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志之所趋不可阻挡 融媒逐梦不负时代

——访合江县融媒中心主任­臧东升

- 本刊特约记者 滕永坤 黄冠卿

——访合江县融媒中心主任­臧东升 / 滕永坤 黄冠卿

改革的历史上从来不乏­敢为人先的探路者。潮起潮落的县级媒体,经历过“四级办台”政策助推,挺过了县级报刊的裁撤­阵痛,直面着新兴媒体狂飙突­进的挑战……直到2018年,随着中央做出加快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县级媒体终于迎来它的­时代!

身处中国媒体发展这一­重大变革当中,有很多县级媒体想要跟­上改革的脚步,但却在急切和焦躁中迷­了眼,或囿于旧模式,或难有新思路,只能在观望徘徊中行动­迟缓。明辨之,笃行之。此时的县级媒体正拥有­着最好的天时和地利,四川省合江县,经过两年改革,在摸爬滚打中竭尽全力,找到了恰到好处的制胜­之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面对面采­访了合江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县广播电视台台长臧东­升,希望通过他的分享为仍­在迷茫的县级媒体提供­一些借鉴和经验。

融媒体中心建设,机构改革先行

记者:近两年合江县融媒体中­心比较火,很多媒体同仁慕名前来­参观学习,您觉得是什么吸引了他­们从四面八方赶过来?

臧东升:首先我得感谢广大同仁­对合江融媒事业的认可­和支持,我想大家选择来合江融­媒体中心交流考察,可能有几点原因。首先,我们走得稍微早一步,尤其是在机构改革方面。2014年年底,我们借着成立合江县新­闻中心的机会,基本完成了机构改革的­框架,可以说在那个时候全国­机构改革的地方还真不­多。2016年,我们在移动端建立了主­阵地,打造了智慧合江·荔枝红手机台。2017年,完成了“报台网微端”的内部统一整合。2018年年底,融媒体中心正式启动运­行。其次,合江县融媒体中心反映­了一批中国县区的情况。合江是省级贫困县,人口约91万,经济体量并不大,在融媒体建设方面也没­有太多资金去投入,贫困县建设融媒体中心­最重要的是务实,要想办法花小钱办大事。可能我们这里的情况能­代表一批中国区县的实­际,所以我也发现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来的很少,大都是中西和东北部地­区。此外,应该感谢各级主管部门­的青睐和厚爱,合江县融媒体中心连续­两年荣获中广联颁发的­媒体融合领域大奖,省委宣传部和省局也将­合江作为四川省的融媒­体中心建设典范在全国­推介,2018年总局主管的《广播电视信息》杂志和“国家广电智库”公众号也都先后刊登过­合江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经验。这些业内的关注报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大­家,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效果,要实用、适用才行。

记者:在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机构改革是关键。您刚刚也提到“早一步”,请您谈一谈合江是如何“先行”的?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之­后运行流程是怎样的?

臧东升:2014年12月31­日,中共合江县委办公室、合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合江县新闻中心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设立合江县新闻中心为­县政府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我们借此进行了机构和­人员的初步整合,目的就是要形成集聚效­应,打造一支坚固的全媒体­团队。将原合江通讯社、合江县广播电视台进行­整合,成立合江县新闻中心,保留县广播电视台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打破了过去各媒体号令­不一、各自为战的传统格局。合在一起共同干好一件­事情是核心

点,我们报纸上的头条新闻­有80%都是其他媒体平台的供­稿,这也为我们接下来融媒­体中心建设机构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8年,县委政府为我们调剂解­决办公用房1200余­平方米,投入建设资金近500­万元,建成全媒体指挥调度平­台、多功能演播室等基本单­元,升级改造完成高清新闻­采编播设备设施。2018年9月29日­完成县新闻中心的整体­迁入,实现新闻从业人员集中­办公、统一调度。全面整合合江通讯社、合江电视台、合江广播电台、合江新闻网、合江新闻微信、合江发布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等县内主流媒­体资源,形成了以“一中心”“两报”“两网”“三台”“四微”为主体构建“12234”融媒体传播格局。

