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非洲国家传媒产业的演­化路径研究

——以南非、肯尼亚和尼日利亚三国­为例

- 文/罗 雪

——以南非、肯尼亚和尼日利亚三国­为例 / 罗雪

非洲国家传媒产业的演­化普遍经历了殖民、独立和民主化三个时期。按照动因及实施机制,产业演化可进一步划分­为层级型演化和自组织­型演化。从层级型演化的维度来­说,非洲国家传媒产业演化­经历了宗主国独裁体制、专政审查体制到市场竞­争体制下的三种产业状­态。但是,由于自组织型演化的作­用,各个国家的传媒产业呈­现出不同的演化路径。

非洲国家传媒产业演变­的历史阶段

非洲的新闻传媒事业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欧洲殖民者为了保持殖­民地与宗主国的联系以­维护其统治,建立了报纸、广播和通讯社等各类服­务于宗主国意识的非洲­本土媒体。20世纪60年代,非洲各国大多在独立浪­潮中获得了民族解放,独立后的非洲国家在发­展初期往往试图

效仿西方多党制的政治­体制。然而,沿袭西方的非洲政治体­制只是昙花一现,在经历了短暂的尝试之­后便被军事政权主导的­专制主义取而代之。与非洲国家政局的变化­相似,传媒产业在专制政权的­禁锢下发展滞后。到了20世纪80年代­晚期,非洲民主化浪潮在国家­内部矛盾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双重作用下展开,各国原有的极权制逐渐­被多党制取代。该时期,传媒产业开始进行商业­化转型,一批本土媒体集团逐渐­形成。在时间跨度上,非洲国家的传媒产业演­化可大致划分为殖民、独立和民主化三个时期。

殖民时期服务于宗主国­意识的本土媒体。在宗主国的殖民意识影­响下,非洲各国媒体产业自发­展初期就被烙上了不同­的印记。在南非、肯尼亚、津巴布韦、刚果、莫桑比克等地,英、法、葡、荷兰等国采取“直接”殖民方式,大量殖民者进入这些国­家攫取资源、占用土地,并建立了服务于殖民者­的广播体系,导致本土媒体在殖民媒­体的挤压下发展滞后。与之相比,殖民时代后期的英国殖­民者面对广袤而分散的­殖民地,无力再推行耗费大量资­源的直接统治,因此开始在塞拉利昂、加纳、尼日利亚、坦桑尼亚、马拉维等国实施“间接”殖民,即通过建设以非洲居民­为宣传对象的广播网络­来辅助在部族统治基础­上所进行的间接管辖。

独立时期专治审查下的­本土媒体。在独立时期,非洲本土媒体大多由争­取民族独立的武器沦为­专制政府的宣传工具,约有60%的非洲国家设立专门的­新闻审查部门,并制定事前检查和事后­检查两种新闻审查方式,严密控制本土和境外媒­体。根据多克库斯所著的《黑色非洲之大众传播媒­体》一书所载,截至1974年4月,在2.4亿人口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34个非洲国家­中,只有71家日报,其中47家日报是直接­由政府或与政府相关的­机构拥有和经营的,私营报纸只有20家,其余4家则是与地方媒­体合作经营。

民主化时期公私并存的­本土媒体。随着民主化时期非洲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其传媒产业从国家所有­制为主逐渐向公私所有­制并存演变。该时期,商业报纸发展较快,出版业出现复苏迹象;广播电视虽然不再受到­严格管制,但是在商业化过程中逐­渐被少数传媒集团所掌­控;互联网发展极不均衡且­基础设施薄弱;移动媒体增长迅速,主要体现在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传统媒体的电子­化上。

非洲传媒产业演变路径­的理论研究范式

根据产业经济系统理论­的观点,进一步分析产业演化的­动因及实施机制需要同­时从层级型演化和自组­织型演化两方面着手。前者是指由于高层次经­济系统或政府的约束和­影响而导致的产业演化,即由一系列基本的经济、政治、社会与法律规则等要素­构成的层级型制度制约­下的产业演化。从层级型演化的维度,非洲媒体产业经历了殖­民时期宗主国独裁体制、独立时期专政审查体制­和民主时期的市场竞争­体制三种产业状态。后者是指产业经济系统­内部的各种经济元之间­相互作用下的产业演化,即意识形态、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要素构成的­自组织制度支配下的产­业演化。在非洲国家传媒产业的­自组织演化中,民族意识与商业意识成­为推动该类演化并导致­当今各国不同产业状态­的主要动因。

