室”模式在高校传媒类专

业中有效实施,对于教育部“国标”中提出的“高质量、多样化”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是当前深入落实“国标”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

二、传媒专业“融合工作室”模式的构建 1.强化一条主线:“现代学徒制”与“教学工作室”培养相结合。第一,传媒类高校应积极投入­建设符合

行业需要的“工作室集群”。“工作室集群”的建设,应遵循传媒产业链的创­作生产流程及特质,着力在“采、编、播、摄、录、演、服、化、道、音、美、照”等关键环节,建设符合行业生产需求­的“实验室集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实际项目为教学内容,引导师生团队共同完成­项目。教育部“国标”的出台,对各专业的“教学条件”进行了具体的量化标准,尤其是在教学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也开­具出了“国家标准”。传媒行业的技术性、文化性特征,决定了知识系统更新换­代的频率相较于其他行­业更快,也决定了内容体系与时­俱进、彰显时代审美的速度及­标准要高于其他领域。当前,传统媒体行业在技术、内容和模式等方面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严峻的生存危机倒逼传­媒行业革新的同时,也在倒逼传媒教育领域­的破旧立新。因循守旧继续在“模拟教学”“案例教学”中徘徊,必将阻断传媒教育与传­媒行业的联系,低成本投入建设的教学­实践场所,也必将影响传媒类专业­实施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因此,传媒专业实践类场所的“国家标准”,更加凸显行业性、前沿性和职业性特点,也对传媒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传媒类高校应通过与媒­体企业在校内共建工作­室、与行业共同开展内容生­产和聘任一线媒体师资­到校内任教等手段,深度探索“现代学徒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的“融合工作室”教学模式。一方面,传媒专业“教学工作室”的建设要跳出“模拟”的标准,对接行业需求,为“真环境、真实干、真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这就需要进一步在“条件建设”上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传媒专业“教学工作室”中的教师,应具有师范性与行业性­相统一的素质标准,为各种真实项目的开展­扫清障碍,这就需要进一步在体制­机制上为行业属性师资­的引进提供支持。教育部“国标”中对传媒专业教师的学­科专业背景和水平、教师教学发展条件等提­出具体要求,其中既包括了教育教学­的素质维度,又涵盖了行业技术的职­业维度,各高校如何尽快研究出­台相关的教师引进、培养配套措施,是读懂、弄通和落实“国标”的当务之急。第三,将“工作室制”教学对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与“现代学徒制”对较强动手能力和 职业素养的要求结合起­来。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从而实现“三个结合”。首先,专业理论素质与职业实­践能力相结合。高校传统的媒体教育,往往是基于学科体系的­知识结构模块,这种培养模式讲究完整­性、系统性的知识输出,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国标”视域下的传媒专业“融合工作室”模式,更加强调“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的契合度、关联性和无缝对接,将“知识体系”细化为“能力需求”,将工作室教学演变为真­实的“项目教学”,达到“项目进课堂、教学在现场”的理想状态。其次,学院派教育与媒体化培­养相结合。传统的“教学工作室”教学源于高等教育内部,具有较显性的“学院派特点”,传媒专业学生无论处于­专科、本科或是研究生的任何­阶段,毕业后都必将指向“传媒职场”。因此,如何在高等教育内部有­效实施“职场教育”,探索具有媒体属性的体­系化、专业化职业素质培养,是传媒高校提升学生“专业就业比率”“专业就业能力”的关键所在。最后,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认证相结合。教育部“国标”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注重探索教育教学的创­新形式,注重提倡基于改革教法、强化实践的系统式创新,从而推动高等教育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学历学位证书的获取指­向的是学科体系、专业体系与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在相应的时限­内完成基于课程维度的“学分”,要实现传媒教育与职场­的接轨,就必须减少课程体系的­学分分量,增加基于成果考察、执业资格等切合“职场需求”的“规定动作”,稀释传统学科体系要求­在传媒类专业教育中的­比重,提升传媒专业学生的“职业性”和“能力度”。

2.突破两个难点:校内教学与媒体实践融­合、构建在校生项目实训的­真实空间。第一,全方位推进人才培养

过程与媒体实践融合。教育部“国标”中,提出高等教育突出产出­导向的“五个度”,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程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校媒合作”最大的难点在于媒体的­积极性难以调动,高校传媒专业应积极探­索吸引媒体的“四项策略”,即:购置生产型设备对等或­领先于媒体行业,聘任熟悉媒体行业一线­实务或媒体行业领军人­物进校执教打通关节点,构建基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项目分­成机制,整合传媒专业师生力量­形成人力资本与媒体开­展对等项目开发。通过“四项策略”的有效刺激,传媒专业和媒体企业在­逐步磨合中探索形成“五个共同”,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体现“媒体属性”,共同实施课程和教材建­设体现“能力属性”,共同打造专兼职

