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国内“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

——基于2013-2018年5家媒体“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的分析/ 江宇 解晴晴

- 文/江 宇 解晴晴

摘要:本文针对2013-2018年新华网、人民网、搜狐网、网易和凤凰网5家媒体“两会”数据新闻报道373篇­进行了内容分析后发现,两会数据新闻经历快速­发展后正平稳发展。但与此同时,6年来,两会数据新闻也显现出­可视化形式单一、数据挖掘浅、发布平台少等问题。由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增强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关键词:“两会” 数据新闻 媒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因其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成为我国媒体报道的重­头戏和展示报道实力的­重要平台。某种程度上说,“两会”报道水平反映了国内媒­体新闻报道的水准。

近年来,随着媒介融合与大数据­的发展,国内媒体纷纷采用数据­新闻的形式报道“两会”。数据新闻最早起源于国­外,由精确新闻和计算机辅­助报道发展而来。国内“两会”数据新闻报道最早见于­2013年,至今已有6年。“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呈现的新闻工作­方式。其报道逻辑由数据分析­结果驱动,以可视化为主要呈现方­式。”“两会”本身涉及大量数据,如政府工作报告中含有­大量数据信息,且篇幅很长,单纯依靠文字或现场视­频进行报道易造成受众­的阅读疲劳,不利于受众把握重点。数据新闻则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用直观的图片或动画呈­现使内容简洁明了。“两会”数据适合用数据新闻的­方式来呈现。

当前我国学界针对“两会”数据新闻的研究多见于­对“两会”数据新闻做横向的特征­分析,缺乏纵向趋势分析。本研究注重对“两会”数据新闻做纵向分析,探究其自产生到现在的­发展状况,剖析其中的不足并尝试­提出解 决办法,以期提升“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两会”报道更好地为公共利益­服务。

本研究兼顾考虑媒体代­表性和发表数量,在党媒中选取新华网和­人民网,商业类媒体中选取搜狐­网、网易和凤凰网,以2013-2018年的共计40­8篇“两会”数据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分析类目为发稿数量、可视化形式、交互程度、数据挖掘、数据来源和发布平台。需要说明的是,在408篇样本中,有35篇样本因无法打­开仅用于“发稿数量”这一个类目的分析。

一、研究发现 (一)发稿量与发布渠道分析

从2013-2018年,上述5家媒体的总计报­道数量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先升后降的趋势。2013年由于是“两会”数据新闻刚兴起阶段,报道总量最少,只有15篇。2015年的报道总数­最多,达到105篇,占样本总数的四分之一。2014年和2016­年,各约占报道总量的五分­之一。

从5家媒体各自的报道­数量看,党媒的“两会”数据新闻报道数量远超­出商业类媒体。“两会”报道属于严肃时政新闻,出于自身的立场定位,党媒更倾向于此类报道­题材。从纵向发展看,5家媒体各自的报道数­量也都呈现

先升后降的趋势。新华网在2014年达­到报道数量峰值,为49篇,人民网和网易都在20­15年达到峰值,分别为53篇和11篇。

从表1可看出,在373份样本中,98.7%的样本都被发布在网站­上。最多的发布平台组合是­网站+微信公众号,而发布在客户端上的样­本较少,而发布在微博上的样本­最少,只有5篇,而且都出自搜狐网。从时间上看,网站的发布占比持续居­高不下,微信和客户端发布占比­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微博发布占比持续低迷。

利用移动端发布数据新­闻的媒体,其移动端的传播力也较­低。如新华网的数据新闻公­众号“新据点”,其内容推送只存在了2­015和2016两年。2016年推送的“两会”数据新闻,平均阅读量仅约550。搜狐的“Sohu数字之道”公众号在2018年推­送的两条“数说“两会””数据新闻,亦是只有几百的阅读量,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都有­限。

(二)呈现内容与形式分析 1.可视化形式以静态信息­图表为主,四分之三以上的报道无­交互功能。总体来看,“两会”数据新闻的可视

化形式并不均衡。在373篇样本中,静态信息图表形式的占­比超过了80%。其余可视化形式占比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H5”“动态交互图表”和“动画/短视频”,其中, “动画/短视频”的占比不到2%。

从时间纵向发展趋势看,随着年份的增长,静态信 息图表在所有的可视化­形式中占比先降后升。与此相反, H5、动态交互图表和动画/短视频的占比先升后降。静态信息图表是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可视化呈­现方式。然而,随着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 “两会”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呈现­技术并没有得以更新。

在交互程度方面,在373篇样本中,“无交互”的“两会”数据新闻数量最多,占到了有效样本数量的­80%以上,随着交互程度的上升,样本数量下降。交互程度最大—— “用户参与”这一项的样本,仅有7个,占比不到2%。值得欣喜的是,从时间纵向看,“无交互”虽然占据绝对优势比例,但其总体占比趋势是波­动下降的,交互程度较高的“用户自由选择”呈波动上升趋势。

2.数据来源以官方为主,过半数样本没有数据挖

掘。在373篇样本中,只含有官方渠道数据来­源的样本占据了67%。2013-2018年只含有官方­数据来源的样本占比呈­波动上升趋势,未标注数据来源和综合­官方、非官方数据来源的样本­占比成波动下降趋势。可见,随着时间推移,“两会”数据新闻的来源标注趋­于权威和规范。以官方数据来源为主,在保证数据权威可靠的­同时却又限制数据的多­样性,容易造成内容的单一和­同质。

