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打造国内听障群体的首­个垂直社交资讯分享平­台

——声活APP的探索与启­示 / 曹宇星

- 文/曹宇星

目前全世界有近3.6亿人患有听力损失,在我国存在听力障碍人­数多达2780万人,听障儿童(7岁以下)约为80万人,老年性耳聋有949万,受此影响的周边人群达­上亿之多。听障人群拥有健全的心­智,却因为听力损失导致语­言能力退化甚至丧失。沟通障碍是导致听障人­群被动疏离于主流社会­的主要原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人­民生改善问题,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残疾人权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均强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不能让残疾人掉队。要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殷­实、更有尊严。”随着残疾人生 存发展状况备受关注,人道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随着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初步建立,残疾人可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一大批自强自立典型残­疾人代表在各行各业涌­现,实现了独特的人生和事­业梦想。声活APP是由深圳市­声活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这一由听障人士组建的­创业团队打造的,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其致力于让听障者与健­听者们更好地交流沟通,构建国内听障群体的垂­直社交资讯分享平台。公司自2014年10­月成立起就备受关注,在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节­目《创业英雄汇》、中国公益慈善项目 大赛百强分享会“示范性创业故事”亮相,并获得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社会创新项目金­奖。2016年10月12­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双创周深圳主会场亲­自用“爱”的听障人国际手势为听­障创业团队加油,并在“关爱听障人创业”手举牌上签名给予鼓励。“声活APP”作为聋健两个群体之间­沟通分享的桥梁,践行着聋健协作的运营­模式,积极挖掘传承聋人文化,以手语会友,以图达情,以文传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聋­人才华和亮点,精准定位聋人需求,让更多人去主动关注聋­人,了解聋人文化,影响聋人,吸引更多聋人聚集在此­发出属于他们自己

的“声音”。 打造无障碍网络环境,精准定位听障群体需求 保持对无障碍新技术的­敏锐嗅觉,提升产品易用性。

由于听障人士手语及笔­谈等传统沟通方式都基­于面对面的交流,因而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他们的交际范围受到了­直接限制,存在难以跨越的地理屏­障和阶层差距,导致听障人士处在社会­文化边缘。其最大的需求就是与主­流社会无障碍地沟通。由于开发团队本身由听­障人士组成,所以该软件的目标用户­精准明确,更加注重从听障用户的­角度出发,注重产品的细节设计并­保持对面向听障群体的­无障碍新技术的敏锐嗅­觉,深度揣摩听障群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使用场­景需求。如在功能方面,声活APP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让听障用户能正­常地与他人对话交流,所以其中的翻译版块是­整个软件最为核心的部­分。翻译板块根据聋人生活­场景设置了医院就诊、银行咨询、商店购物、出行等常用对话属性,可以随需求转换文字给­对方查看或播放语音。语音文字部分也考虑到­不同听力等级、不同地域方言、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对信­息接收的不同诉求,对其进行分析、捕捉、适配,减少听障人群和健听人­群或不同群体之间信息­沟通的障碍,提供适合的信息传播途­径。在界面设计方面,声活APP简洁明了。界面的主题色选用充满­自信、乐观的红色,很多文章内容注重视觉­化表达,采用多图、动图、交互图等多种图解表达­方式。这种可视化的图解方式­从听障用户的需求角度­出发,精准设计,不仅保证了用户的需求,也使用户更满意于产品,提升用户对产品的黏性。

无障碍环境建设政策利­好,调动精准服务的积极性。信息网络时代,

各类新兴媒体快速崛起。尽管相对于主流媒体庞­大的用户基数而言,听障群体的用户数较少,但技术无障碍环境建设­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积极推行政府部门­信息无障碍化发布,地市级以上政府机构强­调新闻发布要增加通用­手语翻译服务,在公共服务机构如银行、医院等场所为听障人士­提供文字提示、手语等有助于信息交流­的无障碍服务。在省(区、市)、市(地)电视台鼓励为听障人士­开设手语栏目,为电视节目和影视剧加­配字幕,并大力鼓励研发生产为­残疾人服务的电子产品、移动应用软件(APP)等软件应用。声活APP正是在这些­移动终端无障碍化推动­的利好政策下应运而生,切实履行移动终端无障­碍技术要求,精准定位听障群体需求,不刻意宣传或追逐商业­利益,而是切切实实地满足听­障群体对沟通及信息资­讯的需求,用心地传播每一条优质­信息。

构建聋人文化社区,提升听障群体归属感 突破传统聋健相隔,传达身份认同。对于耳聋的认知,一种是医学障

碍模式,认为耳聋是一种需要通­过手 术或助听器进行病理上­的治疗的身体障碍;另外一种是从文化观念­中来看待耳聋,即社会文化模式。认为手语是其独立的而­非辅助性语言,并且是聋人的第一语言。聋人文化认为手语即为­聋人语言,这是聋人特有的认知方­式和途径,是聋人文体娱乐活动、聋人社会存在的主要交­往方式、行为方式和交往习惯。声活APP构建的社交­资讯分享平台上的聋人­文化社区特征体现为三­点:一是平台选用的主流语­言手语是聋人文化的核­心;二是平台选用的内容彰­显对耳聋的正向态度和­对生理性耳聋的接纳;三是尊重聋健有别,但却突破了传统聋健相­隔的观点,通过语音转换及手语普­及增进聋健融合。

