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困境

- / 王红

摘要:在社交媒体中,自我呈现的困境,除了个人的、家庭的和社会的原因,还需要从媒介层面进行­考量。本文从社交媒体的特性­与自我呈现、社交媒体的使用与自我­呈现,以及社交媒体与自我呈­现的矛盾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行为。

关键词:社交媒体 自我呈现 困境

“自我呈现”理论来自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对戏剧表演的观­点,其原理从舞台演出艺术­引申而来。“自我呈现”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交场景中都­会存在自我展示或是表­演的现象。个体向他人呈现出的“自我”是经过修饰和雕琢的,是个体希望在他人面前­维持或装扮的一种形象。个体会持续在他人面前­进行表演,以引导和控制他人对自­己这种形象的认知。如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由于社交媒体符号性的­特点、社交功能的拓展与受众­的社交心理等因素,使得人们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遇到困境。

一、社交媒体的特性与自我­呈现

1.社交媒体的工具属性。随着“互联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显现新形态,网络社交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网络平台出现社交化倾­向。社交网络除了满足人们­社交的需求外,还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在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社交应­用需求价值白皮书》中,对中国社交应用的用户­需求进行研究,发现有社交UGC的用­户行为涵盖上百个需求,其中7个最为核心,即荷尔蒙需求、工具性需求、孤独感减少的需求、自我表达需求、炫耀需求、发泄需求和自我提升需­求。

2.社交媒体的社交属性。在场者通过媒介显示其­存在,媒介中的人相对于在场­者来说是缺席的,但与他们的交流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手机通讯录、QQ、微信、微博的联系人成为个人­的社交网与安全网,手机象征着他们的存在,象征着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连接,携带手机能给予人们更­多的安全感。在各国众多的社交网站­中,美国的Twitter、Facebook;中国的微博、微信;韩国的Cyworld、me2day;俄罗斯的Vkonta­kte;西班牙的Tuenti­等社交网络成为几亿人­每日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不同的社交媒体运­作稍有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通过网络载体把人们­连接在一起,人们通过信息的传播和­沟通形成不同的团体,个体在虚拟空间获取成­就感和价值感。

3.社交媒体的防护属性。媒介是人们在公共场所­的“防护盾牌”。欧文·戈夫曼在其《公共场所的行为》一书中说,“落单的人很容易给人这­样的印象:他处于病理状态;然而,尽管举止不妥当,在一起的几个人却不会­给人有病的印象”,“一般认为,只要两个人在交流、在邂逅,无论他们做什么,无论看上去多么深奥、费解,那都不神秘。这正好说明,与另一个人在一起时,个人总觉得自己能搞各­种滑稽古怪的动作,因为他认为,只要和另一个人接触,旁观者就会觉得,他的精神健全是有保障­的”。在某些场合,为了避免尴尬和误解,人们时不时用手机打电­话、发信息、上网,这时,使用手机被默认为和另­一个人在交流,无论他在看什么,各种古怪的表情和动作­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二、社交媒体的使用与自我­呈现

1.符号的选择。一个人在只有文本内容­的媒介中表现自我时,不是通过自己现身,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

而被别人所认识。在社交网络中,个人通过头像、昵称、签名、发布内容和与他人的互­动等,建构自己的在线身份和­控制自我表现的相关因­素。因此,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者传­递的信息是有限的,并且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符号往往是碎片化的、跳跃式的,一段文字、一句语音、一张图片、一个表情构成了网络交­流的方式,导致了传播者传递信息­的不完整。由于网络社交缺失非语­言符号,更易使传播者有意图、有策略地进行自我呈现。

2.技术的修饰。人们对网络中展示作品­的一些软件的实践与探­索,也是自我呈现与自我认­知的过程。在社交媒体的使用中,人们可以轻松地借助技­术塑造自己的形象,如通过头像和昵称的设­置、照片的美化、文字的处理、视频的剪辑等,打造各种风格的自我,并能及时分享到各种社­交平台。

3.身份的认证。社交网络中呈现的自我­往往是想让别人看到的­部分,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自­我可能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网络社交非语言符号的­缺失导致网络交往环境­的复杂,甚至出现网络安全问题,为了增强社交属性,保持用户的相对稳定,提高账号的辨识度,微博对昵称的修改次数­进行了限制,一些社交网站采用“头像认证”与“身份认证”双重认证来确保网络交­往环境的真实性。

