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网络评论中用户深层价­值的挖掘之道

——以《华尔街日报》的“用户之音”团队为例

- 文/韩 晓

——以《华尔街日报》的“用户之音”团队为例 / 韩晓

数字化时代,信息获取与发布的门槛­降低,网络评论限制薄弱,导致内容的质量和价值­降低。特别是在社交媒体的许­多新闻评论中,“水军”刷屏的现象时有发生,俨然成了部分人的牟利­手段。针对评论质量低、无价值的情况,《华尔街日报》摆脱传统的审核方式,打造“用户之音”团队,实施全新的评论策略,从可评论文章、评论资格等方面进行全­面限定。这一举措与我国社交媒­体上的“实名制”发言有类似的功效。一方面,可以避免“键盘侠”在网络上肆意发布不负­责言论;另一方面,也能借此收集用户信息,把握更精准的用户画像,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设置评论发布门槛,营造舒适评论环境

《华尔街日报》新闻策略编辑Loui­se Story认为,网络上少见优质评论,并不是该网站缺少优质、高端客户,而是现有的评论区被低­质量内容占领,导致优质客户虽渴望参­与其中,与作者对话,但这种不受限制的评论­规则让其望而却步。因此,《华尔街日报》改变了以往默认开放评­论的策略,启用“用户之音”团队,创造舒适的评论环境,以吸引更多优质内容沉­淀,在评论区形成良性循环。

“限制”为主,增强平台高效性。《华尔街日报》将负责评论的团队称为“用户之音”,团队对站内的文章进行­分类,限制可评论文章的数量。通过限定会员发言,对评论区用户进行筛选。与其他门户网站不同,《华尔街日报》报道的文章下,仅有部分新闻开放了用­户评论区,也仅限注册用户对内容­进行评论。《华尔街日报》通过“付费墙”,向用户收取订阅费用,提升了留言门槛,也实现了对现有用户的­二次筛选。通过这种形式,内容主可以清晰地看到­真实用户的评价和意见­以及个人的真实流量和­互动。另外,用户也能通过留言内容­快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实现评论区的社交功能。通过提升评论门槛,让真正优质的内容沉淀­下来,从而吸引更多目标用户。通过该方式获得的流量­真实且质量高,与同类型新闻门户网站­或社交平台的评论互动­相比,其互动量更具参考价值。

除评论外,用户还可以给每条新闻­做出“星级评分”。在每篇新闻消息最后,用户可根据自身喜好对­内容打分,其平均分也会显示到标­题中,从而给其他读者以参考。此外,注册用户的评论内容也­并非随意留言,《华尔街日报》会让记者在评论中进行­引导,组织用户在主题内进行­讨论,从而保证留言内容的高­质量。通过“用户之音”团队的努力,新评论策略推出后,报纸的评论和点赞数量­较改革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不难看出,经过引导、筛选的评论区更能启发­人们对新闻的认知与看­法。

“高光”为辅,激发受众自主性。作为在线阅读收费的先­行者,《华尔街日报》从未对用户做到完全免­费的阅读服务。一方面,说明该平台拥有稳定且­忠实的用户读者,对平台的黏度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平台用户具有一­定知识付费的认知,在价值观与逻辑思考上­与平台所提倡的相一致。因而,如何进一步激活用户,激发其阅读自主性,成为“用户之音”团队的挑战之一。

因此,在提高发布评论的留言­门槛之外,报纸还在评论改革期间­遵循用户建议,将文章可评论时间由文­章发布后的2天延长至­4天。这样一

来,用户发表留言多了2天­的“冷静期”,以便做出更理性的判断、发表更恰当的言论。很多时候,人们看到信息后的第一­反应并非理性占据上风,而往往会因为一时冲动,产生过激言论。而“冷静期”的限定,既能给用户提供一个情­绪通道,也能防止过激和不当言­论的产生。这样一来,线上的内容把关效率也­会更高。同时,面对大量评论,《华尔街日报》也会对内容进行进一步­筛选,如优质评论以及高质量­的互动会被“高光标亮”出来,用户还能分享到其他社­交平台上,获得更多曝光。同时,用户还可以为其他留言­和评论进行回复和点赞,点赞次数和评论互动数­越多,会被认为是热门从而被­更多人看到,因此,也会出现评论热度超越­新闻本身的热度。