众所周知,表情是我们人类共有语­言之一,在聋人交流中表情的角­色更为重要。手的动作、身体姿势及表情构成手­语交流顺畅的重要因素,表情更是起到传情达意­的作用。声活APP首页展示的­是有公益卡通形象金刚­猴的登录界面,这只憨态可掬的金刚猴­是主创人员邱浩海设计­的动漫手语代言人,可爱调皮的小猴子会做­各种各样的手语动作。设计者希望通过这个动­画形象,传达聋人群体渴望沟通­和理解的诉求。在声活APP聊天会话­窗口还有金刚猴、小虎、松松、阿猪等一系列手语表情­包,体现了在互联网的社会­交往中积极的个人身份­认同,增加产品的情感温度,而且这种积极的身份认­同也影响着其他听障人­士。

重新诠释聋人形象,全方位展示聋人生活。在真实社会环境中,

听障人士的交际圈子往­往过于狭窄,这既和听障者本身沟通­能力问题有关,也与社会偏见对听障群­体排斥有关。声活APP走出传统媒­体对弱势

群体怜悯和仅仅做公益­的局限,积极鼓励聋人群体身份­认同,重新诠释聋人形象。正如其口号所提倡的“活出自己的声音”,声活APP全方位展示­聋人生活。在声活APP“声活圈”版块,除了设置群聊、消息推送等社交互动功­能,还有最新、热门、好友、同城版块的分类,参与受众包括聋人、听人、手语翻译员。在聋人社区里,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聋­人手语主持人宋晓波,也有聋人酷妈漫画爱好­者小菲;既有地方听障人士服务­中心的创始人,也有送快递的普通聋人­小哥。在声活APP中“声边事”的手视TV版块,经常会看到全画幅的聋­人封面,写着“我是某某某,我的身份信息”,点击即可看到声活AP­P专门为聋人量身打造­的专题视频节目,不同于传统主流媒体中­的手语小视窗,其完全由手语主持人作­为主角进行节目主持或­表演。同时,还开辟了“我要上封面”,欢迎网友推荐和自荐成­为声活APP官方微信《活出自己的声音》的封面人物,这些无不体现着对耳聋­人群的接纳和尊重。声活APP展现了一个­积极的聋人文化社区,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让聋人朋友勇敢做自己,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也让聋人在社区中获得­了极大的归属感。

紧密关注“声边事”,保障听障群体信息知情­权

由于生理障碍、文化水平等原因,残疾人士普遍社会交流­圈窄,医疗、教育、创业就业等信息渠道来­源也同时受到阻碍。声活APP紧密关注发­生在聋人身边的各类突­发事件,关注一切国家层面的发­展政策,让听障朋友了解发生在­周边的大事小情。声活APP中的“声边事”版块,包括热门、人物、文娱、政务、就业创业、公益版块。平均每天都有13条左­右的 相关信息或服务推送,内容包括听障辅助性设­施设备改造等福利政策,社区就业、居家就业,传统手工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的聋人招聘信息,同时展示就业案例。此外,也有拓展聋人视野的内­容,比如亚马逊快递听障人­士的业务培训等国外优­秀聋人就业案例。该版块关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的培训信­息,劳动就业权益保护服务­信息,还关注听障人士艺术文­化活动信息,如听障人士普通话大赛、手语大赛、微电影比赛、舞蹈等艺术团体建设和­创作演出。该版块的内容从关注语­音文字转换功能到关注­人工智能、手语识别、AR(增强现实)、VR (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未来有助于听­障群体接收信息的新兴­技术的发展动态,为听障者推送前沿的科­技资讯、线下相关体验活动。团队借着核心成员大多­为听障人士的优势,充分接近用户,挖掘用户关注的信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消除­影响残疾人平等就业、参与社会生活的信息障­碍,保障他们享有与健全人­同等的信息知情权。在此基础上,平台在每一页末尾 都设置了邮箱、微信公众号,进一步保障听障群体的­发声权益。

主动参与竞争,挖掘平台商业价值

作为中国首个听障群体­垂直社交分享平台,平台体现了聋健协作精­神,让熟悉互联网思维和规­范的专业人做专业事。平台从成立开始即注重­挖掘公益价值与商业价­值,不仅使听障群体与普通­人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满足听障群体在教育、就业、创业、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平台积极主动参与­竞争,打造“善经济”,不断挖掘商业价值,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从公司化运营、管理团队、宣传体系建设到听障用­品、广告、共享经济、听障人士就业创业服务­等,从手语翻译预约服务到­开辟手语课堂的付费教­育版块,让内容、产品、推广、营销进入业务范畴,满足用户深度社交需求,实现内部造血。平台实现了挖掘单个用­户的流量价值、听障人群作品售卖、卡通形象授权、聋人用品广告植入等商­业盈利模式,通过优质的内容支援和­产品的丰富性联合,吸引更多相关组织、机构公司与其合作或推­广,实现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有句话是“聋人除了听,什么都能做”,听障群体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尊重、理解和关心,而不是仅仅获得同情和­怜悯。听障群体同样可以做到­与人沟通,自信、从容地自足于社会,健康快乐地谱写自己美­好的生活。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