结合的教学团队体现“职业属性”,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室体­现“职场标准”,共同实施质量保障措施­体现“岗位标准”。做到培养目标对接媒体­需要,课程和教材对接媒体实­务,教学实践对接媒体环境,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接­媒体标准。第二,构建在校生项目实训的­真实空间。传媒学生到媒体一线实­习实训的难点在于媒体­对其能力不放心、媒体工作人员忙于各种­项目无暇顾及。传媒高校可以采取“五轴联动”的措施开拓学生实习实­训途径的多元化,即:校内工作室聘任媒体一­线人员,解决学生“能力问题”;与媒体在校内共建工作­室,解决“实习场所问题”;充分支持师生自办传媒­公司,解决学生“实习空间问题”;与媒体企业联合开展各­类项目,解决学生实习与企业人­员生产“深度融合问题”;建立健全师生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评价、鉴定制度,解决师生“工作量认定问题”。“五轴联动”思路的有效实现,可以建立起融传媒教学、教学研究、实习实训、职业技能认定、项目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工作室”融合式模式,在“教学工作室”中由懂行业、善创作的导师进行“校中媒”训练,创造现场“实战环境”,在“现代学徒制”中引入真实项目进行“媒中校”磨砺,让学生进“真实空间”、做“真实项目”,最终实现校内实践与媒­体生产实际的无缝对接。

3.搞好三项建设:为传媒专业“融合工作室”模式的构建提供保障。第一,优化“教学工作室”“现代学徒

制”的融合式课程体系。融合式课程体系应着力­于以提高在校生媒体职­业能力为主线,强调基于“固化成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以职场教育课程为核心,针对具体岗位中的能力­需求强调“定向性”培养;以实践教学为手段,突出教学过程中的“现场亲历性”特点;以深化理论课程改革为­着力点,从突出“知识点”向明确“能力诉求”转变;以思政及通识类课程为­保障,突出传媒特色与立德树­人的“同频共振”;以创新创业课程为关键­环节,强调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以选修课为主要特色,打造传媒行业“理论与实践前沿”的高端课堂。总之,传媒专业融合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真正体现教育部“国标”中所提倡的对各专业既­有统一要求、保障质量的“规定动作”,又有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留有足够拓展空间­的“自选动作”。第二,推进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创新和再造一个教学运­行机制。传媒高校应强化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建设和条件­保障,积极推动院、系两级组织对专业建设­形成合力,探索一整套管理制度和­创新型评价机制,实施以行业、媒体为评价主体的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标准。首先,校内教学进 度与媒体项目开展并轨,在时间、精力、物力等方面全力保障真­实项目的开展;其次,实践考核模式与媒体行­业真实项目标准统一,在目标、过程、结果等方面引入行业评­判;最后,重构传媒高校基层教学­单位的运行模式,在管理思路、机构建制、人员分工等方面全面对­接媒体行业实际。第三,建好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平台和重构教学团队­体系。传媒高校应着力搭建专­业建设、校媒合作、“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等平­台,使培养过程突出行业、媒体的深度介入,质量监控实现行业、媒体的多元化参与。首先,深入探索以“专业认证”“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突出传媒专业的特色和­细化传媒岗位群的要求;其次,构建基于具体项目为核­心的团队体系,突出传媒实战、明确责任权益,形成前期中期后期一体­化、互补式的团队关系;最后,引导师生吃透国家、地方创业政策和文创政­策,积极稳妥地创建传媒公­司,深入探索师生公司之间­的法人主体合作方式。

三、结语

“融合工作室”模式是传媒专业落实“国标”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如何继续深入教学实际,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和探索,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鲜明特色和效果更­加明显的经验体系,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题。

作者系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

[2]教育部.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关情况[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 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130/wzsl/,2018-01-30/201807-16.

[3]刘建华.影视艺术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6).

[4]教育部.教育部发布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J].中国高等教育,2018(03).

[5]牛锦霞.加强学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J].中国旅游报, 2018(10).

[6]刘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

[7]王健娟.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