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全程媒体”新闻报道的时代变化

——以新华社“现场云”为例

- 文/钱浩然

——以新华社“现场云”为例 / 钱浩然

摘要:新闻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接近现场的过程。在网络与通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新闻早已从传统的采编­发,逐步转变为全程媒体实­时报道。其中,新华社顺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进程,启动“现场云”全国服务平台,让国内媒体都能共享新­闻素材与产品,既实现了新闻的实时采­编,又能保证内容的多渠道­分发,使“现场云”成为媒体记者手中的一­项“利器”。

关键词:“现场云” 媒体融合 全程媒体新华社“现场云”是基于现场新闻技术,向入驻媒体提供现场新­闻素材与产品的平台。目前,全国已有3100利用­效率,并针对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投入与营销­规划进行精准控制。数字出版产业利用大数­据展开精准客户需求定­位时,还需要在内部控制管理­阶段形成完善的用户反­馈系统,实时动态反映市场环境­中的用户群体需求以及­用户喜好特征,利用市场分析信息开展­内部结构调整,建立能够及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弹性化网络式­的组织结构,使经营管理体系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处于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出版产业不仅面临­着各项经营管理结构调­整问题,也需对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以便更好地利用市场竞­争资源。

四、结语

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及­转型直接影响着读者对­知识的获取习惯。要想充分利用和挖掘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巨大发­展机会和商业价值,就必须从战略高度上意­识到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对于大数据环境中蕴藏­的资源,更应该加大整合力度,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规划,通过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整合,构建更理想的经营发展­环境。读者多家媒体及党政机­构用户入驻,4万多名采编人员注册­使用,基本实现了对国内大部­分媒体的覆盖。用户注册后,对数字内容的付费意识­增强以及企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量,都对数字出版行业提出­了新要求。数字出版行业要从现在­开始注重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运用,提高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实现数字出版行业在大­数据时代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知识产权出版社

既能实时上传、分享身边的新闻素材,也能对其他用户的素材­进行编辑和播发。可以说,现场云的出现,让新闻和现场同步的场­景达到了极致。

一、基于移动端的全媒体功­能,提升新闻品质与时效

新华社“现场云”的出现,让记者只需轻点鼠标,注册成为云平台用户,即能快速实现素材共享,极大地分担了记者采编­素材的压力。但是这也给记者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1.在“准确表达”与“接地气”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更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形式和­内容。有了足够的新闻素材后,记者不仅需要完成对素­材的编辑,还需要按照“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的要求,生产用户喜爱的新闻内­容和产品。

新华社“现场云”的记者在内容编辑与审­核能力方面,更具有互联网思维,擅长使用“接地气”的网络用语,更容易吸引年轻用户的­注意和关注。以“绿网”上登载的“现场云”直播片段为例,其中围绕环保和植被保­护的主题,都被编辑为更加“接地气”的说法。如“春防‘不打烊’”“洋驯鹿漂洋过海来安居”等,更受读者的关注。新华社“现场云”并非一味迎合用户喜好,而是在“准确表达”与“接地气”中找到平衡点,为受众带来更出彩的内­容。而且,各媒体可以借助“现场云”实现跨区域报道,不断让用户接近新闻现­场,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新­闻体验。

2.在“移动场景”与“黑科技”之间找到支撑点。如今,手机的高性能已经能负­担起多个场景的新闻报­道,在硬件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现场使用的工具也­越来越轻便化、多元化。因此,手机拍摄照片、视频成为当下新闻素材­的主要形式。

目前,“现场云”能实现语音转文字、语音识别、云剪辑、兴趣分发等多项操作,这些“黑科技”为记者生产有价值的新­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提升记者在平台上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为了让素材的上传与编­辑更加便捷,它实现了横屏与竖屏兼­容的拍摄模式,极大扩展了用户对新闻­素材的选择面,更有利于让优质内容播­出。此外,除了对素材格式的兼容,“现场云”还加入了快捷剪辑工具,一改以往由记者采访、编辑责编、渠道分发的传统流程,用户能够在现有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实时编辑和­分发,实现了由“离线生产”到“线上生产”的转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记者既要保证高效的出­产,也要兼顾新闻质量。因而,“现场云”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快捷­编辑工具,兼容负责信源格式,多举措增设编辑工具,大力提升新闻的品质与­时效。在编辑工具上,平台为入驻的媒体机构­免费提供基于移动端的­全媒体采编发功能,真正做到采访与编发两­不误。

3.在“新闻选题”与“产品思维”之间找到契合点。与以往的采稿与分发分­离不同,新华社“现场云”平台强调记者能够实现­新闻的全程化与全息化­生产,可供所有媒体人使用。随着“现场新闻”的上线,记者可以兼顾新闻的采­编审发的全部流程,平台也极大调动了采编­团队的积极性,吸引了更多媒体的入驻­与使用,也为不同团队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能根据平台上现有­的新闻素材,主动拟定新闻选题,更具自主性。因而,很多媒体也在实践中学­会了选题的策划与推广,甚至举办相应活动,增强了自身的产品意识­与用户意识。此外,“现场云”平台对记者与政府宣传­部门同时开放,方便后续内容的跟进与­传播。从新闻素材的采集到编­辑,从审核到发布,各个岗位和环节都对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便提高新闻产品的更­新与报道效率。

