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重庆“双晒”:用“诗和远方”讲好“中国故事”

- 文/崔 健 兰世秋 张畅

2019年3月25日-8月8日,重庆举行全市区县“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以下简称“双晒”)。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书记晒文旅”电视短片、“区县故事荟”通版专题报道、“炫彩60秒”微视频等“双晒”作品,以全媒体传播的方式向­全国乃至全球游客推介­重庆文化旅游资源,奏响“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美妙乐章,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成为现象级的文化传播­案例,引发各界关注。

2019年3月25日-8月8日,重庆举行全市区县“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以下简称“双晒”)。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书记晒文旅”电视短片、“区县故事荟”通版专题报道、“炫彩60秒”微视频等“双晒”作品,以全媒体传播的方式向­全国乃至全球游客推介­重庆文化旅游资源,奏响“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美妙乐章,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成为现象级的文化传播­案例,引发各界关注。

站在高位整合资源

活动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化旅游委、市文联共同主办,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华龙网集团,各区县党委宣传部和网­信办、文化旅游委、文联共同承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的指示要求,旨在深入挖掘巴渝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涵,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旅融合。

从策划之初,“双晒”活动就是高站位策划,自上而下,全力破题,整合各方资源,推出了“双晒”的创新实践。

“双晒”通过拍视频、讲故事等方式,宣传推介全市38个区­县(自治县)和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的文化旅游­精品,讲好区县故事,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奏响“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美妙乐章。

“双晒”作品蕴含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蕴含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发展­要求,蕴含了抓大保护促绿色­化、抓大文旅促品质化的发­展思路,蕴含着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使命。

挖掘文化景点中的“人”和“事”

近几年,重庆诞生了一个个“网红”景点,在途牛旅游网的“最想去重庆哪儿旅游”的榜单上,前三名依次是洪崖洞、解放碑和磁器口。而年轻的旅游者们来到­这里,更热衷于打卡式的旅游,拍个照、发个朋友圈,表示“到此一游”。关于景点真正的文化内­涵,却知之甚少。

重庆美景知何处,重庆文化知多少,恐怕就算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也说不完全、道不明白,更何况是远在异乡的游­子,走马观花的游客,以及从未到过重庆的人­们。在信息如潮涌的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

此次“双晒”活动,可以说是对巴渝文化的­一次大巡礼,全面、系统地推介了各个区县­最具亮点的历史文化。

在《重庆日报》推出的“区县故事荟”通版专题报道中,云阳篇里,被誉为“埋在地下的恐龙化石长­城”的普安恐龙化石群墙面­惊艳世人;秀山篇里,见证了边城近300年­发展变迁的西街勾起了­无数人的乡愁;忠县篇里,巴渝英雄第一人巴蔓子­的故事令人为之动容;北碚篇里,巴山夜雨寄相思的故事­又令多少人沉醉其间……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使命与担当。“双晒”报道,对于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好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促进文旅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用故事增强城市和景点­的文化感染力

用故事来讲述一座城市­的历史、呈现她的现在、诠释她的魅力,可以让城市的山水、古镇、街巷、建筑更

有文化内涵,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内涵,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坚定文化自信。

为了探寻和述说重庆最­具特色的优秀历史故事、风土人情故事、自然资源故事,各方使出浑身解数,翻读史料、汇集专家、反复研讨。

为确保各区县所讲述的­故事找准定位、晒出特色、经得起检验,活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有关历史、文化、旅游专家,对每个区县的“双晒”作品“严格把关。

《重庆日报》专门成立“双晒”工作小组,报社总编辑张永才牵头,从内容策划、把关到作品审改、组版全程参与,紧密联系各区县,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反复斟酌推敲最能代表­各地的文化与风景。上游新闻、《重庆晨报》、华龙网、重庆卫视等重庆主要媒­体成立了“双晒”工作小组,加强从内容到作品审核,反复修改完善,以最好的内容和画面呈­现给受众。

最终,各区县呈现出来的“双晒”作品故事生动、风景美丽、情感动人。如江津区“双晒”作品采取不同视角,多维度展示江津的厚重­文化底蕴、美丽山水风景、精彩人文故事。其中,“书记晒文旅”以“大江之津,大爱之城”为主题,以小家之爱、故土之爱、家国大爱为主线,展示爱情天梯、四面山、黑石山、白沙影视城等人文风景;“区县故事荟”以“四面山水 人文江津”为主题,讲述聂荣臻家书、聚奎中学百年风云等故­事;“炫彩60秒”以“身往—心驻—共鸣”为脉络,充分展示了江津体验、江津情感、江津大爱。各区县的资源特点和资­源优势也一览无余,如城口“原乡”、渝中“母城”、秀山“边城”、酉阳“全域桃源”等,令人印象深刻。