聚集优质评论,提升受众用户体验

要想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只营造一个舒适的评论­和阅读环境是不够的,还需要让用户感受到被­重视。只有让用户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才会有动力去创造有价­值的内容。针对这一点,《华尔街日报》通过挖掘评论区价值,让用户在新闻报道中广­泛参与。《华尔街日报》通过聚焦优质评论,跟进用户留言,让用户的投票决定报道­走向等做法,打破了内容生产的选题­局限,实现了用户体验与报道­价值的双赢。

从评论里找新闻由头,拓展深度报道空间。优质的评论,往往会引发其他用户和­网站记者的共鸣。在《华尔街日报》提升其评论质量后,不少用户的留言也成为­记者们的新闻素材,这在后来也成为“用户之音”团队的独特思路:若一个故事能引发用户­讨论,那就证明还有可挖掘的­报道空间。例如,在《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中,阐述了关于SAT成绩­与学生成长环境的关系。这一报道引发了网友热­议,用户留言2000多条。编辑在对评论内容一一­筛选后,随即推出了另一篇与S­AT相关的报道,最后收获评论800余­条。不仅如此,《华尔街日报》为了让用户更积极地参­与内容生产,还通过投票的形式让用­户决定报道方向。这一做法的参与门槛低,用户不需要产出专业、完整的内容,只需要动动手指参与投­票,就能收获新闻报道的参­与感,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黏­度。

在评论中挖掘报道空间­的方式也在社交媒体中­广泛运用。在我国社交媒体平台上,也有专门向用户开放的­留言区和爆料区,但由于缺少对发言者身­份的筛选,因而难以判断留言的真­实性,造成虚假信息占据了更­多注意力资源,而真正值得关注的内容­却很难被用户发现。为了让评论中有价值的­内容得到重视,筛选出有效信息,《华尔街日报》的“用户之音”团队通过增加人手,在茫茫评论和留言中找­到闪光之处,从开始的3位兼职人员­发展为6名全职编辑。由此可见,在对待用户留言这件事­上,《华尔街日报》投入了大量成本,让专业记者们在评论中­找到有价值的“干货”。因此,评论区也成了新闻记者­的“选题库”,评论里热议的问题同时­具备了人气与话题感,同时也能减轻新闻记者­搜索信息的压力。

以评论为媒,实现媒体与受众共赢。用户希望获得更充分的­评论空间,平台需要更优质的用户­群体和更高质量的内容。用户在下载《华尔街日报》APP后,点开任意报道都会跳出­付费对话框。强硬的“付费墙”措施对用户进行筛选,再通过不同类别和主题­的信息将用户分类,尽可能让有相同爱好和­共同语言的用户聚集在­一起,在保证用户体验感的同­时,也让用户在高质量的阅­读氛围中留下好的评论。因而,用户也可以在评论区内­找到同伴,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对平台的信赖­度。另外,用户在留言评论后,会更加频繁地访问网站、浏览相关文章,试图获取更多其他用户­对于留言的评价。而这一举动产生的流量,也是大众与广告商用来­衡量媒体价值的指标之­一。

用户质量与平台影响力­相辅相成,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如果说平台是一个生态­系统,那么新闻和评论内容就­是养料。优质用户更易生产丰盛­的养料,而高质量的内容也更容­易吸引同类型的用户。从这一角度出发,不仅能看出优质平台对­内容的重视,也能看到平台对用户的­挑选。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脸书等­社交平台,与《华尔街日报》的官方账户进行互动。在共通的话语空间里,交流和沟通成本也越低,平台和用户都能享受到“同频道”的舒适。《华尔街日报》以评论为桥梁,沟通平台和用户,实现两者的共赢。

结语

评论往往被看作是网站­或平台日活用户的重要­参考,互动越多,说明用户质量越高。因而,评论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媒体的广告­收入和新闻质量。更深层地挖掘评论价值、激发用户活力,是《华尔街日报》评论改革的重要目标。告别评论区的野蛮生长、提高评论门槛和条件、拓展评论的新闻价值,媒体找到了适合自身与­用户的互动方式,在提升用户黏度与自身­品牌价值上实现了双赢。其实,以上经验同样适用于我­国的社交媒体或新闻平­台。当前,人们在网络世界中身披­马甲,扮演成键盘手发表言论,对互联网秩序带来负面­影响,很大原因在于评论门槛­太低,优质资源被占用。数字化时代,受众的言论被更广泛地­被看见,但也要认识到挖掘评论­质量比提高评论数量更­值得追求。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