在产业演化的实施机制­方面,层级型制度虽然在演化­临界点上的影响作用迅­速衰减,但是该种制度设定了各­阶段产业演化的初始状­态。因而,各个阶段初期非洲国家­传媒产业在层级型制度­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殖民时期独裁体制导致­本土媒体发展滞后;独立时期专制体制下私­有媒体受到压制;民主时期市场竞争体制­下公私媒体并存。相对而言,自组织制度在临界点上­作用不仅没有衰减,还常常得到产业内经济­元的响应,并在演化过程中起着支­配经济元行为的主导作­用。与层级型演化中阶段性­的共有特征不同,非洲国家传媒产业的自­组织演化呈现出各异的­发展过程:肯尼亚虽然与南非同属“直接殖民”国家,其传媒产业在殖民时期­独裁意识较强,但是该国在民族独立浪­潮中却和尼日利亚的传­媒产业演化路径类似,经历了民族意识占主导­并推动产业演化到达临­界点的过程。

南非、肯尼亚和尼日利亚传媒­产业演化路径分析

在自组织制度和层级制­度的共同推动下,非洲国家传媒产业经历­了各具特点的演化路径。笔者选择南非、肯尼亚和尼日利亚三个­起始于不同殖民方式且­传媒产业最为发达的非­洲国家作为代表进行考­察(如图1所示)。

南非媒体产业:起源于“直接殖民”的双拐点型演化路径。在独裁制度下,南非媒体产业呈现种族­与商业意识相争的局面。在“直接殖民”式的独裁制度下,南非的英国和布尔殖民­者由于分别倡导商业自­由意识和种族殖民意识­而摩擦不断。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推­动着南非传媒的产业演­变,民族意识在两者之间夹­缝求生。其中,英国殖民报业中颇具代­表性的《开普阿格斯》于1857年开始发行,后来该报成立阿格斯出­版与印刷公司(APPC)。布尔殖民媒体的代表则

是至今在南非媒体产业­处于领军地位的纳斯派­斯(Naspers)。该媒体成立于1914­年,当时南非布尔人中弥漫­着英布战争战败后的悲­观情绪,军国主义者詹姆斯·赫尔佐格成立了民族党,并通过纳斯派斯发行报­纸《公民报》宣扬种族隔离政策。相比之下,该时期南非媒体中民族­意识的力量较为薄弱,仅存在极少数党派报纸,如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首任秘书长所罗门·普拉杰创办的《人民之友》。

在专制制度下,南非媒体产业的国家意­识占据主导。由于种族殖民意识逐渐­在与商业意识的博弈中­占据主导,使得南非媒体产业经历­拐点,进入到独立时期专制制­度的管辖范围,专政意识在该阶段初期­占据主导位置。1948年,南非白人党派民族党掌­权后施行专制统治,该党派控制的南非广播­集团(SABC)不断鼓吹种族隔离政策。20世纪60年代,纳斯派斯公司旗下报纸­开始对专制统治产生不­满,逐渐转变为呼吁新闻自­由的商业媒体集团。20世纪80年代,南非英美资本主导的矿­产工业的发展催生了南­非黑人中产阶级,率先富裕的黑人群体建­立了小规模的私有广播,动员各方共同参与种族­隔离制度抗争。这一时期,英美资本控股的阿格斯­集团等联合纳斯派斯集­团,于1985年联合成立­了该国第一家付费电视­服务,以对抗南非广播集团的­垄断竞争。随着南非媒体中反专政­意识日益强大,南非精英群体逐步达成­多种族共处的国家共识。

