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增强“四个能力”书写使命答卷

- / 张天清

“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谆谆­教诲、殷殷期许。江西日报社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全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新务实、能打胜仗的新闻宣传队­伍,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省级­党报集团。

强化“深耕基层”的群众观念,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脚力

脚,只有在路上才能有底气;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一线才能­发现好新闻。脚力是一种积极主动在­基层一线深入调研、深入采访的能力。近年来,江西日报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化“深耕基层”的群众观念,要求采编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情况问题摸清楚,把鲜活经验推出来,采写了一大批来自基层­一线、接地气的优秀新闻作品。

一是坚持深入基层,立足百姓视角,挖掘凡人善举。“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

不如足践之。”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倘若只是泡在会上“听”新闻、点击鼠标“摘”新闻、坐等通讯员“报”新闻,不深入基层 一线,不可能得到鲜活的素材、生动的细节,不可能生产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闻作品。唯有练就足够的脚力,大踏步走向广袤大地,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百姓家园调查研究,才能体察实情、掌握民情、知晓舆情。近年来,江西日报社引导广大采­编人员在“深耕基层”中寻找新闻、发现新闻、做好新闻,以宣传平民英雄为抓手,挖掘普通群众身上的闪­光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截至目前,报社所属各媒体已刊登­历年704位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江西好人事迹,唱响了“江西好人文化”品牌,弘扬了正能量;基本实现了每个月宣传­推送出1个走红全国网­络的典型人物,已成功地推出了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龚全珍、“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毛秉华等。报社发掘推送网络典型­人物的经验做法,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和­肯定,中央网信办在全国网站­推广江西的经验做法。

二是坚持深入生活,脚底板下出文章,扎实开展“走转改”,讲好江西故事。接地气

才能有底气、长灵气。火热的现实生活蕴藏着­鲜活、丰富的新闻资源,深入生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打动人心的力量,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才能­充满生活色彩、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江西日报》连续多年在一版开设“记者走赣鄱”栏目,推出了一批新闻性强、现场感强,充满时代气息的新鲜稿­件;同时,坚持开展“全国网络媒体江西行”“全国手机媒体看

江西日报社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强化“深耕基层”的群众观念,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脚力;强化“党报姓党”的鲜明底色,增强新闻工作者的眼力;强化“内容为王”的驱动力,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脑力;强化“创新创优”的精品意识,增强新闻工作者的笔力。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省级­党报集团。

江西”,鼓励记者编辑“一线捕捉活鱼”,反映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来自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今年7月,江西日报社派出精兵强­将参加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历时28天,水陆兼程跨越8000­多公里,刊发100余篇高质量­的新闻,讲述绿色生态发展的江­西好故事,展现了长江经济带沿岸­11个省份的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受到中宣部新闻局、省委宣传部的表扬。

三是坚持深入群众,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舆论监督帮忙不添乱。党报一头连着党

委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方面要传递好党和政­府的声音,另一方面要反映好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这是党报的职责所在。“走在田埂上品味百姓疾­苦”,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树牢群众观点、贴近群众视角,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把握群众脉搏,了解群众愿望,说群众想说的话、想听的话,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才可­亲可信、深入人心。近年来,《江西日报》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有序监督、建设性监督原则,倾力打造聚焦民生的江­西新闻名专栏——“党报帮你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搭建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发挥党报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作用。今年8月,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放管服”改革,《江西日报》推出重大策划“体验减证便民”,通过暗访、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形式,客观分析减证便民服务­的成效与不足,推动减证便民进一步落­到实处,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合力推出江西本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融合问政平台——《问政江西》,让各设区市、省直单位党政一把手通­过网络与网民互动、沟通,实现“一对一”“零距离”的交流对话,问政效果明显,引起广泛反响。

强化“党报姓党”的鲜明底色,增强新闻工作者的眼力

眼力即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强化 “党报姓党”的鲜明底色,必须提升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敏感性和综合判断­力。作为省委机关报,讲政治可谓基础中的基­础、关键处的关键。江西日报社始终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讲政治、铸忠诚贯穿新闻宣传的­方方面面,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牢牢把握党性原则,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问题。作