这些“双晒”作品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情怀、接地气,引发各区县的干部群众­为家乡疯狂“打call”。而不同的定位,也有利于各区县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各自精彩,避免了各区县千篇一律。

媒体融合的开拓之旅

此次“双晒”活动规格高、规模大、形式新、持续时间长,电视、报纸、互联网多平台全方位推­出,见人、见物、见风景、见文化,以创新的传播手段,通过多渠道分发,打造了覆盖全媒体的内­容传播矩阵。

“双晒”中,重庆首次推出“电视专题+故事专栏+视频炫彩”的形式,报纸、各大网站、客户端全面融合,同时还有互动投票的环­节,形式多样、展示互动,创造性地打出了一套长­短结合、平面与视听结合、软硬结合的大型文旅推­介“组合拳”。

在“书记晒文旅”中,各区县委书记化身“导游”“老师”“游客”,在镜头前侃侃而谈。为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不仅参与拍摄、出镜,甚至还全程配音。他们告别文件语言,用标准或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讲述当地的旅游资­源、文化故事,既让本地群众感动,又增添了几分好奇。

“炫彩60秒”截取了各区县最炫、最靓的人文景观、旅游景点进行集中展示,有的区县选取快节奏的­呈现,有的则在山歌中娓娓道­来。

每周一、周四在《重庆日报》上刊发的“区县故事荟”,用优美的故事美文、精彩的图片,探寻和述说本地最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特色风物、人文风韵和城乡风貌之­美,让读者在字里行间赏阅­重庆各区县最经典的人­文风情画面和文化旅游­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读者不仅可以在“故事荟”中读到这座城市的过去,也可以读到她的当下,寻找“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正­在发生着怎样的故事?”的答案,在时空转化中感悟变革,通过大版面、系列化、融合式、持续性传播,让读者留住乡愁,感受重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美丽多姿的山水画­卷。

三件“双晒”作品,形式不同,在报、网、电视台、客户端刊播,起到了“组合拳”的强势推介效果。

效果明显,影响深远

“双晒”活动推出以来,在全国文化界、旅游界、传媒界及市民中引发热­烈反响,被赞为“美学视野下城市品牌提­升与传播的经典创意”。

从3月25日至8月8­日,“双晒”的首发相关稿件、作品累计阅读量、点赞量已超过23亿人­次,其强大的影响力引起央­媒关注。8月6日《光明日报》在第九版头条位置,大篇幅介绍该活动。

截至8月8日12:00,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重庆日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上游新闻三家媒体的新­媒体相关稿件仅阅读量­累计就达4.05亿人次。

其中《重庆日报》共刊发“双晒”稿件181条,新媒体矩阵发稿485­条,原创稿件125条,综合总阅读量1.45亿人次;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新媒体矩­阵发稿815条,原创稿件151条,总阅读量达1.5亿人次;上游新闻客户端矩阵发­稿656条,原创稿件172条,综合总阅读量1.1亿人次。

重庆电视台也通过视频­等全媒体报道方式对“双晒”进行报道。重庆市内外各级网络媒­体刊发转载相关稿件8.2万篇次,累计阅读量24.5亿人次,人民网、凤凰网等市外媒体转载­作品5100余篇次,阅读量9.7亿人次。同时,全市及网上网下对各区­县“双

晒”情况进行互动投票,扩大参与度、影响力。

“双晒”活动带来的全民参与互­动效应从一开始就在各­区县显现。过去一些非知名景区因­为“双晒”而迅速走红。2019年端午节三天­小长假,涪陵区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0.36万人次,同比增长48.25%,旅游收入同比增长83.57%;北碚区在“双晒”活动中浓墨重彩宣传的­缙云山景区,也在端午期间迎来大批­游客,接待人次同比增长达6­01.8%……

与此同时,“双晒”活动也吸引了境外媒体、外国游客的关注,生动的故事讲述,达到了极佳的宣传效果。

“双晒”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增强了归属感和认同感,促使重庆各区县盘点文­旅家底,盘活文旅资源,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融合­的好抓手;以新思路、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引导城乡居民发­现美、推介美、塑造美,是凝聚正能量、传播正能量,推动宣传文化工作守正­创新的新探索。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