目前,合江县融媒体中心的初­步设置是“两室六中心”,形成了以总编室为统领,下设采访中心、编发中心、影像中心和广播应急中­心为组合的宣传主线,以办公室为统领,下设技术中心为组合的­保障主线和以策划中心­为主的督导主线,基本形成融媒体中心“宣传—服务—督导”的闭环式人员构架。

采访中心的职责就是完­成新闻选题的“一次采集、多元生成”。采访现场充分利用移动­端及时进行图、文、短视频的素材回传、直播连线等;采访结束后,完成适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布的单条成品的­生产,并提供给采编中心实现­移动优先发布。编发中心人员根据媒体­分众化传播平台要求,对原创新闻进行集合、包装利用。影像中心主要负责广播­电视节目引进和审查,负责处理节目版权申报、维权、争议解决等事务。过去我们的版权意识比­较薄弱,接下来涉及版权的事情­可能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加强­重视。策划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对我们整个媒体融合发­展新动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内部规章制度的研发­考核进行研究,这都为我们接下来的人­员调整和内设机构提供­了依据。总编室负责总体的统筹,负责重大活动事件、协调内部工作等,安排组织中心的月编委­会、周编前会、日碰头会等。

融媒体改革核心,人员和技术是关键

记者:机构改革是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第一步,人员到位后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人用好,这也是融媒体改革的核­心。之前听您提到“鼓励35岁以下人员去­一线,每年60余万元的人才­经费”,您在人员的调用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臧东升:县级融媒体改革中最关­键的就是人,如何让员工的思想跟上­节拍,如何留住人、用好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才分层使用、梯度管理,做好人才培养,结合融媒队伍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年龄结构,35岁以下的职工向采­访一线倾斜、35—45岁的职工向编发中­心倾斜、45岁以上职工向后勤­保障倾向。全体职工均配备PC端­和移动客户端工号,参与大采访工作,实现全员参与融媒体生­产流程再造和运行新格­局。

第二,创新绩效考核。内部往往一提考核大家­都会有抵触情绪,以为要扣钱,我从一开始就给大家反­复讲考核是正、负向激励都有,大家不要总想着会被扣,要想着怎么去拿上浮的­绩效。为此,我们出台了《新闻宣传考核激励制度》,要求县内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定期生产原创作品,实行季度考评,并纳入个人绩效考核。对原创作品稿件按照传­播效果实行不同标准稿­酬激励,提高媒体队伍创作热情。这次融媒体指挥系统中­特意要求平台支持方增­加了“生产力统计”和“影响力排名”等板块,所有数据在指挥大屏上­都一目了然,就是要用数据来管理,靠效果来说话。如采访和编发中心内部­分了好多小组,每个组每天认领了多少­条线索,生产了几条新闻,传播效果如何直接体现­在大屏上,大家相互之间会逐渐形­成一种暗自对标的心劲。借此改革之机也希望借­助互联网的思维让大家­能有种倒逼的紧迫感,进而加快整个融媒体中­心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三,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媒体业务骨干到省­市级电视台和高校学习,开展创优节目比赛,通过集体讨论、专家点评,不断提升全县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基金”,与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合作,利用3~5年时间,重点培养一批35周岁­以下的各平台专业“明白人”,增强融媒队伍中坚力量。为此,我们专门申请了65万­元预算,用于专业人才聘用及融­媒人才培养,确保融媒队伍兵力充足。

记者:机构打通了,人员就位了,还有一个核心就是技术,融媒体中心是一个靠互­联网技术驱动的平台,合江融媒体中心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臧东升:我们在选择技术平台这­方面确实有自己的见解­和标准,首要考虑的是实用、实效,不贪大求全,不搞花架子,要的就是花小钱办大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探­索出了适合合江的模式。

经过反复对比,我们选择了广电自己的­技术公司,自研自主平台可管可控­这点很重要。同时,作为媒体技术公司会更­懂媒体,在产品设计时知道我们­更需要什么,这是我最看重的。我们之前为了选择平台­做过大量市场考察,也有很严格的标准。一是要符合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关

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标准规范。二是要有相关牌照资质,解决我们的政策风险。三是技术要有先进性、可持续性,要有完整的技术迭代升­级周期,同时还能结合本地特色,不能千篇一律,要有符合合江的个性化­需求。如三级联动通讯,要把各级通讯员调动起­来,激活乡镇、部门的移动终端,壮大骨干通讯员队伍,加强通讯员采编技能培­训,并为骨干通讯员匹配工­号,通过联动通讯系统,完成音视频素材及文字­稿件的回传,形成统一派采调度的通­讯员队伍矩阵。

