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舆论均势:认知网络舆论的跨学科­视角 / 周培源 姜洁冰

- 文/周培源 姜洁冰

摘要:当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重新从社会环境、传播技术和公民意识等­维度来认知网络舆论时,会发现传统的关于网络­舆论的解释存在一定的­限制。面对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两个舆论场”难以回应来自“反沉默螺旋”的质疑以及类似舆情事­件中情绪反转、立场颠倒等情况。本文借用国际关系的“均势理论”,通过建构“舆论均势”的概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阐释了舆论均势在当前­网络舆论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认知网络舆论现状提­供了一种新的跨学科视­角。

关键词:网络舆论 舆论均势 两个舆论场 后真相

近年来,包括《网络安全法》在内的各类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网信办等相关部门针对­即时通讯工具、互联网群组、公众账号、微博客、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以及互联网直播服务等­发布规范性文件,推动网络治理,营造网络良好空间环境,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舆论的生成和演变­依然有其特定的客观规­律,尽管官方加快了规范互­联网的进程,明确了互联网治理的路­径和手段,并逐步形成了系统化、制度化的管理引导体制­机制,但网络舆论的“众声喧哗”依然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显“人声鼎沸”。热点事件的互联网首发­率、新媒体事件的激增反转­现象、网络群体事件的涌现,无不提示了这样的事实:网络舆论的重要性凸显,但网络舆论的治理有待­进一步深化。面对这一新情况,重新认知社会舆论,形成与时俱进的跨学科­网络舆论态势感知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一、网络舆论的再认知

进入21世纪,网络舆论研究成为学术­热点之一,围绕网络舆论的认知,以往研究大多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展开。从微观来看,主要聚焦舆论构成要素­展开分析或进行对比,如研究者根据舆论的生­成要素划分为舆论主体、舆论客体、中介、议题、场域、反馈等;从宏观上看,有研究者在伍哈德·切尔德斯等人总结的公­共舆论的诸种定义之上,提炼出“作为结果”和“作为过程”的两种认知网络舆论的­路径;也有研究者提纲挈领指­出在舆论研究的取向上,存在着“管理型研究”和“批判型研究”之间的分野。可以说,对网络舆论的研究已经­从早期围绕概念、定义、内涵、功能等具象讨论转向包­括舆论形态、社会环境、传播技术等在内的更为­宏观的视角。

网络舆论不是民意的全­部,其内部竞争、分化也同时存在,很难形成统一全局的一­致性意见。但不可否认,网络舆论的基本态势是­观察和触摸当下社会脉­搏最重要的窗口之一。研究者指出,源于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的变迁,网络舆论产生了显著的­形态变化,包括舆论载体转移、潜舆论显化、显舆论复杂化、行为舆论虚拟化、情绪表达等。不仅是互联网舆论,整个社会舆论形态都在­悄然变化,舆论形态的转变机理是­复杂的,社会环境、传播技术和公众意识等­不同要素的变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舆论­的基本格局。

社会环境的改变,提升了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形成了一个具有多维度­混合型参与的社会。这也激发了公众在公共­事务中的自治、独立之特质,从而理性参与公共舆论­的重要性随之凸显。网络传播技术的变革实­际上内嵌于社会环境发­展之中,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技术变革可以产生相当­的政治影响。其次,传播技术的发展恰恰链­接了外界的环境和身处­社会中的公民,使得

潜舆论显性化,社会舆论进一步激活。最后,环境和技术的耦合也是­重要因素,即公众在进一步媒介化­的环境中如何型塑自己,同时又通过政治参与改­变舆论生态。综合来看,中国当下形成了一块特­殊的“公共空间”,这种空间介于政府和民­间、介于政治与非政治、链接虚拟与现实、涵蓄潜舆论和显舆论,带来观念、情绪分化,条块化、层次化、结构化的网络舆论版图­初步显现。

二、“两个舆论场”:一种经典的回答

面对上述舆论格局的复­杂现状,尤其在涉及官民互动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区隔分化现­象更为显著。针对这一现象,一种经典的回答样式近­来总被提及,即“两个舆论场”。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认为,当下中国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以党报党刊、电视台、通讯社等为主的“主流媒体舆论场”,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弘扬核心价值观;另一个是以民众为主,依托于口耳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公民讨论时事,针砭时弊,品评政府公共管理。

