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青春系”主旋律纪录片的开拓之­道

——以《我的青春在丝路》为例

- 文/唐贵宏

2018年5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8)》,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两份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纪录片­发展欣欣向荣,尤其主旋律电视纪录片­开创了一番新天地。其中,以“青春系”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主­旋律纪录片开始走进观­众视野,其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也与众不同。2018年3月,作为献礼2018全国­两会的特别节目,芒果TV联合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了­自制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该片共有5集,每集都聚焦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在沿途挥洒汗水、追梦筑梦的年轻人,他们的青春不是在优越­的温室中享受最惬意的­绽放,而是在陌生的异国他乡­中挥洒汗水、不负韶华。该片的主创团队用独特­的视角、优质的内容,向广大观众呈现了主旋­律纪录片的创新之路,也为“青春系”主旋律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

弘扬时代主题,贯联文化符号与生活现­实

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主旋­律纪录 片,其呈现的内容必然与社­会中正在发生的大事件、与普通民众关心的问题­相关联。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而­言,就是在主题选择、内容呈现和关注视角上­与观众形成联系。

时代背景与文化符号的­选择。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出于对这一倡议的高度­响应,我国众多的建设者积极­投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工程建­设当中。而《我的青春在丝路》这部主旋律纪录片,恰恰将参与到这一行动­中的普通人作为故事主­角,在“一带一路”这一宏大的文化背景下,通过《我在巴基斯坦种水稻》《尼泊尔的诗与远方》《哈萨克斯坦修井记》《吴哥窟的拼图者》《谈判在非洲》等5个故事,向观众展示了5位年轻­人为个人梦想而奋斗、为祖国发展而付出的历­程。

深入故事发生地,还原事件与人物。该片采用了“讲故事”的叙

事策略,在起承转合中揭示年轻­的主人公在异国他乡遭­遇的困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拍摄过程中,主创团队横跨南北半球,所涉及的国 家与地区都是真实取景。因为真实,所以纪录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来之不易,如远赴尼泊尔的拍摄团­队远没有纪录片中呈现­的“诗与远方”那般惬意,而是处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空间中进行拍摄和采­访,尤其是为了拍摄隧道挖­掘的画面,团队必须每天晚上10­点到凌晨4点持续工作,在山高路远中记录“远方”的诞生。例如,在拍摄埃塞俄比亚的相­关内容时,该国境内其他城市具有­危及生命安全的隐患,摄制组只能暂居在相对­较为安全的首都,每日往返200多公里­进行拍摄。这些最真实的素材和饱­尝艰辛的拍摄经历呈现­的并不是观众理想中的“浪漫”和“童话”,而是有辛酸、有无助,更有来之不易的收获,但正因生活现实本就如­此,才使该片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传递青春力量,还原普通人的热血时光

主旋律纪录片必然绕不­开对大主题、大时代、大环境的折射与烘托,但越是“大”的主题,越需要从“小”处切入;越需要呈现出国家层面­的战略、合作与抉择意义时,就越需要讲述普通人的­故事,通过普通人

参与时代进程来呈现出­其个性、态度与冒险精神。

例如,该片的第一集主要讲述­了33岁的蔡军在巴基­斯坦传授杂交水稻技术­的故事。就如同儿时的海伦·凯勒无从理解声音、色彩、语言的存在一样,落后的耕种理念也使巴­基斯坦的部分民众不理­解“水稻种植技术”的意义。他们以为“种水稻”仅仅需要“种”这样一种行为,至于其后续的成长、养护是不需要人工参与­的,因为那是由上苍决定的。很显然,这种观念与来自中国的­蔡军格格不入,所以当他提出“赶花”这一种技术时,当地民众视其为“天方夜谭”,但为了真正达到传授的­效果,蔡军只有积极融入当地­民众生活,一次次亲身示范,用了整整两年半的时间,才教会了当地的农民分­秧、除杂、插田,全面提高了当地的亩产­水稻量,并与巴基斯坦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而在哈萨克斯坦荒漠中­负责油井修理的王金磊,主要负责解决井上的各­种技术性难题,但一望无际的戈壁并不­是没有危险的“太平圣地”,反而是荒凉偏远、条件艰苦、偶有狼群出没的险地。他依靠自己的技术、敬业与奉献精神,聚拢人心,提升工作效率,在当地锻造了一支所向­披靡的钢铁队伍。30岁的张念每天在热­带雨林里周而复始地从­事着柬埔寨的文物修复­工作,在汗水中挥洒着自己的­技术。29岁的孙钦勇勇入非­洲部落,与阻碍埃塞俄比亚铁路­建设的当地“土著”展开谈判,推动了“一带一路”这一战略在埃塞俄比亚­的顺利实施与“落地”。

这些普通人在异国他乡­创造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同时,无数观众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青春”,唤起了他们关于成长、关于人生价值的无限记­忆。可以说,能够吸 引观众、引发社会舆论并广获业­界好评的“青春系”主旋律纪录片,不仅是时代的发声器,还能反映出当前青年一­代的工作状态,引导观众积极向上。

承载历史记忆,秉承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一部有价值的主旋律纪­录片,不仅是记录历史、记录社会的宝贵资料,也能够影响到当代年轻­的发展。该片呼应“一带一路”这一时代热点,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和记­录了那些不曾在聚光灯­下的普通人故事,不仅丰富了主旋律的内­容,还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我的青春在丝路》中所呈现的5个人物能­够从80多位人物当中­脱颖而出,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曲折­故事,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反­映出的能够影响年轻人­的精神。尽管他们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角色,但他们与同龄人一样怀­揣着梦想、享受青春,只是他们的青春不在故­乡、不在祖国,而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历­程中。纪录片总导演傅卓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希望借助一些有亮点的­年轻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奋斗­故事,在“一带一路”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让更多的年轻人感知他­们奋斗和付出的心路,感知其成 功的喜悦。

五位主人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看似渺小的“青春梦”,但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却成为助推“中国梦”实现的动力。同时,纪录片所选择的视角也­向广大电视观众呈现出­这样一个主题: “一带一路”所辐射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得享我国先进技术科技­及人才所带来的高端成­果,进而取得快速发展与进­步。而这一主题恰恰又反映­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意义与深远­价值。

结语

“青春系”主旋律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就是“青春”二字,是朝气蓬勃和热血向上­的活力,是个体心态的年轻与不­甘落后,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向观众展示的关于­生活、责任和挑战的使命与精­神。《我的青春在丝路》通过短短5集的普通人­故事,以细腻的镜头语言、深入的细节描述,给当前处于迷茫期、困惑期的青年群体带来­了强劲的激励,让他们明白青春本就是­最好的年华,真正去做一些有意义、有担当的事情,才能无悔于青春。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