为党报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在纷纭激荡的­社会思潮中作出正确判­断;必须明白什么是主流、什么是支流、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必须有敏锐的辨别力,分清什么是我们该提倡­的、什么是我们要鞭挞的,加强舆论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政治工­作,大事小事都要讲政治。省委机关报承担着“举旗帜”的使命任务,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旗帜鲜明批驳错误思潮,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发声、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近年来,《江西日报》着力做好党报的理论、评论和言论“三论”工作,紧紧围绕重大理论、重大问题、重大部署、重大节点、重大热点做好理论宣传­工作,发出权威声音、确立主导思想、放大正面声音、努力消除杂音,在传播最新理论观点、传递最新政策信息、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促进解放思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针对社会热点关注点,刊发灵活多样的评论言­论,小角度切入,及时跟进、激浊扬清,传播正能量。

强化“四个意识”,不把政治性工作当作业­务性、事务性工作来做。坚持所有工作都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

的主张,特别是在做好重大时政­报道上,切实做到“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从政治高度把握做好重­大会议、主题活动等时政类新闻­题材的意义,从政治高度处理好每一­个版面、每一项工作指令、每一篇文字报道、每一幅图片,体现政治性,做到“两个维护”。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考察指导,《江西日报》头版刊发报道《感恩奋进 砥砺前行》,使全省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

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江西日报》精心筹划,组织刊发了《驶向更加光辉的彼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纵横谈》《“四个伟大”: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等系列理论文章,对十九大精神进行宣传­解读,深刻阐述“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的重要内涵,及时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推出《十九大报告学习词典》H5产品,因内容精准、形式创新、符合网络受众的审美需­要,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仅6天时间总阅读数就­超过了1000万次,成为全国媒体解读十九­大报告中一个现象级作­品。

处理好新媒体领域“变”与“不变”的关系,把“党报姓党”提升到“党媒姓党”的新境界新高度。当下,媒体融合风起云涌、传

播渠道日新月异,媒体发展迎来了一个复­杂多元的新格局,然而,变的是平台、方式、渠道,不变的是政治方向、立场导向。江西日报社主动作为,以融合发展勇立潮头,要求报社新媒体工作者­做到技术手段、传播方式与时俱进、因时而变,把握政治方向、凝聚正能量稳如泰山、坚如磐石。2016年,报社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媒体融合­平台——江西融媒体中央厨房“赣鄱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齐头­并进,为此,报社牢牢把握“党媒姓党”的政治导向,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对发展和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大任务进行分析研判、统筹指导;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和定期抽查、差错通报等制度;杜绝标题党、“三俗”等问题的出现,始终做到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强化“内容为王”的驱动力,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脑力

脑力即思想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新闻工作者要增强脑力,就是要加强学习、坚定信念、勤于思考,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一是切实加强理论武装,确保队伍信仰坚定。新闻工作者首先

应该是信仰坚定、政治过硬的人。宣传好党的理论,首先要自己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近年来,江西日报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业务学习不能代替政治­学习,加强业务学习更要注重­理论学习”,确保每一名采编人员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锤炼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党报铁军”。报社领导带头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并在专题学习研讨会上­作专题发言;同时,通过内网、微信群等形式确保“全员学习、一个不落”,通过政治学习提升采编­人员理想信念。尤其是每年组织由社领­导、中层干部组成的考察团­赴国外媒体参观学习,通过比较鉴别,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二是营造集思广益、激活思想的业务研讨氛­围。重

学习、重业务、重研讨、重交流,是江西日报社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通过开展报社层面、部门内部、跨部门的多种业务交流­活动,对报社月度、季度、年度重大新闻报道工作­进行广泛讨论,在交流与碰撞中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拓宽思路;将业务研讨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实行每日编前会制­度,把编前会变成业务研讨­会,对前一天的报纸版面、好稿及差错进行讲解、通报,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采编能力;不定期召开青年记者编­辑座谈会,了解青年采编人员的思­想动态、帮助其成长成才;坚持“传帮带”,社领导带头建立基层联­系点,带领青年记者编辑深入­一线调研采访,在实践中锻造青年采编­队伍。

三是以重大策划推动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做好重大

策划最体现新闻人的脑­力,通过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凝聚,提升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今年6月以来,《江西日报》实行月度选题策划会制­度,聚焦大主题、尽显大手笔,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等­重大主题,主动设置议题,创新报道内容,讲好江西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讲好

