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主流媒体融合发展与舆­论引领

微观点折射大问题,微言论参透大道理。欢迎您留下精彩的微观­点,并请关注我们的微信——

-

张宏森: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各种思想文化激荡交锋、各种媒介此消彼长,这对广播电视掌握舆论­主导权、话语权提出了深刻挑战。当下广播电视如何应对­挑战?一是要始终做主流舆论­的坚定引领者。宣传始终是广播电视的­中心工作。二是要始终做先进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广播电视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贯穿创意研发、制作播出、宣传推介全过程,融入新闻、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文艺节目等各方面,做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三是要始终做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者。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千千万万普通人”为主角,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寓于其中。四是要始终做融合传播­的深入实践者。媒体融合是广播电视的­一场自我革命,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积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加快优化整合、深度融合,强化立体化精准化精细­化传播,打造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智慧­融媒体,为广播电视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新突破。

朱剑飞:媒体融合与一体化发展­的秘诀就

是“道之所在,还在于己之所长”。必须领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两者的客观规律­和内生文化,用新媒体的手段去发展­新媒体,遵循全媒体的发展规律­去经营全媒体,只有在深层次上改变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理念、冲破阻隔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层层壁垒,借助“五化”,即集团化、产业化、数网化、平台化与特色化,才能最终跨越媒介融合­的鸿沟,催生出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传媒集团。毫无争议的是,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原创优质内容的产出,塑造内容上的竞争优势,应借力新兴媒体的现有­资源,实现平台一体化的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要知道,单位媒体转化成为社会­媒体才是当下融合媒体­具备传 播力、公信力与影响力的实力­象征,也是建立以若干新型媒­体集团为构架,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的既定目标。如此,才是主流媒体应有的时­代风范。

胡远珍:主流媒体的使命是不断­巩固思想

阵地,强化思想舆论引领的权­威地位,扩大话语权的影响力。党和政府不断强化媒体­在思想舆论方面的引导­力,要求主流媒体把握大势,看清大事,认准主流,寻找着力点,构筑精神高地,确立主流媒体在思想舆­论引领的权威地位,赋予了其反映舆论、组织舆论、传播舆论、引导舆论的话语权。主流媒体自信的动力是­已经在人民群众当中享­有的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和引导力。一方面主流媒体通过对“集体记忆”和“社会表征”的不断建构,唤起人们对国家、民族、传统、习惯等普遍情感认同,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另一方面主流媒体文化­本身就具有时代开放性­和文化包容性,在传播主流文化价值观、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对于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时尚大众文化,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传播,在精神层面形塑着社会­大众的媒介文化认同。因此,主流媒体要加快数字化­转型、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步­伐,做大做强,不断提高其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增强主流媒体思想舆论­的辐射功能和引领作用。

高乔婕:主流媒体对舆论的引导­方向和力

度,体现了媒体的信心与责­任。主流媒体应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为己任,将其放在新闻舆论工作­的突出位置并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公众认可度,如此才能做好宣传服务­工作,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重视:第一,主流媒体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第二,主流谋体应积极打造强­势品牌,增强品牌吸引力;

第三,媒体应提高议程设置能­力,主动设置议程,引导受众。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民­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更好地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应该始终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不断挖掘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特点,不断创新舆论引导的形­式,讲究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和效果,担负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舆论引导力,真正发挥出主流媒体主­动引导舆论的能力。

朱春阳:媒体融合消解了垄断的­基础,并

带来了传播权力的去中­心化。这对传统媒体独享话语­权的既有传播权力格局­带来了挑战,官方高层因此提出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路,并提出了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和现代传播体系的­发展目标。笔者认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重塑传统媒体话语权,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也是打造“可沟通政府”的关键;而现代传播体系的建立,不仅需要新传播技术的­运用和内容生产的革新,更应强化议程设置权力­配置的传播竞争合作机­制,推动传统媒体融入新的­信息流动格局和传播权­力体系。政策规制的取向是决定­上述两个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强调对话沟通、均衡竞争、合作与垄断的关系,是未来媒体融合规制的­两个重点。

孙璐: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中,“主流”

不能变。传播主流价值观,在多元思想文化中凝聚­共识,传递社会正能量,实现“现代呈现,生动表达”。推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还要把握“新型”的内涵。目前处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阶段,传统媒体多已建立了新­媒体部门。但是现有机构设置各部­门间仍然是独立的,如何从采编流程、资源共享、人员管理上深度融合值­得探索。另外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从技术上保障了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无疆界­流动。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媒体间的较量­已经扩展到全球,这不仅考验着媒体专业­性,也考量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舆­论竞争,我国新型主流媒体应提­升国际传播 能力,努力实现“及时发声、有力发声、理性发声”,打造中国媒体品牌,传播中国主流声音。

宋建武:“互联网连接、数据化生存”将

是媒体业未来的趋势,而用户平台的建立,是这个模式成立的关键。整个社会的互联网化,为主流媒体集团建立用­户平台创造了可能和机­会。媒体本身具备连接社会­方方面面的特性,所以,媒体有条件构建一个既­能为公众提供新闻等类­别的公共信息,又能为本地用户提供衣、食、住、行等各类服务的生态级­平台。相较于腾讯、阿里巴巴这类互联网平­台,地方媒体往往离用户更­近,在为用户提供本地服务­时具备一定优势,所以构建区域性生态级­媒体平台能够成为地方­传统媒体实现“互联网+”的重要路径。地方主流

媒体集团可以依托党和­政府的执政优势,应用新技术,发挥自身的公信力、影响力去整合社会资源,聚合海量用户,建立用户平台,借助各类本地社区服务­将用户聚集并留在媒体­平台中,再通过用户数据的积累、分析和挖掘,了解用户偏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需求,最终实现用户价值变现。

弓力成:信息过载是移动互联网­营造的

“无界空间”突出特征。在这个主流媒介必须应­对的世界,新信息、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虚假信息、无用消息、垃圾内容泛滥四溢,改变着个体阅读思考模­式,也考验着媒介的应对策­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人们现在遇到的问题表­现为信息超载,本质则是信息获取的途­径超载。因此,对于媒介而言,尽管媒介治理的步伐在­提速,仍然要在海量信息面前­正确取舍、保障平衡。事实上,在确保创新与自由的条­件下,通过信息筛选进行媒体­治理过程漫长,信息筛选过滤借助技术­能够衍生出全新路径,有助于形成全新的理念。概言之,通过信息过滤机制,主流媒体能够对信息源­头甄别筛选,能够有机聚合信息,并在相关信息节点间建­立联结。上述过程的循环往复,也就完善了社会网络建­构与重塑,进而有效缓解信息过载­带来的恐惧与焦虑,彰显出主流媒体的引导­价值。

本栏目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