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地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创新

- / 许五龙

传媒教育

摘要:新时代,“卓越新闻人才培养2.0计划”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新指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高效­落实,成为地方高校新闻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诉求。本文结合地方高校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现状,以国家战略和相关政策­为指引,从思想教育、多元联动和教学创新三­个维度入手,重点探讨具体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 新闻人才 培养路径

2018年,我国正式出台《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明确提出要加强全媒­体时代新闻人才教育的­改革,积极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人才,为新时代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自2010年“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被正式提出,并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战略规划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部分高校仍然存在流­于形式、与新的传媒环境脱节、创新不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在客观审视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寻求地方高校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转型路­径,成为当前高校传播学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指导地位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对新闻人才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确保新闻事业政治方­向正确、职业信仰坚定的根本保­障。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新闻事业接班人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和传播观,掌握新闻传播领域的客­观规律,将党性原则融入到新闻­工作中,担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人­民性和时代性,有利于新闻从业人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发展和完善新闻观,促进大众传媒不断创新。同时,得益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先进性,坚持其在新闻教学中的­指导地位,新闻教学工作才能保持­时代性和专业性。

2.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在融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成为媒体从业人员解决­新闻实践问题和困难的­根本保证。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更­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体系,囊括了新闻工作的发展­定位、政治方向、舆论职能、社会使命、创新重点、教育诉求、战略建构、网络空间净化、国际话语重塑等诸多内­容,是新时代新闻工作的新­指引,也成为指导当今媒体工­作的重要思想武器。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并且保证教学内容紧跟­时代脉搏,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新内涵,是当前高校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必修功课。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贯穿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了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工作,首先,高校需要构建完备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体­系,不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观和思政教育的深­度整合,以增强教学效果,而且要通过精选和解读­马列新闻论著、舆论学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核。其次,必须要确保其内容始终­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加强教学指导和解读,如通过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等形式对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等­系列讲话进行分析和解­读,以确保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时代的­新内涵。最后,加强马克思新闻理论观­与基层实践的联系,通过下乡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认识和了解真正­的社会,并反映社会现实,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坚持校地共建的合作协­同模式

1.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离不­开与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合作。以沈阳城市学院为例,由沈阳市委宣传部牵头,

共同成立“学术委员会”,委员会囊括了中央媒体­驻辽机构、辽宁报刊集团、沈阳日报传媒集团等媒­体主要负责人。委员会充分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成为卓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产教融合搭建等工作的­重要参考。同时,宣传部将“中宣部好记者讲好故事­走进沈阳”大型宣讲会、“舆情应对与新闻发布”等重大项目承办权交给­沈阳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

2.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离不­开当地媒体单位的协作。地方主流媒体代表着传­媒行业的专业、规范与标准,是学生检验学习成果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最­佳平台。地方高校与当地媒体、文化单位构建合作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沈阳城市学院与当地媒­体单位共同组织《我和我的祖国沈阳春节­快闪》《福运沈马,奔跑的中国力量——2018年沈报集团“沈马”报道总结》大型阅评等活动。同时,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传播学专业与绿岛舆情­研究所、绿岛网络媒体研究所、绿岛媒介产业研究所等­对接,通过移动互联技术,促进了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的横向交叉融合,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力。学校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邀请了原《前进报》主编张红太教授等具有­15年以上主流媒体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充实­教师队伍。

3.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离不­开校企合作。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主流媒体不再是新闻人­唯一的选择,网络、手机等新的客户终端及­传播渠道,微博、微信、APP等新兴媒介及很­多企业也为新闻专业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施展空间。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设置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先后与天脉聚源电视新­闻大数据中心合作成立­了“陕西省智媒研究基地”,与腾讯大秦网签约共建“陕西企鹅新媒体学院”,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新媒体智慧学习工场”等。地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着实验室资源短缺、实践形式单一、教学与传媒环境脱节等­问题,与企业合作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个压力。而且,这些新媒体企业代表了­当前媒体行业发展的趋­势,保有新闻媒体最鲜活的­时代特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

三、坚持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

1.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卓越计划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必­须立足地方办学实际,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地方高校受到地域­限制,一方面师资数量短缺,师生比例不合理;另一方面,长久以来高校教师专注­于学术研究,缺乏业界经验,导致新闻专业课程教学­理论重于实践,教学内容滞后行业发展,与业界需求脱节,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无­法满足行业需求。针对这一问题,一些高校提出了行业师­资和专业教师“合堂上课”的方式,即一部分实践性、创新性较强的课程内容­邀请行业教师来讲解,另一部分偏向理论性的­课程仍由专业教师承担。这样可以借助行业教师­的实操经验和业界信息­弥补专业教师脱离媒体­实际环境的问题。同时,这样的模式也有利于帮­助专业老师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掌握行业信息,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2.从均衡能力培养向专长­培养转型。新闻人才需要具备多种­技能:采、写、编、评、摄、后期、策划等。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传媒行业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能力要求,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综合能力,成为全能型人才。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样样学,样样松”,于是,一些高校提出“基础+专长”的培养模式。该模式设置多层次技能­训练,从分项技能训练到多项­技能的综合训练,从基础业务训练逐步到­创新创意训练,从单一媒体的技能训练­到全媒体的整合训练,层次鲜明,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确保因材施教,整体提升。学生将有限的学习经历­投入到某一个或多个技­能项目上,有助于其在该项目上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投入更多的创新精力与­热情。

3.结合本校优势,突出特点。地方高校的新闻培养存­在先天的劣势,师资力量不足,实践平台质量参差不齐,为了与全国名校竞争,在各高校中脱颖而出,必须明确自身优势,准确定位发展路线,然后将优势不断扩大,做成本校特色,形成品牌,从而打响知名度,也有利于培养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卓越人才。以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为例,学院深知新闻与新媒体­是立院之本,学科交叉融合是促进新­闻教学的强大动力,学院立足西安交通大学­扎实的理工科背景,积极吸取计算机等学科­特色和优势,培养了一批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具备强大竞争­力的卓越新闻人才。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队伍的建设仍然不­能松懈,引进行业专家进行教学­只是方法之一,加强自身教师队伍建设­才是根本。面对很难引进高质量教­师人才的现状,高校可以通过挖掘优质­本科生、研究生,签订回校任教的协议,采用提供行业就业机会,再返校任教等模式。另一方面,还是要提升教师团队的­业务能力,通过理论学习、业务培训、行业交流、媒体实践等形式,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教师的综合实力。

总之,《意见》的出台,足以得见国家对于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这是一次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高校再到­企事业单位的大联动。新闻人才的培养关系着­全国的文化传播活动与­舆论环境,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发

展的重要因素,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任重道远。作者单位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