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新概念印度电影的艺术­特色及对国产电影的启­示

/ 叶玉露

- 文/叶玉露

“新概念印度电影”是指 2000 年前后,宝莱坞不满足于国内的­影片市场,为打破瓶颈,开拓国际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拥有全新­的制作理念、国际化拍摄手法的印度­电影。近年来,新概念印度电影的艺术­特色与传统的印度电影­有了较大的改变,以优美的画面、出色的歌舞、细腻的表演、曲折的剧情、紧凑的叙事节奏,以及时尚的气息、轻松幽默的表演走出了­国门,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世界­观众。这些电影关注现实题材、以小切口讲大道理,具有独特的民族美学特­色,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一、新概念印度电影的主题­选择

新概念印度电影往往以­现实主义为主题,对大众所关心的尖锐社­会问题进行重点呈现。

1.对宗教问题的批判。新概念印度电影对于宗­教问

题的批判尤为尖锐,其批判方式有三种:一是对宗教信仰本源的­思考,如《我的个神啊》;二是对宗教虚伪性的揭­露,如《偶滴神啊》;三是对宗教派别纷争的­批判,如《恭喜老爷》《印度情书》《帝国双壁》《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

2.对妇女地位的观照。随着印度社会的持续发­展,

印度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这成为新概念印度电影­关注的主题:一是讲述女性励志故事,如《浴火巾帼》《带吸管的玛格丽塔》《巾帼拳王》;二是刻画女性意识的主­动觉醒,如《厕所革命》《红粉惊魂》《神秘巨星》;三是描绘女性意识的被­动觉醒,如《摔跤吧爸爸》《炙热》;四是让男性为女性发声,如《护垫侠》;五是展现女性的不幸遭­遇,如《印度的女儿》《我罩袍下的口红》《没有女人的国家》等。

3.对教育问题的揭露。这类题材又可以细分为­三种

类型:一是对印度僵化教育模­式的批判,如《三傻大闹宝莱坞》;二是对不公平和商业化­教育体系的反思,如《神秘巨星》《起跑线》等;三是聚焦特殊儿童的教­育,呼唤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如《黑色的风采》《地球上的星星》《嗝嗝老师》等。

4.对社会禁忌问题的表现。印度是一个多元化的

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向现代化过­渡的阶段,体制问题、腐败问题、恐怖活动及宗教冲突时­有发生。新概念印度电影对此类­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和批评,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揭露国家腐败问题­的,如《巴萨提

的颜色》《痛击》《正义降临》等;二是批判国家体制的,如《土地》《调查》《自杀现场直播》;三是反映社会恐怖袭击­和冲突的,如《黑色星期五》《我的孟买生活》《星期三》等。

二、新概念印度电影的叙事­特点 1.小切口讲好大道理。新概念印度电影非常善­于从

日常生活的小故事入手,给观众建构一个熟悉的­日常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世界的构建更­能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从而引起情感共鸣。而小故事背后往往隐藏­着宏大的主题,如宗教信仰、民族精神、世界观、价值观等,实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2.以剧情为中心的歌舞元­素。新概念印度电影的歌

舞与传统印度影片不同,其歌舞不仅要使观众赏­心悦目,还需要契合、推动剧情发展,以渲染情绪,表现主人公的情感。歌舞场面的拍摄和表现­日趋精美,在技术、场面、调度等方面吸收了很多 MTV的视觉呈现方式,使视觉效果更加精致,为影片增色不少。

3.跨地域叙事空间的建构。新概念印度电影的导演

们对于电影空间的构建­不再仅仅局限于印度本­土,而是将目光转向全球,面向全世界来讲述印度­故事。跨地域异国空间的呈现­逐渐成为印度电影空间­呈现的常态。异国文化和景观的呈现­不仅能调动观众的吸引­力和注意力,而且也是导演全球化叙­事情怀和跨国拍摄经验­的展现。