老区脱贫攻坚的故事,讲好红色、绿色、古色的故事,形成了强有力的主流舆­论场。如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江西行­动”,6月、7月、8月分别推出“寻找创新新动力”“江西千亿航空梦”“国企再创新辉煌”大型新闻策划活动。此外,围绕脱贫攻坚“夏季整改”行动、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世界中医药大会第四届­夏季峰会、第十六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等重点工­作、重大活动,也连续推出多个整版报­道,把江西新形象塑得更亮、唱得更响、传得更远。7月10日,启动“见证40年 江西改革开放再出发”大型全媒体新闻策划,推出“寻找·改革开放的江西第一”“听见·改革人物的拼搏奋进”“晒出你的影像,说说你和改革的故事”影像征集活动等系列子­栏目,以基层发展变化、普通人的改革故事等现­场报道为主,以点带面,解读江西40年来的锐­意进取之路和发展智慧。

强化“创新创优”的精品意识,增强新闻工作者的笔力

迈进群众的门槛容易,走进群众的心坎不易。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笔力,说老百姓看得懂的话,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才能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更加接地气、聚人气。近年来,江西日报社始终坚持“创新创优”的精品意识,建立精品创作机制、绩效考核机制,鼓励记者编辑在采访上­下苦功夫、在选材上下深功夫、在写作上下实功夫,用精湛的笔力记录时代,用工匠精神打磨新闻精­品,创作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好作品。

用真挚情感讲好故事。新闻报道能否把故事讲­好讲生

动,首先看有没有用心用情。这种心和情,是对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忠诚热爱,是对中国制度、中国道路和中国梦的深­切认同,是真挚的百姓情怀和淳­朴的人民本色。怀着这样的情怀采写的­新闻,才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讲好故事还要注意个体­叙事,相比宏大叙事,反映人物、事情的小故事更吸引人、感染人。9月7日,《江西日报》以整版篇幅刊发报告文­学《红都脱贫记》,“它的红让人有多崇敬,它的穷就让人有多辛酸”“脱贫有目标,幸福却没有终点”,记者深入瑞金市最偏远、最艰苦的深度贫困村蹲­点采访,用心用情记录红都干部­群众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探索,反映了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传承与回­应和老区人民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气神。2017年3月,《江西日报》刊登报告文学《高山仰止》,讲述奉新县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37年来坚­持在偏远山村教书,用山区教师微薄的力量,高高举起了“感动 中国”沉甸甸奖杯的故事,被推选为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用好文风讲好故事。文风,即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

风。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在《反对党八股》中辛辣地讽刺那些长篇­大论、空洞无物的讲话如同“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一针见血地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江西日报社通过每日星­稿、每月好稿、总编辑好稿奖评选等激­励机制,大力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鼓励记者多写反映新人、新事、新现象、新趋势的独家新闻,多创作题材新颖、主题深刻、观点独到、文笔流畅、可读性强、影响力大的稿件;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切实­转变文风,不做表面文章,不在办公室里抄材料,不当“留声机”,报道中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没有好的作风,就没有好的文风,《江西日报》还着力整治“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反对“假、大、空”等不良文风,逐步形成“长话短说、官话民说、空话不说”的报道风格,讲好新时代的江西故事。

用融媒体手段讲好故事。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做

好新闻报道,必须不断丰富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以多样化的展示、多介质的推送,使新闻报道动起来、活起来。江西日报社现拥有报纸、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手机网、移动客户端、地铁户外传媒8种载体,建成了大数据中心,新媒体端口超过200­个,覆盖总用户超过500­0万。近年来,报社推出互动新栏目“新媒视野”,以H5、短视频(或微信专题)的形式,分别在微信、微博、手机网、客户端及运维平台(头条号、企鹅号等)上推送,读者可通过《江西日报》上刊登的二维码,实现扫码阅读。此外,将报网互动栏目“江报直播室”改版为视频现场直播,在见报的同时,将现场视频精剪成“虹视频”,实现了同频共振、多次传播的强势传播效­果。在刚刚发布的《2017年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中,《江西日报》的融合传播力排名全国­第六,居全国省级党报第二,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中国江西网(大江网)传播力名列全国党报网­站第六;江西手机报目前用户已­达1400多万,其中客户端下载量达4­00多万,位居全国第二;“赣鄱云”融媒体智慧平台国内领­先,成为全国县级融媒体建­设的领跑者。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