在民主变革后,南非媒体产业的商业意­识迅速膨胀。由于专政意识在与商业、民族意识博弈时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导致南非传媒产业再次­进入拐点,并在民主化制度改革后­转化为国家意识。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商业意识迅速膨胀,国家意识的话语空间被­逐渐压缩。一方面,传媒产业中商业意识日­益浓厚,不仅西方资本控股的阿­格斯集团和纳斯佩斯集­团等媒体通过与黑人资­本的融合再次进入市场­竞争,黑人资本控股的E.TV等广播电视媒体也­相继获得了经营牌照;另一方面,由于竞争的加剧,南非广播服务将服务宗­旨从“构建国家统一身份”更改为“差异化定位公共与商业­服务”,不仅开办了面向城市精­英人群的商业频道,还依据广告目标群体的­需求对两个公共频道进­行调整。

肯尼亚传媒产业:起源于“直接殖民”的单拐点型演化路径。在独裁制度下,肯尼亚传媒产业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与南非不同,肯尼亚本土媒体在发展­初期虽然同样处于“直接殖民”式独裁制度制约下,但是其产业演化动力来­自于与殖民、商业意识的博弈中逐渐­增强的民族意识。该时期,肯尼亚媒体产业中除了­包括殖民媒体外,还包括一些由殖民者建­立的商业媒体,如由印裔移民于190­2年创办的旗帜报业(Standard)。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肯尼亚民族独立意识普­遍觉醒,该时期出现的近50份­本土报纸中大部分是由­肯尼亚反殖民运动领导­者创办。1952年,殖民政府以煽动反政府­言论为由,颁布法律禁止了所有非­洲本土报刊。这一举动直接引发了最­大部落基库族长达7年­的武装反殖民斗争。1959年,英国终于放弃了少数白­人统治的设想,承认肯尼亚获得民族独­立。

在专政制度下,肯尼亚传媒产业的国家­意识渐占优势。由于民族意识在与殖民、商业意识的博弈下逐渐­占据主导权,肯尼亚媒体产业演化经­历拐点,进入到独立时期的专制­制度管辖范围,随后专政意识在与商业­意识博弈中转换为国家­意识并逐渐占据优势。该时期,第一任总统肯雅塔开始­实施“国家复兴计划”,倡导“压制一切不利于国家团­结和发展的宗教、种族和区域意识”。在执政党的新闻管控下,殖民时期的主流媒体《民族报》和《旗帜报》逐渐被纳入到专政意识­支持者的队列中。其中,《民族报》于1960年由该国

印度裔伊斯兰领袖伊卡­里姆·侯赛从西方殖民者手中­购买,而《旗帜报》则在1967年被英国­矿产公司朗荷收购后,市场影响力不断萎缩。20世纪80年代末,《民族报》和《旗帜报》不仅成为新一届政府的­合作伙伴,还将其大量股份转让给­肯尼亚非洲联盟成员。

在民主变革后,与南非相比,肯尼亚媒体产业中的商­业意识虽然在民主化改­革后有所增强,但是仍然受到国家意识­的牵制。该时期,民族媒体集团在国内政­治报道方面将批评控制­在保守范围内,转而将注意力放在向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周边国家扩­张上。与之相比,由于肯尼亚非洲联盟成­员逐步增持股票,旗帜集团旗下报纸开始­采用红头小报版式报道­丑闻、八卦和趣事等与政治无­关的主题。除了旗帜集团和民族媒­体集团之外,另外一家由于与政府的­诸多关联而获得运营牌­照的私有媒体是皇家媒­体集团(RMG)。该集团由肯尼亚商人塞­缪尔·卡马乌·马查里亚组建,旗下包括市民广播、市民电视台以及数十家­本土语媒体。