二、从单一技术支撑到多媒­体融合,创新媒体采编发场景

传统的新闻报道的手段­和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图片、文字为主。而在“现场云”平台上,视频和图片内容占到七­成以上。此外,借助新华社的影响力,“现场云”持续获得用户入驻和流­量,新闻素材库也渐渐丰富。因而,也有更多机会同全国其­他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在技术的推动下,新闻的产出时间不断缩­短。

1.实时回传+在线编辑,提升新闻时效性。“现场云”的报道形式,能让观众更加接近新闻­现场。网络宽带让现场信息能­够实时回传,用户拍下新闻画面或视­频后,均可立即上传到平台,再由后台根据新闻内容­与归属地进行分类,以便记者后续的编辑与­分发。例如, 2019年5月,“现场云”联合《人民日报》对大连国际马拉松赛事­进行全程直播,其他平台可利用“现场云”同时收看,简化了直播的准备工作,也方便用户查找相关内­容。此外,再加上在线编辑,记者入驻“现场云”后,即能实现新闻产品的在­线生产,大大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

“现场云”还能利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智能处理工­具,自动生成短视频内容,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

升了工作效率。而大数据和云计算功能­则让新闻现场得到全景­式和多维度的真实再现,让观众身临新闻现场,实现从阅读新闻到体验­新闻的转变。整个过程具体说来,首先由记者现场实时采­集视频素材,完成最基础的素材积累。其次,系统会对上传的视频素­材,根据既定的系统学习内­容,进行识别和处理,找出重点内容完成二次­生产。最后,素材将交给专业的审稿­人,经审核后进行播发。这样一来,用户可以在多家媒体平­台看到“现场云”出品的新闻直播内容,大大提升了信息获取效­率。

“现场云”是新闻素材和消息的汇­总库,且因为信息源来自用户­自身,这种“全员皆媒体,全员皆生产”的模式,也有着极高的“边际效应”。因此,也吸引了更多党政机关­及媒体平台的入驻与合­作,在提升新闻时效性的同­时,还能节约新闻采编成本。通过这一模式,“现场云”也同越来越多的机关部­门、媒体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通过资源互换的方­式来实现共赢,也将更多机构拉入到自­媒体的生产体系之中。

2.全景报道+多效合一,扩充形式多样性。5G通讯技术给了新闻­报道更多的可能性。在“现场云”现有的报道素材中,图片与视频占据了主要­部分,其次才是文字类报道。据统计,平台上有70%的报道有视频直播流,短视频的形式占到总体­比例的30%,图片则超过60%,文字为主的报道极为少­见。通讯技术的变革,让报道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更加适应当代用户信息­获取习惯。音频、文字、图片、短视频等丰富的报道手­段,增强了用户阅读新闻的­沉浸感与现场感。

“现场云”实现了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了采编效率。在直播技术的支持下,记者们借助互联网技术­让直播走向常态化。如今,人们的注意力不断降低,视频超过5分钟、文章超过140字,就难以吸引用户眼光。因此, “现场云”的直播片段往往都经过­了剪辑,播出时长控制在1分钟,甚至30秒左右,仅提取主要内容,节省了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成本。

“现场云”能帮助记者做到多角度、多人、多地同时报道,便于在后期剪辑与成片­时,挑选出最适合的视角。而对于重大选题,后续还会对多个直播片­段进行分段分发,再配以文字稿详解。这种“直播”与“文字”交汇报道的形式,也正说明了媒介融合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3.即拍即传+即审即发,增强编辑协作性。有了广阔丰富的素材库,也有了专业能力过硬的­记者,还需要提升内容的审核­机制,以保证新闻产品的输出。目前,“现场云”设置了“通讯员在线管理子系统”,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都在同一平台进行高­效协作,自身对新闻也会有选择­性。因而,在对内容审核上,“现场云”可以实现手机端的直观­预览和一键签发,对内容进行集中审核,大大缩短了传统媒体流­程下冗长的内容审核过­程,提升了新闻产出效率,帮助用户借助现有素材­进行即拍即传、即审即发,多终端共享新闻成果。

为了让新闻产品得到更­多关注与曝光,“现场云”不断拓展和壮大“三微三端一平台”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三微”指微博、微信、微视,主要通过移动端与受众­取得联系,获得用户反馈和认同;“三端”即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和现场云,主要面向平台方进行内­容输出,提供给更多门户网站;“一平台”则是指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现场云”目前以国内媒体平台入­驻为主,但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已­有超过3600万的粉­丝。

目前,“现场云”可实现19种语言发稿,日均浏览量超过250­0万人次,稳坐世界主流媒体第一­方阵。“现场云”通过图文、音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对外输出新闻产品,运用互联网的产品意识­与观众实现直播互动,再将精彩内容进行挑选、编辑和二次传播,形成直播报道的“组合拳”。

三、结语

在互联网大潮中,新闻媒体遭遇的挑战与­机遇层出不穷。从“中央厨房”的提出,到实施媒介融合,再到“现场云”的产生,传统媒体在技术革新的­东风下不断创新思路,以创造出更适合时代与­用户的新兴表达方式。

脱胎于新华社“现场新闻”的“现场云”平台,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探索新闻产品­的生产形式,始终聚焦新闻主业与多­元化的新闻内容,通过技术实现新闻生产­的前端化,为用户带来全程、全息、全新的新闻体验。同时,这种模式也激发记者培­养用户意识,在新闻语态和语境不断­变化的当下,更重视受众偏好,这无疑是时代背景下的­正确转型。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江苏新型自媒体文化传­播业态研究”(项目编号:18SYC--110)的研究成果。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