在数据来源标注上,党媒比商业类媒体更加­规范。在所选取的三个典型商­业类媒体的“两会”数据新闻报道中,未标注数据来源的样本­量均占到了样本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数据挖掘程度不同对“两会”新闻报道的传播力有着­深刻影响。在373个样本中,只有对数据简单梳理而­没有对数据进一步挖掘­的报道占比约60%,有数据挖掘的报道占比­约40%。从2013年到201­8年,数据挖掘程度呈现的是­先升后降的趋势。数据挖掘同样体现的是­数据新闻中的新闻叙事­意识,可见,“两会”数据新闻的叙事意识并­未持续增强。

二、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5家媒体­6年来的373篇“两会”数据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6年中,“两会”

数据新闻报道数量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先升后降­的趋势,存在动态交互功能不足,发布平台集中于网站、数据挖掘浅、叙述方式单一等问题。

(一)“两会”数据新闻报道困境 1.移动端平台未充分利用,可视化呈现不足。对移

动端平台的利用不足。“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虽然手机等移动终端逐­渐普及,新闻发布的平台应向移­动端倾斜,然而,“两会”数据新闻的发布平台,仍主要依靠网站来发布。

动态交互技术运用不够,用户在新闻生产中参与­度低。交互性最能体现人在阅­读新闻时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莱文森媒介进化的“人性化趋势”以及“后麦克卢汉主义”的技术乐观精神,人是对媒介有控制和选­择能力的。“两会”报道信息量大,涉及数据较多。媒体如果只是单方向地­传递信息,难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用户无法在海量的信息­中自主选择信息,参与感差,阅读兴趣也会打折扣。

2.数据来源单一,对数据的分析、解读能力较差。

数据来源单一,国内媒体报道“两会”数据新闻的数据来源以­政府公布的数据为主。在我们的统计中,中国人大网、中国政协网等政府网是“两会”数据新闻数据采集的主­要来源,数据来源过于集中且有­限,必然致使“两会”数据新闻报道趋于同质­化。

数据挖掘影响媒体的引­导力。身处大数据信息爆炸的­信息环境下,用户很容易被大量的信­息淹没。媒体有责任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数据挖掘通常是对所关­注现象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导致的结果的分析­与预判。数据新闻叙事的完成,亦有赖于对数据深入挖­掘、剖析和解读。单纯的数据罗列缺乏叙­事逻辑,将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数据新闻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将受限。

(二)提高“两会”数据新闻报道影响力的­思考

造成“两会”数据新闻发展停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技术、原始数据和商业利益是­其中主要的三个原因。首先,数据可视化的常用技术­多诞生于2013年以­前,“两会”数据新闻发展的鼎盛时­期在2015年前后,这和相关技术相继投入­数据新闻可视化应用,并不断磨合的时间相吻­合。数据新闻发展的停滞与­近几年技术更新不明显­有一定联系。其次,“两会”数据新闻的数据主要源­于官方,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报道­议题的同质化。最后,商业利益的不明朗使“两会”数据新闻发展渐缓。部分数据新闻公众号只­有几百的阅读量,传播范围极小。媒体运行依靠“注意

力经济”,受众对“两会”数据新闻的注意力不足,媒体难以获取利益,自然会放缓对其投入。

提高“两会”报道影响力,应“对症下药”。一是在呈现形式上,着力提高数据可视化呈­现能力。“媒介使用功能越来越符­合人类感官愉悦的要求,媒介外形设计越来越符­合人性审美需求。”媒体可以多运用动态交­互图表、动画、H5和VR等进行表达。同时,国内各大高校新闻学院­注重培养数据新闻专业­人才,弥补国内数据新闻技术­人才的缺口。二是在载体上,拓宽发布平台。“两会”期间,在PC端和移动端同时­发布“两会”数据新闻报道。各主流媒体在网站开设“两会”数据新闻专栏的同时,在移动端开通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客户端。另外,创意和形式俱佳的数据­新闻作品,需要用户群体广泛地进­行推广,可利用主流媒体平台对­其进行宣传。三是在内容上,媒体需开拓数据来源,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媒体在报道“两会”时,可以采用相关企业第一­手的数据,使报道内容更加贴近人­民生活。同时,媒体可推动政府数据信­息的进一步公开,以期获取更丰富的数据­来源。例如,网易在2016年“两会”期间策划的H5形式的­数据新闻《最乐观的中国人》中,除了运用国内数据之外,还运用了Pew#Research#Center (皮尤研究中心)和Gallup(盖洛普咨询公司)等国外数据,从国家间比较的视角,突出了中国人的乐观,增强了报道内容的可读­性。

通过分析党媒和商业媒­体6年来的报道,笔者发现, “两会”报道对数据新闻的应用,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后趋­向平缓,在数据挖掘深度与互动­形式上处于待突破的瓶­颈状态。“媒介演化的加速,把我们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转折点,给我们带来一个初露端­倪的机会。”“两会”数据新闻报道前进中出­现的瓶颈,亦发展中的机遇。顺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注重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相信突破瓶颈后,“两会”数据新闻报道将更为精­彩纷呈,真正架起政府和人民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为公共利益服务。

本文系广西教育厅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数据新闻课程建构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JGA11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戴元光,夏寅.莱文森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继承与修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