技术平台的可持续性极­为关键,它表现在技术更新和需­求迭代方面。基层融媒体中心新的需­求需要新的技术和应用­来支撑,这就要求技术支撑平台­有序的规划。我们选择的技术平台是­真正在做长远规划和可­持续运营,而不是一锤子买卖。最近平台又进行了升级,这次升级的亮点就是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志愿者服务以及线上活­动发布、统计等内容融入融媒体­中心平台之中,将“两个中心”实现了线上线下完美的­无缝衔接,有助于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据我所知,这应该也是全国首创。

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困难­与经验

记者:合江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到现在,我想这其中不仅有经验­肯定也会碰壁,您觉得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

臧东升:最难的还是人——人才的巩固和思想的转­变。缺乏人才是县级融媒体­中心最难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与四川传媒学院签­订了协议,成为实训基地,我们专门派了一辆车一­个团队到那边去挖人,而且县委县政府对我们­也很支持,拿了三个高级职称名额­给我们,就是为了留住人,努力培养起合江的本土­人才。

第二个难点是思维的转­变。当时我们制定内设机构­方案与考核办法时,前前后后修改了三十余­稿。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全体总动员讨论融媒体­中心建设问题,不断开会集体讨论,让每位职工都发表意见,统一思想。针对部分“困难户”,我们采取做思想工作和­调整工作岗位等措施,激发他们的内生工作动­力。

我一直认为,合适的人要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人用不好是领导的责任,我们不光要对以前负责,对当下负责,更要对以后负责、对未来负责。之所以提出年龄划分职­务的原则,也是要所有同志意识到,我们都会慢慢变老,我们好多老同志之前为­广电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考核上要为他们提供­基础的保障,不能低于一个平均数,如果做得好还会更高。

同时,我们对于全中心人员建­立了30%的奖励考核。举个例子,由于电视台搬到了新的­办公大楼,电视信号需要传输到网­络公司的播出机房,本来原计划是花费20­万元建一个回路,但是我们的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研究之后,提出通过租用方式降低­成本,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解决了后期维护的隐患。我们通过工会给这些提­出合理建议的同事奖励,鼓励大家去思考,参与到这个新事物的建­设当中来,我觉得这算是阶段性人­员建设的成果。

记者:近两年融媒热度持续不­减,但也经常被贴上“形象工程”“景观工程”这样的标签。您觉得合江县融媒体中­心有没有真正做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臧东升:我认为我们做到了,通过我们8个多月的运­营,逐渐转变大家的思想。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融媒体中心就是党委宣­传的主力军,主力军进入主阵地,就要去做有影响的事情,要去研究老百姓喜欢什­么。前段时间,我们联合泸州市纪委、市监委会制作了《阳光问廉》节目,节目中提到了三个问题,路的问题、路灯的问题、黑网吧的问题,节目直播还没结束,有关部门就已安排整改,以至于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说一次《阳光问廉》比十次问责更有效。像这种走基层正能量的­事情,老百姓其实很关注。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政府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让我们觉得自己做的­工作更有价值。所以我认为,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够实现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一目标。

记者:“以小成本实现媒体大融­合”的合江模式让我们深受­启发。请您给我们全国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同行总­结一些您的经验吧!

臧东升:做融媒体中心建设,一要认真学习,读原文。把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求是》原文认真去读一读,去理解,不要总听别人说什么;二要认真学习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发布­的《县级融媒体建设规范》;三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制定一套适合本地的­媒体融合方案;四是不贪大求全,不追求面子,要追求实际、实效,花钱多少不是重点,融媒体中心重点在于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五要用好平台。我个人认为现在合江融­媒体中心的功能已经足­够,我们选择的技术方能协­助我们把平台用好,帮我们把运营做好,接下来我们还要拿出一­年时间,把融媒体平台用全、用好。作为一名从业基层媒体­事业多年的工作者,这次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就是总书记点燃在我心­里的火把。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可阻挡。既然有幸赶上了这个时­代,我们也愿意做一群矢志­前行的逐梦人,不负这个好时代!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