应该指出,上述两种形态的界定当­然有其重大意义,这一提法简明扼要地从­中观层面指出了当前中­国舆论的“条块”特点,并且蕴含着传播学中群­体动力学等原理,并且后续研究也蔚为大­观。但是,正如批评者指出的,很多“舆论场”的概念听起来新颖别致,仔细推敲,大多自相矛盾,繁琐重叠,背离舆论逻辑。研究者指出,当代社会只有人际舆论­场、自媒体舆论场和传统媒­体舆论场三种,而后者,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有­舆论场的资质。

因此,对于传统“两个舆论场”的概念需要重新考察。笔者认为,所谓“两个舆论场”只是一个形象的提法而­非严谨的学术概念,其意在探析官民在意见­交流与共识达成方面为­何存在问题。这种提法的本源意义是­指官民在面对同一现象­前,他们的思考路径、关怀重心和话语方式等­存在分歧甚至对立,从而形成了存在壁垒的­两种话语空间,加大了对话的难度,削弱了沟通的效果。至于两种空间内部的意­见是否是所谓“舆论”已经不再重要,而强调打破“两个舆论场”就是追求官民沟通对话,减少意见分歧,增加彼此信任,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因此“两个舆论场”最大的贡献不在于科学­准确指出了当下中国的­舆论分布与态势,而是体现出了官民互通­互信的价值取向。面对林林总总的“舆论场”概念之争,归根到底,从宏观上来看就是社会­公共领域,不同的“舆论场”只是公共领域之下的不­同“子场域”。

三、“舆论均势”:一个商榷的概念

正是认识到上述概念的­本质意涵和适用限度,笔者拟借助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均势论”重新解释复杂的中国网­络舆论现状。毫不夸张,均势理论是国际政治理­论中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华尔兹曾说,如果有任何具有特征性­的国际政治理论的话,那就是均势论。作为一种现象,均势理论则可以追溯到­我们的春秋战国、古希腊城邦等时期。戴维·休谟指出,自古代至18世纪,人类一直实践着均势理­论。但即便在今天,关于均势的概念和内涵­依然比较模糊,各家说法不一。

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则归纳为四种层­次,即一种政策、实际事态、均等的实力分配,以及泛指任何的实力分­配。而厄恩斯特·哈斯则指出均势至少有­八种解释。如果我们追求一种本质­主义的定义,那么在均势概念上恐怕­会无功而返。倪世雄等人在《均势理论纵横谈》一文中归纳了四种学者­普遍认同的界定,即力量的均衡、稳定的状态、特殊的手段和特殊的政­策。这里,我们不妨删繁就简,抓取其中的核心观念。简而言之,均势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多种力量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可能是动态的。从个体看,使得弱小的个体通过组­合联盟等手段可以在强­势的体系中得以生存,强大的个体也不至于一­家独大而不受限制,进而肆意妄为。

那么均势概念对于网络­舆论究竟有什么启发呢?根据上文的分析,笔者拟提出一种商榷的­概念,即“舆论均势”。所谓舆论均势,即均势理论的基本原理­在舆论学研究领域的运­用。舆论均势概念的提出,旨在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认知日益复杂的网络舆­论生态,作为一种商榷的概念,可以从静态与动态的两­个层面进行把握:舆论均势可以表征一种­静态的均势状态,即关于某一争议话题、现象,不同的舆论倾向彼此之­间形成的相互牵制的舆­论状态;同时也可以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即持有不同意见的群体­彼此寻找支持,形成某种既定立场,从而形成均势状态的一­种过程。

四、舆论均势的作用机制

无论是作为一种过程还­是一种结果的存在,舆论均势的形成依然服­从一般的新闻传播和舆­论演化的客观规律。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均­势现象,则需要从它的作用机制­进行考察,有微观和宏观两种视角。

1.微观层面:个体冲破沉默螺旋怪圈。在对网络舆论进行研究­时,沉默的螺旋是绕不开的­理论。该理论指出,舆论来源于个人对孤立­的恐惧,这种恐惧使个人在社会­允许的情况下以“准统计的方式”不断变化着,在社会中赞成的呼声不­断升高时表达赞成的观­点,在赞成的呼声下降时保­持沉默,沉默进一步使原有的观­点失去了民心。简言之,当一种争议话题被提出­后,那些持有多元看法,

尤其是与主导意见相左­看法的民众,为了避免落入“少数派”阵营、规避陷入被群起而攻之­的困境,他们往往会选择沉默。最终的结果就类似“马太效应”:强势的观点会越来越强­势,孤立的观念会越来越孤­立。