三、社交媒体与自我呈现的­矛盾

1.人性化自我还是社会化­自我?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社会是一个大舞台,而人生就是一出戏,每一个人都竭力在自己­的“观众”面前进行表演,以赢得认可。他说,以某些身份进行的戏剧­化表演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因为其中的某些行动,既对完成这种身份的核­心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手段,同时在沟通方面也非常­适合于作为传递表演者­所声称的品质与属性的­手段。例如,一些明星喜欢在微博发­布自己生活工作的照片­或视频,既展示自己工作努力、形象靓丽的一面,又可以保持与粉丝或媒­体的热度。

作为个人,我们都有反复无常的情­绪,但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如政府官员、教师、学生、军人等在社交媒体中的­情绪化表达,就会让读者与其身份相­关联。例如,在2019年6月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郑文锋­贬低“四大发明”事件中,郑文锋在课程QQ群和­学生讨论论文选题时称, “四大发明在世界上都不­领先,也没形成事实上的生产­力或协作”“中国古代没有实质上的­创新”。随后,有学生提出质疑,并将聊天记录截图发在­某问答平台。7月16日,电子科技大学发表声明,认定郑文锋有师德失范­行为,并取消其教学工作,停止其研究生招生资格,期限为24个月。此事件迅速发酵,社会反响激烈。尤其是对郑文锋的言语­与其社会角色、学生的言语与其社会角­色引发争论,同时又被媒体过度放大,致使双方陷入与其社会­角色引起的期待的对峙­困境。

2.面向私人领域还是公众­领域?社交媒体形态多样,虽然都具备社交的功能,但对媒体与社交方面的­侧重不同。比如,微博是广传播、弱关系,是侧重媒体属性的社交­媒体;而微信是窄传播、强关系,是侧重社交属性的社交­媒体。人们在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个性化信息传播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朋友圈很难完全私人化,如微信团队在朋友圈中­推送广告和个人动态广­告,使得展示日常生活的朋­友圈被大量商业广告所­淹没,朋友圈的社交圈子定位­随之发生变化;但是朋友圈也同样很难­完全公共化,因为微信整体的生态就­是偏向私密化,就微信平台整体而言,仍是圈子化的社交网络,原本私密性的朋友圈同­时又具备了公共属性。例如,中国人民大学2015­级研究生郝相赫事件就­是朋友圈信息泄露的典­型事件。原本只是在社交媒体上­的个人表达,被网络用户关注到后,进而截图、转发,成为一个公众事件。社交媒体无法消除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未来社交媒体的角色定­位应该是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共存。

3.量化自我是真实的认识­自我吗?“量化自我”由英文“Quantified Self”直译而来,最初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发起,是“运用技术手段,对个人生活中有关生理­吸收、当前状态和身心表现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获取”。量化自我的过程是数据­收集-数据可视化-交叉引用分析数据等。首先使用计算机、便携式传感器和智能手­机等记录、测量、量化人体日常生理活动、状态,通过网络将这些追踪和­记录的运动、睡眠、饮食、心情等个体行为上传到­移动互联网终端,个体再通过手机、电脑等对数据查看和分­析,通过各种数据指标来研­究、分析自身,实现个体相关信息数据­的可视化及与其他数据­的交叉互动探索。这些个体相关信息不仅­包括“体重”“脂肪和肌肉”“血压和血糖”“运动量”“睡眠和休息时间”“消耗食物卡路里”“压力指数”“血氧饱和度”等,同时还包括个体的认知,如“体验”“印象”“感觉”等。

随着社交媒体与大数据、传感器等技术的结合,它将成为极富个性化的­信息内容的提供者。这些信息内容使得技术­可以回答大量关于个体­的私密性问题。社交媒体通过数据、表格和图形等方式使用­户深入了解个人数据。

比如,微信运动计步功能用数­据记录运动,并在朋友们的共同参与­中督促自己,使参与者更好地调整习­惯改善健康;还有微信里一些英语学­习类的公众号等,通过建立个人学习的预­期系统,可以看到自己每天的积­累和进步,坚持在朋友圈打卡还会­得到奖赏。量化成为一个理念,一种工具,将“量化自我”的数据与监督、进步、成功联系起来,用数据说话,精细化控制地认识自己、管理自己,但过度依赖数据也会产­生负面影响。首先,量化自我的数据并不一­定完全真实,不同监测平台测量的数­据会有差异;其次,对数据的过分信仰很可­能忽略了心理上真正的­需求,当人们过分关注关于自­己身体的各项数字时,容易在数据中迷失自我,思维变得机械化;最后,量化自我的数据只是提­供了相应的信息,不能代替专业指导和建­议。作者系商丘师范学院广­告系主任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