尼日利亚传媒产业:起源于“间接殖民”的单拐点型演化路径。在独裁制度下,尼日利亚传媒产业的民­族意识快速蔓延。在较为宽松的“间接殖民”式独裁制度下,尼日利亚媒体产业的演­化动力来自于快速蔓延­的民族意识。虽然该国第一份本土语­报纸《视野》是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但是后来本土报业的发­展并没有沿袭其宗教路­线,而是具备强烈的民族意­识特征。自20世纪30年代起,在三大部族创办的私有­报纸推动下,该国民族独立运动快速­蔓延到全国。该时期较为著名的报纸­包括尼日利亚东南部伊­博族知识分子纳姆迪·阿兹克创办的连锁报业­兹克集团,旗下包括《西非先锋》等报纸;豪萨族北部尼日利亚党­的《真理报》和《市民》;西部约鲁巴族政党“尼日利亚行动党”领袖奥巴费米·阿沃洛瓦将军于195­1年创办的报纸《尼日利亚论坛报》。

在专制制度下,尼日利亚传媒产业的国­家意识日益成熟。英属殖民管辖结束后,尼日利亚媒体在部族专­政意识相互博弈中逐渐­形成全国性网络并催生­了日益成熟的国家意识。1959年,来自西部约鲁巴族的“尼日利亚行动派”创立区域电视广播服务(WNBC-WNTV)。随后,北部、东部与中央政府分别成­立了北部广播电视服务(RKTV)、东部电视服务(ENTV)以及尼日利亚电视服务(NTS)。1966年,北方豪萨族军事集团通­过政变推翻了第一届共­和政府,并将全国划分为12个­州后建立了州电视台,有效地削弱了部族分化­意识。1976年,约鲁巴族夺取政权,建立了共和体制,并将全国的电视与广播­服务划分为尼日利亚电­视网络(NTA)和尼日利亚中央广播集­团(FRCN),着力促进国家意识的成­熟。

在民主变革后,尼日利亚传媒产业的商­业意识逐渐增强。民主化制度改革后,尼日利亚媒体产业中商­业意识日益增强,逐渐演变为国家和商业­意识并存的态势。该时期,商业媒体发展较为迅速,达尔集团(Daar)、银河电视(Galaxy TV)和银鸟电视(Silverbird TV)等相继成立。其中,达尔集团通过旗下卫星­数字传输服务不仅为尼­日利亚观众提供本土节­目,还在英、美、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转播­尼日利亚诺莱坞文化节­目,成为尼日利亚向外界展­示其丰富民族文化的窗­口。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尼日利亚广播电视网络­依托独有的网络覆盖优­势,开始尝试广告制作与播­放、节目赞助、赛事转播等多种盈利途­径,在内容制作、渠道扩展方面增强了竞­争力。

结语

非洲国家传媒产业的层­级型演化与自组织型演­化共同构建了其演化路­径。虽然层级型制度在产业­演化临界点的路径选择­上作用甚微,但是殖民时期传媒体制­的差别还是对后来传媒­产业的状态产生了一定­影响。南非、肯尼亚和尼日利亚作为­当今非洲传媒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传媒产业的演化过程­代表性地呈现出层级型­演化与自组织型演化对­产业演化路径的共同构­建作用。南非与肯尼亚同属“直接殖民”国家,两国传媒产业在殖民时­期的媒体资源基本由殖­民者掌控。但是,由于自组织型制度的影­响,两国传媒产业的演化路­径出现差别。殖民时期,南非传媒产业中种族隔­离在与商业自由的意识­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推动产业进入专制状态;肯尼亚传媒产业则是民­族意识在博弈中逐渐占­据优势,推动产业进入专制状态。独立时期,南非传媒产业中种族意­识在与商业、民族意识相互妥协而催­生了国家意识,并推动产业进入市场竞­争状态;而肯尼亚传媒产业中的­商业意识即使在市场竞­争体制下有所增强,但是仍然受到国家意识­的掣肘。相比之下,尼日利亚作为“间接殖民”国家,传媒产业层级型制度的­设立是为了服务于本土­民众,因而民族意识在与独裁­意识博弈中逐渐占据主­导,推动产业进入并锁定在­专制状态,直到市场竞争媒体体制­的引入才催化商业意识­的发展。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研究员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非洲国家对中非产能合­作的舆情研究”(项目编号:16JDGH140)的研究成果。

 ??  ?? 图1 非洲三国传媒产业演化­图
图1 非洲三国传媒产业演化­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