对沉默的螺旋假说进行­反思的文献很多,甚至有“反沉默螺旋”模式的讨论提出。人们质疑的首要因素是­该假说认为该理论的前­提之一是人对孤独的恐­惧。但这种假设在网络时代­遭到了合理的质疑,刘建明指出,“沉默螺旋”得以实现的前提之一是­少数缺乏社会主体意识­而又缺乏主见的人,轻易地把媒介意见视为­真理。这一条件我们在前文的­公民意识和社会环境中­已经进行了分析。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热点问题的曝光、舆论反转的出现,总是一开始有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吃螃蟹的人”,这些意见本身是属于传­统认识上的“少数者”。

这种越来越常态化的现­象是传统沉默螺旋的假­设所无法解释的,但从舆论均势的角度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以舆论均势的视角看,个人是否会对孤独产生­恐惧情绪并非重点,因为当个体感觉到可能­被孤立时,会更倾向于寻找与自己­观念、态度、倾向相近或相同的个体­和群体,其目的与其说是祛除恐­惧情绪,毋宁说是为了与相近观­念的人群“结盟”成一个更强意见,以抗衡自己反对的意见。这就会形成一开始我们­说的作为一种状态的均­势,即我们的网络舆论均势­状态。

2.宏观层面:社会场域中的话语权博­弈。当视角从微观进入宏观,在上述微观机制得以实­现之后,我们便会获得一种表面­上的舆论均势概念,并且均衡也会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变化甚至反­转。从目前的语境来看,公众事务中很多热点事­件激化了“两个舆论场”的对立,从国内情况看,官方陷入“塔西佗陷阱”,民众秉持“罗宾汉情结”,“两个舆论场”冲突频发。在上述机制的刺激下,一旦有公共事件爆发,两个舆论场就呈现相互­对垒的态势,舆情诉求强烈。

当我们用传统的舆论场­的观点来理解网络舆论­时,我们会发现自己进入一­个困境:我们无法解释在众多热­点案例中,为何会发生舆情反转的­情况,或者在同质的事件中,某些群体会持有不同立­场。如果我们的视野转向孕­育了均势理论的国际关­系历史,我们就能发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促成­了一种多元政治格局。到17世纪中后期,各君主专制国家成为欧­洲国际格局的主角,它们频繁地变换联盟,进行战争。“此时为敌、彼时为友”成为这一时期欧洲政治­的一大景观。

当我们从舆论均势的角­度审视这一特殊现象便­能更好地理解:结成一定均势协调的各­方实质上在进行一种博­弈,在孕育了热点话题的整­体舆论场中,不同的子场域相互牵制,为的是实现自身话语权­力和实质利益的最大化。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类似­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选­择——作为主体的个体或被人­格化的群体,在一种整体理性的驱使­下会倾向于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立场,而不再一味地情感先行,即“罗宾汉情结”有时会失去效度。

五、结论

当前我们在尝试认知理­解网络舆论时,应当从整体的社会环境、传播技术和与之伴生成­长的公众意识三个维度­出发。而在把握网络舆论的现­实时,传统的“两个舆论场”无论是学术的严谨性还­是解释力都存在局限,集中体现在难以回答网­络时代的“反沉默螺旋”现象以及无法解释同质­热点事件舆论立场反转­的现象。因而,笔者尝试借用国际关系­的均势理论,通过诠释舆论均势的理­念,以跨学科的视角来重新­认知网络舆论生态,并从微观层面考察了个­体冲破沉默螺旋的可能­性以及宏观层面社会场­域中子场域的博弈行为。

为何会形成均势局面?参与网络舆论之中的主­体真的是理性的吗?我们如何考量情感因素­在其中的作用?这也是近来网络舆论研­究更加关注的点,尤其是世界进入“后真相”时代,如何进一步把握情感与­理性的张力,拓展网络舆论的丰度,显然还有更远的路要走。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央企品牌国际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8M64015­8)的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

[1]童兵.舆论引导新格局的建构:体制和机制[J].当代传播, 2014(06).

[2]陈力丹,林羽丰.再论舆论的三种存在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2015(11).

[3](美)戴维·L·帕雷兹.美国政治中的媒体:内容与影响[M].宋韵雅,王璐菲,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陈芳.再谈“两个舆论场”——访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J].中国记者, 2013(01).

[5]周培源.国际传播中的“舆论均势”现象[J].青年记者, 2014(23). [6]刘建明.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现代传播,2002(02). [7]田艺霏.新媒体环境下的“反沉默的螺旋”[J].青年记者, 2014(23).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