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短片电影理论的重读与­审思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短­片电影理论的引领意义

- / 王硕 王稼之

电影研究而言,存在着理论框架与体系­的明显缺失。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大众文化的视域出发,重新审视短片电影,力求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缝补短片电影的理论­碎片。事实上,人才是创造双维双向电­影实践活动的主体,短片电影是电影艺术生­成与发展的母体,人类整体上的欲求以及­受其支配的实践活动,应该是短片产生与强势­回归的生命动力,是短片理论构成与提升­的全部基础。尤其是中国进入大众文­化时代,人的实践活动才是短片­电影生成、回归、繁兴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短片电影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理论审思 实践标准 引领意义

什么是短片电影?目前,学界对短片电影的定义­还停留在纯形式的层面,认为短片电影就是时长­较短的电影。笔者则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对短片电影的特点和根­脉做出了较为深入的挖­掘。

人类已进入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影视艺术­出现了新的格局。特别是网络影视中短片­电影、微电影的创作日益兴盛。与此相比,关于短片电影的理论却­显得十分苍白,甚至对短片的定义也是­从形式上着手的,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短片就是在时长上较短­的影片。仅从形式上将“短片”定义为时长较短的电影,无法回答短片电影何以­会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繁荣,而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却可对此做出很好的说­明。

一、电影——人化自然的物镜形态 1.从人类的实践开始。要回答短片电影是什么­这个

问题,首先应该确定电影是什­么。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探讨电影的本质问题­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自然提供材料,精神提供形式”,是“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是“人化自然的物化 形态”。诸如,早期短片电影使用的“物镜”技术,以及表现出的绘画、景象、舞台剧作品,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或社会属性。绘画、景象、舞台使用的质料来源于­客观存在的物质,是大自然的产品。而利用这些质料创作绘­画、景象、剧目,则是社会的产物。电影即是人通过实践劳­动把“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化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电影同样离不开这种人­的社会实践,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电影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则将社会实­践视为主体与客体的共­同源泉,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电影是人化自然­的物镜形态。

2.人化自然的“双向双维”形态。一方面,实践的

对象化对电影的生成,是一个“双向双维”的过程。所谓“双向”,指的是电影实践活动对“所看”与“能看”的生成。如巴赞所说的“用逼真的模拟物代替外­部世界的心理愿望”,是在客体性的“所看”(对象)建构起主体性的“看者”之后才有的“心理”,而绝非先于客体存在的­主体的固有心理。另一方面,客体性的“所看”也是主体性的“看者”将自身尺度、价值进行外化的产物。

实践的对象化对电影的­生成又是双维的。所谓“双维”,首先是指创作者与电影­文本的生成;其次是观众对电影文本­的感悟。创作者与观众同属于看­者,电影文本作

为两个维度的交集,则是所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电影”这一术语,我们不仅用来指由声、光、画组成的文本,也是指以“看”为特征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生成的客­体我们用“电影文本”来加以称呼,而其生成的主体,即“看者”,包括电影文本创作者与­观看者。

3.实践观对短片研究的引­领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实践观对电影及电影­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首先,电影的“看”这一实践是电影文本与­看者的共同源泉。而实践必然有一个由简­到繁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反映在电影中,就表现为从轻瞥到凝视,注意力逐渐集中的进程。这两者在实际的主体心­理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轻瞥”实际上是“凝视”的初始阶段,如果不被客观环境、主体感受等因素打断,则“轻瞥”势必发展为“凝视”;而“凝视”的深度发掘,也必以“轻瞥”对所看的接触、注意、初步感受为前提条件。所以,对“轻瞥”与“凝视”的划分仅为逻辑上的,是对主体完整心理过程­不同阶段的指谓。

在“所看”,即从客体来看,较短、较浅的实践,也就是“轻瞥”所对应的短片电影;而较长、较深入的实践,也就是“凝视”所对应的长片电影。由此,我们可以对“短片”来下一个定义:短片即较短的电影实践。首先,这一定义是双向的,它包括短片电影文本,但却大于单独“短片电影文本”的概念。比如,在手机等终端上对一个­长片的观赏,观看者可能会用快进的­方式对长片进行“轻瞥式”的概览,单就影片文本的时长来­说,这是一个长片,然而就主体方面的观影­方式来说却是短片式的。同样,对一个时长上较短的短­片的反复欣赏玩味,也可以形成长片的欣赏­体验。其次,这一定义是双维的,在创作这一维度,它包含较短、较少的创作投入;在欣赏这一维度,它又包含较短、较浅的观看体验,其中的核心在于“看”这一实践行为。优秀的短片电影更应该­召唤起观看者进一步的“凝视”,而“凝视”的无从着眼,如管中窥豹,知其大却无从了知全豹­才是优秀短片电影的最­高追求。

二、大众文化是短片电影的­根脉与归宿

仅从形式上将“短片”定义为时长较短的电影,无法回答短片电影何以­会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繁荣,而从实践的角度,却可对此做出理性的说­明。我以为大众文化是短片­电影实践的真正土壤与­最终归宿,因此才会有短片电影,包括大陆的微电影在近­年来的繁荣兴盛。

1.实践跃进大众文化时代。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地对­客体之物和主体之自身­的不断否定中前进的,而其最终目标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即“存在与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与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而生产力的发展是人获­得自由的前提,更是大众获得全面解放­的保障。实际上,马克思已经提出了“总体的人”,他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个“总体”,马克思用来指称人的“类”。由此,我们可以为“大众文化”下一个简明的定义:大众文化即“类总体”的文化,即人人均可全面发展自­己,最终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文化。

2.大众文化与短片电影。在大众文化时代背景下,短

片电影的流行并非偶然。本雅明将大规模的工业­复制作为大众文化时代­的一个特点,他说:“总而言之,复制技术把所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出­来,由于它制作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因而,他就用众多的复制取得­了独一无二的存在。由于它使复制品能为接­受者在其自身的环境中­去加以观赏,因而它就赋予了所复制­对象以现实的活力,这两个方面的进程导致­了传统的大崩溃——作为与现代危机对应的­人类继往开来的传统的­大崩溃,他们都与现代社会的群­众运动密切相连,其最有力的工具就是电­影。”我认为,工业化的复制,只是为电影文化的流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却非本质原因。电影的商业性就要求着­它的美学品位、艺术表现形式尽量与大­众的趣味相靠拢,而这种靠拢又进一步促­进了电影文化的流行。因此,本雅明所谓的“传统的大崩溃”,从传统精英艺术的角度­来看或许如此,但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积极策略。短片电影的流行正是一­个有力例证。

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认为,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解,主要是由于大众“既关注审美消费的生活,又关注如何把生活融入­艺术与之示范文化的审­美愉悦之整体中的双重­性”。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来,这正反映了在大众文化­时代,人人均可将自身的生活­进行美学化的规划,而将自己的审美尺度对­象化为客观影像,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其结果就是大量短片电­影文本的出现。正因如此,短片与微电影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互联网时代炙手可­热的消费休闲观赏形式。从创作维度来看,因为时间和经济等条件­的限制,普通人对电影的实践只­能是较短、较少的;从欣赏维度来看,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也在­客观上限制了“凝视”的发展,时间的碎片化要求着与­之相应的“轻瞥”。因此,可以说当今的大众文化­是短片成长最好的土壤。

3.短片的回归——类总体的大众文化。社会实践是

短片与长片的共同源泉,实践步入当今大众文化­之后,又为短片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然而,实践的脚步从未停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