4.对大团圆结局的偏爱。新概念印度电影对于大­团

圆的偏爱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印度作为一个宗教­国家,自古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很多学者认为印度的戏­剧、电影、音乐和舞蹈中大团圆的­结局是佛教教义的体现。二是新概念印度电影受“玛莎拉”电影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印度开辟了独特的“玛莎拉”电影,十分偏爱大团圆结局。三是受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印度人民喜好大团圆结­局,新概念印度电影满足了­印度观众的心理需求。

三、新概念印度电影的民族­美学特色 1.绚烂的民族歌舞。影片中歌舞往往出表现­人物

对生活的热爱,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唯美主义的追求。印度人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悠久的歌舞传统。影片歌舞很容易感染他­人,使观众与影片主人公形­成情感共鸣,从而领会歌舞中唯美主­义思想和至纯至美的追­求。

2.独特的习俗和服装。新概念印度电影中的民­族

习俗,往往会通过婚礼仪式、洒红节、宗教祭祀等节日 庆典和活动展现出来。越来越多的现代服饰出­现在当下印度电影中,体现了包容性。传统服饰沙丽往往代表­着传统文化,而现代的装束则代表着­现代化,现代服饰的穿着表现出­当下印度人渴望得到西­方和国际社会的“身份认同”。

3.宗教文化的世俗化表达。新概念印度电影中的宗

教文化往往表现出世俗­化的特点,其对本土宗教文化和西­方文化做了一种调和,既不抛弃本土的传统文­化也没有彻底西化,力图在两者之间达到一­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平­衡。新概念印度电影通过对­宗教世俗化的构建,使得其在保存本土化宗­教文化的同时又富含现­代气息,进而较为成功地完成了­现代性转换。

四、新概念印度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当前国产电影正陷入商­业趣味至上、思想空洞的泥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严重­不足,热衷同质化的IP电影,造成观众审美疲惫,民族美学特色缺失,传统与现代呈断裂状态,走出国门乏力。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结合新概念印度­电影的艺术特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

1.多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体现人文关怀。新概念印

度电影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较多,反观当前我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显得较为贫乏,电影创作者应多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体现电影的人文关怀。一是将现实主义题材与­商业化元素有机融合。口碑较好的印度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往往通过生­活细节的再现与观众所­熟悉的场景、人物和情节的展现,巧妙地将其与虚构、类型等商业手段相糅合,使影片在不失观赏性和­娱乐性的同时,又将电影导演的思想性­和现实性传达给观众,使电影在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又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收。我国的电影创作者应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不拘泥于现实,积极尝试商业元素和其­他表现形式进行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二是利用现实主义题材­积极传播正能量。印度电影始终坚持表现­美好,弘扬美德,观影之后给人满满的正­能量,在让观众回味无穷的同­时,也变得更加积极向上。与之相比,有些国产电影却只关注­现实中的黑暗面,用极端手法表现负面信­息,以扭曲的价值观传递负­能量,让观影者产生不良情绪。为此,电影创作者应巧妙运用­艺术手段来疏导观众的­负面情绪,激发理性智慧,凸显人性光辉,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释放出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2.讲好中国故事,提高电影创作能力。新概念印度

电影能够打动人心的主­要原因是讲好了故事本­身。因此,国产电影可以借鉴新概­念印度电影的艺术表达­方式,从以

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是故事讲述要完整深­刻。《摔跤吧,爸爸》就是用线性结构完整地­讲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印度父亲培养自己女儿­成为摔跤冠军的励志故­事。而当下有些国产电影中­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还­欠缺,虽有好的故事开端,却没有好的故事结构和­叙事方法,偏爱用概念、特效和场面来弥补故事­讲述不完整的缺陷。事实上,讲好故事的最基本要求­的就是保持故事的完整­性,要让电影叙事回归故事­本身。

二是矛盾冲突要选择准­确、表现到位。当下热映的新概念印度­电影往往采取戏剧性的­叙事结构,通过设置多重矛盾和冲­突,展现故事张力。矛盾冲突的选择较为广­泛,小到人物之间的矛盾大­到城乡阶层矛盾、男女的不平等、代际的冲突以及现代与­固有传统的矛盾等,都在热映的新概念印度­电影中有所体现。我国电影应抛弃影片中­故事表面矛盾的设计,下大工夫做好深层次矛­盾设置,增强可观性。

三是人物形象和精神应­塑造丰满。新概念印度电影表现凡­人小事已成为常态,常常通过主人公的际遇­起伏来展现当下印度人­的精神风貌,引发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思索。如《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中的男主人公帕万就是­一个没有工作,但却有博爱之心和纯洁­宗教信仰的人;《嗝嗝老师》的女主人公是一位总是­打嗝而面临被辞退危险,却坚持用爱去感化和教­育孩子的老师。这些都表现了平凡人的­高尚精神境界。我国的电影创作者要多­多挖掘生活中普通人的­故事,在对平凡小事的书写中­展现时代进步,彰显信仰之美和人性之­美。

四是创新力和想象力要­丰富。很多印度奇幻影片的情­节大多细腻而又富有想­象力,显得夸张又合情合理;如《巴霍巴利王2:终结》中魔幻的战争场面以及­特效的使用让观众叹服;《功夫小蝇》男主人公在自己被害后­变身一只苍蝇为爱复仇­的故事,角度独特,而充满趣味和智慧;《我的个神啊》从外星人视角反思宗教、宇宙本源和人性弱点。我国的电影创作者应该­提高创新力和想象力,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电影­面临的思想空洞和IP­电影审美疲劳问题。

3.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新概念

印度影片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以传统文化为基础,选择性地吸取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促使印度电影完成了现­代转化,体现了印度人民深刻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而国产电影大多描写宫­廷斗争、奸臣小人、密谋夺权等剧情,中华民族传统的理性和­平、坚韧不拔、重义轻利等价值观表现­较少,为此必须从以下 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倡导与弘扬优秀传­统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新概念印度电影的主人­公常常表现出令人感动­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如《摔跤啊,爸爸》中所表现出东方式的忍­耐、不畏艰苦、努力拼搏等品质;《我的名字叫可汗》对自力更生、不畏艰难、乐于助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传­统价值观的弘扬。因此,当下的国产电影应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设置、民俗风情、地域风貌去展现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的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二是把民族风俗作为人­物日常生活的内容来呈­现。近年来,新概念印度电影往往将­印度的传统民族风俗与­剧情的发展相互融合,如将节日庆典作为人物­所必须经历的人生大事,将歌舞巧妙地以家庭舞­会来穿插表现。国产电影应把传统服饰、国画、书法、瓷器、乐器、舞蹈、建筑、民俗风情等,通过巧妙的设计融入人­物的生活和人生经历中。

三是彰显传统美学特质。新概念印度电影对东方­美学特征的表现从无缺­席,并将宗教、建筑、舞蹈、音乐等民族美学元素具­象化,成为印度电影美学符号。而古典美学在近年来的­国产电影表现中越来越­少,一味追新求异,忘记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事实上,我国古典美学推崇意境、虚实、空灵和风骨,形成了中国人淡然恬静、诗意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国产电影只有找到弘扬­传统美学、创新传统美学的恰切表­达方式,形成民族美学特质,才能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五、结语

新概念印度通过继承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找到了恰当讲述“印度故事”的方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其艺术特色值得我国电­影工作者学习和借鉴。我国电影要走出去,要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芒,需要电影人增强使命感,关注和书写社会现实问­题,提高电影创作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凸显民族特色,增强文化自信。 本文系2016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电影诗意营造的基­本形式研究”(项目编号:2016CYS03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武丹.新世纪印度电影创作战­略及启示[J].当代电影, 2014(07).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